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上海武术:吴式太极拳的渊源和简介

吴式太极拳的渊源和简介

编纂:史为民

(有删减)

《易经・系辞》曰:一阴一阳谓之道。自伏羲画卦以来,太极阴阳之理已为古人认知。阴康氏教民跳大舞是舞蹈、健身祛病活动最早的源头,黄帝内经,采按摩导引,也是采取阴阳的理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华佗根据中医原理、以模仿虎鹿熊猿鸟等五种动物的动作和神态编创的一套导引术,称为五禽戏。

太极拳最早的记载是唐朝许宣平传授的三十七势,为单式训练,没有套路。练成后,各势自能互相连贯,相继不断。所以又称为长拳。要诀有八字歌、心会论、周身大用论、十六关要论、功用歌。后传宋远桥。

其他的记载有俞氏所传之太极拳,名先天拳,亦名长拳,后人有俞清慧、俞一诚、俞莲舟、俞岱岩等。又有程氏太极拳术,始自程灵洗。又名小九天,共十四势。有用功五志、四性归原歌。还有殷利亨传太极拳术,名后天法。传胡镜子。胡镜子传宋仲殊其式法十七,肘法为主。

玄武大帝期间宋远桥、俞莲舟、俞岱岩、张松溪、张翠山、殷利亨、莫谷声等七友人,前往武当山共同拜张三丰为师,学拳名武当派,或者内家拳。 因太极拳中八门五步为拳的要诀,故名十三式,为十三法。因此可见,张三丰是太极拳的集大成者,当今杨、吴、武、孙、陈等主要太极拳派别均尊张三丰为太极拳祖师。

元世祖时,西安人王宗岳,得张三丰真传,名闻海内,著有太极拳论、太极拳解、行功心解、搭手歌、总势歌等经典拳经理论。其一脉传到浙东宁波海盐等地,称为南派。另有北派传给河南蒋发,蒋发传河南陈家沟陈长兴。陈长兴立身中正不倚,形若木鸡,称为牌位先生。

而后的历史为大众熟知,河北省永年县人杨露禅(福魁)和同乡李伯魁前往陈家沟向陈长兴学拳。杨露禅学拳艺成后返回家乡永年设坛教拳,俗称软拳,或化拳,因其能避制强硬之力。拳械运用高妙,所向披靡。后来武禹襄族人武汝清推荐至北京,任京师旗营武术教师。晚年时被延请至王府授拳,清亲贵王公贝勒从其学拳的很多。杨露禅传拳给其子杨班侯、杨健侯,后由传给其孙杨澄甫。这是杨式太极拳的由来。

杨露蝉在旗营做教官时,得真传者有三人,万春、凌山、全佑,凌山善发劲、万春善刚劲、全佑长于柔化,后奉宗师命拜杨露禅二子杨班侯为师。万春、凌山没有后人,全佑传子吴鉴泉,徒有郭松亭、常远亭、夏公甫、齐阁臣、王茂斋等。其中常远亭创立常式太极拳,又名《吴式老架太极拳》,别名《班侯小架》,或《全佑老架太极拳》。

又有宋远桥的后人宋书铭,精通易理,擅长套路太极拳术,纪子修、全佑之子吴鉴泉、刘恩绶、刘彩臣等人均从其所学,各有所得。

至此太极拳正式传到北京。第一阶段,是在清朝同治年间,传到宫室、王府和旗营,习练人群是王公大臣、将军贝勒、王子和八旗子弟。第二阶段,是把太极拳传到社会上。1913年,杨式门杨健侯的弟子许禹生,在创立北京体育研究社,邀请杨少侯、杨澄甫、吴鉴泉三位教授太极拳。招收北京市各大中学体育教员等六十余名。吴家第三代传人吴公仪、吴公藻昆仲即为该所首届毕业生。学员成绩斐然,深得北大校长蔡元培嘉许。

体育研究社成立后,从此太极拳首次向社会公开招生,但报名者不完全是年轻人,有的是老头儿。可太极拳原有跳跃、发劲等高难度的复杂动作。面对新的学习对象,有些高难动作显然是不适合了。于是,有两位教师,把原有的跳跃、发劲等复杂动作都取消了,于是杨澄甫和吴鉴泉将太极拳改为慢架子,变成连绵不断,缓慢柔和,适合大众健身运动,人人都可以练习。所以,杨式太极拳的定型人是杨澄甫,吴式太极拳的定型人是吴鉴泉。后来就叫杨式太极拳和吴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由吴鉴泉定型发展到现在的慢架子(慢拳)。吴式太极拳除了慢架子以外,还有一套快架子,吴式快拳,是原来就有的快拳。

吴鉴泉和郭松亭、王茂斋均为全佑弟子,特别要好,一起研究切磋。吴鉴泉宗师在教学实践中对家传太极拳法逐步改进、修润、充实,使拳架更加柔和、规矩、紧凑,连绵不断、松静自然,从而自成流派,即“吴鉴泉氏太极拳”,简称“吴式太极拳”,并尊称其父全佑为第一代宗师。

1928年,上海市政府、精武体育会、中法大学及当时社会名人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王晓籁等致电北京体育学校,聘请吴鉴泉南下传授太极拳,受业者至众。上海是当时的经济、文化中心,万商云集,吴式太极拳很快找到了其生存发展的广阔空间,当时许多政要、名流焦易堂、王甲宝、熊式辉、彭养光、袁良、吴思预、谷正伦、褚辅成、陈布雷、章乃器、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王晓籁等,均从鉴泉宗师学拳,受业者甚众。吴式太极拳在上海成为一个主要的太极拳流派。

1939年至1945年抗战结束,时任蒋介石办公厅主任的刘斐上将,在重庆首先和第三代宗师马岳梁学拳。之后,张群、李济琛、黄炎培、卫立煌、李明扬、何键等政府要人和民主人士都跟马公学拳,视太极拳为宝,勤练不缀。

1954年1月在澳门花园游泳池吴鉴泉宗师长子吴公仪宗师,和香港拳击冠军并精通白鹤拳的陈克夫先生比武。“吴陈比武”轰动港澳,观众万余人。亦引发了金庸和梁羽生後来写出了一系列名动江湖的武侠小说。

上海是名家荟萃和海派文化的发源地。1932年鉴泉宗师在上海成立鉴泉太极拳社,鉴泉宗师自任社长,其婿马岳梁、女吴英华任副社长。 1935年在黄浦区西藏路青年会十楼建造鉴泉厅,为学员提供了学习与练功场所。1942年鉴泉宗师逝世,其后上海鉴泉社由其长女吴英华及长婿马岳梁负责。

作为鉴泉社创始基地的上海,在政府主导下,在社长吴英华、副社长马岳梁及原鉴泉社理事、社友等热心筹备下,上海鉴泉太极拳社于1980年正式复社。 吴式太极拳目前已发展到香港、新加坡、菲律宾、加拿大、美国等地区和国家,影响深远。太极拳(吴氏太极拳)于2015年被列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上海是鉴泉社的创始基地,也是吴式太极拳的家传基地,如今上海已成为吴式太极拳的南方中心。鉴泉宗师的传统拳术在其后人的不懈努力下,被完整地保留至今,并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吴式太极拳功架紧凑、大小适中、安静自然、招势严密、细腻绵柔,尤以柔化著称,演练起来给人以飘逸出尘之美。吴式太极拳的步法主要是以川字步型为主,身形斜中寓正,节节贯穿。

吴式太极拳的特色主要表现在内在功理和技击实现上,在推手时,特别强调不顶撞,人不知我,我独知人,正所谓引而不发,使人感到的不是刚力而是柔劲。但并非吴式太极只能化不能打,而是要打时,则能达到化之至多,打之至深。

吴式太极拳至今保留有较多的传统项目,主要包括拳架、器械和推手三个部分。吴式太极拳以松静柔化著称,在导引经络、调和气血上有独具一格的功力。具有极高的养生价值,和无穷的艺术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