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疫情反思:新加坡李显龙的国民讲话,你只读懂了傲慢和偏见?

最近有朋友略带玩笑的嘲弄到,你看了李显龙的讲话吗?

“如果疫情在新加坡继续扩散,我们将无力医治并隔离每一例疑似病例…我们鼓励轻症患者在家休养,把医疗资源留给那些有更易感和更严重病情的患者…”

可能很多人把这话理解成了新加坡政府在面对疫情严重时,将会对国民采取一种悲观放弃的态度。

朋友说,“(能以举国之力不计代价对抗疫情的事)这也就是在中国,跑国外去别人肯定没招。”

朋友的话让我一时语塞。

一方面,这体现了对眼下轰轰烈烈全民抗疫的一种高度认同感,是我们作为普通人,在面对压倒性的国难前,对国家表现出的基层动员水平和社会治理能力不断提升而蓬发出的由衷自豪感。

另一方面,这种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大国情怀”和对“撮尔小国”的轻蔑和不懈,却让我些许惶恐。

享受着祖国飞速发展成果而自觉步入大国行列的我们,高度自信、无所畏惧,我们敢想敢做、要冲要抢,体内血脉膨胀,四下所向披靡。我们是时代的主人,时代告诫我们要出名趁早,环境逼迫我们要出人头地。

从“油炸蝗虫”到“人造疫情阴谋论”,从“他们不行”,到“总有刁民想害朕”,在互联网快速迭代和极度膨胀的时代背景下,不乏这种充满傲慢偏见和浪漫想象的快言快语。

我们自信祖国将冉冉升起,我们嘲弄一切试图甚至胆敢与之抗衡的外部力量。

然而情绪会蔓延,骄傲会反噬。傲慢让人轻视,阻碍我们去正确的理解他人;骄纵使人膨胀,阻碍我们去正确的认识自己。情绪泛滥的社群,想必内部也缺乏共情的能力。

这才是我在李显龙的国民讲话里看到最真切的一部分,打造一个温情坚强的社会。

我读到了什么,我读到了一个政府的透明

病毒倏忽而至,人民难免恐慌。

人生来惧怕未知,这是刻在我们基因里的。我们本能的抗拒未知,因为害怕才让我们得以更好的生存

今年,新型冠状肺炎就像一头神秘的年兽,没有任何预兆的窜上台面张牙舞爪。

我们一度不知道病因是何,也不知道结果会何;我们到现在也不能确定它的传染性有多强,不知道它在变异过程中还能掀起多大波澜;我们不知道生活所需是否充沛,不知道社会是否因此陷入动荡,不知道政府所为何时有效;恐惧激发了我们的想象,想象让我们跌入恐慌,我们像待宰的羔羊,在刀还没有架上脖子就已经蜷缩着瑟瑟发抖。

拿什么来抚慰我们内心的恐慌?我们不要遮遮掩掩的解释,不要反反复复的剧情,不要体会坐过山车一样的跌宕。

最好的宽慰,就是有人能用最平淡、最直白、最真切的话告诉你,到底发生了什么。

李显龙说,

“过去的两周,政府(副总理亨瑞·济慈领导下的部长级工作小组)和公众,我们在一起直面疫情。”

“今天,我想直接和你们对话告诉你们现实情况如何,下一步我们可能会面临什么情况

“新冠肺炎相比SARS,有两个主要区别.. 一是传染性更高…二是相比SARA10%致死率,新冠致死率在湖北省以外至今维持在0.2%,类同死亡率0.1%的季节性流感。 ”

疫情至今仍在变化.. 早期新加坡案例主要来自外源流入,所以我们一直在追溯并隔离人群… 最近几日,我们发现一些无法追溯传染源的病例… 这让我们担忧…我们提升了安全评级、加强了防护措施…暂缓了公众集会”

“我们在继续追踪疫情发展,但我觉得未来几日会有更多的未知来源感染案例”

三言两语,讲明白了我们在面对的疫情究竟是头怎么样的怪兽;简简单单,介绍清了政府的行政举措和工作思路。

特别是李显龙说到“这让我们担忧”。政府直言忧心,并没有让我觉得是示弱或是无能,反而更添亲近、更增信任。人生来惧怕未知,同样也排斥异己一个没有感情、没有弱点的人,怎么能让人相信可以一并分享忧愁和苦难,相信彼此能一路同行?

行政的透明,不仅仅需要及时准确的通报信息,还需要向人民展示决策的依据和思路,让我们有迹可循、有业可期、心中有底。行政的透明,更重要的是拉近人民和决策者的距离。我们不追求完美的答案,我们只需知道,是一个像我们一样会疼、会痛、会担忧,但是更专业、更敬业、更负责的人在带领我们前进,我们就会乐于追随,安于奋进,勇于奉献。

我读到了什么,我读到了一位领导人的关怀

每一个人都渴望有一盏明灯,而只有燃烧自己的人才能为别人照亮前方。

我们都感叹明灯的坚守和付出,却害怕靠着那火烛太近。

因为火苗越亮,也越烫手。

所以当李显龙说到,

“昨天有不少人跑去超市买了方便面,罐头,厕纸。这个没有必要,我们有充足的准备。”

“第一,勤洗手,避免不必要的触碰你的眼睛和脸。第二,每天测量两次体温。第三…”

“更严重的情况,可能会也可能不会发生。但我们需要想在前头,防范未然。我希望通过和大家分享这些可能性,让大家都能在心理做好准备”。

当他絮絮叨叨的在和国民们叮嘱如何做好个人卫生健康,

当他不厌其烦的在和国民们盘点生活日用所需,

当他开诚布公的在和国民们商谈未来的不确定性,

我没有觉得火苗暗淡了,前路崎岖了,反而感觉这盏明灯更温暖可亲了。

有什么比一位可以和你平等对话的领导,更让你觉得温暖和信任的呢?

我读到了什么,我读到了作为社会一份子的担当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特蕾西教授(Jessica L. Tracy)提出,经历不同的成功会令人产生截然不同的自豪感——骄纵的自豪感(Hubristic Pride) 与真实的自豪感(Authentic Pride)

倘若我们没有付出太多努力便轻易成功,我们会急切吸引旁人关注来充实自我的成就感,这便形成了强烈又脆弱的高自尊,膨胀又容易崩塌的自我形象会促使我们倾向于无视别人的感受,对周遭充满敌意。

倘若付出努力与汗水,历经波折才取得成功,我们通常会把成功归结于之前的努力,形成有安全感的高自尊,并且从中感受到了自我价值,而这样的心理体验,还能够使之与他人产生共情(Empathic Concern),从而更加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李显龙说到,

“对抗疫情,无论当下如何,每一个人都有发挥的余地。”

疫情最大的考验,是对我们社会凝聚力和人心韧性的考验。害怕、恐惧,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我们都想保护自己,试图保护自己的家庭。但是恐惧比疫情更为可怕,它让我们焦虑,让我们恐慌,让我们惊惶失措,所以导致流言四起,所以会哄抢物资,所以有更多的无端指责。”

在疫情面前,我们是否也感到惶惶不可终日,是否也有一种使不上劲、徒生悲凉的挫败感?

凶猛的疫情袭面而来,面对家庭和爱人,我们才感到自己的无知和无力;夸张的媒体和悲情的凯歌,让我们被动的沉浸在纷至沓来的谣言和故事里随波逐流。我们相信疫情一定会被战胜,却不知道自己能为这场胜利做什么。为了掩饰我们的心虚和示弱,我们情愿站在国家的肩膀上,变得更加傲慢和骄傲,哪怕我们可能更希望、也更需要,被承认我们的柔弱和无助,被理解我们对安全感和生存的渴望。

然而真实的自豪感来源于付出,真实的骄傲感来源于担当。唯有直面弱点,接纳自己,我们才有勇气更加坚强。

当我们回看李显龙被曲解的这句话,

“如果疫情更加严重,我们希望把医疗资源更多的集中到易感和更严重病情的患者–老人、儿童。”

这多像,在那艘会又可能不会撞上冰山的泰坦尼克号上的船长在高声疾呼,用我们最后也是最为高尚的绅士精神在提醒我们,不管情况如何,我们都还有人性中最值得自豪的那一刻,那就是为了生命的心希望而甘于奉献自己。

无论国内国外,相信我们只要“同心协力,我们会一起度过这段困难时光。”

“stay calm, and carry on with our liv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