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优质旅游时代休闲农业怎么干?看透7点问题,再支你10个经验妙招

专注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 投智美丽乡村建设 做有品位的创意和设计

温馨提示:本文共5503字,约需阅读10-15分钟;喜欢请关注我们,欢迎留言

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出台,旅游业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支柱产业。现阶段的新局面是,我国将推动旅游业从高速旅游增长转向优质旅游发展。优质旅游是更加安全的旅游、更加文明的旅游、更加便利的旅游、更加快乐的旅游,是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休闲农业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休闲方式,深受人们的喜爱。但单一的观光园、农家乐、采摘园等休闲体验模式,已无法满足人们日趋多元化的旅游需求。

在优质旅游时代,休闲农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步骤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促进农业和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

一、关注政策,抓住机遇

近年来,休闲农业作为新兴战略性产业,国家和各级政府都积极鼓励发展,连续三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提及休闲农业,持续大力扶持。基于国家多年持续关注的“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农民需要同步发展,所以发展休闲农业拥有很积极的战略意义。各地政府应发挥政策优势,引导、扶持休闲农业健康快速发展;农民、合作社、企业等应抓住机遇,开展休闲农业,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政府、企业(公司)、合作社、农民四者的互利互惠是发展基础,形成了“农户+农户”、“公司+农户”、公司制、股份制、“政府+公司+旅游协会+旅行社”、“政府+公司+农户”、“个体农庄”等多种农业旅游开发模式。

二、合理选址,因地制宜

在保证不占用基本农田的的前提下,优先依托核心景区;其次,以地方特色物产的原产地为基础,确立发展区域。对项目地的资源、交通、特产等因素进行巧妙融合,探寻与之相适应的休闲农业模式,进而对项目定位、主题及前景等进行准确的分析和策划。

三、科学规划,突出特色

以农业资源为基础,结合当地的民俗文化、乡村建筑、乡野风光等,对休闲农业项目进行科学规划,盘活资源,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 , 例如国家级示范县 、示范点, 地方农产品地理标识产品,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形成核心吸引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特”。除了台湾,大陆也有很好的案例,比如说,南方的房屋特色很大程度上区别于北方;浙江安吉的竹编、江苏宜兴的紫砂、凯里寨子的蜡染;不同地方的文化传承特色、家风乡愁的各异性,都是休闲农业的有力卖点。

四、用心创意,内容为王

挖掘当地民俗文化,适当结合时尚元素,打造创意景观、特色节庆、创意体验、科技农业、创意农产品等,增加新鲜感,加强互动环节,引导游客深入体验,提高游客的满意度。

五、立体营销,加强宣传

首先,通过微博、微信、数字电影电视、互联网等新媒体,多渠道宣传休闲农业品牌形象;其次,与周边景区及关联产业的企业开展合作,联动发展,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宣传除了前期宣传还有后期宣传,比如带动了休闲农业的二次消费产品,像纪念品、手工艺品、体验成果等,通过让这些产品的“走出去”,可以实现很好的宣传效果;还有一些庄园采用物联网技术,一个分享、一个关注,同时达到了体验和宣传的良好作用。

六、科技创新,延伸产业链

引进高新技术及优秀人才,规范管理,将生鲜产品向干货、饮品、美容保健品等方向发展,开发多元化的新、奇、特农产品,延伸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推动农业产业化,提高效益。

七、生态保护,健康发展

自然生态环境是休闲农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使休闲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近几年休闲农业项目规模越来越大,切记不能盲目开发,而要“巧”开发、“精”开发。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开发多元化产业,走差异化路线,开发出有人文情怀、有灵魂的生活方式,才能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以上述7点为基础,通过总结台湾等地的休闲农业开发经验,有几点经验与大家分享!

一、以农为本,完善深加工

台湾大的休闲农庄大多牵头成立了专业合作社,他们对产品的潜在经济收益和市场销路掌握得非常清楚。除此之外,台湾的农产品深加工从果品鲜食、保鲜存放、干品制炼到成分提取制作面膜和护肤美容品等具备一整列的生产、制作和包装技术,极大地延伸了产业链

农户在农会的帮助和指导下,自身也成为一名生产专家,经销专家和市场分析家。他们注重产品的国际市场销售行情,善于捕捉国际市场的变化信息,不断建立和拓展新的国际市场的贸易往来关系,如清波兰园栽培的蝴蝶兰花,原种母体从日本进口,借助农会的技术传授,采用母体克隆技术和传统授粉技术,培育繁殖出优良的新种苗,栽培的花苗密切与国际市场紧扣,通过与日本和美国的客商提前两年订货。

如九品莲花生态教育园区,他们设立有自身系统的农产品加工销售中心或网点,各类农产品从产品加工、冷藏、喷杀处理到分拣包装的工艺并不复杂,但其系列产品琳琅满目,从雪糕、鲜果饮料、果粒制品、干制果品到护肤品等一应俱全。再如南投县信义乡农会引入返乡知识青年,依托本地的梅子特产,设计出几十种特色产品,加以创意包装,成为当地最具特色的农特产品和最受欢迎的旅游商。

多元化延伸产业链的过程中,将特产和观光相结合,做到“特产要强,节会要精”。推动休闲农业与多产业融合发展,尤其结合当地特色产业,如屏东县垦丁地处恒春半岛南端,是有名的风景区,春季又是黑鲔鱼回游垦丁外海的季节,结合休闲渔业,这里每年举行黑鲔鱼文化观光为主的春游。

展销黑鲔鱼、油鱼子等海鲜产品。屏东还结合农产品收获期,将农业特产如黑珍珠、香蕉、凤梨,融入一年四季的观光计划中,带动观光和休闲产业的发展。台东特产的旗鱼,能加工成多种食品,他们将产业、观光、餐饮、民宿等业者结合起来,举办旗鱼节,推动发展休闲渔业。

二、规划先行,农旅互动

台湾的政府部门直接参与规划和辅导,由农政部门负责对休闲农业的管理和咨询,提供补助经费和贷款,而且不失时机地出台了各种相关法规和管理办法,并形成了一整套申报审批制度,内容包括指导思想、市场定位、开发原则、项目设置、经费预算、效益分析等,使休闲农业的各项工作逐步走向正规化和程序化,有力地推动了休闲农业的发展。再加上合理的布局,使其有了客源的保障。

每个休闲农场的建设都是精心规划,精心设计,精心施工,所有房子建造以及住宿都各具农村建筑的风格特色,并尽量挖掘当地的资源优势,如温泉、草场、溪流、大海、岩石、古树等等。

在区域规划方面,台湾现行休闲农业己脱离早期”点”的经营方式,而是“点、线、面”串联营销,这样就便于旅行社包装不同的旅游线路,进行分类营销。板块化、区域化整合,已经有了相当的成效。

例如苗栗县南庄乡休闲民宿区,拥有近80家乡村民宿,依托这些民宿,乡里将具有百年历史的桂花小巷开发成特色旅游街,带动了客家特色餐饮、特色风味小吃、特色手工艺品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使游客来到这里之后,在体验不同的农家风貌的同时能够比较全方位地感受具有当地特色的客家文化。宜兰县也形成了梗坊休闲农业区、北关休闲农业区等区域化的乡村旅游目的地,达到一定的产业规模,具有区域特色;区域内部各个休闲农业经营单位,在资源、客源市场形成了相互带动、相互补充的良好局面。

三、产研结合,智力支持

台湾很多专家学者都十分关心休闲农业发展,他们通过不同的视角潜心研究和丰富休闲农业的理论,从休闲农业的意义、功能、形式到规划,从组织、人力、教育解说到行销策略和成本分析,从文化、社会、理念到环境设计,等等,研究得十分细腻。

特别是在台湾大学、屏东科技大学等院校,还专门开设了休闲农业课程,开展休闲农业教学研究,建立起一整套休闲农业的理论。专家、学者通过承担大量的规划、咨询、调查、评鉴工作,为政府管理者、企业经营者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并和企业经营者建立起密切的联系,做到了理论研究不空泛,实践发展不盲目。

四、就地取材,持续创意

台湾休闲农庄特别擅于发现和挖掘本土历史文化与当地特色资源,如草织、藤编、雕刻、手工艺品、地方舞蹈、戏剧、音乐和古迹史话、传说,通过新奇创意,包装打造出特色品牌。

如地震灾区桃米村蕴藏着丰富的生态资源,台湾原生29种青蛙,桃米拥有23种,台湾全岛有143种蜻蜓,在桃米发现56种,在当地政府帮助下,桃米村民挖掘资源潜力。桃米村在地震废墟上建了一个人工湖,在湖边立起几个弹簧,托起一只小船,上面立一根桅杆,人站船上,能够体验地震的摇晃感觉,并将小船名之为”摇晃的记忆”。

再例如头城农场的传统项目叶拓T恤,不断有新的图案推出,时常有新意,固定的客源可以不断反复前来消费。金勇DIY农场每年都会增加新的番茄品种,将来自各国的西红柿组合在一起的”联合国西红柿礼盒”,让游客在一个礼盒中就可以品尝到来自各国、各种形状、各种颜色、多种口味的西红柿。

五、融入感情,主题鲜明

台湾休闲农庄主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特别热爱乡村田园生活,建设休闲农庄的初衷,有的甚至是为了圆儿时的一个梦想,他们不追求短时间的暴利,而是从一开始就非常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建设与经营过程中,不断融合自己的创意,将农庄比作自己的艺术作品,客人可以明显感受庄主的艺术风格和个性追求。农场主的偏好多少会影响休闲农庄的主题,这些主题包括水果采摘、竹、香草、茶叶、名花异草观赏、昆虫收藏、奶羊、奶牛、螃蟹、鳄鱼、鸵鸟等体验,创新不断,使游客始终充满新奇感。

比如位于桃园观音乡的”青林农场”,一年四季都栽种着向日葵,且免费开放参观,还有专门种植食虫植物的”波的农场”,种有猪笼草、捕蝇草、毛毯苔、瓶子草等。很多农庄一看名字,就知道农庄的特色,如以香草为主的”薰之园”,以奶牛为主的”飞牛牧场”,以兰花为主的”宾朗蝴蝶兰观光农园”,”花开了农场”则栽植了大量珍贵的树林与奇花异草。

六、深度体验,寓教于农

休闲农庄都设有可供多人同乐的设施,例如烤肉区、采果区、游戏区,农耕体验区等。有的还设有充满台湾农村乐趣的烘烤区,提供游客享受土窑烤地瓜、烤土窑鸡的乐趣;有的不定期举办农业有关的教育活动、趣味比赛;有的提供与场内动物接触的机会,游客可以借喂养小牛、挤牛奶、喝生奶的过程,体会牧场农家的生活。

休闲农庄不仅是休闲娱乐,遊玩,尤其对于孩子们来说,更是实践、学习的好场所。农庄平时会接待学校师生,用作毕业旅行或户外教学,周末则以吸引全家度假的客人为主,天天都有生意做。

如”台一生态教育农园”精心设计了插花生活馆、才艺教室、亲子戏水区、花卉迷宫、浪漫小屋、蝴蝶甲虫生态馆等不同区域,游客可依序参观。

七、配套齐全,社团务实

台湾的休闲农业各景点的配套设施都比较齐全,不仅景区外部的道路、交通、水电等设施完善,就是内部的配套设施也安全完善,讲究方便,所到之处吃喝玩乐样样具备,而且大都干净、温馨、舒适、价格合理,多数休闲农场设有观光部,负责旅游推介、接待与导览业务,有的还现场展示特色产品与特色烹调,让游客尝鲜。

发育较为成熟的民间组织和完善的服务体系是产业健康发展的保障,无论是从台湾还是大陆的发展经验来看,在休闲农业发展的初期,都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大力促进和引导,但是政府不能包办一切,最终产业的进步要靠行业组织和良好的服务体系作为保障。

服务体系包括营销体系、培训体系、行业自律体系等,关键是发挥农会、农业推广学会等群众组织的作用,帮助农民转型。如台北市农会成立辅导小组,按照”一乡镇一休闲农渔区计划”,研究台北市20家市民农园转为休闲农场的可能性。台湾省农业策略联盟发展协会和台北市农会联合开展农业休闲旅游,还与全省100多家休闲农场结盟,推销优惠休闲游。

经营休闲农业者成立休闲农业发展协会,相互交流举办共同活动,使休闲农业走向精细的专业化分工。也就是说,在区域内部,要通过行业协会、旅游公司、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等形式,引导当地休闲农业经营者按照”自愿、联合、规范、自律”的原则联合起来,对内统一服务标准,完善竞争机制,强化行业自律,避免出现恶性竞争,对外统一媒体宣传,并划拨专项经费制作光碟、休闲农业旅游指南以及举办休闲农业推介活动。

八、更新理念,示范带动

台湾休闲农业在主推“体验经济”之后,还出现了“分享经济”的理念,即休闲农业经营者与游客分享乡村生活,变”顾客是上帝”为”与客人首先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倡导”拥有不如享有”的消费理念。

当初面对”入世”挑战,台湾农业加速向”精致化的有机农业”、”科技化的生物农业”、”具高附加值的食品加工品牌农业”及”具特色体验之休闲农业”方向转型。

台湾休闲农场积极开展生态农业示范、农业科普教育示范、农业科技示范等项目,通过浓缩的典型科技农业和农业传统知识的推广,一方面向游客展示农业独具魅力的一面,增强游人的农业意识,加深对农业的了解。

九、网络营销,强势推广

除了宣传手册、广告路牌、电视报纸等传统宣传手段以外,休闲农业要加强网络营销,运用科技整合资讯,通过网页、搜索引擎以及运用3G手机服务等对休闲农业区域的地图、路线等进行迅捷的引导。

台湾休闲农业发展协会经常率领农场和民宿业者赴海外巡回推广,前不久,一口气赶场参加香港的台湾缤纷节、新加坡的NATAS春季旅展,以及马来西亚的MATA旅展,台湾休闲农业馆都是各地展场中的高人气展馆,数万份休闲农场导览折页供不应求。

十、回报社会,共建和谐

台湾休闲农场不仅非常重视环境保护,营造宜居的乡村环境,还对农场周边的社区文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公益活动非常关心,经常和社区联合举办联谊活动,如歌唱比赛、书法笔会、乡村趣味运动会、儿童风筝节等,且大都设有公益募捐箱,举办爱心传递活动和公益义卖活动。

可以说,公益理念已经成为台湾休闲农庒的重要文化,如”薰之园”休闲农园在扩大规模时,优先录取弱势青年,使失足青年以及身体上存在一些障碍的青年获得工作机会,他们还不定期邀请当地独居的老人到香草园免费体验游玩。另外,员工内部也经常举行文娱活动、学习活动和外出参观游玩,在他们看来,唯有快乐健康的员工,才能带给游客幸福快乐的感受。

可行性研究 · 创意策划 · 规划设计 · 特色建筑·休闲景观·木屋设计与建造·商学培训

(了解更多请关注本号或登陆官方网站 m.shse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