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该国七个酋长国之一迪拜酋长国的首府。
1、迪拜的经济发展
迪拜位于中东地区的中央,是中东地区的经济金融中心,面向波斯湾的一片平坦的沙漠之地。面积约为4114平方公里,是继阿布扎比之后第二大酋长国,占阿联酋全国总面积的5.8%,2021年人口突破350万,占阿联酋全国人口的42%,男女比例2.3:1,人均GDP为4万美元。迪拜85%都是外国人,其中约有10万中国人,已有超过25万名中国人或者华裔在迪拜居住、工作或生活过。
石油收入促进了迪拜的早期发展,1966年,迪拜首次发现石油,1969年输出第一桶原油,1975年石油经济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4%,通过“黑金”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但由于储量有限,生产水平较低,2010年以后,石油产业只占到迪拜国民生产总值的5%以下。
继石油之后,迪拜的经济主要依靠旅游业、航空业、房地产和金融服务。迪拜是中东地区旅客和货物的主要运输枢纽。
迪拜通过大型建筑项目和体育赛事吸引全世界的目光,迪拜拥有世界上最高的人工建筑哈利法塔,还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岛项目棕榈岛。
迪拜的阿联酋人民享有全部免费的医疗福利。在健康城中,既有像新迪拜医院、拉希德医院、马克图姆医院等综合性医院,也有90多家专科门诊及医学实验室,还有140多家商业医疗护理中心。
健康城中汇聚了全球各地的治疗方法,比如西医、中医针灸按摩、印度医学、自然疗法、顺势疗法等,这里工作的医护人员约2000人,近年到迪拜健康城看病的全球患者就超过百万人。
2、迪拜摆脱石油依赖
早在公元前3世纪,迪拜就有人类活动,但与其他大多数中东地区国家一样,迪拜在近代历史上深受西方国家殖民活动的影响。1835年,迪拜开始脱离阿布扎比成为独立的酋长国。1892年,迪拜统治者与英国殖民者签订秘密协议,开始受英国保护。
在地理位置和自由商业政策的推动下,迪拜成为海上贸易的一个重要港口,并一度以珍珠捕捞和珍珠出口而闻名遐迩。1954年之后,随着英国在迪拜建立政治机构,更多的外国人来此定居,迪拜的国际贸易进一步发展。
1971年英国撤离迪拜。在重新划定疆界之后,迪拜与阿布扎比等其他5个酋长国联合成立了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次年,哈伊马角酋长国加入之后,阿联酋开始定型为现在的样子,包含7个酋长国。
直到这一时期,迪拜与中东地区的其他沿海城市并没有太大区别。石油出口促进了迪拜的发展,1968~1975年,迪拜的人口增加了3倍。但与邻近的兄弟酋长国阿布扎比相比,迪拜的石油储量非常有限,不可能长期依赖石油。
任何梦想实现现代化的国家都必须过石油这一关,石油是现代经济不可或缺的基础性资源。同时,石油的生产地高度集中,使用地却极其分散,供给与需求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匀。
因而石油从一开始就被披上了地缘政治和国际经济金融的神秘色彩。上百年来,政治的、外交的、经济的、情报的各种各样关于石油的演绎在世界各地流传。如今俄乌冲突已有2个月,其中也是由于地缘政治引发的能源战争。
迪拜是近年来世界上成长最快的城市之一,成功地摆脱了对石油资源的依赖,被称为中东地区的“明珠”。
3、中东明珠的迪拜
“迪拜模式”成为中东和非洲地区资源型城市,争相学习模仿的典范和破除“资源诅咒”的法宝。也许“迪拜模式”的成功高度依赖港口地理位置、宗教关系、地缘政治、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甚至有较大的运气成分,无异于一场豪赌,并不值得其他国家借鉴。伊朗等产油国也在调整产业结构,复制“迪拜模式”。
提到产油国,很多人往往会首先想到中东地区的众多阿拉伯国家,并在脑海中浮现两幅画面:一幅是豪车、王子以及金碧辉煌的摩天大厦;有些国家仅仅通过出口石油就换取了大量的财富,成功跻身世界人均收入最高的国家之列,如卡塔尔、阿联酋、挪威等。
另一幅则是贫穷、战乱以及流离失所的难民,国家尽管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也依靠大量石油出口,却长期难以摆脱贫困和落后,如刚果、尼日利亚、南苏丹、乍得等。
然而迪拜拥有世界许多之最,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棕榈岛,总高度达828米的世界最高楼哈利法塔,炫目奢华的全球首家七星级酒店迪拜帆船酒店,世界上最大的购物中心迪拜购物中心,世界上最大的室内滑雪场,中东地区最大的航空港迪拜国际机场等。20世纪70年代中期之后,迪拜开始经济转型,摆脱了依赖石油生产的经济增长。
经济转型的第一步是将石油收入投资于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到20世纪90年代末,迪拜才真正开始崛起为国际化大都市。时至今日,石油只占迪拜经济很小的比例,不到1%,旅游业则占20%。
2020年世界博览会在迪拜主办。为了配合世界博览会举办,自2014年7月5日迪拜宣布建造全球首个全年恒温的商业步行广场“世界购物中心”,在全球经济低迷的大环境下,迪拜经济仍然保持着6.1%的增长速度。现在每年可接待游客1.8亿人次观光购物。
迪拜最大的特点在于其多样性。这是一个不同人群、不同文明、不同宗教彼此交汇、碰撞、融合的大都市。因为紧邻南亚,迪拜的外籍人口主要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南亚国家,以及伊朗、埃及等中东国家。除此之外,还有不少来自欧洲、非洲、中国以及东南亚国家的人。
街道上和商场里风格迥异、五光十色的服饰以及音调节奏各异的语言最能看出迪拜人口结构和文化的多样性。
这里既能看到身穿宽松落地长袍、头裹面纱的阿拉伯传统服饰的人,也能看到穿着西装短裙的现代职业女性,还有穿着花花绿绿的非洲人,长袍齐膝盖的巴基斯坦人,裹着大大包头、胡须编成小辫的锡克教男人。
尽管官方语言是阿拉伯语,但是英语在商业中也得到广泛使用。除此之外,印地语、乌尔都语、波斯语、旁遮普语、中文以及一些非洲少数语种也能听到。
4、“迪拜模式”的本质
经过经济转型之后,迪拜对石油的依赖大大降低,如今的迪拜已经不能再称为典型的“石油经济体”,不再是典型的中东产油国。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石油资源以及历史上通过石油出口积累起来的原始资本是迪拜转型发展的基础。
迪拜的房地产“大跃进”时期正好对应着国际石油价格快速上涨的时期,石油出口国在那时积累了大量的美元,同时还有大量来自中东其他石油出口国的资金。
曾经有人把迪拜比作“中东地区的新加坡”。地缘政治上都有相似之处。迪拜在开放度、转口贸易、会展等方面确实采取了与新加坡类似的思路,充分利用地理位置和地缘政治优势,采取开放主义的经济政策和发展模式,甚至在国际航空港、度假旅游、跨文化交流、房地产等其他领域,以至于迪拜比新加坡更为耀眼。不过,在金融业、高等教育等领域,迪拜仍远远无法与新加坡同日而语。
从经济学的角度,“迪拜模式”的本质是通过发展多元产业,从而摆脱对石油资源的单一依赖。
“迪拜模式”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所在的地理位置。迪拜地处阿拉伯半岛的中部,位于波斯湾南岸出海口的优越位置,是进出霍尔木兹海峡的交通要地。
迪拜与伊朗、巴基斯坦以及印度次大陆隔海相望,其所属的阿联酋还与沙特阿拉伯、卡塔尔、阿曼等国家交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得迪拜成为连接中东国家和印度的海运中转港口,也为其日后跃升为连接欧亚非三大洲航线的航空枢纽提供了可能。
这也是我国打造了14个沿海城市,现已在“中国氧都”建成了以东盟贸易为核心的防城港,在海南建设面向东盟的海南自贸港,于2022年2月开始启动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准备工作。
5、迪拜转型遇天时
迪拜快速发展和经济转型成功的认识,还应当置身于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如果把地理因素称作“地利”的话,那么“迪拜模式”的成功还离不开“天时”,即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
一方面依赖靠出口石油积攒下来的原始积累,另一方面依赖新的比较优势的发掘、稳定的政治环境以及实行开放主义的经济政策。
转型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将迪拜打造成区域内和区域间国际贸易、交通、人员流动、文化交流的枢纽和门户。
迪拜在房地产业、转口贸易、旅游业、金融业等领域的成功都依赖这一定位,同时也都服务于这一定位。全球范围内可以被称作“主要枢纽”的只有6个城市,迪拜跻身其中!
2000年到2008年金融危机是经济全球化的一段黄金时期。虽然在“9·11事件”和美国反恐战争的影响下,迪拜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13%的经济增长,增长速度远高于其近邻卡塔尔、科威特、沙特阿拉伯、阿曼等国家。
将资源国、制造国和消费国团结在一起的是商品交易、金融交易背后的利益机制是全球化,而非热情或道德口号。石油价格的上涨,迪拜积累的资本开始走向多元化发展。
“迪拜模式”植根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商贸的繁荣和国际人员的频繁往来。如果没有这些因素作为基础,迪拜国际机场、七星级的迪拜帆船酒店、豪华的迪拜购物中心、度假观光胜地棕榈岛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另外,迪拜的建设高潮还依赖大量廉价劳动力的输入。如果不是印度、巴基斯坦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到来以及中国建设工程公司的参与,摩天大楼和机场的建设速度势必要大打折扣。
换个角度来看,经济全球化这一“天时”因素不仅作用于迪拜,而且普遍地影响着世界经济。迪拜房地产业的大跃进尽管突出,但并不是个例。
2006~2007年,迪拜的开发建设热潮达到空前高涨的水平。与此同时,“制造国-消费国-资源国”的发展模式也难以持续扩张,面临拐点。
2008年以金融危机的形式爆发,直到如今,世界经济仍未从这次危机的阴霾中完全走出来。美国天量超发货币,大水漫灌全球,今年2月份美国CPI同比增长7.9%,为近40年来最高水平。美国国债高达30万亿美元,在克林顿政府执政时期,还是5000亿美元的盈余,最近几十年里面,美国对外发动了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阿富汗战争,几场局部战争打下来之后,美国的债务雪球是越滚越大。
3月份中旬不得不赶紧往回抽水,美元开始加息,预计本年度至少有6次加息,估计是发了援助乌克兰危机的军火财,但俄罗斯针对美欧制裁,釆取卢布结算天然气,对欧洲的经济造成了巨大影响,引发法国等多座城市集聚示威者上街抗议,对政府不满。全球性的复苏仍尚待时日。
6、开放的迪拜
迪拜作为一个港口城市,拥有一套独特的制度组合以及这套制度组合背后开放主义的指导原则和社会心态。现在,中国、印度和美国是迪拜的前三大贸易伙伴。
正是因为实行了比邻国更自由、开放的经济政策,区域外的企业更愿意首先跟迪拜企业合作,或者首先进入迪拜,以此为据点通过转口贸易将货物提供给伊朗、阿富汗、阿塞拜疆等周边国家。
迪拜不仅服务于周边市场,同时还是更广泛的洲际贸易的中转地。阿联酋作为一个整体,是世界上仅次于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的转口贸易中心,而迪拜在其中发挥着最大的作用。
开放的经济政策和包容的社会环境还吸引了大量周边国家的精英人群来到迪拜。
迪拜经济转型的成功还得益于阿联酋国内稳定的政治环境。与伊拉克、也门、叙利亚等中东国家动荡不安、形势波诡云谲不同,阿联酋国内的政局一直是相对稳定的,与邻近国家也很少发生冲突,而且犯罪率较低。政治稳定是经济稳定的前提,为开放主义的对外经济政策、低通胀的货币政策提供了保障。
船小好调头也是迪拜的优势之一。对于城市经济体而言,改革相对是比较容易的,因为利益补偿机制容易建立;开放也是相对比较容易的,因为能足够快地根据外部经济环境调整自身策略。
事实上,迪拜的经济转型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被逼出来的。因为迪拜的石油储量与其他中东近邻比起来并不丰富,可供开采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
真正像迪拜那样富得流油、可以挥金如土的石油出口国少之又少。“迪拜模式”无异于一场豪赌,并不值得其他国家借鉴。
(图片来源网络,侵犯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