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军网综合
“跨越长城,走向世界。”1987年,一封简短的电子邮件从北京发出,中国人“触网”的序幕正式拉开。如今,互联网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智能手机成了大众“标配”。
30多年来,互联网给中国带来历史性巨变,以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技术,越发深入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然而,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人们在享受其带来的便利之时,也面临安全问题的困扰。尤其是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个人生活、企业生产、社会运行都将与互联网深度捆绑。越来越多的连接点,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安全漏洞。
网络安全,牵一发而动全身,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震网病毒蔓延、“棱镜门”风波、勒索病毒攻击等事件告诉我们,网络安全威胁近在咫尺,筑牢国家安全的无形边疆任重而道远……
请关注今日出版的《解放军报》的详细报道——
九成以上被调查者认为对网络谣言应“主动亮剑”
■孙亦祥
网络传播的便捷性、隐匿性和快速裂变性使其成为谣言滋生的重要土壤,给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巨大风险。如何有效应对,已成为重大时代课题。
围绕这一话题,笔者对329名民众进行取样调查(图表1)。结果显示,认为应当“主动亮剑”的占90.6%,持“放任自流”观点者占3.1%,表示“不清楚”者占6.3%。很明显,在网络空间抵制谣言谬论、弘扬时代正气已成为民众思想共识。
那么,如何有效应对网络谣言呢?受调查者普遍认为应采取舆论引导、内容封控与线下处置相结合的办法综合应对。具体到实践中,不同手段的运用应有主次缓急之分,要突出不同环节和时机选取合适的方式,才能奏效、管用。从调查情况看(图表2),受调查者中支持内容封控措施的占38.2%,反对的占54.6%;支持对线下处置措施的占41.2%,反对的占44.7%。可以看出,民众对这两项举措存在较大分歧。而对于发声引导措施,支持者和反对者占比分别为72.1%、9.8%,意见总体趋同。
总的看,大多数人已意识到主动发声、回应关切是应对网络谣言最核心最有效的手段。事实上,只有及时公开事实真相,降低信息不透明度,谣言才会不攻自破。因此,面对谣言时,必须把握时、度、效要求,做到——
力求抢先发声。研究显示,网络社交媒体信息传播在2小时内就能达到峰值的75%。我国《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对涉及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的政务舆情,要快速反应,最迟要在5小时内发布权威信息,24小时内举行新闻发布会”。近几年发生的“假军人高校求婚”“红黄蓝幼儿园虐童”等涉军舆论事件中,当事方遵循舆情处置“黄金4小时”法则,第一时间抢占话语解释权,为应对舆论危机提供了借鉴。
突出立体发声。2011年,英国伦敦发生大规模社会骚乱。为控制事态,英国政府关闭了社交媒体。但事后发现,此举也关闭了网民纠正谣言和动员民众恢复秩序的意见渠道。这启示我们,面对网络舆论,除了官方权威发声,还可借助网上大V、民间机构和网民影响画好“同心圆”,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多声部的发声体系。
善于灵活发声。应对网络舆论没有现成教科书,还须根据舆情态势灵活应对。可以在充分了解网民意向基础上,灵活采取借力发声、转移焦点、情感共鸣等技巧解疑释惑。关键是找准时机、把握节奏,巧妙整合舆论断点、冰释舆论疑点、疏导舆论淤点,凭事实终结谣言,以法理赢得公信。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政治学院)
近日,江西省鹰潭市月湖区梅园街道利用互联网打造“大屏+小屏”智慧社区信息化服务平台,为群众提供在线服务。居民扫描并关注微信公众号,足不出户就可得到各类服务信息。新华社记者 宋振平摄
用心呵护我们共同的网上家园
——专家学者、业界人士共话新技术与网络安全
■李政皓 中国国防报记者 杨明月
一个新景象——
新技术催生巨大生产力
新一代环保钛电池、AR智能眼镜、脑控康复机器人……前不久,在北京市门头沟区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上展示的一系列项目让人眼前一亮。
作为曾经的采煤大区,资源型产业一度是门头沟区的经济支柱。而随着石龙经济开发区被纳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新技术衍生的新经济在门头沟区茁壮成长。截至6月,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收入同比增长30%。
事实上,新技术催生巨大生产力远不是北京市独有的新景象。随着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的爆发,我国制造业、消费等领域都在发生“数字蝶变”。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总量达27.2万亿元。2018年,这一数字还在以惊人的速度攀升。根据预测,2035年我国数字经济将达16万亿美元。可以说,新技术衍生的数字经济正在创造新的可能,世界也因此认识一个全新的中国。
当然,新技术催生巨大生产力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安全困扰。即便如此,这也为行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带来了新的安全危机,但也让网络安全产业迎来了爆发式增长的发展机遇。”本月初在京举行的ISC互联网安全大会上,ISC联席主席、互联网安全专家齐向东如是说。他认为,风口行业的高动能、强风力、长周期和巨头诞生等四个显著特征,安全产业完全具备。
据互联网研究机构“安全牛”预计,按照2017年350亿元的市场基数,年增长率保持在30%左右计算,到2022年中国网络安全市场规模将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由此看来,其前景非常诱人!
9月9日,北京互联网法院正式挂牌收案。该院在审理方式上以“全程在线”为基本原则,实现案件受理、送达、调解、证据交换、庭前准备、庭审、宣判等诉讼环节全程网络化。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摄
一种新困惑——
网络安全问题花样百出
这段时间,很多消费者反映骚扰电话出现了新花样,对方一开口就称自己是茅台酒厂的,免费请你品尝酒水。有的甚至连你的姓名、住址、社会关系都知道得一清二楚。
这仅是网络安全问题的冰山一角。事实上,网络安全问题不断翻新,给人们生活带来很大困扰。
“从查处的情况看,绝大部分违规软件涉及违规收集用户个人信息等问题。”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卢山曾对媒体表示,去年工信部下架改号APP超过2000个,其中利用新手段破坏网络安全事件占比相当大。
无独有偶。工业互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新应用中同样暗藏漏洞。在业内人士看来,新技术就像一个风险无处不在的丛林,在享受便利的同时,还要在安全的边界上扎紧篱笆。
“新技术一旦被黑客掌握,同样会带来新威胁。比如量子计算可以更好实现大数据运算,但也能被黑客用来攻破高强度加密信息。”专家分析认为,新形势下网络安全呈现出网络病毒花样翻新、老骗局不断衍生新版本、网络新事物暗藏隐患等三大特点。
“它们永远不在我们的黑名单上,很难去识别和防御。”360集团董事长周鸿祎举了勒索病毒攻击的例子。他说,数字化转型带来全新的网络威胁和安全需求,驱动网络安全行业从技术思想、方法论到产业思维进行演进,推动我们重新审视现有的安全防护模式。
随着我国网信事业发展,网络安全防护网进一步织密。这是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网信办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向在校学生发放网络安全宣传册,引导广大师生共同维护网络社会秩序。新华社记者 王 晓摄
一幅新憧憬——
新招数还网络一片净土
“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个人都成为‘武林高手’,但至少应具备一定的防身技能。相关部门也要在预警防御上有新突破。”周鸿祎建议,改变过去以隔离、防守、防御为主的做法,将重点放在如何以最快的速度发现和响应上。同时,进行技术创新,对网络威胁进行感知、预判并提供解决方案。
“安全从‘0’开始”,这是今年ISC互联网安全大会的主题。对此,很多专家都表示认同这一理念——它描绘了人们面对新技术时的窘境,提醒人们面对网络安全问题要有“归零心态”。
“针对互联网安全问题,我们现在大量的工作还是‘有病治病’,就是从基本的做起,找到漏洞、解决漏洞。”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建平认为,这项工作很有意义,但还有一种技术路径是“增强体质”,围绕基础的、核心的技术研发、应用来解决互联网发展各项挑战,包括安全挑战。
当然,织密网络安全防御体系,还要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惩戒力度。随着数字经济发展,与之相适应的安全保障体系正在完善,尤其是从《网络安全法》到个人信息和隐私保护写入“人格权编”等,为我国网络治理法治化提供了遵循。
“网络安全是永恒课题,永远在路上。”中央网信办总工程师赵泽良说,技术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只有发展和安全共同推进、治理共同参与,才能激发更多创新、还网络一片净土。
筑牢网络安全“防火墙”
■谷 珊 杨绍通
新加坡大量个人医疗记录遭黑客窃取、“台积电”因病毒侵袭停工、某酒店5亿条用户数据全部泄露……近年来,新技术的应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不断突破互联网边界,使网络空间面临越来越大的安全挑战。
“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未形。”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习主席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这一重要论述,为推动我国网络安全体系的建立,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指明了方向。
移动互联时代,牵一发动全身的网络安全,已成为信息时代国家安全的战略基石。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网络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网络空间正日益成为正能量的策源地和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然而,随着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传统安全和网络安全深度融合,“万物互联”又带来了新挑战。
前不久,ISC互联网安全大会在北京举行,数百名中外互联网安全专家汇聚一堂,探讨新技术对网络安全带来的挑战。专家认为,网络安全问题正在向传统行业延伸,原来出现在消费互联网上的问题,在继续涌现甚至发酵;而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尤其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在催生巨大生产力的同时,也打开了新型网络威胁的“潘多拉魔盒”。
“患生于所忽,祸起于细微”,没有意识到风险是最大的风险。今天,我国已拥有8亿多网民、400多万家网站,建成了全球最大的4G网络。网络时代,风险隐于键盘之上。一组代码、一条短信、一个电话、一页链接,就可能导致个人倾家荡产、国家基础设施瘫痪。为此,我们必须转变重发展轻安全、重建设轻防护的错误观念,廓清网络安全离自己很远、与自己无关的模糊认识,真正在头脑中筑起网络安全的“防火墙”,切实打牢国家安全地基。
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也是解决安全问题的密钥。现实警示我们,维护网络安全,筑牢安全堤坝,必须下定决心、保持恒心、找准重心突破核心技术。为此,我们要在技术、产业、政策上共同发力,充分激发创新活力,加大新兴技术研发力度,加速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同时,打通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衔接绿色通道,构建技术支撑体系、网络安全技术体系、人才队伍体系、教育训练和保障体系,力争以基础研究带动应用技术群体突破。
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筑牢网络安全“防火墙”,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广大网民一起参与,需要全社会方方面面同心干,需要网上网下形成“同心圆”。面对网络违法犯罪行为,相关部门要敢于亮剑,形成持续严打的高压态势。互联网企业要切实担起责任,扮演好社会主流价值的守望者角色,决不让网络成为传播有害信息、造谣生事的平台。当然,还要注重通过宣传培训,提升全社会的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
我们相信,只要各个方面切实行动起来,争做网络安全的守护者,就一定能以良性互动、齐抓共管的治理格局,合力筑牢网上家园的安全堤坝。
天朗气清润兵心
——武警驻马店支队官兵守护绿色网络小记
■李政皓 黄俊强
“随着互联网渗透到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前沿技术也带来了潜在安全风险,数据泄露、网络诈骗等情况频发。对此,我们应高度重视……”上周四晚,以反映网络安全为主题的电影《解码游戏》刚放映结束,武警驻马店支队驿城中队指导员叶云便趁热打铁搞起了随机教育。
智能摄像头上捣捣鬼,监控“摇身”变直播;APP上打“马虎眼”,个人信息就轻易被盗取;“扫一扫”中藏危险,二维码或成诈骗新手段……一个个案例发人深省、引人思考。看战友们听得聚精会神,叶云趁机引导大家围绕“做绿色网络守护者”话题展开讨论。
近几年,我国网信事业发展实现新跨越,为官兵训练生活带来很大便利。随之而来的网络谣言、电信诈骗、隐私泄露等问题,也给大家带来困惑。该支队领导调研发现,很多官兵虽然意识到网络是把“双刃剑”,但思想上却存在一些模糊认识。比如,有的人认为电信诈骗是遥远的事,自己不会被蒙蔽;有的人认为自己上网很谨慎,不会出现泄密问题,等等。
“最大的危险,是意识不到危险。”该支队政委胡春雷认为,思想上的模糊恰恰是最大的安全隐患。为此,他们在对官兵进行警示教育的同时,邀请公安民警、信息专家进行知识讲座,并广泛开展“网络学习之星”评比活动,在提高官兵安全意识的同时,提升网络防护技能。
“网络学习之星”邵如飞,是一位大学生士兵,入伍前在校学习金融学专业。在评比活动中,他积极发挥专长,结合驻地发生的网络诈骗案例,以《网上交易的风险与预防》为题,为战友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教育课。如今,在邵如飞的带动下,很多战友成了军报记者、学习小组等微信号的“铁粉”,小有名气的他还多次受邀为当地中小学生讲授网络安全教育课。
在文书杨意杰看来,作为一名军人,不但要强化自己的安全意识,还要练就一双慧眼,能及时地把网上的“妖魔鬼怪”揪出来。
前不久,杨意杰看到有人在局域网上讨论“某地发生非洲猪瘟”的谣言,便立即警觉起来。他一方面号召战友向后台举报,一方面用实名对谣言进行反驳。同时,还把搜集到的《辨识谣言10技巧》和中央网信办公布的《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发到论坛上,引导战友识别谣言、谨慎跟帖。后来,接到举报的网络管理员很快删除了虚假信息。
“网络家园天朗气清,战友们才能获得心灵滋养。”杨意杰说,现在在他们单位,很多人都是网络监管志愿者,网上一旦出现不良信息,很快就会出现“人人喊打”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