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瓷颜茶语说文化|中元节的文化本质是孝道

瓷颜茶语·说文化

  提到中元节,第一时间可能会跟神鬼联系在一起。但实际上,中元节是祭祖节,佛教又称盂兰盆节。主要习俗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祭祀土地等。文化考古学者宋兆麟在《中国古代节日文化》一书中认为,关于中元节的起源传说,比较可信的是源于一个祭祖的节日,直到魏晋南北朝时,随着佛道二教的渗入,最终形成中元、盂兰盆的节日形式。

  祭祀在我国是非常重要的传统,一年四季都存在祭祀的活动。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记载,“古者岁四祭……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尝、冬曰蒸……尝者,以七月尝黍稷也”。古人一年四季都在祭祀,其重要性可想而知。而祭祀的对象大多数为先祖和家族,因此,祭祀也成为“儒家”孝道的核心内容。

  “盂兰盆”一词来源于汉传佛教经典《盂兰盆经》,“盂兰盆”为“解倒悬”之意,即将人的灵魂从困厄中解救出来。《盂兰盆经》讲的是佛祖弟子目连想救母亲出恶鬼道苦海,佛祖告诉目连,你母亲罪孽深重,仅靠你一人之力无法救赎,你需在七月十五敬设盂兰盆,用百果饮食供养十方僧众,依靠他们的合力才能救出母亲。依照佛祖的指示,目连救母成功,后推己及人,向佛祖建议,一切僧俗弟子欲行孝道者,都可以在七月十五供奉盂兰盆,救赎现世以至七世父母,由此形成七月十五盂兰盆节。因此盂兰盆节日的本质内涵也是孝道。

  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和儒教文化融合在了一起,本来在儒道中秋季祭祖的日子也定在了七月十五,与盂兰盆同一天。虽然融合在了一起,但不同时期主导地位依然不一样。在南北朝隋唐时期佛教盛行,盂兰盆节盖过传统秋祭(中元节),后来到了北宋又是中元节独领风骚,发展到了明清时期,没有那么重佛教氛围,中元和盂兰盆又有了更多的风雅的形式。

  发展至今,在我国,中元节有祭祖、烧纸、焚香燃炮、跳天灯、放河灯等活动形式。除了国内,中元节也在泰国、日本、朝鲜、新加坡等国家盛行。

  2010年5月18日,中国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新入选项目)。香港特别行政区申报的“中元节(潮人盂兰胜会)”入选,列入民俗项目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发展历程来看,可深切认识到中元节具有双重的意义。一是阐扬怀念祖先的孝道,二是发扬推己及人,乐善好施的义举。就其文化内涵而言,中元节体现的是一种传统,是一种信仰,是一种文化,其核心就是敬祖尽孝。

  如果你是当代瓷茶文化热爱者的一员,如果你想走近著名陶瓷艺术家,如果你也想感受独一无二的艺术美学,请密切关注我们瓷颜茶语!

【瓷颜茶语】

打造以陶瓷为主体、茶艺为载体,结合易经、禅学、花艺、香道、音律、养生为一体的文化传播平台。

【使命】

把中国陶瓷文化和茶文化再一次推向世界,做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

【宗旨】

让生活艺术化,满足美好生活向往。

【目标】

成为一家与陶瓷文化和茶文化相关,具有行业领导地位,受人尊敬的集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