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澄海西门这个阿叔谁认识?常被电视台点名曝光!

人物介绍:陈喜顺,蜈蚣舞第五代传承集体代表性人物。1952年出生于澄海西门乡农民家庭,其父辈原系“蜈蚣舞”主要编导演出人员,自小受其影响,向其学艺参与表演。

通过不断的艺术实践,积累演出经验,逐渐成为主力演员及领队。但因历史原因,该动物舞蹈一度被禁演。1985年,由陈喜顺发起,带动其他艺友,筹募经费,组建表演队伍,重新排练恢复演出,并逐步对舞蹈和道具进行改进创新,让西门蜈蚣舞在新时代重焕异彩。2009年1月,陈喜顺被广东省文联、省民协命名为“广东省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2012年被国家文化部认定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百足毒虫”当主角 全国独此一家

动物舞蹈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实践中,勤劳勇敢的潮汕人积累经验,逐渐创造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民间动物舞蹈。在有着“动物舞蹈之乡”美誉的澄海,自清康熙年间开放海禁后,逐步形成粤东著名侨乡,文化繁荣,游神赛会之风盛行,城乡各式各样的文艺活动十分活跃,民间广场舞蹈也应运而生。传承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的西门蜈蚣舞,是其中不得不提的佼佼者。

▲西门蜈蚣舞如今已是名声在外

蜈蚣舞的诞生,颇具戏剧色彩。晚清年间,当地民间艺术争奇斗艳、百花齐放,澄海西门乡艺人陈成锦与石文勇,偶然观察发现蜈蚣的爬行蠕动之美,于是萌发了创作蜈蚣舞的灵感,以满足社日表演的需求。几经“头脑风暴”创作构思,西门蜈蚣舞独特而美妙的表演形式渐渐成形。

就这样,每逢社日等重大节日,蜈蚣舞载歌载舞巡游于乡间大街小巷,惟妙惟肖的舞蹈动作增添喜庆吉祥的节日气氛,驱除邪恶迎福接祥,深受为乡间民众所喜爱和推祟,成了澄海民间喜闻乐见的节目,100多年来历久不衰。

▲极富阳刚魅力的蜈蚣舞

记者了解到,动物舞蹈最初来自摹仿动物崇拜和祭礼酬神的需要,因此创意来源和选材大多是吉祥如意的动物形象,寄托神灵保佑的美好愿望。中国其他地区,例如陕西,有穿着绣有毒蛇、蝎子等五毒动物的衣物,以毒物作为保护神,抑制或消除其它的毒物,颇有点“以毒攻毒”的意味。澄海西门社区将百足毒虫的蜈蚣作为选材,将潮汕人“种田如绣花”的精细与图腾崇拜动物舞蹈的粗犷完美结合,创意编排创作独具韵味的动物舞蹈蜈蚣舞,意在驱邪接福保平安。据现有资料显示,这在中国几乎是绝无仅有的。

扎实功底默契配合 蜈蚣舞惟妙惟肖

一条长达22米的蜈蚣,红黄相间的躯体,硕大的头部像醒狮,血盆大口里一对银色尖锐巨齿,双眼放着青光……这就是蜈蚣舞表演的道具,它由头、身、脚、尾4部分组成,骨架用竹篾编扎,身躯各有硬、软28节彩绘布框,用布缝制成弓形布套软肚,使每节身躯前后连接,用变形夸张的艺术手法,把蜈蚣进行扩大和艺术装饰。

蜈蚣躯体的各节骨架下,扎有15根圆木杆,便于表演者擎举起舞。表演时由1人擎彩珠引领,15个人藏身蜈蚣腹下,弯腰屈腿,运用“丁字马”、“弓步”、“观音坐莲”等武术动作,执棍操纵蜈蚣蜿蜒爬行,穿梭盘绕,它既惟妙惟肖地模仿出蜈蚣的形态、习性,又表现出一种阳刚的气概。

▲扎马步是学蜈蚣舞的基本功

一说起蜈蚣舞,66岁的陈喜顺难以抑制心中的兴奋,手舞足蹈、绘声绘色地向记者介绍。蜈蚣舞的表演程式由“出洞”、“转大圈”、“伸腰”、“盘田螺柱”、“捕食”.“咬脚”、“翻肚”等一系列舞蹈动作组成,“‘翻肚’是难度最高的动作,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和默契的配合是难以实现的。”陈喜顺介绍,表演时蜈蚣踏着潮州大锣鼓鼓点节拍,起落交叉翻动,此时负责中间躯段的演员要将圆木杆从空心竹节中迅速拔出,使蜈蚣中间三段硬框悬空,腾出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让头尾演员顺利钻过,“悬空翻肚”不仅考验队员的体力、舞蹈动作的娴熟度,更重要的是团队的配合默契精神,才能使动作高度协调,表演惟妙惟肖。

传承前辈智慧结晶 改良创新展现新魅力

蜈蚣舞因其独特的乡土风味和高超演艺而蜚声海内外。早在1936年就赴香港参加演出,这一直令西门人引以为豪。随后抗战爆发,蜈蚣舞演出活动随之沉寂,新中国成立初期才重获新生,但演出时断时续。1962年由陈两深、陈士芸等人发起,全面恢复活动,过后因历史特殊原因又中止演出。1985年,由陈喜顺等人组织演出队伍,多次对该舞蹈变革创新,重新出演。

陈喜顺回忆,决定重启蜈蚣舞演出后,他们特别请来村里的老前辈,进行为期3个多月的专业教学和强化训练。蜈蚣舞既是技术活,又是体力活,扎马步是基本功,一开始练习后脚酸难忍,连上厕所都没办法正常蹲下。在随后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们慢慢在参加演出和日常练习中熟练掌握技术要领,熟记于心。

▲陈喜顺正指导徒弟舞动“蜈蚣”

30多年来,陈喜顺等人在传承先辈智慧结晶的基础上,不断加以改良与创新。表演道具的蜈蚣躯体加长了两米多,布套色彩艳丽,加装璀璨的珠饰、镜片,整体艺术造型奇特,制作工艺越来越精美。原来蜈蚣躯体每一节硬框内等距安装4支蜡烛,现在改用蓄电池灯光照明,加装LED灯,连脚部也会闪光,后期还在表演中加入烟火元素。夜间表演时,蜈蚣口里喷射七彩炫目的烟火,尾部高高翘起,烈焰腾空,喜庆而热烈,视觉效果更佳,气势磅礴,蔚为壮观。

▲蜈蚣舞不断改良与创新

西门蜈蚣舞的步伐也越步越远,除在潮汕多地表演外,经常到广州、韶关、东莞等全国各地表演,还多次走出国门,作为文化交流的使者,应邀赴新加城等地献演,把潮汕传统文化的魅力带到世界各地,赢得不俗的声誉。融舞蹈、武术、音乐、工艺美术于一体的蜈蚣舞,因具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整套表演程式被收录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广东卷》,2000年获文化部第十届群星奖(舞蹈)铜奖。

老师傅“传帮带” 培养一批后继力量

如今,陈喜顺已经从当年一腔热血的“后生仔”,变成倾重于幕后教学传承的“老师傅”。他致力把毕生所学传授给身边的年轻人,让他们“接棒”继承和弘扬这一西门、乃至潮汕地区的民俗文化瑰宝。

吴东达是陈喜顺的“徒弟”之一。他是土生土长的澄海西门人,祖父和父辈全是村里舞蜈蚣舞的能手。在“祖传”蜈蚣舞的家庭里长大,吴东达从小耳濡目染,幼年时便经常和小伙伴们用雨伞、被单当道具,模拟大人们表演动作“过过瘾”,心里早早就埋下了一颗蜈蚣舞的种子。参军退伍之后,吴东达正式拜师学艺,在陈喜顺的指导下,学习难度最高的舞“蜈蚣头”。

从扎马步的基本功学起,陈喜顺用绳子绑住吴东达的肩膀、腰部,再用单车轮胎内胎系着。小伙子一旦马步没有扎实,陈喜顺马上扯绳纠正。从单个的动作分解,到成套的连贯动作,再到团体配合,一个个动作,一遍遍地重复练习,吴东达虽然打心底里喜爱这个表演项目,但是训练后的汗流浃背、腰酸背痛,以及晚上训练时间的不自由,让他心里打了退堂鼓,一度想要放弃。最终,在长辈们的鼓励下,靠着军队训练良好的身体素质和从小打下的蜈蚣舞基础,吴东达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了下来,从场下的替补,逐步成长为场上的主力。

像吴东达这样的年轻人,西门社区还有很多。陈喜顺说,整个西门社区的年轻人都热衷学习蜈蚣舞,老艺人们也都不辞辛苦、亲身示范、手把手教学,积极扶持30多岁的陈旸旸,栽培西门蜈蚣舞第六代代表性传人。一批又一批青年人的加入为蜈蚣舞表演团队注入了“新鲜血液”,陈喜顺希望青年一代能够耐下性子、用心学习,一生坚守,让这项特色鲜明的潮汕民俗性而又源远流长的民间舞蹈艺术代代相传,将其发扬光大。

▲西门社区的年轻人都热衷学习蜈蚣舞

项目传承

 传承五代 历久不衰

澄海西门蜈蚣舞起源于晚清年间,其创始人为民间艺人陈成锦和石文勇,出自祭祀社日娱神需要,以蜈蚣作为驱邪接福的保护神而创作的民间动物舞蹈,成为全国独一无二的广场性表演节目,具有民俗文化的艺术特征,为乡间民众所喜闻乐见,传承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陈成锦和石文勇始创蜈蚣舞后,一度的辉煌很快湮灭。1936年抗战爆发,蜈蚣舞演出活动随之沉寂,至新中国成立初期才获新生,但演出时断时续。1962年由陈两深、陈士芸等人发起,全面恢复活动。文革时期又中止演出。1985年再由陈喜顺等人组织演出队伍,多次对该舞蹈变革创新,重新出演。蜈蚣舞集体传承已经五代,陈喜顺为第五代传承集体代表性人物,2009年1月,广东省文联和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陈喜顺为“广东省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

蜈蚣舞经过五代传承集体的不断传承和创新,表演程式日臻完美。1987年赴广州参加广东省首届民间艺术欢乐节演出。2000年、2013年先后应邀至新加坡参加妆艺节表演巡行,同年参加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舞蹈汇演获金奖。整套舞蹈程式收录于《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广东卷》,表演获文化部颁发全国“群星奖”舞蹈比赛铜奖。1997年澄海区澄华街道西门社区被广东省文化厅命名为“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蜈蚣舞)”。2006年广东省文化厅公布《蜈蚣舞》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9年1月,陈喜顺被广东省文联、省民协命名为“广东省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2012年被国家文化部认定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蜈蚣出洞”

记者手记

共同的爱好 不懈的拼搏

运用标新立异超越真实的艺术手法,澄海西门人运用智慧和创意,模仿、提炼蜈蚣的神态和习性动作,继承传统、大胆创新,将一条百足毒虫转化成瑞气吉祥、威风凛凛的精灵动物,赋子这一动物舞蹈更多的艺术美和感染力,给人一种视觉的冲击和愉悦感,历经百年而愈发光彩夺目。

“蜈蚣是西门人的吉祥物,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把它继承和弘扬下去的责任。”生活中从事各行各业的西门人,因为蜈蚣舞共同的追求与爱好,一到晚上有时间就集结到一块儿训练。白发苍苍的老人、如日中天的中年人,还有朝气蓬勃的年轻一辈,因为同一种追求、同一个爱好聚在一起。一遍遍的练习,蜈蚣舞每个表演动作早已烂熟于心,但西门人从未停止练习的脚步,不断有崭新的脸孔加入,共同学习这项动物舞蹈,将它继续传承和弘扬下去。

一到社日等重大节日,大家更是踊跃参加。当天凌晨4时集中,沿途边行走边表演20多公里,体力消耗特别巨大,队员们不得不像“红军长征绑腿”一样,用绑带缠绕将小腿绷紧,腰上也系上绑带,利用防护措施来抵御酸累。即使如此,一天下来,队员们的手和脚也往往被磨得起泡,但是没有人叫苦喊累,更没有半句怨言,他们都把可以参与其中当作一种无上的荣幸和殊荣。

记者在蜈蚣舞的“大本营”——西门永和园采访时,一位年近六旬的老锣鼓手忍俊不禁又充满自豪地跟大家分享两个孙子的趣事。视频里,年仅4、5岁的小欣、小韩兄弟俩,一个头结红绸、手持引珠,一个头戴奶奶缝制的蜈蚣造型道具、脚缠红绑带,两人一前一后卖力地舞动,稚嫩的身影像模像样地“秀”起“Q版”蜈蚣舞,憨态可掬,异常可爱。这对小兄弟平日里经常到永和园看爷爷和叔叔们排练蜈蚣舞,日积月累,他们也深深爱上这项动物舞蹈,对动作要领也已略通一二。西门蜈蚣舞后继有人,让人不由内心充满感动。

西门人对蜈蚣舞有着与生俱来、深入骨髓的喜爱,他们将潮汕民俗的动物崇拜发挥到极致,逐步升华提炼为西门人特有的一种拼搏精神。这或许是蜈蚣舞在历史长河中几经挫折,却依然能够留存并传承下来,并在新时代焕发异彩的奥妙所在。西门人的祖祖辈辈,以蜈蚣舞为凝聚力,把奋勇拼搏的奋斗精神运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将全体西门人的心紧紧团结在一起,朝着共同的方向努力,奔向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

记者:林彦恂、林鹏

编辑:笑云、文琛

来源:汕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