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但由于历史上中华文明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领域长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尤其是历史上曾长期存在以我国为核心的宗藩朝贡体系,由此形成了东亚汉字文化圈,事实上东亚汉字文化圈的国家几乎都曾有过春节的习俗,只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在某些国家这一节日逐渐被淡化了而已。随着中华民族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体育等各领域的全方位复兴,如今连许多不属于汉字文化圈的西方国家也开始过春节了。
目前全世界过春节的国家分为两类:一类是像我国一样作为国家盛大的法定传统佳节庆贺;一类是主要由旅居当地的华人以及居住在华人社区的非华人自发庆贺。有过春节习俗的国家主要集中在亚洲,除我国之外还包括蒙古、朝鲜、韩国、日本、越南、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古代蒙古人把农历春节叫希恩吉尔(意为新年)。蒙古族历来崇尚白色,所以农历正月又称为”白月”,把过年节称为”白节”。如今的蒙古国也延续了这种风俗。
蒙古国的白节与我国内蒙古地区蒙古族居民过白节的习俗较为相似。蒙古“白节”在时间与汉族春节大致相同,但更富有草原游牧文化特色。蒙古族过年的准备工作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即开始:除了扫除、沐浴、布置蒙古包外,还要人着新装,马佩红缨和新鞍。要把放有哈达的整只牛、羊献给至亲厚友。比特翁(除夕)那天家家都吃手把肉,也要包饺子、烙饼。初一凌晨先向长者敬辞岁酒,再向同辈敬酒,亲朋间互赠哈达,恭贺新年吉祥如意。
初一给长辈拜年一定要在上午。拜年时年少者要把双手托在年长者的胳膊肘下,长辈则吻对方面颊,赠送小礼品并致以最美好的祝福。蒙古族过春节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他们过年不像汉族有一个请老祖宗“回家”,他们往外送小人(用面做的),用汉语的说法应该叫“驱鬼”。在蒙古国每年大年初一人们都会打扮一新穿上民族的服饰,在家中吃完包子或者饺子,就外出走亲访友、祭敖包、到寺庙祈福,一大早蒙古国最大的寺庙甘登寺已经到处都是祈福的人们。
春节期间乌兰巴托市郊的公路旁很多人都会祭拜敖包:他们手执白酒,撒向敖包并为敖包添上几块石头。他们希望敖包越来越大,自己则事业有成、生活幸福。位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与蒙古国扎门乌德隔界相望的二连浩特是我国对蒙古国开放的最大边贸口岸,春节前夕这里聚集着很多前来采购年货的蒙古国客商,由于蒙古国过春节时有互相交换鼻烟壶的习俗,所以春节前夕鼻烟壶的交易较为火爆。春节前夕有的蒙古国家庭男女老少全体前往二连浩特采购中国商品。
韩国人同样也讲究春节回家过年,这在韩国被称之为归省,正因为如此在韩国也有春运。当然韩国春运在规模和我国没法比,但韩国春运期间的票也是一票难求:七成的火车票在网络放票,三成在线下火车站购买。韩国人会在过春节时祭祀祖先,这和我国某些地区在春节前去祖坟前挂纸焚香的习俗有些类似。和我国一样韩国人过春节也有吃春节特色食品的习俗,所不同的是我国很多地方是吃饺子或者元宵汤圆,而韩国的春节特色食品是年糕。
韩国人过春节也有拜年的习俗,但是在拜年的细节上和我国有所不同:中国人给父母或其他长辈行礼之后对同辈亲友只是鞠躬或问候“过年好”。对长辈拜年时也没固定的顺序,只要从年龄大的开始就可以。韩国人过春节一般是在祭祀完祖先后便儿子、儿媳、孙子孙女、孙媳的顺序来给长辈行大礼:未成年人给长辈行礼时长辈并不还礼,而成年人给长辈行礼时长辈一般会点头还礼。长辈给孩子们压岁钱在中国、韩国乃至在所有过春节的汉字文化圈国家几乎都是共同的习俗。
然而所不同的是:在中国红色是代表喜庆的颜色,所以中国人在给孩子们包压岁钱时用的是红色信封(红包)。韩国人所钟意的颜色是白色,所以韩国小朋友的压岁钱是用白色信封包的。不只是给孩子们包压岁钱的红包,事实上韩国春节和中国的一大不同之处就在于:春节期间的中国大街小巷到处都是红色的装饰物,而在韩国满大街都是白色。中国的拜年可以从除夕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然而韩国人只在除夕和大年初一进行岁拜,初一之后就不再拜年了。
据说韩国人从新罗时代(公元前57年~935年)就已开始过春节了,此后很多中国春节的习俗也被逐渐引入。大约在明代中国人过春节贴春联的习俗传入朝鲜半岛。韩国至今仍保留有贴春联的风俗,只不过多数将贴春联的日期选择在立春之日。至今大多数韩国家庭仍保留着用汉字书写春联的风俗,不过韩国春联是用白纸书写的,从而和中国的红色春联形成了对比。此外韩国的春节风俗活动还有花图、跳跳板、赶“夜光鬼”、看春节等特别节目。
在韩国流传着一种说法:初一晚上夜光鬼会到各家各户试穿每个人的鞋,遇到合脚的就带走。如果谁丢了鞋就要交霉运了。人们为防止鞋子被带走大都将鞋放在屋子里,同时放置筛子或篓子。因为夜光鬼有见到东西就数一数的习惯,当其数完筛子或篓子上的网眼时天也就亮了。韩国人春节祭祖一般使用蔬菜、水果、汤、米饭以及油炸食品。在食物的具体摆放规则商有“红东白西”、“头东尾西”、“生东熟西”等讲究。 韩国人也会在春节前大量采购年货用于走亲访友时互赠礼品。
日本殖民时代为切断朝鲜半岛同中华文化的联系曾一度严格禁止半岛人民过春节,韩国独立后民间涌现出强烈的主张恢复春节的民意,但直到1985年韩国政府才恢复了这个传统节日,不过当时是以“民俗日”的名称予以恢复的,1999年韩国才正式恢复了春节这一名称。作为韩国官方法定假日的春节从初一到初三放假三天,是韩国最长的假日。我国的春节也是三天法定假日,但通常会通过把一前一后两个周末进行调休的方式凑成一个黄金周,但在韩国是没有“春节黄金周”这个概念的。
朝鲜和韩国在历史上曾是一个国家,所以朝鲜过春节的习俗和韩国大体相似,只是由于朝鲜的特殊国情使其更加彰显政治色彩。1967年7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在“根除封建残余”的过程中曾一度废止春节,从此朝鲜领导人的生日开始代替新年等民俗节日成为朝鲜最大的节日。1989年朝鲜恢复了新年、端午、秋夕三大民俗节日,但庆祝规模低于领导人生日,同时民俗节日也被赋予了政治色彩:朝鲜春节放假三天,其间平壤市民会到万寿台山岗上的金日成主席铜像前献花。
节日期间平壤外汇商店和国营商店均开门营业。春节期间万寿台艺术团三池渊乐园在人民文化宫举行了春节演出。正月初一上午朝鲜万寿台电视台播放电影。正月初一下午万景台少年宫举行学生们的迎新演出,当晚朝鲜中央电视台会向全国人民转播这场演出。与此同时在大年初一这天按照尊老爱幼的传统要先给老年人拜年,孩子们则穿着新衣服、带着新帽子向长辈们要压岁钱。亲戚邻居之间也会在春节期间互赠礼物。春节期间平壤大街上随处可见各种标语。
朝鲜的传统“年食”有年糕汤、糯米年糕、蒸糕、糖果、柿饼汁、烤肉和煎菜等等。其中年糕汤是最具有代表性的食物。在朝鲜有“吃一碗年糕汤就长一岁”的说法,因此大年初一全家一定一起喝年糕汤。朝鲜也有我国类似的春晚,但朝鲜的“春晚”不是电视台办的,它的主办方是政府的文化省和军方的总政治局。其实朝鲜“春晚”就相当于中国人民大会堂或国家大剧院的一次向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汇报演出。朝鲜电视台在春节期间播出的电视电影多以中国影视作品为主。
当大唐文明全盛之时日本不仅全面学习大唐先进的制度文明,甚至连生活方式都恨不能直接照搬唐朝,于是唐朝人过的春节、端午、中秋等节庆都传播到日本。在长达千余年的时间里日本和朝鲜、越南等其他东亚汉字文化圈的国家一样使用中国农历,所以也一直有过农历春节的习俗。明治维新以后的日本在“脱亚入欧”这一思维的主导下废除了农历,从此公历元旦就在日本代替了旧历春节的地位。传统的农历除夕日这天由以往的新春佳节演化出了“大晦日”这一节庆。
“大晦日”这天被认为是祈求神灵托福送走旧年的烦恼,迎接美好的新年。“大晦日”这天午夜各处城乡庙宇分别敲钟108下以驱除邪恶,日本人则静坐聆听“除夜之钟”。钟声停歇就意味新年的来到。人们便离座上床睡觉,希望得一好梦。第二天早上家人围坐在一起,互相讲述除夕做的梦。初一这天被日本人称为“正日”,从初一到初三这三天被称为“三贺日。在正日小辈须先去父母那里拜年,然后到亲友家拜年。“正日”这天的早餐是很丰盛的:有砂糖竽艿、荞麦面、屠苏酒等等。
在此之后一连三天都要吃素以示虔诚,希望以此祈求来年大吉大利。现在日本多数城里人已放弃新年吃素习惯,改在“除夜”吃一餐空心面条以祝在新的一年里健康长寿。新年里日本各户门口上方往往都拉起一条草绳或用草绳编的圆圈,称为“注连绳”或“注连饰”。有的还摆上一些松竹。许多公司大厦门口和街头巷口都用松竹梅搭起设计新颖、别具一格的牌楼以示庆贺。人们还将鹤、龟等象征长寿的动物剪纸贴在住宅内外祈祷平安。同时还根据十二生肖刻个年肖相互赠送。
日本邮政省也会发行绘有年肖的“贺年邮票”。无论是个人或是是团体之间互赠贺年片成了最热门的祝贺方式。既然是清除污秽的“大晦日”,那么很多日本家庭和公司也就选择在这天进行岁末大扫除。在这点上很多中国家庭和公司也有类似的习惯,但中国家庭和公司的岁末大扫除一般是在春节前夕不特定的某一天,然而日本家庭和公司通常都会安排在“大晦日”当天。尽管日本的“大晦日”是由传统的农历春节演变而来,但这的确是一种已变异的节庆。
目前日本绝大多数地区已不再过传统的农历春节,不过也有一个地方是例外:冲绳县是由独立的琉球王国演变而来,历史上琉球国深受华夏文明熏陶。迄今为止这里仍是全日本华人聚居最多的地区,也是如今日本境内依然还保留有过春节习俗的地区——春节至今仍是冲绳地区的法定节日。冲绳人从正月初一就开始过节,一直持续到正月二十仍有一系列庆祝活动,比持续到正月十五的中国春节更长,因此又被视为全世界持续时间最长的春节。
冲绳的传统是在腊月二十四举行名为“御愿解”的仪式送灶神上天,正月初四又隆重“迎回”灶神。历史上中国也曾有祭祀灶神的传统,只不过在如今快速城市化的中国这种习俗正在逐渐被淡化。在“旧正月”当天冲绳人要将提前购买好的门松安放在庭院大门两侧,然后向家中供奉的神龛及佛像进献大米、柑橘、钱币等供品。此外人们还要在天亮前在井里或泉水边打起新年的第一桶水。在传统观点中被称为“若水”的这地一桶水具有清洁身心、永葆青春的功效,因此被人们用来沏茶敬神以及清洗身体。
自秦始皇南征百越起直到五代两宋之交越南一直隶属中国郡县管辖,长期深受中华文明熏陶。越南和我国一样使用农历,春节是越南民间最大也最热闹的传统节日。和中、韩等国一样:越南也有自己的春运。在海外务工的越南人以及在大城市打工的越南人基本上都会在春节期间赶回家与家人团聚,所以越南的交通部门和我国一样在春节前一个月左右就开始展开各种调度。越南人把春节视为辞旧迎新的日子,一般从农历12月中旬开始办年货准备过年。
历来越南春节最不可少的大概要数鲜花、年粽、春联、爆竹了。花市是越南春节重要活动之一。比如河内春节前约10天花市就开始热闹。越南人最爱的年花有剑兰、大丽菊、金桔和桃花。除了鲜花、盆景,花市还出售各式气球、彩灯、玩具、年画、春联、年历等,把相连的几条街道装点得五彩缤纷,喜气洋洋。越南春节从除夕到初三放假四天,一般会把节后的第一个周末拿过来凑成六天小长假。从腊月二十三左右越南人就开始准备过年的东西了。
腊月三十贴春联、除夕守岁、放鞭炮、吃团圆饭、看电视晚会节目等习俗都和中国类似。从正月初一开始拜年、赶庙会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越南春运的繁忙程度也大致和中国相仿。大年三十的晚上越南人也会全家围坐在桌旁,吃上一顿丰盛的年夜饭,祝愿来年财源茂盛、万事如意。守岁守到12点时几乎越南所有的城市都会在此时烟花齐放。大年三十午夜12点一过越南的国家领导人就会通过电台和电视台向全国人民发表春节祝词。
越南人也有贴春联习俗。过去春联用汉字书写,文字拼音化以后大部分春联改用拼音文字国语字。如今越南的春联大部分用本国文字书写,也有少部分人仍使用汉字春联。越南春联在颜色上和中国春联一样使用红色。大年初一第一个上门拜年的人是经过挑选的——这个人的生肖不能与男主人的生肖相克,最好是在过去的一年里有所成就之人,因为这预示着把一年的好运带给主人。初二、初三这两天是孩子们向父母致以问候、馈赠礼品的日子。
新加坡主要由华裔、马来裔和印度裔三大族群组成,其中华人占总人口的近80%,所以正月初一、初二、初三都是公共年假。圣诞节一过大街小巷和商业区就换上了中国传统的春节盛装,大大小小的红灯笼高高挂起,年画也贴了出来,一片喜气洋洋。牛车水各个中国传统式的店铺里买年货的人络绎不绝,大街小巷更是播放着传统的新年歌曲。每逢过年在新加坡总能见到肉干店前排着长长的队伍,由此可见新加坡人对这种食物的喜爱程度,这也催生了林志源、美珍香、胡振隆等老字号肉干店。
大年初一庙宇门前总是人山人海,因为所有人都希望能在第一时间上新年的头一炷香,据说这能带来全年的好运。直到1973年以前新加坡政府为避免危险而推行烟花爆竹禁放令,但同时又不希望冲淡年味、保证人们能够热闹地欢度春节,于是就组织了盛装的群众游行会,并取名“Chingay Parade”(妆艺大游行)。发展到今天妆艺大游行已不单单是新加坡华人庆祝新年的重头戏,也成为了新加坡一年一度最盛大、最热闹的嘉年华狂欢节,演出日期通常定在农历新年后的第二个周五和周六的晚上。
长期以来菲律宾的华人华侨每逢春节都要隆重庆祝。时间长了这一习俗逐渐影响到整个菲律宾社会。2004年1月14日菲律宾总统阿罗约宣布春节为全国的“工作假日”,以认可华人对菲律宾社会所做的贡献。她同时还指示政府官员与马尼拉市政府配合举行一系列庆祝春节的活动。阿罗约在宣布这一决定的时候还特地穿上了她出席2001年上海亚太经合峰会时与各国领袖合照时穿的红色旗袍出席午宴。这年1月21日除夕阿罗约还到马尼拉香火旺盛的信愿寺和华人一起听新年钟声上“头香”。
马来西亚政府将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列为法定节假日。其实在除夕前几日华人就会放下手中的工作和生意开始准备新年了。过完年后马来华人就开始早早出门给长辈去拜年了。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必须要给晚辈红包。可是红包里的林吉特(马来西亚货币)的最小面值只有5林吉特币(约合3.1元人民币左右),可以称作是华人区最小的红包了。拜年的晚辈进门前要脱鞋,而握手的方式也和我们不同。马来华人的握手方式是互相碰触一下,然后将手放到额头前用以表示真诚的敬意。
泰国华人在全世界都属于本土化相当高的华人族群。在泰国华族占其总人口的14%左右,是除泰族之外最大的族群。泰国华人的同化程度非常高,由于大量华人和华泰混血大多已经完全融入当地社会,因此并不被计算在华人人口之中。事实上包括如今的泰国曼谷王室在内的中部泰人都或多或少存在与华人融合的迹象。历史上泰国曾将春节作为法定假日,尽管后来春节的法定地位一度被取消,但春节期间华人的公司、店铺一般都会放假5天。
由于泰国华人与本地人的融合程度很高,所以泰国不同于菲律宾、马来西亚的一点就是:不只是泰国华人过春节,甚至就连相当一部分泰国当地人也在华人的影响下养成了过春节的习惯。由于泰国是一个几乎全民信佛的国家,所以春节期间各大寺庙都是人来人往:人们纷纷前往寺庙祈求来年的好运。春节期间曼谷许多地方都悬挂着大红灯笼,用中文写着新年快乐或者是恭喜发财。各处公园广场都会搭建起舞台,会有身穿中式旗袍的主持人主持各种迎新活动。
除了这些有过春节习俗的亚洲国家之外,目前越来越多的西方国家也加入到过春节的行列中,这主要是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所致。不过这些国家过春节大多是借这个噱头吸引中国游客,就像中国人过洋节一样,真正自发庆祝的主要还是当地华人以及居住在华人社区的非华人。其中较为典型的是美国旧金山、加拿大温哥华、澳大利亚布里斯班、新西兰奥克兰以及法国巴黎的唐人街的庆祝活动。目前美国的多个联邦州也已将春节定为法定假日。
2019年2月2日(中国农历春节前三天)埃及吉萨金字塔景区的狮身人面像和三座金字塔第一次披上“中国红”,向中国人民送上新春祝福。金字塔声光表演的全新中文版广播剧也进行了首秀,让中国游客更加深入地了解古埃及和金字塔历史。2019年2月3日(中国农历春节前两天)纽约世贸中心大楼亮灯用“中国红”的灯光效果庆祝中国春节。这也是纽约世贸大楼首次以点亮彩灯的方式庆祝中国节日。2019年2月4日(中国农历除夕之夜)日本东京地标性建筑东京塔举行点亮“中国红”活动。
之所以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向中国发出节日的祝福说明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为什么当我们积贫积弱之时没哪个国家向我们发出祝福呢?国际政治归根结底是由各国的国家利益导向所决定的。可以说在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家企业财团、任何一个国际组织无论喜不喜欢都无法忽视中国在国际上的声音。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世界各国纷纷在中国农历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发出节日的祝福,这样做至少可以取得两大立竿见影的好处:促进与中国的外交关系;赢得当地华人的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