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谢晓虹:香港需要重视青年人的心声

导读:延期一年的香港立法会换届选举将于12月19日举行,这是香港完善选举制度、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后的首次立法会选举。 本次投票将择出90名议员,其中28个功能界别占1/3席位,改革后新增的、号称“超级爱国者”的界别——“香港特别行政区全国人大代表、香港特别行政区全国政协委员及有关全国性团体代表界”——亦在其中占据一席之地。 作为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同时正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攻读博士的谢晓虹报名参选了这一界别,而她将对决的是港区人大代表、民建联副主席陈勇。 “90后”挑战建制派资深前辈,面临哪些压力?香港青年人面临的问题,如何通过立法会解决?围绕竞选相关问题,谢晓虹接受了观察者网的采访。

【采访/观察者网 李泠】

·竞选主张:为香港青年发声

观察者网:为何想要出来竞选?

谢晓虹:有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选举制度完善后,作为一个香港土生土长的90后,基层成长的经历让我对香港青年面对的困境感同身受,所以我希望可以通过这次竞选,为香港青年发声。我希望进入立法会后可以为香港青年争取更多福利,让大家可以在香港安居乐业。

第二,过去女性在议会的比例相对较低,作为一个年轻的女性,我希望可以从女性的视角出发,更好地为女性发声。

第三,我在清华大学就读公共管理博士专业,系统地学了政策分析等专业理论,特别了解过我国五年规划的历史和编写过程。所以,我希望可以把在清华所学结合基层经历,在立法会里面担任沟通桥梁,推动国家政策更好地落实。

第四,我之前一直在智库工作,主要研究香港青年和大湾区发展的相关议题;而且我曾在特区政府里实习过,所以我比较了解特区政府的优点和不足。结合这些经历,我希望可以更好地推动香港行政的改革。

最后,随着香港国安法的出台和选举制度的完善,“一国两制”可以说是开启了新篇章,之后我们需要真正处理人心回归的工作。因此我站出来,希望可以为香港社会带来一种新的希望。

观察者网:你说自己可以代表香港青年,有些香港青年可能就会质疑你能多大程度上代表他们。说直白点,他们可能会问“你凭什么代表我?”怎么看待这种声音?

谢晓虹:我在香港出生,一直在香港成长、读书,大学毕业后边工作边进修,再通过努力考上清华博士。这些算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普通香港青年的奋斗故事。

而且,我从高中开始就陆续参加各种交流活动,十几年来我一直都有和不同的青年及学生群体接触、交流;不仅仅局限于香港本土青年,包括这次选举中出现的港漂群体,我们平时也都有充分的交流,且也会互相支持,他们也希望我能进入立法会,为青年更多地发声。

谢晓虹(左起第五)和创科青年交流(受访者供图)

观察者网:就您的接触了解来看,香港年轻人关注的议题有哪些?

谢晓虹:其实香港青年的诉求说多也不多,主要也就是安居乐业。

安居确实是很多香港青年面对的最大问题。现在香港的大学生刚毕业后出来找了份工作,想申请入住公屋,却很有可能因工资问题满足不了申请的标准;居屋要抽签,名额又很少;想买私人房屋,工资又负担不起。在这方面,大多数香港青年都挺绝望的。

乐业方面,香港的产业比较单一,很多青年毕业后其实很难在香港找到对口的工作更谈不上发挥所长。

此外,我觉得如何引导香港青年正确认识祖国和“一国两制”很重要。香港过去一直都没有“香港青年发展规划”,也就是说对于要将青年培养成什么样的人,香港一直没有清晰的目标和长期的规划,所以我一直很想推动特区政府去落实这项事情。为此,我们有一个目标,希望将香港青年培养成“爱国爱港、‘一国两制’的接班人”;这是大方向,后续我们计划将它细分为每年目标,再通过各种项目一点点地去落实。

观察者网:经历了这几年的跌宕,将香港青年培养成“爱国爱港、‘一国两制’的接班人”,这点还没有成为社会共识吗?

谢晓虹:我觉得目前特区政府对于这点的表述还不明显、不突出。

观察者网:关于安居乐业,你的相应主张构想有哪些?如果竞选胜利,你后续会如何一步步推动香港青年安居乐业问题的解决?

谢晓虹:我有四大承诺,第一个承诺就是安居方面,希望可以推动政府参考新加坡组屋模式,推行“香港组屋”计划,让青年人第一次买房时有一个相对能负担得起的价格,比如说300万左右;此外也要增加青年公寓,比如增加2万个青年宿舍。这些能够比较快地解决青年住房问题。

就业方面,我希望能每年帮1万个香港青年对接大湾区内的优质工作,让他们能发挥自己所长。

为让香港青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我的另外两个承诺,一个是推动青年到中央和国家机关、国际组织实习和工作,拓展青年视野——我们国家每年向国际组织拨了不少款,但是我们中国人在里面任职的比例其实是非常低的,我希望自己能在这方面帮忙做更多的工作;另一个则是推动全国性团体香港成员担任人生导师,帮扶基层青年多元发展,成长成才。

观察者网:从各国各地的竞选历史来看,把饼画得又大又圆不难,但是怎么推动,可能就是另一回事了。比如你建议要给青年提供多少房子,更重要的问题是,房源哪里来?建房的土地哪里来?不知道这问题,你是否有考虑过如何解决?

谢晓虹:因为香港是行政主导体制,所以立法会议员的职责更多是制定法律、审核政府的提案和财政预算等、对政府的工作提出质询,等等。房源的问题,最重要的还是取决于政府的行动,因此我若当选立法会议员,我会尽量督促政府拿出解决方案。

观察者网:至于给香港青年和中央机关牵桥搭线,这点怎么做到?

谢晓虹:因为我这个功能界别是一个新的界别(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港区全国政协委员及有关全国性团体代表界),号称“超级爱国者”,里面涵盖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全国青联、妇联、工商联、侨联等组织机构人士,大家既了解国家和香港,也握有非常丰富的资源。

过去这些全国性团体在香港未能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作用,完善选举制度后在立法会设置与之相关的议席,就是希望大家能在香港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如果能够联合这些“上通中央、下达香港”的全国性团体在立法会里有力地督促特区政府去落实这些事情,我相信没有做不成的事。

观察者网:以前立法会也有一些年轻议员,你是否了解过他们的工作?在你看来,他们以往的工作有哪些经验可供你学习,同时他们的工作又有哪些不足?

谢晓虹:过去那些年轻的立法会议员,他们工作的关注点可能不聚焦青年层面,而是更关注他所在区域的居民的生活需求等等。而我所在的界别是全国性团体,我自己本身也是全国青年委员,再加上中央也很关心香港的青年问题,所以相比以往的一些年轻议员,我的工作范畴和目的可能更明确,比如处理好青年人心回归的问题。

观察者网:内地、香港两地政府在与青年群体的沟通交流、培养上,就你的经历了解来看,你认为有没值得互相借鉴学习的地方?

谢晓虹:内地培养青年干部梯队的方法很明确。如果青年有从政意向,学生时代可以担任学生干部,毕业后按照选调安排,从基层开始一步步锻炼自己。而在香港,看不到这种清晰的路径。我们常说香港缺乏治港人才,治港人才从何而来?需要有意识的培养,需要给有心从政的青年历练的机会。所以我觉得现在的香港需要一个旋转门,我们要学习内地,把爱国爱港青年人才推到立法会、各层级政府等组织部门,帮他们慢慢积累起治港经验。

·竞选工作:打出青年风采

观察者网:请问你们这个界别一共有多少张选票?

谢晓虹:678张。

观察者网:也就是说,现在你和港区人大代表、民建联副主席陈勇两人在争678张选票,选票过半者赢。对手可谓建制派资深大佬,同他竞争,你有没感到什么压力?相对于他,你觉得自己的优势是什么?

谢晓虹:勇哥是我非常尊重的前辈,在过去特别是在2019年香港情况最差的时候,我们都曾挺身而出,共同发声,后面我们还曾主持过活动。而且,他对新人也很友好。

参选立法会,其实我没有太多包袱,我更在意的是如何凭借自己的实力打出青年人的风采。我在清华读博时学习了解国家政策如何制定与执行,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我很希望把在内地学习、观察到的经验,比如如何推动行政改革、如何做到精准扶贫,带到香港来,真的让香港变得更好。

在清华读书时的照片。谢晓虹:“清华的师生们也希望我能为香港带来新景象。”

如果一定要说优势,不管是理论高度还是基层实践,我都有一定的经验积累。而且相对于勇哥,我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年轻,未来在立法会肯定会全心、全意、全力、全职地为国家、为香港、尤其是为香港的青年服务。

观察者网:为争取选票,你的团队都做了哪些工作?

谢晓虹:首先,我们会参加不同候选人的见面会,尽力去介绍自己的政纲、展现自己的理念。

其次,我的文宣小团队基本都是90后,我们会去策划一些有别于传统风格的作品,比如拍30秒“晓虹讲政策”的短视频、策划“一个决定,香港青年就可以看见未来!”的短片,再或经常走进校园与青年、学生交流,让选委能够看见晓虹确实是一个真正接地气的、能聆听并反映青年心声的实干青年代表。

12月17日晚,谢晓虹在港大和学生交流。(受访者供图)

此外,我们还会拜访不同的前辈,谦卑地向他们学习,比如向他们请教如何让这个界别更好地为国家、为香港服务。

观察者网:采访最后,祝你能拿下这届立法会议席。

谢晓虹:谢谢!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