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东南亚国家强化反恐合作

核心阅读

日前,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文莱等6个东盟成员国在印尼巴厘岛达成一项情报合作协定,该协定旨在加强区域安全多边合作,并抵御极端组织“伊斯兰国”武装分子回流带来的威胁。此前,印、菲、马三国已经启动联合海上和空中巡逻。有分析指出,随着“伊斯兰国”的溃败,回流的极端分子对东南亚造成的恐怖威胁倍增。东南亚国家应当打破现有反恐合作机制存在的桎梏,突破各个国家各自为战的状况,才能更加有效地打击恐怖主义。

东南亚地区恐袭呈上升趋势

据悉,1月25日达成的这项被称为“我们的眼睛”(Our Eyes)的情报合作协定,要求参与国的高级防务官员每两周会面一次,交换与分享各自搜集到的武装组织活动情报,并共同开发共享暴力极端分子信息的数据库。

印度尼西亚国防部长里亚米扎尔德·里亚库杜形容情报合作“看似简单,但效果非同小可”。他说,情报分享将有助于确保类似菲律宾南部马拉维市的恐怖危机不会重演。

近年来,东南亚地区的恐怖袭击呈上升趋势。2016年,雅加达市中心发生多起爆炸事件,造成8人死亡。去年5月,菲律宾政府军在棉兰老岛上的马拉维市同“阿布沙耶夫”武装分子和“穆特组织”武装分子发生武装冲突,武装分子劫持居民作为人质,并一度占领马拉维市。菲律宾政府军与武装分子在该市持续激战了5个月,造成上千人死亡,该市大部分建筑遭到破坏。除印尼和菲律宾外,泰国、缅甸、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均发生过零星恐怖袭击。

究其原因,一方面东南亚本土的恐怖组织不断发展,新的恐怖组织不断出现;另一方面“伊斯兰国”出现后,东南亚的恐怖组织也迅速向“伊斯兰国”靠拢,“伊斯兰国”为其提供资金、技术、人员招募和培训等方面的支持。经过武装训练的恐怖分子回流到东南亚地区。菲律宾南部反政府组织“阿布沙耶夫”头目之一哈皮隆就被指定为“伊斯兰国”在该地区的首领。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目前在中东有来自印尼、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地的“伊斯兰国”组织人员及家属约1000人。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关系学院高级研究员胡逸山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伊斯兰国”在伊拉克、叙利亚相继溃败,回流的极端分子对东南亚造成的恐怖威胁倍增,东南亚地区总体面临严峻的反恐形势。

国内国际双线推进反恐合作

面对越来越严峻的恐怖威胁,东南亚国家纷纷在国内、国际两条线上同时推进反恐合作。

东南亚各国在国内积极健全反恐网络。印尼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行动:首先,对国内现有反恐机构进行整合;其次,政府加快制订反恐条例,强化反恐措施;第三,强化网络监管,以防国内社交网站被不法分子滥用,进行恐怖活动。马来西亚政府也绷紧反恐神经,采取联合防御措施,多次开展大突查,逮捕多名与极端组织相关的可疑人员;加快旨在识别和打击网络暴力极端主义的各种反恐中心的建设。

东南亚区域内国家间的反恐合作也在加强。去年6月,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三国外长和高官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会面,研究联合反恐战略以共同应对地区反恐形势。去年6月19日,三国在印尼打拉根市正式启动“三边海上巡逻”,联合打击苏禄海域的恐怖主义和跨国犯罪,新加坡和文莱也受邀以观察员身份参加仪式。同年10月,三国宣布正式启动联合空中巡逻。此后不久,东盟宣布启动名为“东盟直接联络沟通机制”的防务热线,以应对恐怖主义威胁。

东盟还作为一个整体,利用与域外国家的多边对话合作框架增设反恐议题,争取外界援助与合作,如近来举行的第十一届东盟防长会议及第四届东盟防长扩大会、东盟峰会和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等,都将反恐议题放在重要位置。

反恐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联合早报》分析认为,东南亚反恐局势未来会更加严峻。一是东南亚地区本土的极端组织与域外极端组织的互动加强,发动恐怖袭击的能力增强,其组织化和核心化程度也在加强。东南亚的极端组织多从原有的民族分离主义组织中脱离出来,这是其组织化程度较高的原因。二是中东反恐局势对东南亚反恐局势的影响加大。极端组织作战方式、策略呈现多样化,还擅长在作战中发动心理攻势。三是东南亚现有的反恐合作机制存在弊端,实际上仍旧以各个国家为主,缺乏协作,且武器装备落后。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安全与军控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陈庆鸿认为,由于东南亚各国面对的恐怖主义形势不大一样,如越南、老挝的恐怖威胁较少,各国发展的优先顺序也不同,所以在反恐方面的协作有待加强。此外,东南亚部分国家还面临着许多国内问题,例如泰国、菲律宾南部还存在分离主义势力,这也限制了这些国家在地区层面开展反恐合作的水平。

胡逸山认为,反恐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东南亚国家要进行反恐合作,需敞开胸怀,进行情报的交流和分享,“东南亚国家唯有真诚联手合作,才能有效打击恐怖主义”。(林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