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马来西亚,槟城州,乔治市
槟榔屿老城区沓田仔街152号,是一栋带院子的二层西式小洋楼。走近看,门头挂着“丽泽社”三个汉字,一楼门厅的墙上写着“天恩安老人院”。拄着拐杖的老太太颤颤巍巍,坐着轮椅的老头目光呆滞。一位中年服务人员走出来,轻声细语。
这座建筑之前是名为“丽泽学校”的华人学校,它的创办者是孙中山先生的追随者。这座有一百多年历史的老房子,也是槟城孙中山史迹18个地点之一。18个地点,是国父和他的战友、家人曾经工作、生活过的地方。
本次槟榔屿之行,很遗憾的是没有到访孙中山槟城基地纪念馆。那天晚上举着Google地图找了一圈,没寻着。
孙中山曾经八次造访马来西亚,他与槟城的关系更是不同一般。1906年,他在此地成立了同盟会槟城分会。之后,胡汉民、黄兴、汪精卫等人在槟榔屿聚集,使之成为同盟会南洋总机关。
1910年,孙中山在槟城召开著名的庇能会议,筹款发动第三次广州起义,即黄花岗起义。据说,72烈士中有3位槟城华人。
1911年12月,孙中山最后一次踏足槟榔屿,20天后,中华民国成立,赶回中国的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留给槟城的还有他创办的《光华日报》,至今,《光华日报》依然畅销于北马,它还是世界仅存的历史最悠久的中文报纸。
本篇当然还是回顾马来西亚的近现代史。在沓田仔街的小洋楼,我们可以看到几个重要的元素:华人教育、华人报纸、近代革命,请注意后者对中国的影响。
作为华人曾经占大多数的北马最大的城市,槟榔屿是个样板。从最初的劳工苦力到掌控中下层经济的移民集团,华人重视教育的传统优势逐步凸显,政治势力日趋上升。当华人的实力积攒到一定程度时,必将作用于周边乃至祖国。
一百多年前开始,清政府、革命党以及之后的国民党和共产党都在以新加坡、槟榔屿这南北两个中心竭力争取华侨的支持,孙中山的革命经费、民国初期的教育回馈、抗日期间的巨额捐款都是海外华人的价值体现。
中华民国的建立,又极大地促进了海外华人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有意思的是,正是国民政府在南洋大力开办教育,才使得官话成为华人的统一语言。在此之前,闽南话、潮汕话、广府话、客家话各不相同,义兴、海天、三合会帮派横行……
那一回,在槟榔屿寻觅孙中山纪念馆时,我在想:是什么样的精神激励着这些革命者,为祖国献出身家性命?再想到数十年来大陆与华侨间的隔绝,并因此而产生的彼此之间的隔膜,伤感。
在阅读《孙中山与槟榔屿》一书时,看到了一些有意思的老照片,附一张如下。这对妻妾曾长期居住在槟榔屿,为革命做出过很大贡献,孙家的后人昵称她们为“澳门婆”(妻)和“南洋婆”(妾)。但是现在,人们只记得后来的那位留学美国的“上海婆”。
别太严肃,八卦一下放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