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提醒:电信诈骗猖獗数十位中国公民“中招”

电信诈骗猖獗数十位中国公民“中招” 中国驻新加坡使馆发出提醒

近年来,新加坡电信诈骗案猖獗,诈骗手法和套路层出不穷,令人防不胜防。近来短短一个月就有数十位中国公民在新加坡“中招”。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近日发布提醒,希望当地中国公民高度防范电信诈骗。

诈骗案增四成

根据新加坡警方公布的最新数据,2019年上半年,新加坡10类诈骗案件与去年同期相比,激增四成至3591起;诈骗金额从5920万新元飙升至8310万新元(折合人民币约4.3亿元)。其中,电子商务、贷款、性服务和网络爱情诈骗居多,占了10类诈骗案件总数的八成,比去年同期多出了58%。在某起网络爱情骗局中,受害人损失高达242万新元(折合人民币约1250万元)。

据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公布资料显示,近一个月以来,使馆已接到数十位遭电信诈骗的中国公民的求助,求助者受骗金额高达数百万元人民币。受骗者以留学生居多。

诈骗集团通常是跨国运作,这使执法机关在取缔诈骗集团时困难重重。而赃款是通过当地钱驴转移到外国的银行户头,加大了执法当局的追查难度。对此,新加坡商业事务局在2017年10月成立了跨国商业罪案特别工作组,调查跨国诈骗案。该工作组曾与马来西亚以及香港警方合作,展开六次联合行动,对付网络爱情骗子。今年4月,两名在马来西亚运作的尼日利亚爱情骗子落网,并被遣送到新加坡。

冒充执法人员

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17日再次发布领事提醒,希望当地中国公民高度防范电信诈骗。

使馆援引新加坡警察部队的消息说,新加坡电信诈骗案目前呈高发态势。诈骗分子以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工作人员、中国或新加坡警方、新人力部或移民局官员、“DHL”快运公司或当地电信公司工作人员等各种名义,谎称接电话人或其亲属涉嫌犯罪,企图欺骗受害人汇款到指定账户或套取其网上银行登录信息及密码。

据报道,中国驻新加坡使馆近日接到在新中国公民求助,称其遭遇电信诈骗并遭受重大经济损失。犯罪嫌疑人自称是DHL快递公司工作人员,谎称受害人寄往中国的快递中藏有违禁品,被中国海关扣留。随后,犯罪嫌疑人将电话转接到北京“警官”和“检察官”,“警官”和“检察官”则谎称受害人涉嫌一起国际犯罪案件(诈骗、洗钱等),并出示伪造的“逮捕令”,以坐牢等威胁要求受害人提供个人账户信息及网上银行登录、转账动态密码,将账户中巨额资金盗走。其间,犯罪嫌疑人还胁迫受害人下载所谓“公安内部安全监测软件”,屏蔽受害人手机信号,使其无法及时收到银行发来的账户变动通知短信,错过最佳报警时机。使馆提醒,在新加坡中国公民如接到陌生电话应坚持“三要”和“三不要”。“三要”是要通过可信渠道向中国大使馆或新加坡警方等机构核实,要在5分钟后按来电号码回拨查证,要与家人、朋友沟通商量,冷静处置;“三不要”是不要轻信来源不明的电话,不要听从诈骗分子转账要求,不要泄露个人身份及银行账户信息,不给诈骗分子任何可乘之机。

如不幸被骗,要立即向新加坡警方报警,并联系本人开户银行,采取冻结账户、追讨被骗资金或其他止损措施。必要时,要向本人国内户籍地公安机关报警。如本人无法直接报案,可通过国内亲属报案。

成立反诈骗中心

为了打击和防范诈骗行为,新加坡警方和商业事务局成立了反诈骗中心有助于降低受骗者的经济损失。

反诈骗中心于今年6月18日成立。该中心与银行、电信公司以及电子商务平台合作,迅速冻结涉及诈骗的银行户头、切断诈骗者使用的电话线以及警惕用户有关支付平台上的可疑账号。

据当地媒体报道,新加坡反诈骗中心自成立两个月以来,提交了约1000份有关电子商务诈骗和贷款诈骗的警方报告,冻结了815个诈骗的银行账户,挽回经济损失85万美元。

在新加坡反诈骗中心成立之前,银行冻结可疑户头所需的时间长达14至60个工作日。此外,侦查人员要向银行索要资料时,必须呈上多种表格。目前,银行冻结可疑账户的时间已缩短至几天内就可完成,而警方也只须申请一次便可获得所有的相关资料,这大大提高了侦查诈骗案的效率。然而,这也反映了银行在反诈骗工作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诈骗事件越来越猖獗,银行或许必须重新审视以及调整客户隐私以及反诈骗之间的平衡点。

此外,电信公司和电子商务公司也更主动地配合执法机关。电信公司在警方提出要求的同一天内,切断可疑的电话线;电子商务平台主动监测以及删除虚假账号,以在源头制止电子商务骗案的发生。数字平台Carousell在3月推出了机器学习技术,有效阻止了75000个新账户的创建。

(责任编辑:赵金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