X

「南安市乐峰镇潘氏」勤俭积德遗子孙 孝善为先传家风

转眼又到年末,60年来,每年的大年初二,南安市乐峰镇湖内村就异常热闹,许多病人从大泉州各地赶来,参加潘明继家族的义诊。

2015年的春节,央视连续几天将镜头对准了潘明继一家,“潘家军”坚持60年义诊的好家风及“不分贵贱救死扶伤”“待人以诚,处世以德”等优良的家训,感动了全国人民。

其实,炉内潘氏家风,源远流长。早在500年前,炉内慕美潘氏五世始祖潘完斋,便立下“孝善、勤俭、重教”等家训,成为子孙世代恪守的行为准则,也成为炉内潘氏历代名贤辈出的“精神密码”。

□ 来源:泉州晚报 记者 黄宝阳 通讯员 庄志阳 黄文彪 文/图

勤奋节俭 立言传家

泉南潘氏奉潘源节为入闽一世祖,河南光州固始县人,于唐仪凤二年(677年)应召为府兵校尉,进军闽南助陈政、陈元光父子平闽粤骚乱,因功获多次勋奖,授竭忠辅国昭德将军,后留驻闽南,肇基繁衍。

唐末五代,潘氏散居泉州、福州、莆田、漳州等地,五世潘纲迁福州长乐三溪,潘维一支后裔卜居泉郡泗行下径(潘径),传至九世潘贻徽迁徙漳州,为漳泉潘氏一世。其后五世潘世贵,于元末由漳州迁入泉州浮桥,派衍桃源潘氏;再传三世至潘佛惠,于明朝宣德年间,入南安炉内繁衍肇业。

位于南安炉山村慕美的潘氏五世宗祠,建于明宣德年间(1426年),为潘佛惠三世孙潘祥所建。潘祥奉笋江潘仲贤为一世,到自己为第五世,因此,潘祥所建五落古大厝,被后世作为宗祠,名为潘氏五世宗祠。

潘祥,号完斋,四岁丧父,由母亲抚养成人,少年聪慧好学,对天文地理颇有造诣。他勤奋上进,又节俭持家,逐渐积累下殷实的家业。为告诫后昆创业之艰难、守成之不易,56岁那年,潘祥亲自立下《嘱咐》。《嘱咐》希望后世子孙能牢记和继承的家风家训主要有:创业艰难,要谨记“勤谨”;要尽孝道,祖宗祭日和扫墓应竭尽祭祀之礼;家庭要和睦,兄弟应互相敬爱,避免妯娌不和;教育为上,子孙就学,长辈应支持等。

敦亲睦族 尊师重教

《嘱咐》不仅凝聚着潘完斋对后世子孙的期待,同样也是他一生为人处世的缩影。

潘祥十分孝顺,《嘱咐》一开始就用大量的篇幅回忆祖先、母亲、岳父母的恩德。岳父母谢氏对其十分疼爱,事业上也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为报答他们的恩情,岳父母去世后,他不仅一手料理后事,出资为他们购买墓地,亲自监督陵墓施工,还专门辟出五落大厝的后厅,供奉岳父母的神主牌,这在闽南,实为罕见。《嘱咐》中他告诫子孙,“外祖谢氏父母忌节,非常人,比至孙,不可废。我百年后,尔等不时去墓省谒,崩坏修理。”南安乐峰炉内慕美潘氏五世宗祠理事长潘住强表示,500多年了,潘氏子孙年节祭祀,仍尊祖训,先祭谢氏外祖再祭祖先;与外祖谢氏一脉休戚与共,亲密无间。

他所强调的兄友弟恭、敦亲睦族等品质,亦以身作则。潘祥还没结婚前,兄长就去世了,他帮母亲将侄子抚养成人,并尽心尽力培育侄儿,为其娶妻成家。他还将自家的房子和菜园,分出四分之一给侄儿一家使用,并在《嘱咐》中申明,房子和菜园要长期借侄儿,“不许变易”。

潘完斋十分重视教育,他在田租中,专门拨出一部分,用于资助子孙就学、赶考。《嘱咐》中言明,“子孙当教之读书,礼教为先,如成材,有志进学者,为伯为叔当资助费。”重教兴学的传统因此在潘家延续,清光绪三十年,慕美村应试科举的文人学士取得功名,乡人仰慕,开办学堂的风气随之兴起。村里以房族为主体,创办私塾学馆6处,每个学馆10来位学生,由房族长老主持,筹集经费聘名师,伙食由学生轮值。

上世纪初至六十年代,潘氏五世宗祠借给政府,用于创办完斋小学,如今潘氏许多名人贤士,都是从这里走出去。仅近现代,炉内潘氏就走出了多位教育、文学、科研、医学等方面的翘楚,如曾三次荣获福建省政府授予的“乐育英才”金质奖章的著名教育家、慈善家旅菲华侨潘新亨,著名评论家、散文家潘旭澜,著名抗癌专家潘明继,香港著名作家、出版家潘耀明,香港知名电视人潘嘉德,新加坡“国宝”诗人潘受……

克己恭俭 乐善好施

500年多来,潘氏子孙世代恪守、传承先祖所立家规家训,传至现代,在潘明继一支,得以发扬光大。潘明继,著名抗癌专家,首批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英国皇家医学会会员。1931年,出生于南安市乐峰镇湖内村一个贫困的农家,5岁那年,由于肺结核,他的生母、养母和6个兄弟姐妹相继去世,这成为他立志从医的直接动因。

潘明继的侄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科主任潘敬新教授回忆说,他的爷爷潘斯纺,也就是潘明继的父亲,早年丧父,由母亲带大,家境十分清苦,也没机会接受教育,即便这样,他非常重视教育,家里再穷,都不让潘明继兄弟辍学。潘明继小时候,家里经营着一个米粉小作坊,兄弟俩每天都早早起来,帮忙把米粉做好再去上学。

潘明继的继母赖称治不仅把孩子视为己出,而且克己恭俭,深受乡亲敬仰。当时潘宅位于山前,有条官道通向莆田、福州,不少樵夫、挑夫、小贩走累了,常在潘家的龙眼树下歇脚,尽管家境十分清苦,夫妻俩不仅常年免费供应茶水,还常招呼路过的穷苦人吃饭,有时甚至把饭分完了,孩子们都没得吃;因克己奉公、颇有威望,邻里有什么矛盾纠纷,常常请他们夫妻去化解,遇到穷人家的孩子惹是生非、无法赔偿他人,他们常拿出自家的钱财去平息争端。

即便后来儿孙们成才,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地位后,老人仍常常告诫子孙,不能因为富贵就浪费,更不能因此欺负穷苦人家。

在家风的熏陶下,从医后的潘明继,时刻践行着“不分贵贱救死扶伤”的准则。1958年,他与同为医生、从事中医针灸治疗的施增英结为伉俪。当年春节,这对新婚的夫妇回老家探亲,喜糖还没分,就被前来求诊的乡亲们团团围住。在缺医少药的年代,村民病了都舍不得看医生,难得在省城大医院工作的高水平医生回来,纷纷上门求医问药。3天就诊治了300多人,望着乡亲们迫切期待的眼神,这对心底柔软的年轻夫妻决定,每年春节的大年初二,回家乡为乡亲们义诊。这一做,就是60年。

待人以诚 处世以德

潘明继一生严谨自律,对自己近乎苛刻,几十年来,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对病人却春风化雨、极尽照顾同情。

每到大年初二,担心迟到,他半夜就要从福州出发,早年有时没车,不得不蹭运煤车回去,下车时整个人都是黑的。到老家经常天还没亮。到家乡,他先是带着晚辈给村里的老师、长辈、鳏寡老人家拜年,然后一路走到宗祠祭拜祖先,再开始义诊。

上世纪七十年代,由于医术精湛,潘明继成为远近闻名的医生,日常业务和科研任务非常繁重,白天在医院忙到脚不沾地,下班回到家,还要为各处赶来的患者看病,几乎每天都要看到十一二点。潘明继的儿子潘远志说,父亲住的房子只有70平方米,从各地赶到他家的病人,把小小的空间挤满,没地方问诊,就让病人们躺在他们睡的床上做体检。

潘远志和潘云苓回忆说,从小父亲就告诉他们,病人来了,要先给他们倒一杯茶喝、递报纸看,如果是外地病人,要给他们倒一杯牛奶充饥。印象中,父亲发火都是因为他们怠慢了病人,“爸爸说,病人不问出身,都要一视同仁。就算是天色晚了,我们忘记给看报纸的病人开灯,爸爸都会发脾气。”候诊的病人太多,到了中午,善良的施增英还会给他们煮一碗鸡蛋面线,许多患者接过鸡蛋面线时,常感动得热泪盈眶。

每晚12点后,送走诊治的病人后,潘明继才能写书、搞科研。长期超负荷工作,给潘明继身体造成很大伤害,他罹患肠癌17年、肺癌11年,却从未离开过门诊室。直至癌细胞脑转移后3个月,才不得不停止门诊,却仍旧在家里电话接诊。54年来,他从来没缺席过一次义诊,直至去世那年春节。

潘家重孝的家风,在潘明继这里也得到很好的继承。由于母亲的脚趾甲非常厚,很难修剪,尽管工作非常忙碌,为母亲修剪指甲这件事,他仍坚持自己做,先用温水泡一个小时,软化后再小心翼翼地修剪。

他还将自己的稿费、奖金及积蓄,捐给家乡修桥铺路、兴学奖教。潘明继同时十分重视家风的传承,拟定了以“待人以诚,处世以德”为主要内容的“明英家训”及行医格言二十条、夫妻相处二十条等。

薪火相传 书写传奇

潘明继“不分贵贱救死扶伤”的做法,与“待人以诚,处世以德”的做人处事原则,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潘家人。在他们夫妻的影响下,潘家的第二代、第三代,有近30人走上从医道路。

“从我五六岁懂事起,印象很深刻,我叔叔婶婶每次回老家,老房子前前后后就围满了前来就诊的病人,他们对我叔叔婶婶非常尊敬,那时我就觉得,当医生非常有意义,立志长大以后也要当一名像叔叔一样受人尊敬的好医生。”1977年,潘敬新第一次高考,考上了福州大学,为了追随叔叔的步伐,他放弃了上福州大学,第二年再次参加高考,考取了高分,仍毅然决然填报了叔叔的母校。潘敬新的经历,也是潘家从医的后辈们共同的心路历程。

“潘家军”时刻以潘明继夫妇为楷模,与父亲在同一个医院的潘云苓,她的名片就放在桌上,让病人自取,几乎每个人都有她的手机号;她常常要忙到下午两三点才能吃午饭,有人建议她限号,她说“我父亲从来没限过号,他说病人大老远赶来,如果没看,就要找地方住下来,不仅浪费时间,也增加开支,我宁肯累一点,也不能让病人再跑一趟。”

潘敬新上大学期间,周末经常住到叔叔家,亲眼看到叔婶对病人多么的用心、尽心。他始终谨记当年叔叔的教诲,在如今的工作中传递给自己的学生和后辈。他的儿子潘宏达,深受叔公影响,大学本科考入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后来因成绩优异,被保送到北京大学医学部,成为硕博连读的临床型研究生,如今已成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一名肿瘤外科医生,成为潘家义诊团第三代领军人物。

60年来,义诊的队伍,从潘明继夫妻,扩大到包括其儿子、女儿、侄子、侄孙等在内的第二代、第三代,人数也从两个人增加到30多人。

旅游小贴士

逛果园摘芦柑 探秘面线技艺

炉内慕美潘氏五世宗祠始建于明宣德年间,距今500余年,中厅拜亭两边设置潘完斋《嘱咐》原文和译文,大厅悬挂着一方“四代一品”匾额,为康熙帝钦封给时任总兵官左都督的潘承家。潘承家墓地所在的慕美山潘家爷蝴蝶亭至今仍保存着一方墓志铭,由清中宪大夫、通政使司左通政叔锦所撰,从此可知,潘承家三岁丧父,七岁母亲改嫁,寄居于叔父家,20岁从戎,随靖海将军施琅攻剿澎湖、台湾倭寇,由于作战勇敢,智谋过人,又熟悉水性,屡建奇功,被授江南镇海将军右军千总。

康熙癸未年(1703年),康熙帝南巡到瓜州时,皇船遇大风,眼看着有侧翻的危险,潘承家舍命跳上船护驾,受到康熙的嘉许。随后康熙帝几次出巡,他均随行护驾,深受器重,后又因军功,多次受到封赏。1707年,康熙加封从潘承家上溯三代皆为一品。潘承家去世后,康熙十分难过,赐谕旨褒奖其神武勇猛、尽心职守、廉洁奉公,赐皇清诰授荣禄大夫。潘承家深受乡民崇敬,被塑为一方保护神,他的墓地前,常年香火绵绵,不少人来此拜拜许愿。

听完潘氏数百载家风传奇,不妨爬爬山、流流汗。“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如今,正是逛果园、摘芦柑的好时节,“国家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南安市乐峰印山林场,400多亩芦柑正散发着成熟的香气,除了摘芦柑,这里还拥有万亩森林,形成天然氧吧,可以来一次森林浴,还有空中自行车、X战舰、蹦床迷宫、丛林穿越等娱乐项目,最适合亲子周末出游了。

除了芦柑、笋干等山珍,乐峰还有一个远近闻名的特产——手工面线。一碗红菇做汤底的面线,寄托着许多闽南人关于家的温暖记忆,乐峰镇福山村有数十家面线制作作坊,传承着数百年的纯手工面线制作技艺,相信孩子会很有兴趣参观,当然,别忘了带些回家慢慢品。

★一日游路线:潘氏五世宗祠、完斋公园→潘家爷蝴蝶亭→明英苑、明英园→印山林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