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降低低效产业、提升城市功能,这里的老百姓幸福指数将更高

“如果以前是产业区,那么未来就是创新型城区,需要加强民生服务、城市风貌营造、对外通道链接、生态环境整治等城市功能提升,补足城市功能短板。这份产城融合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给无锡高新区的未来指明了方向。”9月24日下午,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兼长三角分院院长相秉军,在无锡高新区(新吴区)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区产城融合规划及三年行动发布会上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无锡高新区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自1992年成立以来,从占地5.45平方公里的偏僻郊区、农田阡陌,成长为辖区面积220平方公里的经济大区、实力强区,成为无锡乃至全省的现代产业高地、科技创新先锋和对外开放龙头,在全国高新区版图中强势崛起。虽然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但同时也面临城市服务功能不足的问题。从产业区到行政区需要加强民生服务、城市风貌营造、对外通道链接、生态环境整治等城市功能提升,补足城市功能短板。

记者看到,这份产城融合规划及三年行动在对新吴用地布局、优化产城功能对比上做出了明显的调整,重新确定新吴产城功能的比例。在保障新吴产业规模前提下,适当优化降低新吴低效产业用地比例,从42%调整为30%—35%,城市功能占比从40%调整为45%-55%,基础设施占比从18%调整为15%-20%。

精心部署打造“一核四心三轴”空间结构新格局,“一核”即新吴太科城创新核,“四心”即长江路副中心、梅里古镇副中心、硕放临空副中心、鸿山度假区副中心,“三轴”为泰伯大道——伯渎河人文轴、长江路——大运河活力轴、新华路——太湖湾科创轴,呈A型发展轴线。而在功能分布上,则对六大主要区域进行“两城四区”规划,如新安——太湖湾科创城,硕放——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江溪——商务创新区,旺庄——新加坡科创城,梅村——中欧产业合作创新区,鸿山——旅游度假区。

除此之外,规划还从综合交通、公共服务、国际化服务、蓝绿空间、农业文旅等支撑体系,制定近远期结合的规划实施时序,为新吴区高质量发展建立了坚实的规划支撑。

如城区建设上,构建多层次、全覆盖的城乡生活圈,匹配多元人群需求,如15-10-5分钟社区生活圈,儿童老人友好型生活圈,产业社区生活圈和乡村社区生活圈。打造长江路商圈,建设提升日韩美食文化街、梅里古镇、泰伯文化等10处特色街区、商业综合体等。

构建京杭大运河文化、伯渎河文化、望虞河文化这3条休闲廊道以及以现代农业为基础的农业+文旅农融合精华片区,塑造精品农文旅旅游线,如特色文化线、慢行游线、观光巴士线、竞走与马拉松线。

据悉,三年行动计划旨在通过启动科技创新引领行动、智能制造升级行动、国际城区建设行动、人文品质提升行动、绿色低碳示范行动、城市精细治理行动,预计2025年社会总投资8000亿元,近三年社会总投资3000亿元,开展600余个项目,高质量推动产城融合建设。

无锡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新吴区委书记崔荣国表示,“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一核四心三轴”的空间发展新格局既是高新区擘画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最新指南,更是高新区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的郑重宣言。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季娜娜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