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叫王晚丽,70后,湖北咸宁人,在江夏区贺胜桥街78号卖土鸡汤,她一个举动,使传统的贺胜桥土鸡汤扬名海外,菲律宾,越南,新加坡。
她是一个单亲妈妈,一个人辛辛苦苦的拉扯孩子,年轻的时候就从父辈手里接过家传的百年老店,因为没有什么文化,就老老实实的养鸡,卖土鸡汤。每年借钱进鸡苗,饲料,赚一点钱还一点债,总是过得很艰难。
那年代,因为交通信息不发达,都是做游客的流动客户生意,收入不高,只有周末和节假日才有点人吃饭,平时几乎没人。一年能卖个几千只鸡就不错了。
为了保住祖传的手艺和口碑,他们坚持用散养的老母鸡,用古法的炭炉土罐子,加深井水,文火慢炖六个小时,原汁原味的土鸡汤,为她迎来了好口碑,越来越红火。
也因此,吸引来了海外华侨,全国各地的媒体都赶过来采访,争相报道,一时间闻名遐迩。
他们家的土鸡汤不但好喝,而且农家菜也是做的非常的好吃。
从这每一盘菜里面的分量,你就能看的出来,她之所以后来生意做得好,并不是有什么头脑,就是本分实在,别人炒菜都是配菜多肉少,她反其道而行之,特别舍得放肉,而且都是地道的农家土菜,能勾起很多远游的游客童年的美食记忆和那一种浓浓的乡愁。
那时候他几乎是各大电视台,全国各地媒体的头版头条,可以说是风云人物。
视频加载中…
沉寂几十年的湖北贺胜桥土鸡汤,于是又因为她而闻名于世,也带动了当地的养殖业,和旅游业,土鸡汤加工厂,可以说贺胜桥土鸡汤产业的发展壮大,她功不可没。
视频加载中…
在当时有很多华商华侨来回国旅游的时候,就建议她做成旅游土特产包装,客人吃了还可以打包带走。她果断采纳,不惜借钱倾家荡产搞工厂建冷库,但依然坚持古法的加工,保留了鸡汤的原汁原味。她是第一个把土鸡汤做成前店后厂的人。
甚至有新加坡的华侨跟她合作,把他的鸡汤带到了新加坡,越南,菲律宾,在华侨圈甚至海外都颇负盛名。
她顺势跟很多养鸡大户合作,把家乡的土鸡蛋,土特产全部带出去了。
从当初的土罐儿包装、真空袋包装到无菌铁罐包装,她实现了日卖几千罐,从零售到批发的跨越。客人不但可以在店里面吃,还可以打包带走,而很多客人都找她一批就是几百上千罐。
每天早上凌晨三点钟就起床,开始杀鸡炖汤,另一波工人就忙着进冷库,再一波个人就负责打包,已经冷冻好的鸡汤。每天凌晨六点就有全国各地的客商过来拖土鸡汤。门口每天停满了大货车,小面包,甚至还有小轿车。
连送土罐子的车子一个星期都要送几趟,一趟一两万罐。
院子里的罐子几乎都堆不下。
门前后院全部是排队来拖土鸡汤的客商。
要说这散养的土鸡是真好吃,能吃到了外婆的味道。
基本一份至少可以吃6到8个人,尤其是那个手工的苕粉,吸饱了鸡汤,那叫一个筋道爽滑。
土鸡肉用深井水加碳炉土罐子炖了六个小时,依然是完整的,撕着吃,很过瘾,软烂鲜香。
吃肉先喝汤,那叫一个鲜美,一个人可以连喝四晚,直到喝饱,真的是意犹未尽。
王姐,这个人特别实在,做生意没有什么心眼,别人的一个烟笋炒腊肉,全是笋,他们家全是腊肉。
你光看这么大,这么厚的肉片子,还有那么鲜嫩的笋,你都能干几两酒。
这是被我们吃了一半的干锅土鸡杂,已经完全吃不下去了,吃撑了,打包。
黄牛鞭烧的土公鸡蛋,外地来的游客几乎必点,因为外地游客都比较有钱,本地人不怎么吃得起,但是味道是真棒。
也是那小麻鱼煎得外焦里嫩,这个喝酒可特别好。
现在你知道为什么她能够年入千万的吗?没有什么配菜,实打实的全是鱼和肉,而且你根本吃不完,又吃的好,又吃的饱。
他们家的蔬菜都是自己种的,有机蔬菜,纯天然的山泉水和农家肥,农家土菜的味道就是不一样。
不一样,在哪里呢?你在菜场买的洋韭菜,叶宽又肥,没什么味儿,他们家是土韭菜,特别细的叶子,特别的香,连炒菜的菜籽油都是自己家种的,菜籽榨的土菜籽油,然后你再来看这个土鸡蛋土到什么程度?
我们平时吃的土鸡蛋就是一坨一坨的,他这个不是,他这个是拉丝的,看到没?而且没有七八个蛋炒不出这么大一盘,真实在,又好吃。
你要是跟她打过一回交道,你会发现她的脸上永远挂着甜甜的微笑,让人特别愿意亲近,人特别的实在,没有什么心机,特别的厚道,所以这也是外商愿意跟他合作的原因,他家的菜你吃过一次就想两次,让你都舍不得走,明明吃不完,偏偏要点那么多,就想打包带走,回去再吃一遍。他能让你吃到家的味道,奶奶的味道,外婆的味道,妈妈的味道,所以很多海外游子尝到她的土鸡汤,都找她合作。
那时候她一年能麦5000多达不溜,但是因为这几年大环境不好,多灾多难的,加上封路,很多客户都不敢过来,游客也减少了,刚投滋几百达不溜,装修的店面,又花了600达不溜给两个女儿在武汉买了两套豪宅做嫁妆,现在生意不太好做了。
她说在她最穷最艰难的时候,没有一个人帮她,她一边拉扯两个女儿,一边想办法开店维持生计,她都没有掉过一滴眼泪。但是这两年大环境不好,几乎差点让她倾家荡产,好不容易把两个女儿的嫁妆办齐了,自己却难以为继,说着潸然泪下。
希望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愿王姐能够东山再起,早点好起来。
#武汉头条##武汉身边事##美食探店##创业##单亲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