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泉州古城文化 ( 老建筑 )

视频加载中…

第三章 寺庙宫观

第一节 佛教寺庵岩塔

佛教传入泉州以后,先后创建了大批佛寺,全市共有佛寺800多座,有名称可考的600多座。这些佛寺大多集中建于府城所在地晋江县(今鲤城、丰泽)。根据记载,原晋江县(包括今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晋江市、石狮市)曾建有200多座佛寺。其中,开元寺、承天寺、崇福寺被称为“三大丛林”;海印寺、宿燕寺、朵莲寺、庆莲寺被称为“女众四大丛林”。 1983年后,开元寺、承天寺两座被列为全国重点佛寺;旧市区的承天寺、崇福寺、海印寺、铜佛寺及其他县区如南天寺等11座被列为省级重点佛寺。

开元寺

位于市区西街。始建于唐垂拱二年(686年)。寺址原是州民黄守恭的桑园。相传,当时“守恭昼梦僧乞其地为寺,守恭曰:必须桑树产白莲乃可。僧喜谢,忽失所在。越二日,园中桑树,果开白莲。守恭即产莲处建尊胜院,延匡护大师居之,有司以瑞闻,敕建莲花道场”。今大殿匾额“桑莲法界”及殿西“桑莲古迹”即源于此。初建大悲阁正殿。长寿元年 (692年)改名“兴教寺”,神龙元年(705年)改名“龙兴寺”,唐玄宗开元廿六年(738年)诏令天下诸州各建一寺,以纪年为名,遂改称“开元寺”。历五代至宋,旁创支院一百二十所,支离而不相属。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僧录刘鉴义呈请朝廷批准,把众支院合为一寺,赐额“大开元万寿禅寺”,延僧妙恩住持,僧人竞集。元末社会动乱,寺受到大破坏。明成化、弘治年间(1465-1505年),寺庙一度衰落,至隆庆、万历时(1567-1619年)佛宇僧舍大半被附近居民占住,直至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才加以重修,但已不能尽复旧观,“寺院及僧舍仅存十一于千百之间而已”。此后,寺舍只有损减而无扩充。到了民国,圮坏更甚。民国十二年(1923年),名僧转道、转物合力募资,圆瑛主持重修,但也难全其功。1981年后,政府落实宗教房产政策,收回大部分被侵占的房产;海内外信徒捐资翻拆重修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东西两廊以及西侧水陆寺,增建五观堂、弘一法师纪念馆、祖堂、道祖塔院、地藏阁等。此时,寺庙的规模才比较完整。这次大修,新加坡侨僧广净募资出力最大,原泉州市长王今生接受委托,领导修建工作。

目前,全寺南北长260米,东西宽300米,总面积约78000平方米。中轴线有紫云屏、天王殿、拜亭、拜庭、东西两廊、大雄宝殿、甘露戒坛、藏经阁和五观堂;东翼有檀樾祠、祖堂、道祖塔院、地藏阁和准提禅寺(2000年后改建为泉州佛教博物馆、弘一大师纪念馆);西翼有功德堂、尊胜院、水陆寺和大城隍照墙麒麟壁。2000年后,又创安放骨灰的安养院。镇国、仁寿两塔分别耸立在东西两广场中。

开元寺的构筑形式为密宗规制。寺前照墙“紫云屏”,建于明万历四年(1576年)。“紫云屏”三字乃明代泉州著名书法家陈于王所书。天王殿,始建于唐垂拱三年(687年),面宽五间,进深三间,悬山式顶建筑,左右供密迹金刚和梵天的巨大神像。殿柱有宋朱熹撰联“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弘一补书。殿后紧连一座卷棚歇山顶的拜亭。亭后是宽敞大石庭,即拜庭。拜庭两列数百年的古榕,绿荫下列置宋以后历代的石经幢、小石塔和焚帛炉十余座。拜庭紧连大雄宝殿之前一个宽大方形石平台。平台的束腰嵌有74方人面狮身石浮雕。

大雄宝殿始建于唐垂拱二年(686年)。传说建殿之时有紫云飘绕盖地。故又名紫云大殿;全殿立柱86根,因此,紫云殿又称百柱殿。殿为重檐歇山式建筑,面积1387平方米,内供5尊丈八金身的五方佛,横梁斗拱上嵌有24尊“飞天乐伎”。佛前供有明末郑芝龙所捐的铁铸大香炉。殿内五方佛背面供观音菩萨和十八罗汉。殿后廊檐下,有希腊哥林多式风格石刻及古代印度神话人物之石柱一对。

大殿之后是甘露戒坛。相传,唐时此地常降甘露,僧行昭因此凿甘露井一口。宋天禧三年(1019年)建戒坛,遂称“甘露戒坛”。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名僧敦照按照古图经,重新改创。坛有五层,其间高下广狭之度,都符合古制。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被毁,明洪武三十三年(1400年)名僧正映重建。坛为重檐八角钻尖式建筑,坛盖为蜘蛛结网式藻井结构。坛中最高层供明代木雕卢舍那佛,高1.8米。中为四大菩萨。下有八大金刚。

戒坛之后是法堂。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僧录刘鉴义建。民国十四年(1925年)僧圆瑛改建为两层楼阁,上层为藏经阁,下层为法堂。

寺东翼的檀樾祠,旧时为伽蓝祠,元至正间(1341-1368年)僧妙恩建。

弘一大师纪念馆创建于1984年,2000年迁建扩大规模,馆内陈列近代高僧弘一法师的佛学著述、艺术作品及日常用品等。

寺的西侧有桑莲古迹。一棵势如蟠龙的桑树,传说寺始建时曾经开过莲花。躯干被雷电劈分为三,生机仍然旺盛。

泉州佛教博物馆,规模宏大,建筑壮丽,展品十分丰富,其中一些属稀世之宝。

附1:东西塔

东西塔矗立在泉州开元寺内,是中国现存最高的石塔。千百年来,一直是泉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

东塔名镇国塔,高48.27米,位于寺的东广场。唐咸通六年((865年)文偁和尚“置大柜四衢待施者,至夕钱辄满”(《开元寺志》),募化建了一座5层木塔。宋开禧中(1205-1207年),改作13层。南宋宝庆年间(1225-1227年)改为砖塔7层。熹熙二年至淳祐十年(1238-1250年),“僧本洪始易以石,一级而止,法权继之,至第四级化去(去世),天竺讲僧乃作第五级及合尖”。(《开元寺志》)历时12年之久。

西塔名仁寿塔,高45.066米,位于寺之西广场。初建于五代粱贞明二年(916年)。闽王王审知特命从福州浮海运来木材,建木塔7层,号无量寿塔。北宋政和四年(1114年),改名仁寿塔。南宋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遭火焚毁。淳熙间(1174-1184年),僧了性再造,又毁,僧守淳改为砖塔。绍定元年(1228年),僧自证始易砖为石,建造历时10年。

两座石塔都是在公元十三世纪上半叶建造的,前后用了22年时间。西塔比东塔早10年建成。

两座石塔形态相似:八角、飞据、五层楼阁式仿木结构。每层有四门四龛,门旁及龛内全部嵌有菩萨、罗汉、金刚力士、护法诸天等石雕像,双塔共雕刻有160方佛像、40方释迦牟尼成佛的故事,加上其他雕刻,共计384方。这些雕像神态各异,刻工精巧。门龛之外绕有檐廊,护以石栏。塔顶有铁香米、铜宝盏、沃金葫芦,用铁索系于塔之八角。塔的须弥座周长60米,塔身平均周长40米,塔壁厚2米。石梁、石斗拱、石柱榫接严密,浑身上下全用经过精雕细琢的巨大花岗石叠砌。这些巨大的石头每块估计重达一千多斤至数千斤,当时没有起重机,相传是在塔的周围垒了土坡,由下慢慢推拉上去的。工程之浩大、艰难,于此可见一斑。双塔经历了七八百年的风雨雷电、甚至明万历间的八级地震,依然巍然屹立,完好如初。

附2:小开元寺

位于泉州开元寺东侧。清康熙元年(1662年)仿照开元寺中轴线建筑形制造建,故名“小开元寺”,又称准提禅林。现存大殿、戒坛及两旁厢房建筑。辛亥革命时是泉州同盟会机关所在地。现改建为“泉州佛教博物馆”、“弘一大师纪念馆”。

附3:水陆寺

位于泉州开元寺西侧。原专祀阿弥陀佛,本名极乐院,或称阿弥陀佛院,建于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年),明初重建。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移西街旧馆驿水陆寺于此,故改今名。清同治十年(1871年)重修,1990年全面翻修。殿宇单檐歇山式,面宽三间,三进深,内供释迦牟尼佛,像高3.4米。

承天寺

位于市区南俊巷,规制宏大,被称为“闽南甲刹”。原是五代清源军节度使留从效南园。五代后周显德年间(954-960年)始建,初名南禅寺,曾置僧田900石,僧省僜为第一世住持。宋景德四年(1007年)赐名承天;嘉佑间(1055-1063年),改名能仁寺;政和七年(1117年),复名承天寺,另名月台寺。元至大间((1 308-1 311年)建七级浮屠一座,后毁于火灾。明洪武、永乐间(1368-1424年),僧原辅、道陵、智庄、得众、至昌先后修葺。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增建檀樾祠,不久毁于兵。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僧方灿募缘重建佛殿。万历间(1573一1619年),僧宗彬、慈约再度修建。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郡人施世騋重修。嘉庆十四年(1809年),中书曾宝光暨僧淡起、淡融、然修、奕秋等重修。清光绪间((1 875-1908年),寺宇破落,僧云果托钵海外,起而中兴。“文化大革命”期间,惨遭劫难。1982年,泉州市人民政府决定修复,成立了以王今生为主任的修建委员会,新加坡侨僧宏船发愿募资重建,何慧忠捐出人民币1000万元。1985年,修建工程开始,以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敕封月台承天禅林胜境图》为蓝本设计,历时5年,基本恢复了原有规模。全寺总面积约50000多平方米。其布局:山门面西,百米甬道旁原有石塔7座(现有5座)和高大榕树5棵,塔系宋景德中(1004-1007年)僧祖珍建。寺院坐北向南。中轴线近300米,有弥勒殿、放生池、大雄宝殿、法堂、文殊殿。东翼依次为圆常院、广钦佛教图书馆、僧寮、客堂、龙王殿、大悲阁、五观堂、一尘精舍、祖堂,以及公园式的“南园故址”。西翼有檀樾王公祠及其他建筑物。

弥勒殿中供弥勒菩萨,左右为天王、力士像。殿后供韦驮像。钟鼓楼接连在弥勒殿的左右两侧。弥勒殿之后有放生池,民国八年(1919年)由僧会泉主持修砌。再后一进是宽广大庭,庭中有铜宝鼎一座,两旁各有古榕树一裸。步上玉墀,即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前,有铁宝鼎一座。殿中供释迦、药师、阿弥陀三如来,护法神将分立左右,十八罗汉列坐两边。殿后供观音、文殊、普贤、地藏四大菩萨及普庵祖师。过方庭是法堂,中间供阿弥陀佛接引像一尊,高2米余,七宝铜所铸,系隋代由印度运来。法堂之后是文殊殿,供文殊菩萨像。

由钟鼓楼至法堂,东西两侧各有100多米长的走廊,中间由几道拱形砖门隔开。大殿前东西两廊壁间嵌有脱胎浮雕二十四诸天神像,法堂前两廊壁前画有12幅以佛经故事为题材的仿古壁画。

寺东翼的龙王殿前,有龙王井一口,直径约3米,井水清醇,水源量居泉州古水井之冠。大悲阁为八角环廊结构,内供铜质千手千眼观音像1尊,属古文物。一尘精舍,现在改为念佛堂。

寺西翼的檀樾王公祠,祀开闽三王——王潮,王审邽,王审知。

南园故址系花园式结构,内有方池、亭廊,花木蓊郁翠碧。历史上承天寺有十大奇景:榕径午阴、塔无禽栖、僵松清风、瑶台明月、卷帘朝日、推篷雨夜、方池梅影、啸庵竹声、鹦山暮云、石如鹦鹉。宋代泉州知州王十朋曾题有十奇诗,明代大学士张瑞图书写。现嵌于“南园故址”南边廊壁上。

一说:“未有承天,先有光孝”,原先有一座光孝寺,在今承天寺西侧,早年的光孝大殿毁于“文化大革命”。

崇福寺

位于市区东北隅,全寺占地面积近20亩。宋初平海军节度副使陈洪进之女在那里出家为尼,陈洪进特在附近的“松湾古地”(古时,其地曾有晋松四株)为之建此寺,并拓罗城包之。初名“千佛庵”,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3年)赐名“崇胜寺”,至道中(995-997年),改名“洪钟寺”,元佑六年(1091年)改名“崇福寺”。近千年来,历经兴替。20世纪30年代,住持僧妙月和尚托钵菲律宾,募资重兴寺宇。“文化大革命”期间又遭破坏。20世纪80年代,新加坡常凯、香港元果等僧人捐资复建大雄宝殿、天王殿、钟楼、鼓楼,稍复旧貌。其后,台湾著名学僧常觉继募巨资,重兴各座殿宇、重建大悲殿、藏经阁、客堂、僧舍等等,又绿化全寺,铺砌道路。目前,整座寺宇焕然一新,十分壮观。崇福寺以宏钟、斜塔、千人鼎“镇山三宝”著称,闻名海内外。宏钟:铸造于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高2米、圆径1.27米、重800余公斤,用纯铜铸成,钟身铸楞严神咒,钟声洪亮,相传可达十多里外的洛阳桥。斜塔:建于宋代,高13.33米,广6.66米,七层八角形,用花岗石砌成,每面镌刻佛像。斜塔又名“应庚塔”,相传,塔能应年庚倾斜,欹向某方即预兆该方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如偏欹东南方,即兆示当年晋江、石狮一带丰年大收成。偏斜西南方,即预示南安、安溪一带年丰。偏西北,即兆永春、德化丰年。偏东北,即兆惠安好收成好年景。 2000年,释常觉出资并主持拆塔重修,再复旧观。千人鼎:高约2米、厚8厘米、阔1.67米,可供千人饭食。可惜,年久月深,鼎现已毁坏。近代,该寺以罗汉拳、少林拳术闻名,特别是妙月师“双拳铁罗汉,十亩老农禅”蜚声海内外。门下弟子足迹遍及东南亚各国。

少林寺

根据史料记载和专家考证:泉州曾建有规模宏大的少林寺,泉州是南少林拳术的发端地。历史上的泉州少林寺曾经过三兴三废。后来复建的东禅少林寺已无少林武僧。

少林寺位于市区东门。清乾隆《泉州府志》载:镇国东禅寺“唐乾符中(874 -879年)郡人郭皎、卓怿建,僧齐固者居之。广明元年 (888年)赐今名。宋德佑(1 275年)、元至正(1341-1368年)两次遭火,不久复建。明宣德十年(1435年)复修,后废”。相传,此寺系南少林寺部分遗址,毁于清乾隆中(1736一1795年),后复。近代此寺仍存,只是规模缩小。

为了弘扬南少林拳术,经海内外武术界人士和善信募资,又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1992年于少林寺原址一一清源山凤山之麓开始重建。1997年完成了首期工程:大雄宝殿、五观堂、僧舍。1998年成立了武僧团,数年中先后招收了数百名学员学习少林拳术。其中有来自法国、以色列的学员。

该寺近年根据北宋文献记载的规模继续增建。1992年,境外信徒募款重修了照墙、大殿、弥勒殿和报恩堂等。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为之书额“东禅少林寺”。

铜佛寺

位于市区百源川池边。原名百源庵。宋时即有此庵,今庵翻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创建人杨元锡。清乾隆十七年(1750年)施国宝重修,易名铜佛寺。寺内16尊佛像,全系铜铸,高皆四五尺,雕塑技艺精妙,是镇寺之宝。全寺目前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相传宋时,名相韩琦出生后,其母连理寄放小韩琦于寺中。

宿燕寺

位于鲤城区江南镇亭店村。传说,附近有古代五百比丘墓,清末杨嘉姑斥资在老君山洞建佛堂道场,时有喜燕投宿,故名为宿燕寺。原寺宇主殿不上30平方米,两厢似燕翅。1980年以来,宿燕寺住持、菲比丘尼广仁师扩建大雄宝殿、大悲殿等殿堂和其他楼阁、法堂彩门、花园、放生池、僧舍、素餐馆等,创办了文莲(该寺第三代住持)赠药处。广仁师还在菲律宾建造了一座宿燕寺和五层大厦的文莲施诊所。泉州宿燕寺现规摸宏大,周围风景优美,为旅游胜地。燕子归巢,是不是海外游子叶落归根的一种夙愿?!难怪如此牵动海外华侨华人的乡魂!

释迦寺

位于市区东鲁巷,寺址原系宋末元初大海商、显宦蒲寿庚书房的一角落,明代时建一小庵堂。明万历间(1573-1619年),大学士李廷机之女,许婚未嫁而未婚夫夭亡,遂矢志到此庵静修。李廷机因此用自己的薪俸为她修佛殿、斋堂等,寺宇初具规模。明天顺三年(1459年),锡兰王子昔利把交刺惹来中国朝贡后定居泉州,其后裔世济美于清雍正三年 (1725年),购民田一段二丘、水池一口、临池厝地基一所六间、民房一座三间、粪池二口、厝前秧夹园一段。这些田厝池塘,后皆为释迦寺寺产,现尚保存有契据二纸。寺中有释迦悟道像一尊,高10厘米,青铜质,为五代时造;有佛经《卐字藏经》全藏,宋版元印《大云经》一部,现存放开元寺。释迦寺承弥陀岩临济宗源流,清代分衍有惠安释迦寺、泉州宿燕寺、晋江福安寺、庆莲寺;民国分衍有晋江朵莲寺、泉州天莲堂以及菲律宾宿燕寺等。

同莲寺

位于市区执节巷,始建于清末民初。原名洞灵庵,民国十七年(1928年)王真莲、何宝莲请本师转道和尚资助修葺扩建,易名同莲寺,住众20多人,颇具规摸。1966年受到破坏,1987年爱国侨僧广净捐资翻建。修缮了大雄宝殿,新建了韦陀殿、大殿、祖师堂、功德堂、斋堂,增设了转逢和尚纪念堂和宿舍楼等。

安福寺

位于鲤城区江南镇曾林村龙首山麓。《泉州府志》载:唐垂拱三年(687年)建。《八闽通志》载:唐嗣圣元年(684年)建。元至正间毁,僧智妙重建。明正统、天顺间相继修葺,后废。现存系清光绪年间于旧址西侧重建,坐南朝北,中为大雄宝殿,西为报恩堂,东为僧舍,前有石埕,总面积约400平方米。有二尊石佛系唐代所存,为镇寺之宝!

接官亭观音寺

又名“泉郡接官亭”,位于新门外旧笋江桥北侧。始建年代无考,传说系为迎接宋幼主莅泉而建。建筑群由主殿、拜亭、石埕、中殿和接待室等组成。寺占地面积5880平方米,建筑面积746平方米,主殿为清代建筑,单檐歇山式,中为通道,东西各有一间殿堂。正面壁上嵌有两方石刻竹石壁画。东堂祀观音菩萨,石柱上有张瑞图手书的楹联。南壁上嵌有集晋代王羲之书法的“观音大士像记”石刻,为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所刻。中殿,1994年复建,单檐歇山式,面阔二间,进深三间,祀释迦、文殊、普贤和十八手观音。前有拜亭。

弘一法师墓塔

位干清源山千手岩附近。律宗泰斗弘一法师于民国十七年(1928年)来闽南弘法,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圆寂于泉州温陵养老院。墓塔为石构重檐歇山式出拱攒顶式宝屋形状,重檐下正中,有辉绿岩石匾,竖构,烫金,镌“弘一大师之塔”字样,宝屋正中仿弘一大师笔法,镌“无相可法”四字。墓塔藏其部分骨灰,上有石亭保护。亭内有丰子恺所绘的法师遗像。亭门两侧对联辑录阴刻自弘一法师自撰联:“自净其心,有若光风霁月;他山之石,厥惟益友明师。”宝屋双侧柱,镌弘一法师字联“万古是非浑短梦,一句弥陀作大舟”。亭边摩崖,刻有“悲欣交集”四大字,为法师最后遗墨,旁镌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赵朴初所撰对联“千古江山留胜迹,一林风月伴高僧”,附近建有广洽、广净法师纪念塔。

广钦和尚纪念塔

位于清源山瑞像岩附近。为惠安籍人、台湾名僧广钦从前梵修处所。1989年,台湾传顗、传平等僧人为纪念其师而捐资兴建。有广钦和尚塑像及楼屋。

第二节 道教宫观岩洞

道教在泉州传播有着悠久历史,早在秦汉时代就有方士在泉州地面活动。其后,历代都有道教人物修隐于清源、紫帽等名山,留下了许多史迹。西晋太康年间(280-289年),在现市区建造了规模宏大的白云庙(后世改称元妙观),随后又兴建了大批宫观庙宇和修真岩洞,多达数百座。道士多属正一派的火居道士,散处民间,也时有全真派的道士住于宫观岩洞。

泉州道教传播始于晋朝,盛于唐宋,明清以后逐步走向世俗化,近代趋于式微,“文化大革命”期间又遭受摧残,直至1979年后中国共产党重申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始呈复苏的态势,历史上著名的道教宫观纷纷修葺翻建,恢复宗教活动。1995年,泉州市道教协会成立。现在,元妙观、通淮关岳庙、天后宫、法石真武庙、安溪城隍庙、石狮城隍庙、深沪宝泉庙等不少宫观的香火颇为旺盛。与道教信仰比较接近的民间信仰也颇兴盛。历史上,出现了一些著名的高道和学者,并有不少著作传世,在全国产生过一定影响。如五代时的谭峭,曾著《化书》六卷,被认为是继《道德经》《南华经》后道教的另一经典著作。

元妙观

位于市区东街。晋太康年间(280-289年)卜地泉州鲤城云山麓“飞凤下田”吉地择建,是福建省最早的道观,初名白云庙。唐神龙元年(705年),易名中兴观,不久,改名龙兴观。开元(713-741年)中,改名开元观,而以老君祠为龙兴观。宋大中祥符间(1008-1016年),改名天庆观。元元贞元年(1295年),改名玄妙观,老君祠并入。明初,有纪道士、董伯华寄寓其中。清代避康熙玄烨名讳,改为元妙观。历代屡毁屡修,不乏名人缙绅效力。清雍正十年(1732年),候选同知施晖、通判曾炳远、生员庄朝用同修。乾隆十八年(1753年),泉州知府高霔大修,花费白银三千二百两有余。四十四年(1779年),福建陆路提督甘国宝、知府王右弼、知县王隽又大修。观中有古桧一株,围一丈六尺,高七尺余,旁有石刻“晋朝桧”三字,康熙年间(1662-1722年)并入元妙观。

元妙观的建筑规模甚大,总面积3900平方米。中轴线上,端门为重檐歇山顶牌坊式三门并列,三清殿和灵霄殿均为重檐歇山顶,前加卷棚,文昌府为单檐硬山顶。

2000年前后,经大修后的元妙观规模宏崇,香火旺盛。

白耇庙

位干鲤城区模范巷内,为明代锡兰王邪巴乃那的后裔所建,原系印度教庙,历代有修缮。乾隆《泉州府志》载:王裔居今庙北附近,入籍汉化,取世姓。庙因奉祀毗舍耶(印度洋山神),故得白狗庙之俗称。晚清进士林骚雅其名曰“白耉庙”。庙于1995年再次重修。现存为硬山式建筑,总面积约420平方米。由前殿、东廊、后殿组成。大殿面阔三间带两廊,进深四间,大殿主祀玄天上帝、田都元帅、文昌帝君、杨六郎以及毗舍耶。庙内原藏有二方印度教石刻,已被移往海交馆,今经复制嵌入重建的“敬字亭”壁上。庙前有一对明代抱鼓石,很是古朴、庄重。

东岳行宫

俗称东岳庙,位于府城仁风门外凤山。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尚书张汝锡建。

泉州东岳行宫主祀青帝,从古代东岳泰山之称,为东岳大帝,是道教尊神之一。主管人间生死,属下有一批阴间地府的鬼神,神祇众多,建筑规模庞大;还有檀樾祠。全部建筑颇具特色。明代李森即李光地先祖献山地作墓葬公地,行宫周围原有坟冢累累,更增东岳庙的阴森气象。

清代后期,东岳庙由附近陈姓道士管理香火并为信众作法事,还设“嘉礼戏”(傀儡班)专为信徒敬神演出。

民国期间,三次破除迷信运动,庙宇屡遭破坏。20世纪30年代,尚存第三进正殿,殿为重檐歇山顶,面宽五间,塑五岳帝君座像,每尊通高二丈,皆为冕旒帝王像:二进存石天坛、石亭、石香炉,供泉郡各神庙到此击石取火(俗称“乞火”),称“名山取火”;第一进存“万山第一”石牌坊;东厢存夫人祠。1942年,庙宇再度遭毁,神像及文物被毁一空。现东岳行宫为近年海内外信众募款捐建,规模虽不及最盛时期宏崇,但也颇为壮观。

府城隍庙

原址在今镇抚司巷。宋嘉祐二年(1057年),侍郎赵涯倡建,名明烈王庙。明洪武二年(1369年),封鉴察司民显佑;三年(1370年)改称城隍之神;四年(1371年)知府常性重建。永乐间(1399-1425年),晋江知县宋仲祥,正统间(1436一1464年)知府熊尚初、正德间 (1506—1521年)知府葛恒相继修葺,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庙改参将署,知府俞咨伯将庙迁建于资寿寺故址。清乾隆(1736—1795年)、道光间(1821—1850年)多次重修。

府城隍庙,俗称“大城隍”,以别于县城隍庙(俗称“小城隍”)。传说,泉郡城隍神原祀宋代韩国华、韩琦父子。府城隍庙于20世纪50年代改作麻袋厂。70年代初大部分被拆改建学校,今仅存后殿。奉祀神位,仍有香火。原庙前照壁一一麒麟壁,于70年代初移于开元寺内。二十一世纪以来,庙宇作小部分修葺。

第三节 民间信仰庙宇

民间信仰,是相对于正式的宗教或得到官方认定的某些信仰,在一定时期广泛流传于民间或者为社会下层民众崇信的某些观念,特指存在于民间又别于传统宗教信仰的一切其他信仰现象,或有相对固定的组织,其有较鲜明色彩的习俗吸引某地、某族、某群体,有相当信众,共吸引人凝聚力的信仰。

通淮关岳庙

位于市区涂门街(古称通淮街),始建年代不详,或推测上溯至宋代。以前通称关帝庙,民国3年(1914年)增祀岳飞,故今改名,又称通淮庙。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长史李一德重修。万历年间 (1572-1573年),复于庙右塑关帝及刘备、张飞、诸葛亮诸像,俗称“三义庙”。明天启,清顺治、雍正、乾隆、道光等朝屡次加赐封号或扩建、修建殿宇,规模不断拓展,享有官方隆重祭典,香火鼎盛,分灵遍及台湾和海外各地。庙中现存历代诸多宝贵碑刻:清乾隆四十三年 (1778年)官献瑶撰的《重修泉郡通淮街关帝庙碑》和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重修收支情况的石刻,清咸丰七年(1857年)《关圣帝祖茔碑记》《立看守碑》;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台湾林光夏所书的石刻;道光二十年(1840年)苏廷玉书的《关帝觉世真经》。庙门外两壁嵌有石刻两方。左刻宋米芾书诗一首,右刻明董其昌书诗一首。名匾有:宋朱晦翁书“正气”,明张瑞图书“充塞天地”,近代蔡浚书“鼎汉立宋”。楹联有“诡诈奸刁,到庙倾诚何益;公平正直,入门不拜无妨”等。

花桥慈济宫

花桥慈济官,俗称“花桥宫”,位于老城鲤城市区中山南路。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建,祀宋代同安人吴夲(夲,音滔),其生前在泉郡业医有善行。宋明道二年(1033年),泉州疫病流行,吴夲来泉行医,不分贵贱,广施丹药,拯救黎民,民众颂为“神医”。吴夲修真养性,炼丹药以医济世,故尊称其为“吴真人”。宋景祐年间 (1034—1037年)逝世。民众为纪念他为民除病的功德,在他生前行医过的“花桥”建宫奉祀。俗称“花桥公”。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敕封为“保生大帝”,宫前有明代著名书法家张瑞图书“真人所居”石匾一方;庙内有清道光年间(1821一1850年)光禄寺卿许邦光为黄化机《吴真人谱系》所作的序(长乐郑廉访书)刻石两方;清末杨浚《白礁志略》载,花桥宫有《保生大帝真经》《太上说慈济仙姑救产妙经》及《保生大帝签谱》 60首流传于世。

泉州供奉吴真人的庙宇达数十座,花桥宫则是其中最早、最著名的古迹。清光绪四年(1878年) ,泉州乡绅与道教界佛教界人士创办“泉郡施药局”于宫内,自制丹膏丸散,免费施赠贫苦民众。光绪二十三年 (1897年),泉州鼠疫流行,因缺医缺药,死者甚众。为解民众之危难,即在施药局的基础上,发起创办“泉州花桥善举公所”,扩大善举项目。包括施医、施药、施棺、度岁(过年)施赈及平粜赈米,这些义举得到本地商户和海外侨胞大力支持,对解除贫苦民众燃眉之急,起到良好效果。随着人民生活趋向稳定,根据社会实际需要,20世纪50年代初,善举公所再度改为“泉州花桥赠药处”,配制药方,免费赠送。1985年3月间,又增设义诊。并更名为“泉州花桥赠药义诊所”。

在台湾,吴真人庙分灵达150余座。

天后宫

宫位于市区南门,宋庆元二年(1196年)建,原称“灵惠天妃宫”,祀海神、湄洲人林默娘,俗称“妈祖”,历代屡有加封。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施琅率师平定台湾,据说“神涌潮济师”。事后,妈祖被敕封“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宏仁普济天妃”。二十三年(1684年),晋封天后。五十九年(1720年),敕定春、秋致祭。雍正元年(1723年)御书匾额“神昭海表”。乾隆元年(1736年),御书“恬澜昭贶”。道光十九年(1839年),褒封神号“天上圣母”。

天后宫历朝皆有修葺。明永乐时郑和奉旨重修。

山门东侧塑水精将军千里眼,西侧塑金精将军顺风耳,两座立像,通高2丈,造型奇特。正殿原有雕刻精致美观的盘龙石柱、大型壁画、鹿港郊铁钟等等文物。正殿内有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泉州知府徐汝澜撰的石柱联:“德配坤维鲸波永息,恩涵海甸鳌殿常新”。此宫是我国东南沿海、台湾及南洋一带现存最早、最大的一座妈祖庙。

1984年,市文化部门修建大殿,恢复旧制,并建殿前西凉亭及西廊两附属建筑。1987年,天后宫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设闽台关系史博物馆于宫内。

每年正月元宵节期间,台湾、澎湖、金门的天后妈祖分灵各宫纷纷跨海来泉谒祖、添香、割香,并制米龟分发信众祈福。

富美宫

位于泉州城南富美渡头,至迟建于明正德年问(1506-1521年),主祀西汉名臣萧望之萧太傅,配祀文武尊王及王爷二十四尊,旁有夫人宫。清道光元年(1821年)重修。光绪七年(1881年)移建于现址,民国23年(1934年)重修。现存庙宇为清代建筑。庙中檐椽斗拱雕刻精美。

泉州民间王爷崇拜由来已久,庙宇遍于江滨、沿海,而富美宫则列各宫之上,素有“泉郡王爷行官”“泉郡总王爷府”之称,祭祀尤为隆重。原宫旁设有制作王船的作坊,每逢灾患之年,均举办大型醮会,按例送王船。王船仿民船体型,又称“彩船”,载重在十吨以上。船上设有神坛,置有神像并配大牌、凉伞、兵器、乐队和各种生活用品、药材以及活公羊、公鸡等,装饰豪华、威严。据传,富美官先后送出的王船达万艘。因泉台仅一衣带水之隔,有些王船漂抵台湾、金门、澎湖沿海,被当地村民恭迎前去奉祀。因此,富美宫便成为台湾王爷信仰的发祥地之一。台湾嘉义县东石港先天宫,于今尚保存一艘民国十四年(1925年)从富美宫送出的王船供人观赏、朝拜。

民国间,台湾不少宫庙和信众纷至沓来祖庙参拜,交往甚为密切,现存于云林县麦寮聚宝宫的“威震麦津”和存于嘉义县东石港先天宫的“灵昭东石”、“功高麟阁”等匾额,是富美宫当年赠予的珍贵文物。在间断数十年之后,从1988年始,台湾信众又纷纷到祖庙参拜,近几年前来参拜、谒祖、添香的,已遍及台湾十余县、市,逾60余座宫庙,真实见证了泉台两地民间信仰的交流交往。

第四节 伊斯兰教建筑

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之路的起点,是伊斯兰教传入中国最早的地区之一。早在唐初,便有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高徒来泉传教。随着海外贸易的繁荣,泉州成为东方“第一大港”,大批的阿拉伯和波斯的穆斯林来泉经商、游览,其中一部分人长期居留泉州,与与汉人通婚,繁衍后代。唐宋时期及元代,是泉州伊斯兰教鼎盛时代,府治所在地曾建有清真寺七座,曾经出现“回半城”“半蒲街”的盛况。现存的清净寺,是中国最古老、具有阿拉伯建筑风格的著名大寺;灵山圣墓,是海内外穆斯林景仰、朝谒的处所;泉州地面现存约300方伊斯兰教石刻,成为罕见的研究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交流交往、异域宗教在中国发生、发展,以及泉州海交史、海丝文明的瑰宝。

伊斯兰教于唐初传入泉州。明何乔远《闽书·方域志》载:“吗喊叭德(穆罕默德)圣人……门徒有大贤四人,唐武德 (618—626年)中来朝,遂传教中国,一贤传教广州,二贤传教扬州,三贤、四贤传教泉州,卒,葬此山……”

灵山圣墓

位于市区东郊鹿园灵山半山腰中。据《闽书》《闽书抄》记载,唐武德年间(618-626年),来泉州传教的穆罕默德门徒三贤、四贤卒后葬于此处。据说因“二人自葬是山,夜光显发,人异而灵之,名曰圣墓”,山名故称为灵山。198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此墓坐北朝南,背靠一块巨大岩石,东、西、北三面依山叠成半圆形壁岸,沿壁岸筑成马蹄形石回廊。回廊九间十柱,其中数柱呈梭形,梭柱为南北朝至初唐流行的柱式。墓室位于廊正中,有石盖亭保护,呈方形,并排着两座花岗岩雕琢的伊斯兰教塔式石德。回廊正中,竖立一方元代至治二年(1322年)重修的阿拉伯文碑,旁竖郑和行香碑,此外回廊还立有五方纪录清代夏必第、郭拔萃、马建纪、陈有功和江长贵等六人五度重修圣墓的汉文碑刻。

墓园周围为墓葬区,埋着数以千计的元代以来留居泉州的穆斯林外侨及其后代。墓葬区前方,有一块数十吨重的“风动石”,风吹辄晃、手推即摇,上刻“碧玉毬”“天然机妙”等字样。

每逢开斋节、古尔邦节,泉州各地穆斯林都到圣墓山举行宗教活动。穆斯林们都先到圣墓敬谒(默祷),然后到各自的祖先坟墓“游坟”,仪式庄重、肃穆。墓左下方,有一大片回族人墓地,为晋江陈埭丁姓回族墓区。

清净寺

阿拉伯文为“艾苏哈卜清真寺”,即“圣友寺”,是中国沿海四大伊斯兰教古寺之一。位于市区涂门街。据清净寺门楼北侧阿拉伯文石刻记载,该寺始建于伊斯兰教历400年,即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伊斯兰教历710年,即元至大三年(1310年),波斯设拉子城居留泉州的穆斯林艾哈默德·伊本·穆罕默德·古德西哈只,出资进行重修和扩建。至今,古寺的门楼和礼拜大殿围墙仍然完好。此寺的前身疑是古籍记载的唐代麒麟寺。

清净寺建筑造型精美,形式奇特,规模宏大,是中国现存的一座创建年代最早、具有典型古阿拉伯伊斯兰建筑风格的清真寺,也是一座目前中国罕见的石结构伊斯兰教古寺。1961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目前,全寺占地面积约2250平方米。正门坐北朝南,门楼的尖拱大门上额,横嵌一长列阿拉伯文《古兰经》片断浮雕石刻。通向寺内的门楼甬道,由四道巨大尖拱门构成。第一拱门顶部为穹形结构,用辉绿岩石刻拼砌成放射线的图案装饰。第二拱门用花岗岩石刻拼成如蜂巢状的穹隆形结构。第三、第四拱门上方,罩着一个砖砌的圆拱顶盖。门楼东西两墙,砌饰着八个巨大尖拱壁门、壁龛。门楼上半部是阿訇同乡老望月确定封斋、开斋日期的“望月台”。四角竖立四座阿拉伯式的奇特小尖塔。这种形式的寺门楼,其建筑造型、布局、雕刻以及阿拉伯文书法,都是中世纪伊斯兰教建筑艺术的典型代丧作。

礼拜大殿在门楼甬道西面,四壁用花岗岩石砌成,面积约500平方米。前为六级石阶小平台,尖拱门楣雕刻着阿拉伯文《古兰经》片段。四壁以花岗岩石砌成,正向墙中央为“米哈拉布”即朝拜方向,西壁装饰着六个尖拱壁龛,龛壁内镌有阿拉伯文《古兰经》片段。殿盖原为巨大圆顶,清初毁后不再在此礼拜。大殿正东,原有一座高40米左右、具有古伊斯兰教风格的七级石构宣礼塔,后毁。明隆庆元年(1567年),知府万庆、寺主持夏东升等鸩资重建五层木塔。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塔遭飓风摧毁。塔旁立有两方记载有关清净寺历史的石碑。一方为元代吴鉴所撰的《重修清净寺碑》(明正德年间重立),一方为明万历年间李光缙所撰的《重修清净寺碑记》。北墙上嵌有一方明成祖永乐五年 (1407年)颁布保护伊斯兰教和穆斯林的《教谕》石刻。北面临近八卦沟,沟上一座石桥叫“清真桥”。

目前的清净寺,已无昔日广大的面积,只有东墙尚存旧构的片段。泉州市人民政府曾于1952、 1953、1957、1978、1983年五次拨款维修。

千百年来,清净寺一直是泉州伊斯兰教的活动中心。

第五节 基督教、天主教教堂会所

古基督教在唐代、元代、明代数度传入泉州。

鸦片战争后,基督教(新教)的一些教派先后传入泉州。其中有英国长老工会、伦敦工会、美国归正教工会、美国美以美会(又名卫理公会)、英国安立甘工会(又名圣公会)。尔后,五个工会先后合并,于民国二十年(1931年)统属中华基督教会闽南大会管理。闽南大会在泉州设有泉州区会、惠安区会及以后分出的永德大区会。此外,又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于1908年开始来泉州市区、惠安等地传教。基督教聚会处(小群)于20世纪初,在市区、惠安等地传教。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前,基督教徒中既有崇洋媚外、依恃洋人势力的人,也出现了一批支持和参加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开明人士。教会在泉州创办了一批医院、学校,培养了大批人才。至1949年,共有教徒29800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泉州基督教徒多能响应吴耀宗等发起的“自治、自传、自养”三自爱国运动。1958年后,农村教堂宗教活动中断,教堂被占作他用。“文化大革命”期间,教堂全部关闭,教牧人员被下放劳动或转业。1979年以后,政府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绝大多数的教产退还教会,恢复了正常的宗教 活动,相继成立了各级教会组织。至2000年止,全市修葺和新建并经政府批准登记的,共有150多座教会和堂点,教徒10万多人。

天主教堂

泉州天主教堂位于鲤城区许厝埕,创建于19世纪末,20世纪末修葺。教徒人数180多人。

天主教传入泉州时间颇早。从明末在泉州出土的三方与天主教有关的石刻考证推测,天主教传入泉州的时间或可追溯到唐代,但无其他旁证。传入时间有史可考者,前后至少有三次。第一次传入时在元代,泉州并且是管领江南诸路天主教的所在地。它随元军南来,又随元朝覆灭而湮没无闻;第二次传入时在明未清初,后因康熙皇帝禁止传教而濒临绝迹;第三次传入时在鸦片战争后,外国传教士凭借帝国主义势力涌入传教,活动遍及全市各地,曾经设立教堂、圣所32处,并创办了一批学校,但仅发展教徒1000多人。新中国成立后,天主教实行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方针,与外国教会断绝了关系。“文化大革命”期间,教会被迫停止活动。1979年以后,政府重申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帮助教会收回了大部分房产,教徒人数较多的惠安县天主教活动趋于正常。至21世纪初,全市教徒有1000多人。

泉州南街堂

位于市区中山中路374号,原清代靖海侯施琅书塾旧址。清同治二年(1863年),英国长老会杜嘉德牧师到泉州传教;清同治五年,即于施琅将军新花山旧址购地设布道所。清光绪三年(1877年)三月,改建为教堂。清光绪六年十一月,英国医生颜大辟由英来厦门,翌年到泉州,假礼拜堂为群众诊病,从中宣传教义,时有两年。此时进教者,半由医病而受道。

清光绪二十四年,建牧师楼。民国五年(1916年),陈宣令牧师献捐3000银元扩建哥特式新楼,雄伟壮观,可容纳1500人聚会。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建26米高的钟楼。1958年,泉西堂、聚宝堂合并该堂聚会。1980年12月,重新开放,恢复宗教活动。21世纪初,进行了大规模翻建整修。该堂是泉州基督教活动中心,市基督教三自爱国会和市协会会址,存有比较完整的泉州基督教历史资料。

泉州聚宝堂

位于市区聚宝街。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开设宣道所,黄铭额、耶娟姆等任传道。设教20年,信徒增加逾百户。信众乃要求分立堂会。民国二年(1913年),聘请牧师黄英德专理堂务。民国四年,购置牧师楼,并办国民学校,培养信徒子女。民国十二年,兴建新圣殿。1992年,在原址重建新堂,1995年,重建牧师楼。

泉州西街堂

位于市区西街208号。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英国长老会文高能牧师筹建。翌年,分立为堂会。1958年,该堂合并于泉州南街堂。1989年12月,重新修葺并举行复堂典礼。20世纪末,进行翻建。

承天巷福音堂

位于鲤城区承天巷口近南俊巷一侧,创建于1908年,又名安息日会,早期属信仰《旧约》的基督教派,教规以每星期六为安息日,信徒要于星期六休息礼拜,礼拜时要先洗脚,再行礼拜仪式。教徒读的是《摩西五经》,他们认为摩西是大先知,基督是小先知。他们吃有鳞的鱼和分蹄的兽肉,不吃猪肉,生活习惯有些方面与其他基督徒不同。

泉州基督教聚会处

位于市区金刚巷。聚会处又称“小群派”。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由兰进阳、蔡志崇从厦门传入泉州,初在西街孝感巷信徒吴仁杰家中聚会,民国二十七年,在金刚巷购里旧屋修建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