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研究身体12年,他们贡献了今年最动情的演出

陶身体是最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现代舞团之一,

也可能是唯一凭演出就能维生的。

疫情影响,他们停工了四个月,

许多人关心,陶身体还活着吗?

8月22日,由陶冶带领的陶身体回归,

在广州大剧院进行新作品《10》的世界首演。

现场观众看完有许多不同感受:

“井底跳舞,雨中求神”、

“是细胞,是分子,既空,又满”…….

作品《10》

作品《7》

陶身体成立于2008年,今年是第12年,

质疑声没停过——

舞在哪里?

没有情绪、没有表情、没有故事,

只有一个个人体在旋拧、折叠、翻转,

这样的舞蹈,到底想表达什么?

连看了不止一次的观众都表示,

“我很难找到一个突破点觉得我共情了,我懂了。”

陶冶(右)和段妮 摄影|范西

一条曾分别采访过陶身体创始人陶冶和段妮,

两人是夫妻,

现在陶冶编舞创作,段妮是舞团排练总监。

8月初,我们再次来到北京,

探班正在排练的陶身体,

从疫情后的舞团现状聊到新作《10》,

陶冶说:“这一次,应该能看懂了。”

自述 陶冶 编辑 谭伊白

8月22日广州大剧院的舞台上,大幕拉开,一道光洒下,10位舞者从舞台边缘缓慢往中间聚拢。他们身穿黑裙,只露出头、手腕和脚踝,由大圈形成小圈,27分钟里在公转的同时自转,像十棵大树向上而生。

这是陶身体新作《10》的世界首演。

摄影|范西

结束表演后,陶冶和段妮与10位舞者,以陶身体标志性的180度鞠躬,向台下观众谢幕,瞬时尖叫声和掌声四起,持续了好几分钟,剧场内观众上座率与疫情后所有演出一样,限定三成。

这也是他们2020年的第一场演出。对疫情影响下沉寂了大半年的舞蹈行业来说,这场演出弥足珍贵。

2019年,他们经历了20个艺术节,在7个国家的20个城市,巡演44场。2020年原本将是舞团成立12年来巡演量最高的一个年份。为了新作《10》,陶身体与国内外各合作方进行了长达半年多的高强度沟通,原计划与伦敦圣马丁室内交响乐团合作,5月在上海举办世界首演。

疫情后,一切计划失效。

作品《6》

作品《8》

陶身体是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现代舞团之一,曾四次登上《纽约时报》。

从《重3》《4》一直到《9》《10》,一年一部的数位系列,是陶冶的代表作,而“圆运动体系”是他舞蹈语言的核心。一个动作出去,必须有一个动作回来。头顶、手肘、胸椎、膝盖、脚趾,身体的每一寸都可以生笔画圆,成为一个循环,就像波浪一样,永恒地舞蹈。

林怀民曾评价他的这种创作方式“非常中世纪,放在今天有些吓人。别人都是流行什么搞什么,他没有。”

四个月的喘息后,陶冶重新编排《10》。

首演前半个月,一条到北京陶身体的排练场探访。空间位于北五环外的一个艺术园区内,“这儿的房租是北京的艺术园区中最便宜的”,陶冶说,“加上它安静不受干扰,我们能专心跳舞。”驻扎在这一片红砖房的邻居,还有艺术家张晓刚、美术指导叶锦添和导演顾长卫。

白天36度的北京,夜里突降冰雹,一晚上的大风把排练厅门口的一颗大树拦腰打倒了。第二天中午,烈日又钉在了头顶,舞者们陆陆续续从家里赶来,量体温、签到、消毒后,进入排练厅。

室内200多平,黑色墙壁,白色地胶,没有镜子,这在其他舞蹈室几乎是不可能的。陶冶解释镜子对于他们来说是干扰,“陶身体跳舞需要自观、内视,动作是否标准,队形是否整齐,都靠打开自己的感知。”

我们也近距离观看了《10》的排练,陶冶第一次给了作品明确的主题——“一部有关于祈愿的作品”。

以下是陶冶的自述。

第一次“手舞足蹈”

作品《10》来自于疫情期间我和段妮的一种强烈感受——世界的失序、行业之间的失联,很多项目都没办法重启,计划一个接一个泡汤了,甚至我们舞团能不能生存都变得未知。

我希望在这个作品当中得到一些慰藉,得到一些祝愿,甚至有一些乞求在里面。《10》是我第一次以情感为主线编舞,也第一次用到了“手”。

以前我是拒绝掉手的舞蹈的,因为太容易了,基本上所有舞种都有手的表达。我以前是没有手,甚至没有脚的动力,只有脊椎,通过脊椎的折叠、旋拧产生行动力。但这次我把手的部分复活,舞者的运动可以从脊椎延长到手指末梢。对于观众来说也更友好,更看得懂了。

队形是一个圆,灵感来源于每次上场前,舞者们都会搭着肩围成一个圈,像一种仪式。舞蹈中这个“圆”像是一个中国的罗盘,10名舞者在圆的顺时针流动中,不断地去产生失序,又重新组合。

排练时我和舞者形容,这个作品在跳舞的时候,要感觉你像水,每一个出发点都像一粒水滴滴入水面,然后形成一片涟漪。

摄影|范西

而整个人的形态更像是一棵树,深色服装掩盖了躯干甚至是脚步,突出了手指、手掌、头部,跟一棵树一样,拔地而起。

这次,也终于有了独舞。在陶身体6年的黄丽,她真的优秀到可以去胜任独舞的位置。

在排练《10》的过程中,我也对我们自己的文化产生了很多的追寻和问号。

比如“天干地支”这个词,当你去追根溯源的时候,会发现原来干支的意义,就是树木向上生长。而罗马数字“10”与中文“十”也有形态上的链接,东西南北四个点中间交汇处是独舞的呈现,“10”的0像是地球,1就是每一个人。

看着像在靠“惯性”跳舞,但要编出来,是很考验思维能力的。力和力不能断,而且要用最少的力气去完成整个过程,不要使蛮劲,其实这里面都是东方文化,“四两拨千斤”。

作品《5》

作品《6》

整个作品27分钟,相对于以往作品的挑战难度,这次可能不到以前的三成。

我以前的作品,新舞者是跳不了的,难度太大了,有些恨不得把身体的每一滴水给挤干、最后呈现出来骨头和血。

但新作品我想的不是挑战,我希望它唤起人和人之间的信任,探索失序的世界能否重归美好?

喘口气,再继续

疫情对我来说,一定程度是“因祸得福”。

去年年底,我和段妮回西安老家过年。我们在疫情最严重时,决定开车回到北京,然后被困在家中。

三位创始人王好、段妮、陶冶(从左至右)

陶身体这12年来,我和段妮、王好几乎都没有好好休息过。我们三人就是天天在创作和交流中度过,甚至养成了一种惯性,觉得这种辛苦是应该的。疫情一来,我们只能放下以前的节奏,回归到生活的状态。

我和段妮就开始自己做饭,也看剧,然后打扫卫生。我们家比较大,所以要打扫那些积累了很多年的尘埃,其实挺费时间。我们还养了一条非常可爱的狗——彩霞,每天跟他玩。难得的有了生活的滋味。

作品《2》

作品《4》

然而另一方面,你感到绝望。

朋友圈里大量表演艺术行业的人都在不断哀嚎,项目一个个取消,剧场也不开业,所有人都失语了。恐慌和危机感是成倍地放大的。如果这么下去,剧场文化不能再复苏,怎么办呢?是不是我们这个舞团就结束了?

快两个多月的时候我有点受不了了,悲伤、痛苦、彷徨……日复一日,我经历着从未有过的无力与沮丧。在这个节骨眼,段妮感觉到了我的状态,她说:“没有舞者我们就自己身体力行,没有演出场地我们可以拍影像。”

“我们就跳舞,只要跳舞就有希望。”

陶冶段妮双人舞 摄影|范西

所以我们俩和好朋友艺术家范西开始拍摄了一系列取名《美好礼物》的短片,有点像舞蹈基础动作的教程,段妮舞蹈,我做旁白。

这些年我和段妮多是在幕后做主创、做教学,其实已经很多年没有感受舞台上的魅力,没有感受作为舞者的价值了。拍舞蹈视频,回归到自己的身体,就像一次身体实验——段妮已经是40多岁的身体了,跟年轻时候的表达方式截然不同。

我们一边线上和大家分享,一边也在做《10》的创作,等待舞者们的回归。就当换了一口气,然后轻装上阵。

“乞丐职业”的身体力行

复工从4月开始,当时舞者们散落在全国各地,整整一个月,逐渐地一个舞者、两个舞者、三个舞者,不断回到排练室。当最后一个舞者归队的时候,九九归一。

在没有工作的4个月里,我们工资照发,没有减薪。现代舞是个“乞丐职业”,不以物质为前提,很多欧美的舞者为了能让自己自由地在舞团跳舞,都在外面打几份工。

我当过舞者,知道当一个职业的现代舞者有多么不容易,需要面对世俗和舆论的很大压力,可能来自亲人、朋友、同学。当别人在追求物质上的进步,他们实际上是向内观,追求精神上的意义。所以我觉得工资是对一个舞者最起码尊重,我不希望他们在这方面失落。对我来说,这些舞者他们不是工作者,是我们的亲人。

现在我们共有10位全职舞者,年龄跨度有10年,从90后到00后。

我们每年初会公开招聘,每次100多位来自五湖四海的舞者来应聘,包括不少国外的,新加坡、伦敦的,甚至还有黑人舞者。

一般第一轮下来,一半的人走了;剩下一半进入三个月的适应期,再层层筛选,要面试看三观,最后再实习一年,成为正式舞者的很少。今年新加入了4位舞者。最小的00后,刚刚从北京舞蹈学院毕业。

陶身体舞者招募日

在加入陶身体之前,他们学什么舞种的都有,芭蕾、民族甚至戏曲,来到陶身体后,身体需要被重塑,之前的舞蹈习惯要被打碎,这个过程最少半年。

我和段妮常说:“希望你后脑勺的空间都能跳舞。”人的身体不是天生就这么解放的,你的韧带、爆发力、体能,都是你要去对抗的对象。所以新舞者往往要三年后,才能在舞台上游刃有余地表达我们的作品。

能在陶身体留下来的舞者有一个共性,就是他们足够单纯。跳舞的人,每天都在操练、打磨自己身体的每一寸,不断地唤醒它,走近它,我觉得这是一个“身心合一”的过程,足够纯粹的人才会去相信这条路。

舞者的离开就是我和段妮最心痛的一件事情,但无可奈何,因为他有自己的路。我们走这条路已经很笃定了,“重复”是不可避免的,人为什么要恐惧重复呢?在每一天日复一日的重复当中,你不断去发现身体的规律和智慧,这个太有意思了。

做一件你有信心且有信念的事情,我觉得比什么都要强。

在这片土壤之上发声

我们去年离开的一个舞者,他的妈妈要做肝移植的手术,当时他太需要帮助了,但他需要的超越了我们舞团现有的能力。我们在网上发起了一次公共求助,12年来的第一次。

我们都非常惊讶,有三四年都没联系的一些朋友再回来,捐款55万转给这位舞者。

疫情后,同样感受到外界对舞团的关心。大量的朋友、观众都来询问,不是催更,是觉得你们怎么没有声音,是不是出现了经济问题或舞团运营危机?

摄影|范西

大家的善意,不是嘴上说说,不是就打声招呼,是真的有那么多人,来聚集帮助到舞者。让我们感受到了那种浓浓的爱。

这些都让我们更确定这么多年在国内的努力和坚守,特别有价值。你和这片土壤,是一体的。

我们可能是全世界唯一一个单凭演出可以维生的现代舞团。

2020年原本是我们这12年来最多的巡演的一个年份,有大量国外的艺术节,向我们邀约。也有越来越多国内的剧场、艺术节、机构,向我们委约作品,他们会提前支付你一笔创作的费用。

舞团的经济来源,早期主要依靠在国际上巡演的演出费。国际和国内市场失衡的情况,近两三年来可以平衡了。

摄影|范西

有人说看不懂我们的作品,再正常不过了。

但我认为这个时代的观众足够聪明,也足够见过世面。你不要去怀疑他们的感知力,而是要唤起他们的感知力。

我一直在做的不是筛选观众,我永远是把他们往里拉。我发现观众在跟我们一起成长。他/她可以从每个舞者的生命力中找到自己的痕迹,甚至有的观众会跟着我们一起摇头晃脑,也有人一场接着一场追我们的演出。

首演之后,我们还有贯穿国内10个城市的巡演。我当然希望国外演出可以越来越少,国内演出越来越多,在我们自己的土壤之上发声和表达,更重要。

图片摄影:范西、段妮、杨方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