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健康杀手?含糖饮料广告在新加坡被全面禁播了

据美国CNN新闻报道,新加坡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禁止高糖饮料广告的国家。禁令针对含糖饮料,不仅包传统含糖饮料,软饮料、果汁、酸奶饮料以及速溶咖啡广告也都在新的禁令管制之内。广告范围包括印刷、广播和线上等等所有媒体平台,

除了禁播广告,还要求含糖饮料在营养标签上展示颜色编码,列出营养含量以及含糖量。

新加坡卫生部高级国务部长Edwin Tong介绍,该禁令是在经过一系列”公众咨询调查”后作出的,还将在未来几个月继续收集消费者和行业的反馈,然后宣布在明年实施的进一步细节。

除了这两项措施,其他的提议如引入含糖饮料消费税,甚至完全禁止高糖饮料这样的提议,也在议事日程上——目前新加坡各部门也在积极寻找长期可持续的措施,希望籍此来影响市场的消费行为,和进一步推动市场供应结构的良性改观。

Tong说,新加坡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个国家的肥胖率一直在上升:2017年新加坡近七分之一的成年人患有糖尿病,这促使政府积极探索减少医疗保健负担的方法。

近年,新加坡含糖饮料的消费量持续上升。而含糖饮料的高消费量与肥胖和患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病风险上升都有关。

其实,早在这之前,英美等一些国家也有通过通过政策来鼓励健康饮食:美国费城自2017年1月1日起,对汽水等含糖饮料征收每盎司1.5美分的税金;英国政府除了对含糖饮料加征税收外,还将征税款项用于补贴水果蔬菜的消费。此外,政府还向低收入家庭分发牛奶、水果和蔬菜的健康券,还在考虑禁止向儿童销售能量饮料,并在晚上9点前停止垃圾食品的广告,等等。

过量摄入糖分有哪些危害?

过多摄入糖分,会给身体带来哪些负面影响呢?

① 增加龋齿风险:经常吃糖容易造成牙齿、牙缝,口腔中酸性成分增加,牙齿经常受到酸性物质侵袭,会引起龋齿和口腔疾病。

② 增加糖尿病的风险:吃糖过多,会引起肥胖,从而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数据显示80%一90%的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超重加肥胖。

③ 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长期大量吃糖引发肥胖后,或可引起心血管方面的疾病。瑞士专家们研究了1900一1968年食糖消耗量与心脏病的关系,发现冠心病的死亡率与食糖的消耗量呈正比例。

④ 增加抑郁风险:吃糖过多,也会增加抑郁症的风险。发表在《英国精神病学杂志》的一项针对3400多名中年人的调查发现,膳食中含糖类等加工食品太多的人,患抑郁症的风险可能增加58%。

⑤ 可能影响智力:据研究发现,每天至少喝一瓶无糖饮料的人患中风和痴呆的风险是其他人的三倍。虽然不能明确其机理,但已有很多假设,包括改变肠道菌群、影响大脑对于甜味的感知等等。所以,长期没节制地饮用无糖或有糖的饮料可能会对人脑的智力有一定的损害。

无糖饮料健康吗?

那么现在市面上流行的无糖饮料真的比普通含糖饮料健康吗?

糖尿病的饮食控制中曾有一个观点,那就是糖类食物因为会导致人类对于食物的愉悦感并且能量密度较低、升糖指数很高,所以需要严格限制,为了补偿由于甜味的缺乏,所以建议采用无热量人工甜味剂来替代天然糖。

但是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常用的人工甜味剂可能会导致葡萄糖不耐受,从而增加血糖升高的风险。这也提示我们,对于以往被认为是安全的人工甜味剂需要引起警惕,长期使用同样可能影响代谢,导致肥胖、脂肪肝等情况。

识别食物中隐藏的糖

除了可乐等甜饮料,还有一些打着健康口号的食品也需要注意,比如纯水果汁、浓缩果汁这样貌似健康的食物,其中糖分也非常多。

果汁的含糖量在16%至20%之间,按16%来算,一次性纸杯1杯(200克)就含有32克糖。所谓”喝水果”听起来健康,喝进的主要还是大量糖分。

还有乳酸菌饮料、红枣浆、蜂蜜柚子茶、红糖、蜂蜜等,也需要限量。

另外,各种面点也是糖大户。通常微微刚能尝出来一点甜味的点心,含糖量差不多就8%了。市售甜面包甜饼干中要加糖量通常在15%至20%。而南方人通常喜欢的松软小馒头、小包子、奶黄包之类,面团里都要加上5%至8%的糖,吃起来才觉得可口。

日常家庭调味也要注意:做鱼香味的菜都要放糖;拌凉菜为了中和醋的酸味常常放点糖;红烧菜为了增鲜提色要放点糖;很多家庭炒西红柿鸡蛋和醋熘白菜都放糖……如此之多,不经意间又吃下去了好多糖。

选择优质碳水化合物更健康

应该如何控制糖的摄入呢,是所有糖甚至连碳水化合物也不能吃吗?

健康饮食应该是摄入适量的优质碳水化合物:五谷杂粮是可以吃的,水果也是可以吃的, 而常吃的糖果、甜点、零食、甜饮料等,从健康角度考虑,就需要相应控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