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报告丨“一带一路”数字贸易,哪些国家最亮眼?

9月5日,《“一带一路”数字贸易指数发展报告》在2020服贸会数字贸易发展趋势和前沿高峰论坛上发布。报告结合重点测算的30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数字贸易发展情况指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中国的数字贸易合作大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整体来看,亚洲国家与中国的数字贸易合作更为密切。在综合指数排名前十位的国家中,亚洲占据7个席位,其中5个位于东南亚。报告同时建议,针对各个国家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合作方式与落地措施,推进“一带一路”数字贸易合作走向深入。

“一带一路”数字贸易指数测算结果

提供量化参考

随着数字技术在服务贸易中的加快应用,数字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得以加速培育。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数字贸易合作展现出巨大潜力。

为量化分析评估中国与沿线国家数字贸易发展情况和发展潜力,电子工业出版社、中国电子学会、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共同组建研究团队,主要测算了中国与俄罗斯、泰国、土耳其、新加坡、印度、捷克等分布在南亚、东南亚、中亚、中东欧、非洲等地区的“一带一路”沿线30个国家的数字贸易发展情况,并逐一形成了数字贸易发展指数。

据了解,“一带一路”数字贸易指标体系设有贸易关系、贸易潜力、贸易基础、贸易环境、贸易风险、贸易水平6项一级指标,以及16项二级指标和21项三级指标。结合测算结果,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字贸易现状分为“深度合作型”“快速推进型”“逐步拓展型”“有待加强型”四个等级。其中,新加坡的综合指数得分最高。

根据测算结果,

  • 新加坡、俄罗斯和马来西亚属于“深度合作型”,这些国家的数字经济和贸易基础优良,与中国的合作紧密;

  • 泰国、阿联酋和印度尼西亚等6个国家属于“快速推进型”,其经济发展基础良好,近年来在数字贸易领域与中国的合作基本呈上升态势;

  • 波兰、以色列、菲律宾和匈牙利等12个国家为“逐步拓展型”,这些国家多数是发展中国家,具有很大的增长潜力,也是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数字贸易合作的拓展重点;

  • 伊朗、肯尼亚、蒙古国等9个国家为“有待加强型”,这些国家的数字经济基础较为薄弱,与中国的合作相对较少,有极大的发展和开拓空间。

整体来看,亚洲国家与中国的“一带一路”数字贸易合作更为密切。其中,印度、以色列、伊朗、塞尔维亚等国的数字贸易指数在5年间持续上升。新加坡、土耳其等国表现亮眼,沙特阿拉伯、埃塞俄比亚等国的数字贸易指数呈现较为明显的下降态势。

丰富合作方式

不同国家的情况特点各异,报告指出,要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数字贸易发展,需针对不同类型的国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不同的数字贸易合作方式与落地措施。

  • 与“深度合作型”国家加强科技合作,共同培育数字贸易新业态,不断拓展合作范围。

“深度合作型”国家拥有良好的数字经济基础,政治经济环境稳定,合作潜力大,与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合作关系紧密。中方应在防范风险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已有成果,不断扩大新成果。除加强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外,还应着重加强科技交流与合作,合作开展重大科技攻关,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共同培育数字贸易新业态、新模式。

  • 与“快速推进型”国家深挖合作潜力,优化合作环境,加快取得合作新成就。

“快速推进型”国家的经济快速增长、进出口贸易蓬勃发展,中国应结合自身和各国的产业结构,深挖数字经济合作潜力。另外也要重视外交政策的灵活运用,与印度、捷克等国保持沟通交流,消除贸易屏障。

  • 与“逐步拓展型”国家夯实合作基础,加强信息交流,助推数字贸易发展。

“逐步拓展型”国家的贸易关系与贸易水平两个二级指标排名均不高。中国与此类国家的政治经济交往、民间文化交流、信息交流活动有待加强,应加快建立跨国合作机制,推动签署双边自贸协定和区域合作协定等,建立更加密切的共同利益网络,实现共赢。

  • 同时,要正视“有待加强型”国家的劣势与风险,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逐渐打开经贸合作新局面。

部分此类国家的信息基础设施较为落后,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数字经济的发展。中国应加强与此类国家的交流合作,帮助他们完善通信基站、光纤电缆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其信息化、数字化水平,逐步消除“信息鸿沟”,为数字贸易的拓展打下坚实基础。

报告还建议有关部门要基于数字经济的发展态势和合作机遇,在“一带一路”建设合作政策框架下,适度调整相关支持政策,促使相关数字经济企业机构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更具针对性地开展经贸合作,尝试新的合作路径,探索新的合作模式,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合作不断走深走实。

2020年服贸会上,中国邮政快递、顺丰、京东物流、菜鸟等快递企业组团亮相,晒出其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投资参与中欧班列运营服务,全力服务中国与欧洲各国产业链与供应链的成绩单。

(点击“”查看报告全文)

来源/中国商务新闻网

责编/曹家宁 审校/李怡然 监制/李雨思

投稿/纠错:news@yidaiyilu.gov.cn

加入我们:hr@yidaiyilu.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