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美国新世贸大厦的百层观景台上,俯瞰曼哈顿,数不清的高楼大厦尽收眼底。这里被称作是纽约湾区的金融中心和世界的金融中心。来自全世界的2900多家金融、证券、期货及保险和外贸机构均汇聚于此。
纽约湾区如斯,其他湾区核心城市又如何?“一英里”伦敦金融城、“西岸华尔街”旧金山,“产业湾区”之核东京,这些湾区核心城市,无一不是全球金融中心,且金融业高度集聚。但湾区并非单核,湾区金融中心也不会只有一个。在这些全球金融中心的周围,一大批新兴金融中心正在强势崛起,走上历史舞台。
湾区核心城市缘何能成为金融中心,哪些因素起到了关键作用?湾区内多个金融中心之间又该如何协调差异化发展?当前广东正在携手港澳全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并探索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我们能够从中得到哪些有益借鉴?
▌比金融总部,我们离世界级湾区还有距离
美国东部早晨7点,曼哈顿岛朝阳初升,中央车站、帝国大厦、洛克菲勒中心等纽约地标巍然挺立。它们不仅见证了纽约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崛起,更记录了美国大都会集团、洛克菲勒家族等金融巨头的变迁。
自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从最初的少数几家银行集中到金融控股公司的兴起,再到今天各种不同种类的金融机构的空间集聚,集群已成为现代金融组织体系的基本形式。这在世界湾区的演进历程中得以进一步凸显。
在地球另一端,东京湾区已进入晚上8点。东京中央区刚下班的金融白领们,三三两两聚在居酒屋,一边品尝美食,一边谈论着一天的交易情况。
上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在制造业飞速发展的推动下一路攀升,东京金融市场作为亚洲第一大金融中心,成为日本最为重要的资本输出地。80年代末期,凭借其发达的金融体系,与纽约和伦敦一起成为全球三大金融中心。如今东京中央区已成为全日本30%以上的银行总部、50%销售额超过100亿日元的大公司总部的聚集地。
长期以来,包括纽约湾区、东京湾区、旧金山湾区、伦敦湾区在内的世界湾区,仿佛散落在东西半球的巨大磁场,吸附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企业、资本与人才。而且,这些湾区中的核心城市,无一不是世界级金融中心,且金融总部大量集聚。
今年3月,英国智库 Z/YenGroup公布了最新一期 “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伦敦、纽约、东京、旧金山分列第1、2、5、8位。 仅有“一平方英里”伦敦金融城内,就容纳了全球250家外资银行和证券交易中心。
正是这些高度集聚的金融总部,深刻影响着全球的资本配置,从而“主宰”了资源分配和产业发展方向。“湾区和腹地产业集群的发展为这些核心城市的金融业发展提供了土壤,而发达的金融业反过来又支撑了湾区产业集群的进一步优化升级。”深圳市经济学会副会长邓志旺指出。
通过调研世界湾区金融中心发现,金融总部已成为湾区“标配”。 当前,经济规模远超过世界三大湾区的粤港澳大湾区,已具备建成国际一流湾区的基础和条件,但仍面临如何整合金融总部资源,增强金融竞争力的挑战。粤港澳大湾区也理应加快金融总部集聚的步伐。
截至2017年4月,作为继纽约、伦敦之后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香港吸引了全球前100家大银行中的近七成来设立分支机构。不过, 对标世界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服务业密度和广度仍然有待提升。
▌培育本土金融成为新兴金融中心抓手
从一战前,伦敦作为“孤独”的国际金融中心,到二战后,纽约、伦敦平起平坐,中国香港、新加坡快速成长为亚洲金融中心,再到如今法拉克福、卢森堡、旧金山、波士顿,以及上海、深圳等众多区域新兴金融中心的崛起……
徜徉在世界金融的历史长河中,不难感受到:随着国际金融服务需求不断快速扩张,全球金融中心正在不断扩散,世界级金融中心的版图也在重新绘制。而绘制这幅版图的关键工具恰恰在于金融总部。
作为进入欧洲市场的门户,历史上,伦敦曾依靠吸引全球金融机构来此设立区域总部,主导世界金融的走向。上世纪60年代,伴随着世界贸易规模增长和企业全球化扩张,伦敦迎来了银行扩张浪潮。20年间,外国银行数量从77家上升到403家。如今,仅“一平方英里”伦敦金融城内,就容纳了全球250家外资银行和证券交易中心。
“有不可匹敌的数量的外国银行机构,是伦敦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关键优势之一,它们给市场赋予了深度和流动性,增加了伦敦金融城的参与者和业务的多样性,并催生真正全球性的视野。”理查德·罗伯茨在《伦敦全球金融中心指南》一书中描述了国际金融总部带给伦敦的改变。
伦敦金融城政策和资源委员会主席Catherine McGuinness接受记者采访
在大西洋彼岸的纽约,本土金融巨头的崛起则为城市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实体经济和金融服务业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站在位于曼哈顿中城的大都会人寿大厦办公室,美国大都会集团全球副总裁史蒂文·古拉特(Steven J.Goulart)望着窗外高楼林立,他说道,“我们为金融中心作出的贡献,不仅体现在业务增长、持续吸引人才、带动就业,还通过直接投资来帮助其发展。”
作为华尔街最古老的商业银行机构,花旗银行从一家服务于纽约商人的金融机构,发展到如今的四大投行之一,也同样见证了纽约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崛起。“1927年,我们发行了2000万的黄金债券,用于华盛顿桥建设。1994年,花旗基金会开始在纽约投入大量资金,并提供1.98亿美元来帮助社区经济。”花旗集团全球投资银行业务部董事总经理朱莉(Julie A.Monaco)说。
当然,伦敦、纽约之所以成为全球金融中心,既有历史因素也有其他综合优势。但不可否认的是,一大批新兴金融中心确实在依靠着本土金融机构的成长而迅速崛起。培育本土金融机构,已成为新兴金融中心发展的一大抓手。
离纽约3小时车程的波士顿,是全球共同基金中心和财富管理中心。上世纪50年代,富达集团在波士顿成立,开创了全球共同基金的历史先河。而当时波士顿政府对金融服务实行的大力扶持,则直接促进了基金行业的大发展。“波士顿政府为金融服务业提供了有利的税收政策和良好的发展环境。”哈佛大学国际经济学教授、美国前副国务卿理查德·库珀(Richard Cooper)说。
除此之外,纵观全球金融中心的发展历程,政府规划引导对金融业集聚起到的作用,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除个别金融中心区是自然形成的,绝大多数金融中心区几乎都依赖政府规划和政策引导形成。”在邓志旺看来,金融业对基础设施、人才、税收政策等非常敏感,因此加强“软硬件”的建设对推动金融业的集聚非常重要。
▌世界级湾区可容纳多个金融中心
世界三大湾区并非是单核的,这也意味着湾区内的金融中心并非仅有一个。放眼全球,一个区域内多个金融中心共存的例子不在少数。
“世界大湾区的金融服务有足够大的市场和空间,可以容纳多个金融中心。” 英国保诚集团亚洲区总部执行总裁兼中信保诚人寿董事长黎康忠指出,在一个地区同时有几个强大的金融中心,反而可以形成合力,吸引更多的人才、资金流入,这会优于只有一个城市金融中心。“美国的波士顿、芝加哥和纽约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们)基本上聚集了美国最主要的金融服务公司,而单个城市能在其中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也是因为其邻近的金融中心的帮助”。
不过,区域内多个金融中心间势必会面临博弈与角力。如何才能做到差异化协同发展?
在欧洲就形成了由不同层级金融中心构成的金融体系,即伦敦是欧洲唯一的全球金融中心,而苏黎世、法兰克福、卢森堡、巴黎等依靠自身优势,发展成为了次一级的国际金融中心。
作为欧洲大陆的中心,区位优势是法兰克福成为金融中心的重要因素。德国多位受访金融从业者均提到了这一点。“只要1到2小时,你可以从法兰克福到达欧洲其他任何一个金融中心。”法兰克福金融中心董事总经理休伯特(Hubertus)说。
法兰克福铁路图
“在金融中心之间是存在着竞争的,” 这一点休伯特深有感触,“我们正在法兰克福打造一个良好的金融生态系统来突显竞争力。”目前已有超过160家国际银行、五大评级机构落户法兰克福,当地正在吸引更多有影响力的银行保险、股票交易市场、IT公司、评级机构,来此设立分支机构。
“这将会是一个快速扩张的过程,5家美国大银行中有4家决定将法兰克福作为他们在欧洲大陆的新根据点,有4家日本银行也选择了法兰克福,英国4家银行中有2家也准备落户法兰克福,中国的5家银行已经在法兰克福有了分支机构。这些银行的大多数都在卢森堡设有欧洲总部,但他们大部分的运营机构和主要生意已来到了法兰克福。”
法兰克福金融中心董事总经理休伯特
与法兰克福不同,相距230公里外的卢森堡,则是明显差异化发展的一大金融中心。凭借着颇具优势的税收优惠政策,如今卢森堡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投资基金、信托中心。其实,“一些新兴的规模较小的金融中心如果专注于某一个领域,会做得更好。毕竟不是每个金融中心都是伦敦或纽约。”来自蒙特利尔的一位资产管理经理说。
这对于粤港澳大湾区内,“老大哥”香港与“后起之秀”深圳、广州之间的协调发展,有何值得借鉴呢?
按照最新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香港、深圳被列入全球金融中心,而广州尚属于次一级国际性金融中心。“与伦敦、纽约相比,香港相对而言还是一个区域性金融中心,机构规模及全球性还有限。未来香港可借助大湾区进一步提升自身在全球金融中心中的综合竞争力,并带动大湾区成为全球金融枢纽。” 中国银行纽约分行金融总监乔磊指出。
在他看来,“广东是制造业大省,加上背靠内地市场且与香港、澳门相连,区位优势突出。尤其是深圳的竞争力、吸引力都在快速提升。未来深圳还需要提升金融资源的集聚力和辐射力,在人民币国际化方面与香港有更紧密的连接。”
对于省会城市广州而言,国资实力强劲、外贸活力充沛、区位优势明显是不可多得的“特质”。目前,以汽车、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金融、生物医药和健康五大产业为核心,广州正推动资源进一步集聚。“金融会跟着实业走,广州应该强化产业优势,找准切入点,发展产业金融。”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汉斯商学院教授张小军建议,“如果想要做金融中心,创投资本和基金也不能少,这样资金才会汇聚于此。”
【下一集预告】
金融“大鳄”选址、投资看重什么?
越来越多的外资金融机构正把目光投向广东。他们投资广东最看重什么?广东如何搭建好金融生态圈,向世界讲好自己的“故事”?如何利用国际金融业发展的解决广东面临的迫切问题?记者调研了纽约、伦敦、新加坡等多个国际金融中心,不断向金融“巨头”发问,以期找到问题的“正解”。
【编者的话】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实体经济的血脉。
过去十年,全球金融业在危机中涅槃再造,继续成为支持全球实体经济发展的血液。今年是金融危机过去的第十个年头,也是广东践行总书记嘱托,奋力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开局之年。在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之际,走在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如何打造一个更好支持现代化经济体系发展的现代金融四梁八柱,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广深科创走廊全面发展,是我省抓住下一轮新经济发展机遇的重中之重。
3月底,南方日报记者深入纽约、波士顿、旧金山、伦敦、法兰克福、慕尼黑、新加坡、香港等全球金融中心,采访来自全球金融机构、交易所、监管机构、高校研究院等超过50位负责人,探寻全球金融中心服务经济发展的秘诀。
从5月8日起,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南方英文网、今日广东将通过报、网、端联动,连续刊登“寻找广东金融四梁八柱”系列报道,从全球先进金融中心的发展经验入手,探寻打造广东现代金融体系“四梁八柱”的密码,为广东经济发展构建更有效的现代金融体系建言献策。敬请垂注!
【策划统筹】谢思佳 刘江涛 谢美琴 罗彦军 张莹 黄倩蔚
【主笔】郭家轩
【调研团队】黄倩蔚 郭家轩 唐柳雯 唐子湉 彭琳 张俊 龙金光
【数据分析】郭家轩
【新媒体策划、运营】丁晓然 黄倩蔚
【视频制作】姚志豪 封聪颖 王舒婷 赵永成
【图表制作】何玥莹
【平面设计】郑炜良
【校对】符如瑜 曹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