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豆庐品藻|韩天衡说皇帝里最识货的竟是他!

韩天衡说《豆庐品藻》

讲述收藏背后的故事!

小编按:

又到了一期一品一故事的时间了,继续聆听韩天衡老师为大家讲述收藏那些事儿!本期韩老师又给大家带来了哪些宝贝呢?一起来看一下!以下藏品均收藏于韩天衡美术馆。

1.“干爹”镇楼图

程十发绘将军剑菩萨

吾庚辰以降(1940年),居然多日不睁眼睛。父母惊愕,恐生一盲儿,请相士求卜,说了些此子将来如何如何之类的好话,称决非盲人,做两件事即可:一在耳朵上戳洞,谓之破相;二是要去城隍庙拜“将军剑菩萨”为干爹。半月后,居然眼睛睁开。小时候,我每年都去庙里拜香。参军入党,成了唯物主义者,加之“文革”中,庙被封,神被砸,具往事矣,毫不上心。

人上了一定的年岁,少年事常缭绕于胸。几次外游遍访不见“干爹”影踪,旋请发老画张像纪念。发老说:我可不知道他长啥样呀?我告曰,武将装束,三只眼,但非二郎神杨戬也。不日告之:侬干爹画好了。喜甚。发老幽默,题曰:“豆庐主人乞福,急急如令,勅”。此1994年趣事也。

2.唐太宗李世民的“宝马”

唐 昭陵六骏石刻拓片

这是唐昭陵六骏石刻的拓片,当时都是为太宗李世民的征战立下了战功的坐骑。刻于贞观十年(636年)六匹骏马姿式各异,而英爽雄迈、骨力劲健,体现了彼时浮雕艺术的水平。可惜其中名拳毛䯄和飒露紫两块于1914年被盗,现存费城某大学博物馆,其余四块,1978年见于陕西省博物馆,己多裂碎欠完。此当时清末民初的全形拓,宽263厘米,高136厘米,也许是全形拓里最大的六件了。虽有人工改形的处理,也还是少见的历史资料。记得是1990前后,友人携来兜售,我喜其硕大,为“文革”抄没物,文清处发还时,封套上有博物馆书家承名世先生的题名。以400元留我豆庐。

3.飞走的天鹅,竟然回家了!

明代 麒麟纹剔红葫芦执壶

2001年,在日本由儿子无极会东京都国立博物馆副馆长西冈康弘,君为研究中国漆器权威,请饭时谓:日本是中国古代漆器的宝库。这句话,提示了我。彼时日本市场上这类古物,既多且便宜,就教无极留意收纳。此明代麒麟纹剔红葫芦执壶即其一也。时在2003年,在一古肆见,店主称价200万日元(约13万人民币),但因己参与美术品展览,暂不出售,给其订金,拒收,但告半年后可以让你。我自忖此事黄矣。不料半年后接到店主电话,称可以来取壶了。取壶时店主说展览时有人出高价求售,因事先已答应你,不可违约(其实,并无协议)不仅按原价,且还附有所出版的图书。飞走的天鹅,竟然回家了,事出意外,欢喜无量。

4.堪比林妹妹的张果老

张果老 礼墨

文房四器,砚之外,笔、纸、墨多是消耗品,即使宫庭内府中物,也都属使用的,作纯装饰用者极少。然而,此三物中,尤其是墨,着意附加艺术的元素,不计工本地饰以金银,点以珍珠,着朱衍翠,极尽华贵,从而演化为实用外足可递藏观赏的文玩。以我有限的见识,观玩且贻于友朋非仅实用的礼墨,滥觞于乾隆,之后则蔚然成风,这也是嘉庆、道光后一道特别的风景。礼墨有外观奇美而质佳者;也有金玉其外,败絮其里者。前者可实用,后者则伤砚、伤笔、伤神。此八仙中人物张果老,墨高23厘米,巨品。满身泥以真金,又点缀石青、石绿,工艺精妙,造型别致、光彩夺目,一派富美气象,乃晚清不可多见,且传世极少之品。惜墨之保存,干不得、湿不得、碰不得,娇气十足,不逊贾府林妹妹,故韩天衡美术馆开幕时陈列不多日,即回库房静养矣。

5.皇帝里最识货的竟是他?

南红玛瑙福禄寿三星

在所有的宝石品类里,最气短和窝囊的无过于玛瑙了,说硬度,胜过和田玉;论色泽,不逊五彩瓷,且镌刻不易。可是,就是贱于寿山之石、丁蜀之壶,你说怪不?冤不?但话又得说回来,这世界各地所产的玛瑙,唯有一类是叫你刮目相看的,其价值也历来是与金玉等观的,那就是红白相间的南红玛瑙。它没有东拉西扯的水波丝纹,也缺少浅薄炫目的晶莹水光,显示出红白相依大气而不邀宠的内质。皇帝里最会玩杂件,也最识货的老官算乾隆。他也好南红,且多制琢精良,为物虽小(南红数来乏大料),足资把玩。

此乾隆年间所作福禄寿三星,红胜珊瑚,珊瑚缺其有白;白欺珠玉,珠玉缺其有红。睿智的工匠相色巧雕,极具朴茂中见堂皇的神彩。多年前得之扶桑,于南红中也称逸品。又,今之南红也复多有出产,但其色质与旧出自有上下床之别,识者不难辨别。

韩天衡个人简介

韩天衡

1940年生于上海,祖籍江苏苏州。中国篆刻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西泠印社副社长。擅书法、国画、篆刻、美术理论及书画印鉴赏。其书画篆刻奇崛雄伟、富美堂皇、清丽洁莹、变幻多姿,具有强烈鲜明的艺术风格,是当代综合素养深厚而全面的艺术大家。作品曾获日本国文部大臣奖、上海文学艺术奖等。2010年由专业媒体评为“2009年度中国书法十大人物”,并由《书谱社》35周年海内外专业媒体署名问卷公布为“最受尊敬的篆刻家”及“35年来最杰出的篆刻家”。2015年获中国书法“兰亭奖”,曾先后在中国香港、台湾、澳门等地区及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德国等国家多次举办个人书画印系列展览。作品被大英博物馆等国内外博物馆、艺术馆收藏。

《文化生活报》每周一期

韩天衡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