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纪录片《了不起的妈妈》

这个12集的纪录片,每集只有三十分钟左右,记录了不同地区,不同教育理念,不同性格的妈妈和孩子们的日常教育生活。包括:

洛杉矶:静涵:学霸妈妈的“冠军”养成计划

上海:阿胖:魔都妈妈鸡娃手册

大理:乐乐:真·佛系育儿!单亲妈妈活成“大女主”

新加坡:秀玮:在新加坡养娃,如何成为“卷王”

北京:Lia:“非典型”海淀妈妈的养娃心得

成都:辛欣:单身妈妈要结婚怎么过娃这一关?

昆明:Tina:离开传统教育选择国际学校,靠谱吗?

台北:学文:孩子选择了职业学校,你会接受吗?

上海:宝妮:辞职带娃的全职妈妈后悔了吗?

成都:任平:为了事业晚婚晚育的女性后来咋样了?

北京:李琦:学霸妈妈如何面对“学渣娃”?

成都:小白:优秀教师也会面临育儿难题?

作为一个还在学习的一年级男孩的妈妈,看每一个都有触动,虽然观念不一定相同,但作为一名妈妈,有很多可以感同身受。

腾讯视频暖心地在每集标题里都标出了妈妈的名字,在生活中她们可能是平凡的大多数中的一员,但作为孩子的妈妈,她们毋庸置疑的“了不起”!值得留下自己的名字。

只因为是妈妈,就足以让平凡的女性激发出生命的能量,该感谢基因的馈赠,给予妈妈们艰辛,也赋予妈妈们无穷的能量,即便没有梦想,没有热爱,也能体验生命的澎湃。

即便不是妈妈,看这个纪录片,也能感受到“教育”的分量。当下的教育已不是被重视的程度,而是已经像救命稻草了。“教育”似乎就等同于未来,大家都承受不了教育的“失败”,而这让父母的压力前所未有,也把孩子压得喘不过气。

那“教育”包括什么呢?通常我们说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但现在“教育”几乎无所不在。

在生孩子前,有“科学”的备孕,怀孕后有各种胎教,出生后有各种“科学”育儿,上学前有各式各样的学前教育,上学后还有花样繁多的兴趣特长班。工作得考虑孩子上学,买房也必定要考虑学区房,为了更好的资源,为了不落后,你追我赶,筋疲力竭。孩子成了被安排的对象,父母的人生也被绑架。教育已经无所不包,所有的问题都变成教育的问题,所有的成功也都归因教育的成功,教育是个框,什么都可往里装。

既然教育这么“繁荣”,那么现在都有什么样的教育呢?先来看看纪录片中呈现的,现实中的教育现象。

一、鸡娃与佛系育儿

当下各种教育理念争奇斗艳,百花齐放,但落到父母身上,都逃不过:鸡不鸡娃。

在这个纪录片里,有鸡娃典范:上海的阿胖、宝妮,新加坡的秀玮,也有佛系典范:大理的乐乐。

阿胖为孩子能上好的学校费劲心思,每天为孩子安排好学习计划,自己也是工作鸡娃两不误。

宝妮和秀玮都为孩子安排了音乐的道路,希望孩子能通过特长考入专业的学校,走专业的道路。

全职妈妈宝妮把孩子当成自己的事业,在一条自己完全陌生的道路上坚韧不拔地升级打怪。

秀玮希望能利用自己的特长帮助孩子,即便自己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也不遗余力地训练孩子。

这三位妈妈,都有股狠劲,也或许因此,她们才能成为鸡娃妈妈。尽管在这个过程中,自己和孩子时常剑拔弩张,也身心俱疲,但仍坚持不懈,她们相信坚持和努力的力量,也抓住这点,奋力向前。但她们这么努力,并不是要获得多大的成功。像阿胖,觉得让孩子过上和自己差不多的生活就需要这么努力;秀玮觉得美很重要,希望孩子能感受到美;宝妮觉得她是幸运的,她的孩子不一定有这样的幸运,她希望孩子能有更宽广的路。她们严苛的同时,也有脆弱的一面,但她们都在咬牙坚持,那份坚持让人动容。

而让人更感动的是这几位妈妈的娃,他们可能不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但他们跟着妈妈们,每天都在努力。

阿胖的儿子说,妈妈让学什么就学什么,妈妈的安排都是对的,唯一不满是,学校的题目有点简单,他希望能早点上五年级,可以做难一点的题目。

秀玮的女儿说看到妈妈,就会冲上去抱她,因为她很爱她,虽然她觉得妈妈的安排不是她想要的。

宝妮的女儿,说她觉得妈妈最了不起的地方是全职,希望妈妈不再焦虑,心情愉快。她自己也是个开朗乐观的孩子。

他们很爱妈妈,妈妈也很爱他们。我想,一定是这份浓烈的爱,治愈了所有的不完美造成的伤痛。

佛系妈妈乐乐,则是另一个面向。她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也让孩子过他们想要的生活。

大儿子说他几次退学,妈妈也只说,好,说过最严厉的话是:你想清楚了。女儿朵朵说,她骄傲妈妈不让她上补习班,让她学厨艺,支持她的梦想。她的两个孩子,学习都很自觉。

她说带他们上补习班太麻烦了。她感谢能当他们的妈妈,假如有道题,说要她死了,她的孩子才能活,她不会有任何犹豫。

鸡不鸡娃,妈妈们都有自己坚定的信念,并走出了自己的风采,也培育出了不一样的娃,而不一样,或许就是他们的价值。

二、各类标签的妈妈

除了鸡不鸡娃,妈妈们身上也有各种标签,纪录片里提到了常被讨论的:海淀妈妈、晚婚妈妈、单身妈妈、学霸妈妈、全职妈妈、职场妈妈。

海淀妈妈L ia从小把儿子送到寄宿学校,她说她妈妈就是这样,她认为独立最重要。

她早上不会起来给孩子做早餐,要求儿子自己做,也根本不看孩子的作业,她希望他有自己的内驱力,能自己驱动自己,而她的孩子也确实独立成熟。

在参加一个成功妈妈的讲座后,看到对方的努力,她也觉得她做不到那样,她说有时间还想多睡会,跳跳舞,刷刷剧啥的。但她小时候在别人没有很多课外班时,她就上了很多。自己也创过业,当过两家金融公司的CEO,但为孩子又回归银行工作。Lia希望孩子的人生能自己丰富起来,去体验生命的惊险,在其中找到平衡,不想给他太多的安排。

Lia儿子给妈妈打98分,因为她没有把他当小孩看,能认真对待他说的事,另外2分是为了不让她骄傲。

作为晚婚妈妈的任平,她认为晚婚让她更成熟。在对待孩子上,能够不急躁,她觉得家长的责任是观察孩子,发现他的天赋,引导提醒他。她不给孩子报课外班,不会强迫他做她想做的事,但她非常注重孩子的规则和礼貌教育,她认为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情商更重要,希望他健康、阳光、有责任心。

单身妈妈辛欣认为原生家庭造成伤痛也没问题,或许伤痛里隐藏着孩子的某个天赋,最亲密的人之间应该用自己觉得最舒服的方式相处,不管在别人看来合不合理,你觉得合理就行。她还让儿子认命,她说,人生有很多不是自己能选的,做好自己。最后她的儿子说,妈妈让他看电视非常好,不让他看电视也非常好,骂他也非常好,打他也非常好,就是看他上厕所非常不好,哈哈哈。

学霸妈妈李琦说,生第一个孩子时很焦虑,因为大家都说孩子是家庭教育的一个投射,你的孩子不懂事一定是你的家庭教育不好,可是有了老二后发现,基因原来占了这么一大部分,她更倾向于孩子出生就有他的使命。他的孩子成绩在班里是倒数的那种,而且喜欢研究商业,而这些都和他们夫妻的学霸特质完全不同。她会让孩子学一件难的事,是想让他学会克服困难,这样孩子反而不容易抑郁。她觉得中国的公立教育传递知识的效率比项目制的学习效率更高,她也觉得她的孩子一定要是中国人。她说人需要有比让自己过得更好更大一点的目标,更大的责任,作为工薪阶层,能给孩子留的也就剩价值观了。

洛杉矶的全职妈妈静涵是教育学硕士,她坚持让女儿走一条家人从未走过的路,她觉得自己和孩子是相互成全的,把孩子教育成功了,就是她最大的作品。她认为自己不是虎妈,没有结果导向,只希望孩子尽最大的努力做自己喜欢的事,而她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她帮助,她希望女儿可以成为她想要成为的任何一种人。她让女儿学习体育,想她练就吃苦耐劳、坚韧和不怕输的品质,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孩子走上奥运会场。

优秀教师小白,是老师中的模范,却是新手妈妈。她觉得现在人对自己当父母这件事情不大自信,应该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做得不差,孩子也不会太差,而信息社会让孩子看到更好的爸妈,自己也只能不断的提升自己,做更好的自己。

这些妈妈们都有着清晰的教育理念,并不是随波逐流,也给出了贴在她们身上的标签的自己的解答。她们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也在此中找到了自己孩子的教育路径。

所以不管是鸡娃妈妈,还是佛系妈妈,还是有着各式标签的妈妈,在这部纪录片里,因着她们生活的点滴真实,因着她们的努力,她们的可爱,不管是什么样的理念和行为,都变得让人可以理解。有了理解,就有了宽容,不会过分挑剔在正常情况下对我们来说有些偏激的言辞或者行为。更别提妈妈和孩子之间有那么深沉的爱,所以在外人看来,即使多么不可原谅的行为,对他们来说都能一笑泯恩仇。也让看客的我们,抑制住不满的冲动,看着他们深爱着彼此,用爱互相治愈。她们让我们知道理智和逻辑,在爱面前不堪一击。

三、妈妈的无奈

妈妈们有很多标签,妈妈们也还有很多困扰。当孩子还小时,妈妈们还有能力安排,但当孩子长大时,面对孩子的教育,妈妈们显出了更多的无奈特别是普通家庭的孩子。比如,台北的学文,昆明的Tina。他们的孩子都面临着上大学的烦恼。

台北的学文来自内蒙古,经营着一家面馆,疫情期间惨淡经营,她的儿子上的是职业学校,儿子沉迷游戏,她担心儿子的未来,儿子也对自己的未来很迷茫。虽然小时候儿子成绩不错,但考试失利,没有考上高中,上了职业学校。学文安慰自己,可以学理财,刚好弥补自己这方面的不足。但眼见理财的路也行不通,她又开始焦虑。幸好她儿子从小有摔跤特长,所以决定争取通过体育保送上大学。他努力训练,也获得了一等奖,得到了参与全中运的资格,可是事与愿违,疫情让比赛取消了。最后还是选择了餐饮学校。

学文觉得自己不是优秀的妈妈,可以陪伴孩子,给孩子端茶倒水,但她也觉得自己尽力了,哪天孩子独立了,她也想要去过诗和远方的生活。她说一个新闻改变了她。说的是一个孩子考上了大学,然后给父母留下一封信,说,你们想要的我给你们了,我要去过我要过的生活了,然后从12楼跳下来。这给她很大的触动,她觉得她的孩子健康就好。她有个快乐的童年,她也希望儿子有个快乐的童年。

从大理搬回昆明的单亲妈妈Tina,和人合伙经营着一家社区的小咖啡馆,因为学费无法让儿子继续上国际学校而自责。原本计划是让孩子出国留学,可疫情让孩子的爸爸再无力负担学费,但儿子从小在国际学校学习,已无力回到传统学校。学文给他转到职业学校,儿子又不适应,选择了退学,她很苦恼,但她也没有办法。儿子17岁,很有创意,也很有主见,虽然不愿上职校,但他非常渴望上大学,Tina和儿子沟通无果,正处于焦灼的状态。但Tina说:“残缺才有裂缝,裂缝才能生长,我们是家人,死缠烂打也要一起解决。”儿子很理解也接受他们的处境,但他不愿意接受妈妈的安排,执意按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的生活。Tina很后悔没有一开始就为孩子选择普通学校,走一条普通的道路,她的家庭、婚姻、事业都有很多不顺,她希望过稳定的日子,可是偏偏儿子在学业上就开始像她一样不顺。她的这一路就足够让人感慨。最后她还是为儿子找到了一个培训学校,儿子可以用教英文免费换日文课程,为以后到日本半工半读做准备。

如果说前面的十位妈妈,都是有着自己清晰教育理念的妈妈,她们也都过着中产及以上的生活,孩子也还小,可以用她们的方式安排孩子的教育,但为生活奔波的妈妈们在应对日常生活时,已经耗费了大量的能量,即便她们有她们的想法,但也无力实现。孩子还小时,或许无谓好坏,可当孩子长大,你以前的教育已经有个大概的呈现,孩子也开始参与到“教育”里面,你再也不能轻易改变孩子,也不能改变现实问题,在面临人生重大选择时,也再无力安排,只徒留一声叹息。但她们也给予了一名妈妈所能给予的一切,她们坚强努力,努力在困境中寻找出路,如果教育,最重要的是身教,那么她们的这种直面生活的勇气,也是给孩子另外的一种教育。

四、什么是“好的教育”

面对这么重要的教育问题,专家们提出各种理论,国家也在提出各种政策,而妈妈们等不及各种结论,孩子们出生,她们就得直面教育问题,给出对策、实施对策,用她们的人生。在“百家争鸣”的时代,在几乎都靠妈妈养育孩子的时代,好的妈妈,或许就是好的教育,但妈妈们,也是教育的结果,妈妈们需要理解,也需要帮助。

每个妈妈都有对孩子未来的美好愿望,不管是鸡娃还是佛系,她们一定都希望孩子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并且健康快乐。如果不小心结果不尽人意,那一定不是她们的本意。

就如纪录片里看到的,大部分孩子还是小学生,妈妈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安排孩子的生活,孩子也能够配合,而另外两个面临大学的孩子,妈妈们开始变得无奈,这也揭示了教育因素的多样性,教育结果的不可预测性。

你的理念是否能在实施中得到想要的结果,不到最后,谁也不知道。影响教育的不仅有人为因素,也有环境因素,更有生理因素,基因因素,甚或时间因素,谁也不知道哪个因素是否会突然改变它的方向。假如你相信蝴蝶效应的话,或许就可以让紧绷的妈妈们的神经放松些。妈妈不是唯一的责任人,也没有完美的妈妈,孩子也不是可以任你摆布的工具,他们都是有意识的独一无二的个体。

那么如何才能确认是“好的教育”呢?显然教育是为未来做准备的,但未来的世界什么样,很难预测,能判断的只是个大概趋势,然后根据这个趋势,确立教育的目的。那么我想符合教育的目的就是好的教育。

当代法国思想家家埃德加·莫兰认为未来是不确定且复杂的,面对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教育需要教授孩子们认识认识的能力,认识宇宙、认识地球,认识人类,还要教授人类伦理,相互理解的能力。素质教育的教学观,也要求应该从教授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促进个性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现在“全面发展”似乎成了一个魔咒。当代父母相信技多不压身,希望孩子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于是乎在“学艺”的取经路上,各显神通,斩妖除魔。

父母和孩子面对的世界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但父母可依凭的又只有自己的经验。就如我们面对的是应试教育,迎接的是工业化的大发展,需要的是在考试中上岸,学会一项技能养活自己,解决生存问题,也解决“荣誉”问题。诚然这一目的,也可以让孩子“成材”,但在总结过去经验,预测未来不同时,我们现在坚信,不止要“成材”,还要“成人”。但现在的方法论,似乎还只有“成材”,道路也更适合“成材”,在“成人”的路上,还飘忽不定,以致妈妈们在成人与成材中无所适从,那就只能选择有经验的,且更便利有现成路径的“成材”策略。

作为一名一年级男孩的妈妈,我也并没有多少经验,也没有可以对照的标准。一个孩子的成功与失败,可能是偶然因素,如果有多个孩子,可能会更有经验,更有发言权。就像学霸妈妈李琦的顿悟一样,二娃的到来改变了她的观念。我没有可对照的策略,也全凭自己的习惯和价值观。自己成不了鸡娃妈妈,因为没有那股狠劲,也成不了“真佛系”的妈妈,因为缺乏那样的智慧,可能更多的是像成都的辛欣妈妈,自己怎么舒服怎么来,也相信“不完美”也可以是种“创造力”。我相信“成人”,需要更多的生命教育、审美教育、意义教育,但我也没有方法论和明确的目标。我也希望“成材”,但又没有“成材”的经验。我又不想盲目,大概率也不会“盲目”,因为行动力限制了“盲目”的实施。我似乎也只能陪着孩子边走边学边调整边长大,我希望我能够有足够的智慧发现孩子,让他成材成人成为独一无二的勇敢的能对自己负责的自己。而在这个过程中,同时也发现、塑造“我自己”。或许“好的教育”,就是成为自己,那个你还未知的,但独一无二的独立的自己,而前提或许就是“接受自己”,接受孩子,拥有开放的心态,才能够,发现。它或许要经过很多坎坷,但这些坎坷无谓对错,只是过程。妈妈们就是陪伴孩子,发现孩子,让他成为“他自己”,也让自己成为“自己”的这么一个具有挑战而又幸运的角色。

了不起的妈妈,都是因为孩子,因为生命,因为传承。也因为有那么多不同的妈妈,才有那么多不同的孩子,而不同造就的多样性正是生命绵延不绝的条件。那么所谓“好的教育”也应该因人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