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中国“两手抓”提振世界信心(环球热点)

张 红

2月12日,北京北汽延峰工厂内,工人们佩戴口罩工作。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包括穆迪分析公司在内的诸多机构都认为,这恐成“史无前例的黑天鹅事件”。作为全球化经济中的关键一员、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的重要性凸显。中国复工潮的到来,让世界冷静下来。中国采取的果断措施,让国际舆论增加了对中国和世界经济的信心。

目前,中国正处于疫情防控关键阶段,经此一“疫”,各方更认识到,作为全球供应链关键一环和世界重要需求来源地,中国好,世界会更好。

世界无法置身事外

2003年,中国在全世界经济中的占比为4%左右,如今为16%。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日前刊文称,自2003年非典疫情结束以来,中国已成为全球经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不仅是世界工厂,还推动着世界对石油和铜等大宗商品的需求。中国还有大批富裕的消费者,他们在购买奢侈品、汽车,到世界各地旅游。

法国《费加罗报》认为,中国受疫情打击,欧盟对华出口会大幅放缓,由此造成欧盟的经济损失,其中对华出口大国德国、意大利损失将最大。

美国也无法“置身事外”。以旅游业为例,牛津经济研究机构下属的“旅游经济”预测,2020年来自中国的访美游客将下降28%,支出减少58亿美元。

目前,中国是全球33个国家的最大出口目的国和65个国家的最大进口商品来源国。据穆迪分析公司报告称,新冠肺炎对中国及海外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依赖中国消费者及中间产品的商品和服务行业。

据英国调查公司英富曼公司的报告显示,全球智能手机的约65%、笔记本电脑的约45%都在中国生产。研究机构战略分析公司发布报告称,中国市场手机出货量将比预期减少5%,预计全球市场将较预期下降3%。

汽车行业也受到明显冲击。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汽车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德国汽车工业31%的销量来自中国市场、四成营业额来自中国客户。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统计显示,2018年日本从中国进口的汽车零部件总额达到约3470亿日元。

《中国消费者待在家中,世界零售商遭受打击》,彭博新闻社网站的报道称,百货商店和奢侈品商店迅速受到影响。英国时尚品牌博柏利40%的销售额来自中国消费者。日本化妆品制造商资生堂公司和旗下的迅销公司在中国的销售额占各自总销售额的约1/5。资生堂公司表示,在中国农历新年假期期间,公司旗下4个顶级品牌的在华销售额减少了一半以上。

失去中国游客也让多国担忧。日本共同社报道称,2019年访日中国游客达959万人次,占整体的三成,在各国家和地区中居首。如果目前的禁令持续,访日中国游客将减少约四成。泰国国家旅游局局长育他沙也表示,2019年,约有1090万中国内地游客访问泰国,带来至少4260亿泰铢(约合人民币1000亿元)的收入,约占泰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0%。受疫情影响,今年前4个月,中国内地旅客的入境量将最多下降80%,可能导致泰国损失980亿泰铢(约合人民币230亿元)的收入。

经济成为抗疫新战场

“疫情叠加复工潮,经济成为新战场。”《金融时报》中文网10日刊文说,随着返程开工潮出现,疫情战场从武汉转向中国其他各大城市,尤其是中小企业,它们往往能最先感受到经济下行的压力。

国际社会紧张地关注着中国企业复工。多数媒体都注意到了中国的谨慎。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形容说,中国正“谨慎”复工。“返工潮来临,中国严阵以待。”英国路透社10日的报道聚焦中国当天迎来春节假期后首个集中复工日。报道指出,中国多个城市连日来出台更加严格的防控措施,除了鼓励远程办公,也为返工者提供全方位的防疫指导。“中国‘断断续续’复工。”法新社报道描述了北京、上海等城市当天的街头人流和车流增多,通勤者都戴着口罩。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报道称,办公楼则纷纷制定严格的卫生与防控措施,大多数企业也是“有限复工”。

为了降低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影响,中国政府正在积极行动。据路透社2月11日报道,中国国务院近日发出通知称,既要切实做好春节后返程和复工复产后的疫情防控工作,确保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又要及时协调解决复工复产中的困难和问题,尽早恢复正常生产,为疫情防控提供充足的物资保障,为稳定经济社会大局提供有力支撑。报道指出,为帮助对抗此次病毒疫情,中国央行已经为银行系统注入资金以提振市场信心。银行业和保险业监管机构也敦促放贷机构降低利率。此外,据《日本经济新闻》2月11日报道,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中企有意通过“不可抗力”条款免除违约责任。目前已经有约100家中企收到了中国贸促会开具的证明书。

“这种应对危机的有力措施远比危机本身重要,可能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彭博新闻社网站报道引用美国黑石集团首席投资策略师乔·齐德尔的话说。

长期向好趋势未改变

继全球市场因新冠肺炎疫情遭遇下挫后,中国政府多重举措稳定市场效果逐渐显现,加之世界各国的积极应对,避险情绪出现降温。目前全球市场已逐步恢复理性,开启新一轮反弹。分析普遍认为,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在疫情达到峰值后会实现较快复苏。

近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都表示,支持中国为疫情防控采取的措施,对中国经济韧性“充满信心”,认为中国有足够的政策空间来应对疫情,中方防控疫情的努力有效降低了世界经济可能面临的风险。

信心源于中国的积极有效应对。彭博社报道称,中国政府决定股市如期开市,给全球投资者带来信心。报道引用专家的话指出,从宏观角度看,可以看到中国政府进一步开放投资市场的决心。这是中国政府在过去几年里反复强调的改革方向,而本周股市如期开市的举措表明中国政府是信守承诺的。这也有效缓解了国际社会对于中国经济的担忧。

英国《金融时报》副总编辑马丁·沃尔夫也认为,目前投资者並没有认为此次疫情会对全球经济甚至中国经济造成重大冲击。他指出,中国经济发展持续具有竞争力,更加开放有效。

中国全球化智库主任王辉耀10日在媒体刊文指出,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比“非典”时期更坚实,政策手段更有效,资源更多,生产力更强。得益于技术和服务业的进步,中国经济比17年前更加灵活。在稳定经济方面,中国可以发挥其治理能力优势,对危机进行强有力和全面的应对。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刊文称,经济学家们表示,目前的影响依然可控,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将“转瞬即逝”,仅对全球增长产生微弱影响。摩根士丹利表示,如果病毒在2月或3月达到顶峰,中国第一季度经济增长可能会受到0.5%至1%的影响,但在补充库存需求和反周期政策的推动下,后期复苏会比较强劲。摩根大通银行经济学家也预测,危机结束后,中国和全球经济将在今年中期恢复至危机前正常水平。

正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所说: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以及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因为这场疫情而改变,我们有能力把疫情对经济的影响降至最低。今天,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30%。如果中国经济受到冲击,那么必然会波及其他国家,世界经济也必然会受到影响。所以说,中国的抗疫斗争既是为自己,也是为世界。支持中国、帮助中国,也是在维护国际社会共同利益。

责编:刘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