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赵辰
本文由赵辰先生的两篇文章组成,一篇是《中国正崛起为世界级化工强国》(即本文的1-4部分),一篇是《中国化工产业升级正迎来黄金时代》(即本文的第5部分)。第一篇已在我号刊载后,读过的朋友可略过。
1 / 我国正成为崛起中的化工强国
我国是公认的化工大国,15年全球产量占比36%,绝大多数化工品产能都已居于世界第一。可是全球化工50强却只有中石化上榜,难免给人以大而不强之感,甚至有观点认为我国龙头企业未来几年也只能达到海外可比公司上世纪50-60年代的水平。但对任何产业而言,大都是强的基础,先有高产量和高营收才能有其后的高利润和高附加值。
经过20多年发展,我国化工已积累了相当的实力,尤其是近几年技术提升速度极快,各个子行业都不断有世界级装置投产,无论是规模还是先进性都居于全球前列,随着盈利的大幅改善,未来技术升级速度还会更快。同期欧美企业却受制于金融危机的影响,普遍削减了资本开支,装置不断老化,新产品研发也趋于停滞,对我国的优势大幅削弱。目前我国化工已到了可以和欧美全面竞争的临界点,未来10年将会有一批龙头企业实现对海外化工列强的追赶和超越,中国也将崛起为世界级化工强国!
1.1 / 从MDI看国产化工的突破
说起我国化工产业的技术进步,市场第一反应无疑是万华化学。02年万华突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自主研发出MDI生产工艺,实现了巨大的产业突破。但当时万华只有2万吨产能,无论是成本还是质量都远逊于海外企业。经过10余年的发展,16年万华MDI产能已达到180万吨,跃居全球第一,成本和工艺能力也居于全球最高水平。并且万华还通过投产PO、TDI,完善了整个产业链,成为各类聚醚材料的一体化供应商。在扩充上游原料的同时,公司还不断研发MDI下游更为高端的精细化工产品,如HDI、TPU、改性MDI等等,可以说公司正在成为全球MDI领导性企业。其实万华的成功只是我国化工产业全面升级的一个缩影,取得突破的子行业还有很多,以下仅举几例。
1.2 / 丙烯酸产业链
09年国内最大的丙烯酸企业还是以BASF、台塑为代表的外企在华子公司,其产能也不过16万吨,远远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但民营的卫星石化在短短5年里,产能就从4万吨产能扩张到48万吨,18年公司还将再投产36万吨丙烯酸,同时上马两套45万吨PDH实现上游原料丙烯的自供。届时不但总产量将赶上BASF,Arkema和Dow,居于全球第一梯队,装置的单套规模和成本控制也将达到全球最高水平。在丙烯酸最大下游尿不湿用高吸水性树脂(SAP)领域,公司过去5年产能也从3万增加到15万吨。但考虑该产品国内80万吨和国际350万吨的需求规模,目前又主要依靠进口,对应的市场空间仍然巨大。并且全球现有5大厂商中的三大雅、住友和Bayer都缺乏上游原料丙烯酸配套,相比之下卫星的全产业链优势非常明显。未来5年如果能够复制丙烯酸的赶超经验,跻身全球5大,公司也将成为和BASF并驾齐驱的全球性丙烯酸龙头企业。
1.3 / C4产业链
C4比C3产业链的产品规模要小很多,依然涌现出齐翔腾达这样的优质企业。其10年上市时只有4万吨甲乙酮产能,规模在行业内并不突出,但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扩建到18万吨产能,占国内70%和全球50%的市场份额,远超当年全球最大企业日本丸善化工。而且公司还依托甲乙酮,新建了20万吨异辛烷、35万吨MTBE、20万吨顺酐和15万吨丁二烯产量,构建起完整的C4下游产业链。尤其是丁烷氧化脱氢法制丁二烯,改变了其传统只来自大炼化副产品的工艺路线,达到全球该领域最高技术水平。而丁二烯又是C4下游体量最大的产品,总量高达1500万吨,发展潜力巨大。虽然目前该工艺由于成本偏高还不具备经济性,但是未来随着全球轻质化带来的丁二烯供给不足,如果价格上涨超过新工艺的成本阈值,公司也将有望成为该领域的全球“隐形冠军”。
1.4 / PTA产业链
12年以前我国作为纺织大国,PTA产能只有2千万吨,进口依存度超过30%,而且单套装置小(80万吨左右)、加工费高(700元/吨以上)、全球地位一般。但是其后我国PTA迎来了爆发性增长,新增产能高达1200万吨,这些新装置无论是单套规模(200万吨)还是最低生产成本(350元/吨)都处于全球最高水平。现在我国不但是PTA的产量大国(全球占比70%),也是当之无愧的强国,在整个产业链上呈现了压倒式的竞争优势,海外已经几乎没有可以相提并论的对手。而且更为关键的是,我国在该产业链上还在不断的向上延伸,从最初的纺织到涤纶丝、聚酯,再到近几年的PTA,我国已经相继成为全球霸主。未来该产业链的升级已经延伸到最源头的炼油和PX,预计3年后,我国将新增PX产能1660万吨,届时将占到全球总产量的70%,一举扭转目前60%依赖进口的窘境,整个产业链也形成了从最上游原油到最终端纺织品的闭环。
1.5 / 我国化工产业赶超是全方位的
除了前文所述,我国在化工各个子行业都呈现了全面赶超的态势,很多企业都已居于国际领先地位。如醋酸乙烯行业的皖维高新,玻纤行业的中国巨石,产能都居全球第一位;氟化工行业的东岳和巨化,分别是全球第二代和第三代制冷剂最大企业;预涂膜行业的康得新做到了全球第一,并还在进军光学膜领域;氨纶行业的华峰氨纶和炭黑行业的黑猫股份,都居全球第二位、钛白粉行业的龙蟒佰利也提升至全球第四位。再比如复合肥行业的金正大和史丹利、味精行业的阜丰和莲花、维生素行业的兄弟科技和广济药业、橡胶制品行业的三力士和圣奥股份等也都跻身于全球在该领域最具竞争力的企业。像这样的例子其实还有很多,可以说我国全面赶超国际水平的优秀化工企业已从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属于中国化工的时代正在来临。
1.6 / 兼并收购助力产业腾飞
行文至此,读者恐怕都会感觉到我国化工产业并不弱,甚至在很多细分领域都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那为何全球化工50强中却难觅我国化工企业身影呢?主要原因就在于我国化工行业过于分散、优质企业往往都只是在单一领域发展,不像国外发达企业大量通过兼并收购,业务领域横跨多个化工子行业,自然收入和利润规模也都远大于我国企业。因此我国化工企业本质上不是大而不强,而是强而不大,单科冠军很多,全能冠军太少。但从海外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周期性行业在发展中后期的产业集中度往往会快速提升,如洛克菲勒化工和卡内基钢铁的成长史中都有大量的兼并收购。而我国产业并购较少的根源还是在于部分国有企业即使竞争力不强,在预算软约束下也难于破产,民企中的落后产能又由于所在地的环保和税收监管不严而具备低成本优势,同样不易退出。可是去年开始的供给侧改革,通过环保严查,关停了大量落后产能,还借助国家顶层设计,不断推进国企的兼并重组,甚至在民企集中的地炼行业也成立了地炼集团,创造性的解决了产能过剩问题。
除了国内并购以外,近几年我国企业海外收购的步伐也在加快。如国内染料行业的龙头浙江龙盛2010年收购全球最大的染料企业德司达,一跃成为新的全球老大,其后行业老二闰土也收购了德国的约克夏公司,我国整体染料行业的全球竞争力大幅提升。2011年万华的母公司完成对博苏的收购,建立了在欧洲发展的桥头堡,并在随后几年大幅改善了博苏的经营绩效。另外中国化工集团近两年海外并购也是大手笔频出,先是收购了全球蛋氨酸巨头安迪苏和欧洲老牌轮胎企业倍耐力、再是并购全球农药第七大企业ADAMA,今年又斥资440亿欧元控股了先正达,不但填补了我国在转基因种子方面的短板,同时也跃居全球最大的农业企业。未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迈向全球化,产能走出去、技术引进来,也将助力我国化工企业获得新一轮的快速发展。
2 / 我国化工产业的核心优势在哪里?
纵观过去30年我国化工产业的发展,从最初级的尿素、甲醇、纯碱、氯碱、轮胎起步,逐渐扩展到三烯三苯、MDI、丙烯酸、工程塑料、有机硅等中游化工品,最近又开始向更高端的电子化学品、精细化工品和新能源、新材料等方向延伸,制造能力越来越复杂,在价值链上的地位也不断提升。可以说我们每突破一个子行业的技术壁垒,都会在很短的时间里吸收知识、复制技术,并加以创新,最终凭借着市场规模和成本优势做到全球第一,进而又以此为依托,继续征服下一个子行业,全产业链推进的态势非常惊人,而其背后体现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 全产业链配套优势明显
历史上的中华腹地北接大漠、西邻高原、东南方向都是大海,封闭的格局形成了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使得我们天然就理解体系,发展任何产业都会采用系统化方式全产业链推进。体现在化工行业,就是我国的产业链配套异常完善,实现在从最低端的尿素、甲醇到最高端的新能源、新材料全覆盖,该优势不但冠绝发展中国家,在发达国家中也不多见。这既为下游提供了廉价和充足的原料保障,也为上游提供了海量的市场需求。展望未来,我国不多的产业链盲点也在被快速填补,如过去3年利用美国页岩气革命带来的廉价丙烷资源,我国新建了500万吨PDH装置,实现了丙烯自给,其投产速度和规模甚至都超过了更靠近资源的美国同行,未来我们还将利用美国乙烷出口的契机,大量新建乙烷裂解产能,进一步实现乙烯自给。另外还将通过新建大炼油解决困扰我国多年的PX高度依赖进口问题,基本填补上我国在上游的最后几个短板。如果未来油价涨回至80美元/桶以上,我国特有的各类煤化工技术也有望弯道超车,成为全球上游最具竞争力的工艺。另外我们在SAP、PMMA、丁基橡胶、TDI、PC、水性涂料和氯化法钛白粉等中游领域也在快速突破,并崛起了一批优质的企业。下一阶段只要再攻克碳纤维、石墨烯、电子化学品、高端精细化工品等几个制高点,就有望彻底打通整个化工产业链,届时综合配套优势将进一步强化。
2.2 / 终端市场容量优势明显
我国人口规模高达14亿,是欧美的4倍、日俄的7倍,人均GDP超过8000美元/年,还在于以每年10%的速度继续成长。沿海发达省份的3-4亿人年收入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消费能力并不逊色于欧美。内陆省份也在大量承接沿海的产业转移,如郑州、重庆等都建成了巨型产业基地,人民收入水平显著提升。而且我国政府高端关注民生,致力于消除贫困和两极分化,过去5年累计脱贫人数近6千万,未来3年还计划实现剩余7千万人口的全面脱贫。这些举措都使得底层民众也可以分享到改革成果,消费能力不断提升,带来了新的市场空间。可以说我国正在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我国化工龙头企业哪怕只是做到工艺层面的改良创新,占据国内的领导地位,规模上就很容易做到世界第一。
从我们近邻日韩的经验看,其化工产业的发展,都是伴随着下游制造业全球占比的提升,毕竟本国产品更容易打进本国制造业的供货体系。而我国化工下游的中国制造也在全面崛起,如家电领域的格力美的,工程机械的三一中联,通信领域的中兴华为、电子产品的联想小米,和伴随着“一带一路”战略快速走出国门的高铁、核电和基建。另外未来10年,国产汽车、大飞机、芯片和OLED面板等领域也有望突破,出现国际级品牌。未来随着这些国产制造品牌在全球的攻城略地,我国化工产业也将以配套的形式大幅扩张海外市场份额。综合国内外市场的空间,我国在任何单个化工产品上,都可能做到人类有史以来的最大生产体量,规模效应带来的成本优势将更为明显。
2.3 / 基础设施配套优势明显
千年以来,我们都是大一统的中央帝国,擅于用举国体制推进大项目,历史上就建成了长城、大运河等举世瞩目的超级工程。09年以来,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也投入了海量资金,建成了全球最为高效的运输网络。目前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13.1万公里,位居全球第一;高铁总里程2.2万公里,比全球其他国家总和还多;全球最高桥梁的前六名都在中国,跨江大桥已突破百座;世界十大港口中我国占据了7席,最大的上海港年吞吐量突破4000万标准箱,占到全球10%,也是美国所有港口吞吐量的总和。
11年以后我国还处在基建高峰期,60%以上的高铁都是近5年开通,同期美国却受制于政府开支不足,基础设施日益老化,我国相比美国的优势还在扩大。而且美国已经是全球最发达的工业国,如果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不单是交通基础设施,在电力和水的供应、政治稳定、社会治安等方面都是全方位的领先。很多发展中国家即使人力成本低于我国,但如果能源不能稳定供应、运输成本过高、产业链缺乏配套导致供货周期缺乏保障,制造业也难于我国竞争。另外我国电商发展领先全球,很多不必要的流通环节都被简化,货物周转率大幅提升,企业库存成本显著下降。可以说物流网、能源网、信息网,三网融合正在共同编织起一个高效快捷的中国基础设施体系。
2.4 / 政府支持优势明显
历史上我国的产业策略就是重农抑商,严厉打击投机,鼓励民间资本劳动致富。改革开放以来,政府也通过各种扶植政策鼓励制造业的发展。虽然近10年地价涨幅很大,但由于土地国有,即使商业和建设用地屡屡拍出天价地王,工业用地转让仍然维持在很低的价格,两者价差一般在8倍左右,甚至一线城市可以达到16倍之多,这方面的隐形政府补贴金额非常巨大。另外优质化工企业一般都可以享受到15%的高新企业优惠税率,其在技术研发和新项目建设上的投入还能获得政府补贴,如万华化学八角项目今年的财政补助就高达12亿元。针对化工产业高度依赖配套的特点,国家还通过顶层设计规划了沿海7大化工产业基地,地方政府也结合自身条件,建设了很多地区级的化工产业园。通过将上下游集中在一起,降低了运输成本和供货周期;集中供热和排污也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并且产业高度集群也有利于副产品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可以说强势有为的政府的大力支持,也为我国化工发展提供了重要助力。
2.5 / 人口基数优势明显
我们的市场容量和工程师红利优势,归根到底还是植根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工业革命后,现代工业越来越复杂,一个独立完整工业体系所需的人口基数成倍增长。工业人口的多寡,直接决定了工业国的发展潜力、发展速度以及工业升级速度,小国寡民愈发难以参与这种巨头的竞争。一次工业革命时,比利时4百万人口就能成为列强,霸主英法德的人口级数也只有2千万左右。到了二次工业革命,工业强国的人口入门条件已提高至5千万人,霸主级则需要亿级人口支撑。因此二战初期,7千万人口的德国可以1个月内就征服4千万人口的法国,但遇到亿级人口的苏联,即使开局同样摧枯拉朽,但苏军还是有能力在损失近3千万人口的情况下,最终取得二战的胜利。这背后除了战略战术以外,更多的还是实力使然。人口8千万左右的德国和日本,纵使倾尽全力也无力构建起完整的军工体系,同时称雄于陆军和海军,自然无力与亿级人口的美苏争夺全球霸权。
第三次工业革命后,苏联加东欧不足3亿的人口规模,面对不断升级的军备竞赛在人口上不堪重负,只能将有限的劳动力集中于重工业,无力满足和民生更为相关的轻工业和新技术研发,整个工业难于自我升级,没能跟上信息化时代的浪潮,和美国主导的近10亿人口的国家集团差距越拉越大,民众对自身体制产生怀疑,最终走向了解体的命运。而美国虽然打赢了冷战,但也无力单独承载日益庞大的产业链体系,制造业不断向海外转移,只保留了部分关键分支,产业空心化明显。目前我国已是第三次工业革命产业链最为完整的国家,仅欠缺部分高端制造业,但欧美这部分就业人数预计不超过1亿人,我们只要几千万人口承接就可以满足自给。届时全球将只有我国具备足够量级的高素质人才向第四代工业革命发起全方位的冲锋,并有望成为最先实现突破的国家。再下一个时代的人口阈值预计要到几十亿的规模,超出了任何主权国家的极限,相应我们也可以通过“一带一路”战略,将沿线待发展国家纳入到我们的产业链中,最终实现中国版共同富裕的“天下体系”。
2.6 / 工程师红利优势明显
09年我刚入行在撰写10年的年度策略报告时,查到的两个数据让我至今都印象深刻,一是我们每年化工专业毕业生接近40万人,而美国只有3万余人,且很多还是外国留学生;二是我国化工企业的员工薪酬仅为海外的1/10,这些都保证了廉价的高素质劳动力可以源源不断的补充到我国化工产业。过去10年,虽然我国新增劳动力下降了40%,但是大学毕业生增长了7倍,科研经费增长了21倍,15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6.2%,工程师红利已经取代人口红利,成为支撑我国成为世界工厂的最核心竞争力。从研发人员看,14年我国为371万,超过欧美,居全球第一;从研发投入看,15年我国超过1.4万亿,全球占比20%,仅次于美国的28%,但领先于欧盟的19%和日本的10%,如果未来还能以10%的速度增长,2023年就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科技的产出本质上就取决于人才和经费投入,我国人才储量已是全球第一,未来5年投入也将达到全球第一,届时科技增量就有望超过美国,中国制造正转向中国创造。
具体到化工行业,我国化工毕业生人数遥遥领先欧美,过去3年A股全部上市化工企业研发投入年均增速高达27%,总计230亿元,海外化工50强总计虽有1400亿元,是我们的6倍,但增速仅为5%,远低于我国,两者差距正在大幅收窄。另外海外研发投入以新产品开发为主,不确定性很大,我国则主要以吸收引进技术和工艺创新为主,投入产出比要高很多。因此我们能看到越来越多的产品被我们突破。曾几何时六氟磷酸锂还可以卖到30万元/吨,随着多氟多等公司研发出同类产品,价格就迅速跌至8万元/吨,我国电解液也从无到有,目前全球占比已超过60%,增速还远高于海外企业。除此以外,我国整个锂电产业链都呈现爆发性增长,正极材料全球占比50%以上,磷酸铁锂居于绝对垄断地位,三元材料虽弱于日韩,也在奋起直追;负极材料只有中日两个玩家,我们还在不断蚕食日本份额;唯一的产业盲点隔膜材料,随着星源材质的上市和沧州明珠的高增长,全球占比也快速提升。除此以外,鼎龙股份在彩色碳粉、康得新在光学膜和碳纤维、万华在HDI、改性MDI、水性涂料等高端聚氨酯领域都在全方位的突破。未来随着我国企业盈利的大幅改善,研发投入还会继续高增长,这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海归人才回国就业,进一步缩小了与国外的技术差距,未来我们也将不断征服新的技术高地。
我们自古以来注重教育,培养出的人才纪律强,效率高,工作态度端正,可以组织起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人来高效协同、集约化生产,这也保证了我们成为世界工厂,并在成本竞争层面罕有对手。如果说我国人才上的不足之处,就在于教育方式过于强调服从而非创新,培养出的人才均值虽高,但方差不大,不利于原创性、突破性的发明,在大的产业变革阶段经常落后于欧美。可目前的形势是,基础科学已经很多年没有大的突破,化工所谓的高端产品也都是几十年前就研发出来的,欧美虽然还居于全球产业分工体系的顶端,但技术进步基本停滞,和我们的差距正在大幅缩小,越来越难保证以绝对优势继续统治全球工业体系。而我们则很擅长对现有技术做改良创新,在应用层面并不逊色于西方,只不过由于晚发展了几十年,积累尚显不足,但这些都可以用时间来弥补。按前文数据线性外推,2026年我国上市企业研发投入就将超越全部欧美巨头的总和。这个过程中将不断打破外企存量的技术垄断,并将其拉至成本竞争这个我们最为擅长的领域。
3 / 海外化工竞争优势正在削弱
近两年我们在研究海外化工产业时发现了很多有意思的现象:11年以后,随着页岩气革命的爆发,北美乙烷价格降至不足1000元/吨,是同时期我国石脑油价格的1/7,毛利率高达50%以上,但新增产能却很有限,而且至今都没有顺利达产;另外今年制冷剂价格大涨,R32从2万元/吨最高涨至10万元/吨,欧洲最大企业Arkema却在如此暴利的情况下选择了停产,完美错过本轮暴涨。上述现象以国内标准衡量无疑难以理解,但凡存在必有其合理性,这背后其实体现出海外化工有很多结构性问题,其相对我国的竞争优势正在迅速削弱,具体如下。
3.1 / 低端产能退出造成产业配套困难
过去几年,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崛起,欧美很多中低端产能都选择了退出。但对于化工这种产业链漫长、上下游配套要求很高的行业来说,局部退出也会起到牵一发动全身的效果。例如随着欧美印染、电解铝等产能逐步关停,烧碱需求大幅萎缩,再叠加我国PVC海量扩产带来的激烈竞争,欧美氯碱行业出现大规模的退出,坐拥廉价页岩气资源的美国厂商都从5家整合为3家,成本最高的欧洲三大企业更是合并为一家,Arkema也在去年底选择了退出该行业。这就造成其下游制冷剂的原料氯气供应中断,氯气又极难储运,没有上游氯碱配套基本上是无法供应,制冷剂最终只能被迫停产。本土制冷剂产能退出又提升了欧洲冰箱、空调的采购成本,进一步削弱了其竞争力。就如我们前文所说的大是强的基础,欧美产能虽然看似高端,但丧失了中低端产能的原料配套,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水之源,多米诺骨牌正一块块被推倒。近年来欧美主流企业不断兼并重组、剥离产能,退守至更高端的领域,我国则大举收购,也证明了攻守之势已经发生了根本的逆转。
3.2 / 北美产能为何不扩产?
页岩气革命后,北美化工坐拥廉价资源和先进技术,理应成为制造业再工业化的急先锋,可结果是只看到企业盈利改善,却没有看到大规模的产能扩张,令人大失所望。主要原因在于:其一、美国化工产业已经去工业化接近20年,就业机会不断萎缩,年轻人很少报考和学习该专业,存量人员老化,缺乏新鲜血液,虽然页岩气革命给行业带来巨大发展机会,却没有足够的劳动力储备去承接。据海外报道,连装置安装过程中的高级焊工缺口都达到了30%,更不用说经验要求更高的操作工;其二、北美新建产能需要大量基础设施配套,如港口、管网,铁路等,这在美国无疑也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建成的;其三、美国本身是成熟市场,化工品需求增速很慢,大量扩产必然主要面向出口市场,不确定性也很大。因此廉价资源只改善了盈利,并没有带来产能的大幅扩张。
3.3 / 北美资源优势正在削弱
展望未来,随着油价暴跌和廉价气头原料出口,美国页岩气革命带来的成本优势正在大幅削弱。等热值油气比11年最高达到10倍,但其后油价被腰斩,气价又翻倍,现在已降至2倍左右。而且随着美国丙烷的大量出口,拉低了全球气价,导致其和美国逐步接轨,甚至有时阶段性还低于美国。未来几年美国乙烷和天然气也将大量出口,两者和全球价差有望复制丙烷经验逐渐被填平,美国成本优势还将进一步削弱。更为关键的是,近两年我国在煤化工领域的技术进步非常明显,成本下降速度很快。例如虽然美国气价和电价都很低,但15年最大PVC企业Olin化工的EBIT Margin也只有9.3%,对应净利率为负,对我国西北煤化工的竞争优势并不明显。未来如果成本优势再被削弱,美国近几年刚刚有所复苏的石化产业,恐怕又难逃昙花一现的命运。
3.4 / 海外成本显著高于我国
近两年我们研究海外公司,最大的感触就是其在同种产品上的成本远超国内企业。例如MDI领域,16年巴斯夫、科思创与万华收入非常接近,相差不到10%,但盈利却只有万华的41%和23%,原因就在于前两者的三费高达19%和17%,而万华仅为6.4%。丙烯酸领域中由于卫星石化与Arkema收入体量不同,我们仅比较EBITDA Margin,分别是19.3%和11.7%,相差也接近一倍。尤其需要指出的Arkema是将丙烯酸及下游涂料做为溶剂板块统一披露,丙烯酸大体占到该板块收入的一半,涂料业务毛利率正常情况下,应该是远高于丙烯酸,所以两者的真实盈利差距还要更大。其实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可以说只要海外企业没有技术专利保护,单纯在成本竞争层面,我国的优势是碾压式的。而这背后的原理也不难理解,毕竟欧美已经富裕了几代人,整体生活标准和收入标准太高,自然成本控制就很难做到我国的程度。仅以管理费用为例,欧美企业高管动辄就是百万、甚至千万美元的年薪,而我国化企高管连上百万人民币年薪的都不多见,两者在成本上如何竞争?除非海外企业肯将其收入降至与我国同等水平,否则在同类产品上的成本竞争就会一直处于劣势。
3.5 / 海外装置严重老化
近20年海外企业在传统化工领域很少投资,甚至在这几年欧美持续零利率的刺激下,企业也宁可回购股票也不新建产能,03年至今的股票回购金额高达7万亿美元,经济严重脱实向虚,和我国同期的海量产能投放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也造成了海外产能严重老化,竞争力大幅下滑,像BASF路德维希这种圣殿级的产业基地,都是建成于上世纪80年代,距今已有40年历史,即使当时的设计理念和装置再先进,和以万华八角工业园为代表的中国最新一代产业基地相比,还是渐成落日黄花,甚至前期还屡屡发生铁路桥坍塌、管网爆炸等严重事故,体现出其竞争力的大幅削弱。而且海外像这样超期服役的产能还有很多,这就像当年的北洋水师,虽然号称远东第一,船龄却比日舰早了整整一代,同等吨位下的主力舰航速和动力仅是后者的60%和40%,最先进的速射炮数量比竟达到97:0,在与我国09年以后才建成的主体产能竞争时,难免会重蹈甲午海战的败局。
4 / 中国化工的未来展望
近两年我们在研究海外化工产业时发现了很多有意思的现象:11年以后,随着页岩气革命的爆发,北美乙烷价格降至不足1000元/吨,是同时期我国石脑油价格的1/7,毛利率高达50%以上,但新增产能却很有限,而且至今都没有顺利达产;另外今年制冷剂价格大涨,R32从2万元/吨最高涨至10万元/吨,欧洲最大企业Arkema却在如此暴利的情况下选择了停产,完美错过本轮暴涨。上述现象以国内标准衡量无疑难以理解,但凡存在必有其合理性,这背后其实体现出海外化工有很多结构性问题,其相对我国的竞争优势正在迅速削弱。
展望未来,欧洲和日本化工产能居于全球成本曲线的最高水平,在电动车、智能手机等新兴下游领域的发展又落后于我国,其擅长的高端精细化工领域也在坐吃山空,技术上不断被我国突破,未来将呈现持续萎缩状态。例如欧洲明年就将退出120万吨PVC产能,占比20%,日本未来3年也将关停近2千万吨炼油产能。美国虽然依托廉价原料,近两年化工有所起色,但从历史看,任何大国一旦开始去工业化进程,想再重拾工业化都鲜有成功先例,毕竟制造业赚钱太过辛苦,资本一旦习惯了投机的暴利,就很难再“由奢入俭”,更何况页岩气革命带来的廉价资源即将被全球分享,成本优势正大幅削弱,再次复兴的难度很大。相比之下,我国还处在如火如荼的工业化历史进程之中,2010年我国工业产值超过美国,跃居全球第一,截至15年已达到美欧日等西方国家总和的67%。如果未来两者增速差还能维持在6%,则2025年我国就将全面超越所有发达国家工业产值总和。化工作为给工业配套的材料行业,其全球占比也应和整体工业产值匹配,达到50%以上。
4.1 / 中国化工未来发展两大方向
我国很多基础大宗品,如三酸两碱等全球占比都超过了50%,增长空间比较有限,未来上游发展方向无疑要在还大量进口的产品中寻找机会。其中16年乙烯和PX的当量进口量分别超过1400万吨和1200万吨,金额都在千亿以上,有待通过未来的新建大炼化和乙烷裂解填补。虽然大石化技术上比较传统,不为资本市场偏爱,但从海外可比经验看,全球化工50强中除杜邦等极少数企业,大都拥有相当体量的炼化产能,如台塑、雪佛龙等更是以炼化业务为主。另外大炼化还提供了三烯三苯等重要石油原料,给了企业相当大的向下延展空间,如陶氏化学、利安德巴塞尔、英力士等都是依托上游炼化成为中游化工产业巨头,因此这个行业是可以产生很多大市值企业的。而且我国绝大多数炼化产能都在中石化手中,新进入企业又都是民营PTA巨头,如果能凭借更为高效的管理和成本控制能力,将PTA行业的发展历程复制在炼化行业,将有望实现市值的重大飞跃。
除了上游大炼化以外,未来更大的发展方向无疑就是我国尚未攻克的产业短板和新能源、新材料。从历史经验看,我们每突破一个下游应用,都会给上游产业链中的化工企业带来一轮新的发展机遇。如伴随着显示面板行业京东方的崛起,康得新等电子化学品企业就获得了快速的成长。未来随着我国大力推进芯片国产化,与之配套的光刻胶、电子特种气体、封装材料、高纯试剂等行业无疑也会迎来大发展。还有我国汽车轻量化和大飞机的发展,对碳纤维、聚碳酸酯等高端工程塑料也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另外新材料领域的聚苯硫醚、聚酰亚胺我国都还有待突破,新能源领域的各种锂电池、燃料电池材料等未来也存在着爆发性增长的机会。
4.2 / 研发将成为未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过去我国企业的发展方式主要以数量型为主,强调成本控制和产业规模,这也成为我们最关注的化工企业核心竞争力。但展望未来,我国企业已经进入和发达国家全面比拼品质、比拼研发的阶段。相应这就对企业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仅仅以成本控制、产能扩张见长的企业很难适应未来的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必须转向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我国化工研发人员数量庞大,水平普遍不逊色于欧美,但薪水却只是其几分之一,这也决定了我国做同样的研发,投入远少于发达国家。其实相比大宗化工品原料高度依赖进口油气,我国在研发投放所需人力资本上的禀赋优势无疑更为突出。而且随着近两年的周期反转,很多化工企业盈利都达到几十亿的规模,未来如果能找到好的产业方向,完全有能力大手笔投入研发,积极推进上下游整合,最终发展成为平台型企业,并冲击世界化工50强。
4.3 / “中国版”世界化工50强
我国已经是全球排名第一的制造业大国,在钢铁、水泥、家电、汽车、手机等行业的全球50强中,都有大量的中国企业,但化工行业却只有中石化上榜,这既表明了不足,也代表了巨大的发展空间。16年化工50强最后一名是科莱恩,其收入规模为413亿人民币,今年万华化学前三季度收入已近达到389亿元,全年营收大概率就将冲入全球50强。并且凭借着今年近百亿的巨额盈利,公司未来有几百亿的投资能力用于新项目建设,营收规模还将继续大幅增长。康得新作为国内化工行业市值第二大的企业,一直以3M为对标企业,致力于高端化工新材料领域的发展,在预涂膜、光学膜、柔性材料领域都是国内龙头,并且还在进军裸眼3D、VR显示等新兴领域,集团层面也在大力推进碳纤维项目的商业化,其16年收入为92亿元,净利润近20亿元,过去5年收入和利润的复合增速为43%和81%,如果线性外推,再有4年收入规模就将达到550亿元以上,大概率也将冲入世界50强,如果以利润衡量其超越所需时间还要更短。荣盛石化作为我国PTA的龙头企业,未来还将通过新建的浙江石化切入上游炼化领域,19年1期项目全面达产后预计新增收入将达到上千亿元,届时公司也有望冲入全球50强。其实国内正在快速发展的化工企业还有很多,如立志成为全球最大丙烯酸企业并进军乙烷裂解的卫星石化、PTA另三家巨头恒逸石化、恒力石化和桐昆股份,都有望最终进入全球50强俱乐部。
4.4 / 中国化工未来在品牌和创新
从中华文明的历史规律看,只要政治稳定,30年必有所成、50年则有大治,70年就将进入盛世。从78年改革开放算起,我们已经和平发展了40年,积累了相当的国力,未来配合技术进步和精细化程度提升,10年之内就有望在高端制造领域与日本、德国并驾齐驱,中国制造也将成为全球一流制造的代名词。国内化工在现有绝大多数产品上都有望做到全球规模和效益第一,我国也将崛起为世界级化工强国。20年内如果再依托“一带一路”和军事现代化,构建起人民币主导的全球化金融体系,综合国力将和美国全面接轨,我国制造业也将具备全球性品牌溢价。我国下游消费类化工品,如轮胎、涂料、日化、润滑油等行业将涌现出一批世界级品牌,有望复制阿克苏、路博润等50强企业当年向全球品牌输出的成功经验。从更长期看,我国将凭借着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创新人才集聚,拓展出人类生产力的新边疆,引领新一轮工业革命,并推动全球进入下一轮康波繁荣期。我国化工产业也将承接发达国家停滞多年的技术创新,研发出新的颠覆性产品,替代现有成熟产品替代,化工龙头也将再现从0到1的成长性。30年后,我们会最终实现“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5 / 中国化工产业升级正迎来黄金时代
随着16年后的价格反弹,我国化工行业已走出了持续多年的低谷。以最能反映盈利的价差衡量,我们统计的35种产品大多数都已回到高位,超过半数还创出了历史新高。甚至如MDI、维生素等海外厂商控制力很强、历史价格稳定的产品也大幅暴涨,体现出全球产能增速都正在趋势性放缓。相应我国企业盈利预计也会长期维持高位,给产业升级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如果说过去20年化工行业的主旋律是上产能、扩规模,那么未来最大的方向就是投研发、补短板。在这关键的历史十字路口,企业如何选择也就决定了我国化工产业未来是在旧秩序中沉沦,还是在新秩序中崛起。回顾历史,所有大企业的成长本质上都是顺势而为,选择比努力更重要。现在新旧动能转化已经是这个时代最大的风口,未来能够抓住这个大趋势,全力投入产业升级的企业,就如同在万仞之上,推千钧之石,会迎来一轮新的高速成长期,并最终有望成长为世界级化工企业。
1 / 海外为何不扩产
如前文所述,像MDI、TDI,PVC等产品,目前国内代表性企业ROE都高达20%以上。过去两年出口还在维持增长,说明海外供需也很紧张,已具备扩产空间,这些产品海外技术本身又很成熟,但让人不解的是海外厂商面对高利润无动于衷,除了前期在建产能逐步释放以外,新增产能并不多。海外33家最大化工企业过去两年资本开支累计下滑36%,占固定资产比重仅为4%,甚至都无法覆盖折旧。与此同时每年却拿出近500亿美元用于分红和回购股票,占利润比重一路提高至67%,可见企业扩产欲望之低。之所以出现如此状况,我们分析下来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1 / 中外产能建设效率差异是根本
我们在上文中曾指出相比中国,海外企业有配套困难、费用率高、装置老化等诸多成本端的劣势,但没有提到的是中外产能在建设速度上的巨大差异,而恰恰这点才是外企难以在本轮景气高峰扩产的根本原因。“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相比低成本,我国企业在效率上的优势其实更为关键。毕竟成本差异只是决定了谁能在行业低谷时活下来,超额利润还是要靠周期波动。对重资产行业来说,现金流往往很难支持逆势扩张,企业只有在景气高点时才有能力扩产,投产后能否盈利本质上就取决于建设速度,而这点恰恰是我们化工企业最大的优势。例如丙烯酸行业,09-10年时盈利极好,毛利率甚至高达40%,国内产能在短短1年内就实现了翻倍,新上马了百万吨产能,直接将景气从高峰砸至低谷。等到同期规划的海外产能投产时,景气早已进入了寒冬。这种例子在BDO、己二酸、己内酰胺、PTA等行业也反复上演,可以说过去几年海外产能投产即亏损已成常态。出于对我国投产速度的忌惮,现在即使高盈利也不敢轻易扩产。
1.2 / 中外产能盈利模式不同
中外产能在投产速度上的差异,导致其盈利模式也有很大不同。海外产能类似于价值投资,只有行业长期盈利中枢达到其预期收益时才会扩产。而国内产能则更像趋势投资,本质上就是把实业做成了期货,凭借着投产速度快去赚取泡沫化时的超额收益。过去几年周期高点时龙头企业ROA达到25%以上屡见不鲜,如08年草甘膦、10年PTA和丙烯酸,11年制冷剂等。而我国新建项目资本金占比普遍为25%,对应ROE超过100%。这也意味着投产后只要高景气持续一年就能收回本金,其后即使景气下滑,不亏现金流就仍可维持,再等待几年后下一轮景气高峰。正是在基于这个逻辑,我国企业投资风险偏好远高于海外,如荣盛、卫星、巨化等在盈利高点都大幅扩产,这也造成投产时景气大幅下滑,扩产更慢的海外企业更是频频遭遇投产即亏损的局面。
1.3 / 中外产能预算约束不同
中外产能除了盈利模式以外,在预算约束上也有很大不同。海外基本以私营为主,投资是利润导向,我国则是国有占比很高,收入导向明显,投资倾向要高得多。而且地方政府往往还会给予企业各种补贴鼓励其投资,除了常规税收优惠以外,工业地价一般只有民用的1/10左右;前几年很多资源大省还推出了投资煤化工配套煤矿等政策,甚至像浙江石化这类重点工程政府还为其建设了桥梁、港口码头等基础设施,这些都导致即使是我国民企的投资倾向也要高于海外。而其背后更深层次的根源在于海外土地是私人所有,其很难享受到投资的正外部性,所以倾向于尽可能高价转让土地,以最大化个体利益,但代价就是抑制了投资,造成全社会整体性的福利损失。而我国土地属于政府,在GDP锦标赛的压力下,其追求的是辖区内土地空间经济价值的最大化。新建项目不但能带来GDP增长,长期看还有税收、就业和相关服务业配套等潜在收益,因此政府有充分的动力调动全社会资源去补贴企业投资,举国体制办工业使我国企业相比海外同行预算约束无疑要宽松的多。
1.4 / 中外产能人力资本差异
中外产能在投资决策上另外一个比较大的差异就是背后的企业家群体构成显著不同。国内绝大多数化工企业都成立于80-90年代甚至更晚,现在基本还都是第一代创始人在掌控,在起步之初充满创业激情,敢于冒险。日韩和台湾经济由于起飞更早,代表性企业董事长的平均年龄已接近70岁,高龄化严重。而欧美则基本已过渡到公众公司,主要是职业经理人在管理企业,其个人权威、魅力和斗志都显然无法和创始企业家相比,自然更倾向于守成。除了高层以外,我国化工产业在中下层的人力储备也远好于海外。西方发达国家近20年来持续去工业化,导致化工日益沦为夕阳产业,年轻优秀人才都涌向互联网等新经济和传统高薪的金融、法律等行业。目前主力还是80年代化工黄金期尾声入职的老员工,比我国整整要老一代人,人才断档严重。因此除了市场和产业结构变化的因素外,人的因素也不支持海外企业未来继续大规模扩产。
1.5 / 整体理性 vs 个体理性
前几年提到化工行业,大家第一反应就是盲目投资、产能过剩。单个看确实很多投资决策欠缺理性,但恰恰是这种个体非理性某种程度上反而带来了整体理性。一方面,产能过剩带来的残酷竞争加速了企业的优胜劣汰,存活下来的企业要不就是极端优秀,要不就是背靠大树,实力雄厚;另一方面,我国海量扩产也极大压缩了海外产能的市场空间,02-15年我国全球产能占比从9%一路升至36%,成为过去10年最大的赢家。而政府对产业的支持在我们这个特定的历史阶段也起到了关键作用,毕竟我们作为一个后发国家,每一步产业升级都要触动原有玩家的利益,这个过程不可能和风细雨。正是政府扶植,才使得很多企业能熬过发展初期“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消耗战,最终逆袭成功。其典型代表就是京东方,这也带动了康德新等光学膜企业的发展。从博弈论的角度看,非理性玩家如果能够形成可置信的威胁,反而可以实现收益最大化,相应我们这种举国体制也使得海外产能在我们将要大力发展的领域都轻易不敢再扩产。
2 / 国内产能将进入有序扩产
过去几年除了海外不再扩产,12年开始国内产能增速也大幅下降,即使16年下半年景气显著复苏,截至17年3Q行业投资性现金流还是下滑了12%,说明企业支出仍很谨慎。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建工程扭转了持续多年的下跌,同比增长了17%,这背后也体现出有部分龙头企业开始率先重启资本开支。只不过目前看今明两年总量冲击还不大,更多的是供给端结构性的变化,即高端对低端产能的挤出效应会愈发明显,我国化工行业产能正进入龙头掌控的有序增长。以往周期顶部常见的A型反转,盈利能力急转直下的情况大概率将不会再现,本轮景气预计会在高位长期维持,相应龙头企业盈利也有望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具体原因如下:
2.1 / 行业格局正在大幅改善
海外化工产业已经高度成熟,企业之间位次也很固化,大的变化主要都来自兼并收购,真正意义上的底层逆袭其实非常罕见,格局有些像欧洲传统的贵族体制,彼此之间虽有争斗,但还保留了很多君子之风,竞争并不激烈。而我国改革开放不过30年,同一行业内的企业家大都是一代人,起点类似自然不甘人后,即使暂时落后,想的也是“彼可取而代之”。自古乱世出英雄,我国化工行业恰恰是英雄辈出,所以才成了乱世。哪怕是行业龙头稍有不慎,也很容易被超越。例如丙烯酸行业,10年前的龙头扬子BASF现在仅就体量而言都排不进前三,5年前最大企业裕廊化工更是因经营困难被转让,跌出第一梯队。PTA行业几年前的龙头华联三星甚至破产了两次,彻底沦为行业边缘化产能。但11年后长达5年的寒冬,淘汰了大量经营激进、管理不善的企业,行业格局也从春秋逐步过渡到战国,集中度大幅提升,寡头垄断初步形成。
主要化工品企业家数变化
所有企业间的竞争归根到底都是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尤其是掌舵企业家之间的竞争。我国上市化工公司中民企占比高达70%,对于这些企业来说,其创始人对企业的影响无论如何评估都不为过。过去10年我们凭着一批少壮派企业家在全球化工市场攻城略地,但现在百亿以上传统化工领域的民企董事长平均年龄已经达到57岁,将心比心,我们期待这些年近花甲,又刚刚从过去5年行业寒冬中劫后余生的企业家们,再次豪情万丈的大力扩产恐怕也不现实。而且长期看这些企业都面临接班问题,二代们在吃苦耐劳和管理手段上普遍不及在恶劣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父辈,贸然扩产无疑会进一步放大管理难度,使得接班人更加难以驾驭。更何况现在大多数行业格局已定,除非龙头犯致命战略性错误,否则第二梯队的企业也没有逆袭的机会,因此未来行业很难再现无序扩产。
上市民营企业董事长年龄情况
2.2 / 新建产能审批难度大幅提升
纵观所有发达国家工业化的进程,都走过从自由竞争进化到寡头垄断的阶段。只不过我们是把人家200年的历史压缩到30年,还一跃成为世界工厂。这种超常规发展模式初期,根本无法先验判断谁能成为龙头企业,只能如苗疆养蛊,通过“一将成名万骨枯”式的血腥竞争将其选拔出来。但现在淘汰赛已接近尾声,各条赛道上的龙头都很清晰,从国家层面看再放任企业在低水平上无序竞争没有任何意义。所以国家现在对于尿素、氯碱等产能过剩行业,即使符合要求的先进工艺改造都要严格执行等量或减量置换,产能扩张的大门基本被封死。对其他化工行业,虽然没有明令禁止,但也要在用水、用煤和环境容量上同时具备指标才能获批,考虑到沿海各省都在大力节能减排,除非新上项目技术上有重大升级或者市场前景很好,否则获批难度也很大。因此我国化工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正在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单纯再追求数量型增长的模式已难以为继,未来方向必然是补短板、调结构和产业升级,最终实现我们从全球化工产业追赶者向领跑者的转变!
2.3 / 新建产能方向在于补短板
从新产能选择的产品看,主要方向还是补短板,即我国目前还高度依赖进口的产品。例如初级产品中的聚乙烯、乙二醇、PX、苯乙烯,甲醇等,技术门槛不高,每年进口金额又超百亿,通过新建大炼化、乙烷裂解、煤制乙二醇等项目,就有望在2-3年内完成自给。另外更高端的电子化学品、碳纤维、锂电池原料等领域,我国在电解液、光学膜和盐湖提锂等技术方向上也在快速突破,如果国内外产品技术代差被消除,进入成本竞争层面,我国企业的竞争优势还是非常明显。而未来诸如三酸两碱等产能严重过剩的低端产品基本没有产能扩张,国家还不断通过环保核查倒逼小产能退出,传统行业供给端还将持续收缩。因此未来部分行业扩产虽多,但主要是替代进口,海外供给端受到的冲击会远大于我国,即使投产后短期盈利不佳,长期看依托市场优势也不太会成为过剩产能。
2.4 / 新建产能标准大幅提升
从近期获批的化工新投产项目看,呈现了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都代表了所在行业全球最顶尖水平,不但装置规模是世界级,设计理念也领先全球。以炼化为例,浙江石化是全球首个按照4000万吨一次性统筹规划的炼化一体化项目,总投资高达1400亿元,不但原油适应性强,还充分体现了最先进的“分子炼油”理念,对各类原料能做到吃干榨净、物尽其用,下游也都是配套还大量依赖进口的高端石化产品。中游化工的代表万华化学,八角项目两期总投资280亿元,占地11平方公里,全部建成后将从最上游的煤油气盐一直做到最下游的聚醚、水性涂料、SAP等终端产品,其高度一体化程度很类似BASF。其他如卫星石化百万吨级乙烷裂解+丙烷脱氢项目,鲁西化工大型煤化工基地也都堪称世界级工厂。这样的规模本身就是巨大的壁垒,未来除非是龙头企业,否则很难有实力去做这样体量的产能扩张,因此行业增量会迅速向巨头集中,格局也将趋向于寡头垄断。
3 / 后发国家扩产空间有限
展望未来,发达国家化工产业空心化的大方向还是很难逆转,我国从人力储备到环境容量也不支持继续大规模扩张,主要增长潜力就来自更为后发的国家。毕竟二战后,全球化工产业大的格局就是从发达国家不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从最初的德日,到四小龙,再到中国大陆。谁能接棒中国,就成为未来是否还有新一轮产能增长的关键。但大国兴衰,自有定数,我国工业化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这个战略机遇期本质上是可遇而不可求。更何况现在大化工正在走向巨型基地化,投产门槛越来越高,智能化改造也在削弱追赶国的廉价劳动力成本优势。因此我国判断化工产业转移至我国后,就将进入一个长期的断点,其他后发国家再承接的空间会很有限。
3.1 / 全球产业转移的核心逻辑
二战后历次产业转移的核心逻辑在于三点:一、冷战期间美国为了对抗苏联,对其周边地区,如西欧、日韩、中国台湾等实行了不对称合作战略,即开放自身市场,并转移资金技术,扶植其产业崛起。随着70年代末中美建交,我国也拿到了融入全球分工体系的“船票”,才有了对外开放的可能;二、随着科技进步,产业分工日益复杂,主要工业国受限于人口无法覆盖产业链的所有环节,只能被迫不断向海外转移低端产业;三、 70年代确立了石油美元体系,美元进入信用本位,不得不透支高消费来向全球输出流动性,这也给了出口导向型国家带来巨大外需市场。可以说过去30年正是上述各种外部合力造就了全球化和产业转移大潮,我国也成为其中最大的赢家。
3.2 / 中国工业化奇迹难以复制
展望未来,上述各种产业转移的基础逻辑都在破坏,后发国家工业化的难度大幅提升。首先,金融危机后美国消费、全球生产的共生模式已经难以为继,新任美国政府也在大力推进海外资金和制造业回流,并不断挑起贸易战。一旦美国不再刷卡,后发国家就很难再赚取足够资金完成工业化的初始积累。其次,我国有14亿人口,相当于所有发达国家总和,足以覆盖现有全部产业分工,就像一个只进不出的黑洞,拥有持续承载产业转移的空间。最关键的是,我国在成立之初打赢了一系列立国之战,奠定了军事强国和联合国五常的地位,这才有其后美苏向我国大规模成系统的输出技术,帮我们建立起后发国家中唯一的完整工业体系。以尿素为例,50年代我们通过引进苏联5万吨装置实现了从0到1的飞跃,70年代又引进美国30万吨装置完成了产能升级,技术水平远超其他发展中国家。正是这种优势,才使得我们能在欧美去工业化浪潮中承接了大部分产能转移。
3.3 / 印度工业化前景分析
印度作为另一个人口上10亿的大国,一直被市场寄予厚望成为下一个中国。但印度硬伤在于一直没有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80年代中印经济总量虽然接近,但结构却大相径庭。我国工业占比接近50%,已是准工业国,印度时至今日都还只有15%,薄弱的工业基础也使其初级制造业缺乏全球比较优势,无法通过出口获得原始积累,进而实现全面工业化,因此发展速度也远远落后中国,完美错过了全球化红利最好的阶段。目前世界贸易增速已从金融危机前的5.7%系统性的降至1.8%,发达国家还在不断挑起贸易战,靠外需拉动经济的模式已不现实,工业化只能靠内部积累。但生产资料尤其是土地的私有制、低效的民主决策机制,使得印度很难通过工农剪刀差和压低消费的方式进行原始积累,强行实现工业化。而且印度以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建国,没有经历自下而上的革命和战火硝烟的洗礼,难于打破附着在种姓制上的经济结构,并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世仇巴基斯坦又封住了通往中亚的陆上出口,限制了其向外拓展经济战略纵深。因此印度内外部条件都远不如当年的中国,想完全复制我国的崛起之路无疑非常困难。
3.4 / 其他后发国家工业化前景分析
其他后发国家相比中印都是小国,自身市场规模有限,很难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只能以配套的形式嵌入到其他大国的产业之中,获得部分产业转移的机会。整体上说,非洲脆弱的基础设施和落后的工业基础,南美洲苛刻的劳工法规和环保要求,中东一直无法和资本主义兼容的宗教意识形态,使得这些国家在全球产业链定位上主要还是作为出口初级原料的资源国存在。东南亚情况虽略好,但问题在于欧美去工业化已近尾声,可转移的产业有限,而我国又倾向于体内循环,将制造业转向自身的中西部地区,因此其产业定位恐怕更多的还是向我国出口农产品,并承接部分我们不再需要的产业,如纺织服装、废塑料加工等,相应也很难有机会真正跃升为工业国。如果从历史的角度看,这个问题其实就更为清晰。八国联军时代至今,全球的工业化强国几乎还是英美法德、俄日意奥,百余年间只有中国实现了层级跃迁,由此也可以看出后发国家的工业化之路是何其艰难。
3.5 / 基地化提高产业转移壁垒
化工作为重资产行业,新建产能趋势是巨型基地化。80年代在全球化浪潮席卷下,欧美化工项目首先走向集聚,例如美国休斯敦化工区,占地100多平方公里,总投资500亿美元,聚集了几十家跨国公司;西欧荷兰鹿特丹到比利时安特卫普间70多平方公里化工园,总投资300亿美元;还有新加坡裕廊基地和德国路德维希化工园。我国近几年新建的万华八角工业园、浙石化舟山炼化基地、还有鲁西、东岳等工业园也都是走巨型基地路线。其优势在于实现了基础设施体系一体化,公用工程单位成本大幅下降;上中下游产业链一体化,副产品变废为宝,也节省了很多中间产品销售费用;物流运输体系一体化,大量采用低成本的管网甚至是铁路运输;能源供应体系一体化,余热充分利用,单位能耗显著降低。相比后发国家低人工和环保成本,基地化规模效应带来的成本节省更为明显。但其动辄就上百亿的投资体量本身就是巨大的门槛,根本不是这些后发国家可以承受。未来大化工正日益成为“巨头的游戏”,产能已经很难再向后发国家转移。
3.6 / 智能化弱化产业转移的必要
未来化工产业另一个重要趋势就是智能化,这将大幅降低用工成本和简单劳动力的需求,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国即将面临的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成本急剧攀升的问题。历史上后发国家凭借廉价劳动力发展低端产业,进而实现产业升级的模式很可能会被颠覆。随着高劳动力密度产业的消失,很多后发国家都将面临如何把大量年轻低技能劳动力转化为有效就业的难题。例如印度低收入服务业占GDP比重超过50%,90%劳工都是非正式雇佣,IT等高端产业只贡献就业的2%,其相对我国更为年轻的人口结构不但不是资源,反而是巨大负担,未来人口红利也将变为人口的资源诅咒。
4 / 中国化工产业空间还有多大?
行文至此,我们就不得不探讨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即中国化工产业的空间还有多大?未来10年,我国GDP增速大概率将趋势性放缓,经济增长方式也将从投资拉动向消费驱动转变,与地产基建相关工业品很难看到太大增长空间,甚至以人均钢铁、水泥消费量来衡量,我国都已远超其他发达国家,不排除未来会出现大幅负增长以回归均值水平。那么化工行业能否独善其身,逆势增长呢?我们的判断是,通过产业升级我国化工在全球占比仍有继续提升空间,这一方面来自于进口替代和对外资在华子公司产品的替代,另一方面来自于我国高端化工品出口还有广阔的增长空间。
4.1 / 产业升级空间巨大
16年以后,我国化工行业正迎来最好的外部环境,前无堵截、后无追兵,企业现有业务盈利后顾无忧,可以全力以赴投入产业升级。代表企业万华化学17年研发费用已涨至12.4亿,在全球化工企业中排名第14位。整体看,我国上市化工企业过去3年研发费用增速也高达27%,未来随着盈利高位企稳,预计增速还有望提高到30%以上。海外50强虽然总量是我们的6倍,但年均增速只有5%,远低于我国。考虑到海外研发投入以新产品开发为主,不确定性很大,我国则以复制现有产品为主,投入产出比要高很多,而且我国员工薪酬仅为欧美同等水平的几分之一,达到同样研发效果投入要远少于海外。如果假设双方效率比是2:1,则5年后我国研发费用就可以追上全球50强,技术升级也有了坚实的物质保障。
我们自古以来就注重教育,建国后尤其重视工程师的培养,01年至今高校毕业生人数翻了6倍,目前接近800万人,累计人数更是过亿,与欧美全部中高端就业人口相当,工程师红利非常明显。不足之处就在于教育方式过于强调服从而非创新,不利于原创性、突破性的发明,但目前化工高端技术已经多年没有大的突破,我们又很擅长吸收消化成熟技术,欧美虽还居于全球产业分工的顶端,但和我们差距正在大幅缩小,越来越难保证以绝对优势继续统治全球工业体系。随着我国龙头企业盈利稳定在高位,除了自主研发以外,还有足够的资金引进海外高端研发人才,尤其是华人科学家。这将解决我们领军人才的短板,再辅之以本就丰富的基础研发人员,就有望实现技术上质的飞跃,不断打破外企存量技术垄断,将其拉至我们最擅长的成本竞争层面。其实这样的先例在电子、医药等领域已屡见不鲜,未来在化工行业我们判断这也将成为趋势。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美国尚无突破,但欧洲高端化工技术转让的大门在金融危机后已经实质性向我们打开。如国内染料行业的龙头浙江龙盛2010年收购全球最大的染料企业德司达,一跃成为新的全球老大,其后行业老二闰土也收购了德国的约克夏公司,我国染料行业竞争力已全球领先。2011年万华母公司完成对博苏的收购,并吸收消化了其TDI技术用于自身八角工艺园二期建设。另外中国化工集团近两年先是收购了全球蛋氨酸巨头安迪苏和欧洲老牌轮胎企业倍耐力、再是并购全球农药第七大企业ADAMA,17年又斥资440亿欧元控股了先正达,不但填补了我国在转基因种子方面的短板,同时也跃居全球最大的农业企业。未来随着我国自主研发的推进,欧美技术溢价将快速下降,还会迫使其转让更多技术,进一步加速我们的产业升级。
4.2 / 产业规模提升空间测算
未来我国化工产业将面临和日本1975-1989年、韩国1990-2002年经济腾飞期类似的局面。当时虽然这两国经济增速已趋势性放缓,但化工企业凭借着产业升级,全球竞争力大幅提升,出口都有显著增长,技术也达到了世界前沿。从和我国经济结构更为接近的韩国看,这个期间出口占比提升最快的4个子行业分别是电机、电子设备、汽车和化工。而目前我国主要增长还是集中在电机、电子元件、电信设备等领域,化工还没有明显增长,占比只有2.6%。而我们对标高端制造业强国德日韩的占比却高达10%,以此衡量的增长空间为1.6万亿,超过所有上市化工企业收入总和。另外我们目前高端化工产品中外资在华子公司产量占比很高,但随着民族产业的崛起,外商制造业投资占比持续下滑,已从71%降至28%。缺少了资金支持,长期看其市场份额也将逐步被我蚕食。因此对有志于发展中高端化工领域的企业来说,发展空间将非常广阔。
4.3 / 中国将涌现出一批世界级化工企业
相比海外竞争对手,我国拥有全球最全的工业体系、最发达的基础设施,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10亿人口量级统一市场和正在释放的庞大工程师红利,优势非常明显。短板就是中高端产业不足,仅占全部上市公司收入的24%,而海外巨头则接近70%,收入高达4.4万亿元,是我们的14倍。因此过去30年打下的基础只是新征程的起点,我国化工产业还有广阔的成长空间。而且在我们擅长的中低端制造,智能化也将带来生产效率的巨大革命。虽然发达国家人工成本更高,但去工业化程度已经很深,很难无缝对接到智能化带来的产业升级中。我国则恰恰在工业化巅峰状态下迎来这场革命,因此也将获得远超其他国家的发展机遇,有望实现全球最大的规模和最低的成本,最终在全产业链都完成从跟随者向领导者的转变,并涌现出一批世界级化工企业。
全球大化工企业2016年营收及产业分布
5.4 / 结语
从宏观看,我国化工产业崛起的大背景是:中华民族在积贫积弱200余年后终于迎来伟大复兴。“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我们每个人既然生活在历史大趋势之中,也就都肩负着民族气运,自有一份责任所在。中国梦并不只是庙堂之高的宏大叙事,更是植根于每个普通中国人心中的自强与复兴之念,真正的推动力量是14亿聪明、勤奋、渴望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命运,过上更好生活的鲜活个体,是我们每个人的悲欢喜乐和艰辛奋斗!
版权声明:制造界除发布原创文章外,亦致力于优秀文章的交流分享。转载须详细注明文章的来源和作者;申请转载授权请在文末或后台留言。版权所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