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寻坊新加坡的华人味,都藏在你不知道的地方

曾几何时,我们身边原来那些走街串巷的小货郎不见了;听到叮叮当当声就知道有“麦芽糖”吃的时光也没有了;穿着裤衩、踏着拖鞋、摇着蒲扇,一挤一堆人的地方——你家旁边的杂货铺也几乎没了踪影了。是真的我们的时代脚步太快了吗?

那些曾经热闹的地方

前些日子到新加坡,幸得吴金沙会长,带着我们一起去寻访新加坡新加坡华人传统杂货店,去感受新加坡华人浓浓的人情味。

这里曾经是个热闹的地方,甘榜村民每天进出购买柴米油盐,偶尔也会停下脚步和店主闲聊。到了傍晚天色渐暗,店里就会亮起一盏盏暖和的煤油灯,为晚归的村民照亮夜路。

如今的致成商店,被一栋栋高耸冰冷的水泥建筑物包围,唯有这家杂货店保留了50多年前的旧式建筑风格。光顾杂货店的顾客人数已大不如前,购买的物品也大多不再是日用品,改为汽水、零食和香烟等零散物品。

位于乐赛路(Rosyth Road)31号的致成商店,是本地少见的私人住宅区内的传统杂货店。一层楼式的蓝顶老旧房屋,除了是售卖包罗万象食品和用品的杂货店,也是店主翁柳兴(73岁)与妻子的住家。

翁柳兴还清晰记得15岁那年,小学毕业后就来到这家杂货店打工,以帮忙养家。他从零开始学起,学习买卖、订货、送货等,不久后便驾轻就熟。1983年,当时年迈的店主决定退休,翁柳兴便将商店买过来,接手做下去。回忆起刚加入杂货店工作的情形,他说:“六七十年代的生意最好,因为那时候还没有超级市场出现。这里以前是甘榜,附近的居民每天都会来买东西,生意非常好。”语气略带感慨。

超市促使传统杂货店顾客流失

的确,在新加坡走上现代化道路之前,市民主要依赖住家附近的杂货店购买粮食和各种日用品。一直到1973年,为了应对油价上涨导致的通货膨胀问题,新加坡职工总会平价合作社(NTUC FairPrice Co-Operative)在大巴窑开设了本地首家职总平价超市,并由当时的李光耀总理主持开幕仪式。

超市的出现,开始造成传统杂货店的顾客流失。据新加坡杂货店联谊会统计,在1970年代,本地有超过1200家杂货店,如今却只剩下100多家。

新加坡杂货店联谊会会长吴金沙(76岁)指出,昔日的传统杂货店不仅为邻近住户提供粮食和日用品,有时甚至还会提供贷款,让村民有足够资金修建房屋,是个充满人情味的地方。

他透露:“在70年代,消费者可说是非常依赖杂货店。尤其是在乡村里,要是有村民须要更换亚答屋或沙厘屋的屋顶,他们通常会向杂货店先借一笔钱去做维修,到了月底领了工资再偿还。可见杂货店在当时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人情味的残余,允许少数老顾客赊账

传统杂货店最富有人情味的地方,在于它以往会为顾客提供免费送货服务,并允许赊账。然而今时今日,允许顾客赊账的杂货店已非常少见。汪加喜、许键豪和卓猷义说,至今依然会特别允许几名老顾客赊账。卓猷义也透露,目前依然会为几户行动不便的年长居民提供免费送货服务,延续了传统杂货店的一些做法。

正如吴金沙所说:“传统杂货店是最有人情味的地方。顾客每天进进出出,老板每一个都认识。即便只是路过,彼此也会亲切地打招呼。遇上过年过节、大喜之日等喜庆,也会礼尚往来,充分体现出甘榜情谊。

“传统杂货店一个个在岛国上消失,实在令人惋惜。我想,现在要找到一个像杂货店这样充满温暖和人情味的地方,已经是不太可能了。

我想城市的生命力不仅在于高楼大厦,而更应该在于那些知名或不知名的巷弄之间,旅人穿梭于人潮和车流中,却止步于某个街角,即便不能遇见爱情,也可以收获一份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