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8月18日离开吉隆坡,前往马来西亚第二大城市——新山市,打算在此地小住。
我们下载了流行于东南亚的打车软件grab,打车赴吉隆坡国际机场,五十余公里车程费用马币约八十元(马币兑人民币1:1.5左右)。通过软件打车,比预约的士便宜三十元左右。
吉隆坡国际机场是个现代化的大机场,高大宽敞的大厅,先进齐全的设施,颇具现代感。我们从国内抵达时下了飞机要乘坐一段类似日本东京成田机场的轨道摆渡车,这在国内机场比较少见。由于马来西亚已经全面放开新冠疫情防控,机场白皮肤的外国人颇多,看样子是来旅游度假的。
我们前往新山市值机的航站楼为T2航站楼。和国内不同的是一进出发大厅满眼都是店铺和餐厅,中后部才是办票和托运行李的地方。安检后进入各个登机口,就没有餐饮和其他店铺了,服务设施除了卫生间外就是颇具穆斯林特色的礼拜屋。
我们乘坐的是廉价航空,没有免费行李托运,规定随身携带的物品高度不超过26英寸,重量不超过七公斤。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还是比较人性化。在进入安检的口上,有两个工作人员检查行李,我们当时有点担心携带的行李通不过,,在远处观察了一会儿,看到安检人员对尺寸不是太过分,重量超的不多的都放行。我们的行李也超了一点标准,检查人员并没有为难我们。然而在国内,廉价航空为了一点利润,规定的标准极为苛刻,严格到几乎市场上出售的最小的行李箱都难以随身上飞机,有点太过分了。记得前几年乘机去陕西汉中,旁边座位乘客的一件不太大的行李箱,就被收了180元的托运费。
顺便说一下,信息化时代,离开手机寸步难行。
我们出国前预先在手机上查阅旅行攻略、预订机票、宾馆以及接机的士等。
在吉隆坡逗留期间,用手机打的、导航、查阅各种旅游信息,用翻译软件与他人沟通,甚至还用手机要了一次外卖。手机成了出行须臾不可离的工具。
我们的航班十一点起飞十二点即降落在了新山机场。新山市是马来西亚第二大城市,人口约180多万,与新加坡隔宽仅一千余米的柔佛海 峡相对,有一长堤连接新加坡,是亚欧大陆最南端的城市,有“马来西亚南方门户”之称。
新山机场不大,还没有家乡银川河东机场大。落地后正赶上饭点,我们在机场品尝了一下马来西亚肯德基。二十余元(人民币约三十余元)的套餐,包括一个鸡肉堡,一个炸鸡腿,一包薯条和一杯可乐,比国内价格略便宜。
我们的居所就在新山市柔佛海峡岸边,邻近新山市通往新加坡的海关关口。柔佛海峡说是海峡,在我眼中,就是一条窄窄的水道,海峡最窄处只有一千余米。站在自己居所的凉台上,对岸的新加坡就在眼前。目所能及最近的斜前方,高大的烟囱,一排排整齐宽大的楼房看起来像工厂的厂房,估计这是一片工业园区。厂房周边大片大片的树木,浓荫环绕。看得出来,新加坡发展工业的同时不忘保护环境,青山绿水同在。
与我们近在咫尺的连通新山与新加坡的长堤上,车水马龙车辆川流不息。从今年四月一日开始马来西亚与新加坡对已完成疫苗接种的旅客互相开放边境,无须接受任何隔离,每天有数万马来西亚打工者通过长堤赴新加坡打工。
简单说一下柔佛海峡长堤。该堤是连接新加坡与马来西亚的陆上通道。1923年建成,为当时统治马来西亚的英国人所建。长1051米,宽25.3米,全部用花岗石填海建成。堤面中间是铁路,西侧是公路,东侧是输水管道,由马来西亚柔佛州输水供应新加坡。前往新加坡,会看到几条车道,一条用于汽车,一条用于摩托车,第三条是巴士车道,第四条则用于载货车道。同样前往马来西亚方面,两条车道是用于汽车和摩托车,第三条是载货汽车车道。长堤一天平均通过6万车辆,为连接马来西亚与新加坡的陆上交通大动脉。
我们晚饭后常在海峡边的木栈道上漫步,碧波细浪,微风夕阳。在这安静美好的环境里,人们三三两两,或观景或散步,一派祥和的景象。
想象不到,这里就是国境线。自己从小到大,经历了中印自卫反击战,中苏珍宝岛事件,中越自卫反击战,在我心中,边境是圣神不可侵犯之地,边境是铁丝网、高墙,是穿梭巡弋的巡逻艇。是如临大敌的警犬与全副武装的巡逻兵。是寸土必争的战场。然而,眼前的景象颠覆了我心中固有的认知,也启示我们,国与国之间可以没有兵戎相见,也可以没有剑拔弩张。
说说马来西亚的新冠疫情,马来亚新冠疫情曾很严重,全国三千余万人口累计有近五百万人感染。通过全民注射疫苗和近六分之一人群感染形成的免疫屏障,目前疫情高峰已经过去。该国于4月1日起开放边界,完成疫苗接种者入境后免于隔离,允许马来西亚人出境前往他国。 5月1日起放松防疫管制,解除大部分防疫限制措施。不再要求民众在户外和开放场所强制佩戴口罩,不再要求保持社交距离,允许民众在节日期间相互拜访。目前每天仍有数千人的感染者,我所在的城市每天通报上百人感染,但老百姓已不把新冠疫情当回事,群体性的聚集活动随处可见,我们居所楼下的小广场,每到周六周日便成了热闹的夜市,这里人头攒动,食客络绎不绝。我们来到新山市,经热心人联系,注射了一支辉瑞疫苗,但对人多的地方仍有忌惮,然而,为了生活,不得已还得进商场,下饭馆。假如在家乡宁夏,恐怕我们是比密接更甚的密密接。不知要被隔离多少次方能罢休(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