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生育的细节⑥|催婚的脚步近了,我们和专家聊了聊年轻人婚育

澎湃新闻记者 李季 编辑 鞠文韬

【编者按】

2011年至今,我国生育政策已从“双独二孩”发展到“全面三孩”。历经10年嬗变,“让不让生”已不再是问题,取而代之的是“想不想生”和“生了怎么养”。

回顾政策历程,10年间,从2011年的“双独二孩”,到2013年的“单独二孩”,再到2016年实施“全面二孩”,2021年放开“三孩”,这表明政府提高人口生育水平的决心。事实上,生育背后还有诸多复杂的社会因素相互牵扯,“说生就生”并不容易。

基于此,澎湃新闻推出“生育的细节”系列报道,精选国内外新刊发的人口研究,将后人口转型时期人们的生育决策及行为置于“显微镜”下,以人为本,探究细节。

今天,本系列推出第六篇,邀请人口专家和网友们就“年轻人婚育”话题圆桌互动。

“婚姻就像合伙开公司,门当户对就是实力相当的经济和精神投入”;“就我观察,很多人不是不想结婚,是结不起婚”;“有时候我们这辈人不想生孩子,在父母眼中就觉得很自私、没责任感。两代人之间怎么达成一致呢?”……

新年来临之际,催婚的脚步又近了,我们邀请到北京大学社会研究中心助理教授於嘉做客澎湃问吧,和年轻人一起聊聊婚育话题。澎湃新闻的网友们纷纷抛出疑问,来看於嘉如何在数据和研究中还原现代婚育。

北京大学社会研究中心助理教授於嘉

论“剩女”一词的不合时宜

澎湃网友“zeuEZb”:我想知道“90后”是不是学历越高的女性就越容易剩下。

於嘉:从目前趋势来看,“90后”应该不再会出现所谓的“剩女”现象。但是“90后”的婚恋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可能会有主动不婚群体的出现。

不婚的女性往往集中在城市高教育、高收入的群体中,也就是所谓的“剩女”,但这其实是一个充满歧视性的词语。“90后”很多女性已经脱离了传统观念,有一部分会主动选择不婚,她们并不是“被剩下的”,或是被筛选后没有办法找到婚姻对象的,因此用“剩女”称呼可能并不合适。

从不同代际来看,在“70后”受过大学本科及以上教育的女性中,大约有5%可能会维持终身不婚,造成不婚的原因被动与主动兼而有之。一方面,她们无法找到在学历、收入上与自己相匹配的男性,这是被动的一面。但另一方面,这些经济独立的女性也不想要在婚姻上将就,如果不能找到合适的对象,宁愿不婚,这是主动的一面。

然而,在“80后”中,我们看到“剩女”其实已经成为了一个伪问题,高收入、高学历的女性在择偶市场上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80后”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教育的女性,结婚的比例超过教育程度比她们低的群体。

澎湃网友“贤者模式”:“剩女”们对于同条件的男人吸引力其实更差。同条件的男性通常不在意女性是否经济收入高或者学历高,他们不差钱,他们更需要有一个温柔体贴,能够持家或稳定后方的女人。

於嘉:在“剩女”这个概念被提出的2005年左右,当时的购房、消费、养育等压力相对较小,家庭对女性的经济能力要求较低,因此婚姻市场主要呈现的是传统的分工模式(男性的比较优势在于经济能力,而女性的比较优势在家庭内部)。就像你提到的,经济能力强的男性可能并不想要找同等教育和收入的女性,而希望有所互补。

但是在当下,尤其是在一线城市中,人们在购房、养育子女等方面面临很大的压力,仅靠丈夫收入就可以满足整个家庭消费与支出的模式可能只适用于很小部分极高收入的群体(你提到的“不差钱”群体),大部分家庭都需要夫妻共同的经济贡献。

因此在婚姻市场中,女性较强的经济能力自然会成为其优势,高收入、高学历的女性也会成为更有吸引力的婚姻对象,而非你所提到的“被筛选剩下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在“80后”中已经观察不到所谓的“剩女”现象,而在“90后”“00后”中,高收入、高学历女性在婚姻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可能还会持续增加。

结婚VS奋斗

澎湃网友“RRrquq”:就我观察,很多人不是不想结婚,是结不起婚。三十岁以前都只能先专注个人努力。

於嘉:你的观察很有道理。在对于不婚的分析中,我们会将其分为“主动不婚”与“被动不婚”。主动不婚指的是不想结婚,认为婚姻没有必要;而被动不婚则是想要结婚,但是受限于某些条件没有办法进入婚姻。

从数据来看,未婚的群体中,不想要进入婚姻的人数比例很低,仅有3%左右,这表明大家还是想要结婚。但是随着经济发展、消费主义兴起等等原因,结婚的条件与成本的确越来越高。对于教育、经济等方面条件没有那么好的群体,他们只能选择推迟进入婚姻的时间,等积累了一定婚姻的经济基础之后,再考虑婚姻的问题。

你提到了三十岁以前只能先专注个人努力,可能不考虑婚姻的问题,虽然整体来看大家的婚姻年龄持续在推迟,但是选择在30岁之后进入婚姻的比例仍然不高。对于“80后”,男性在30岁时还未进入婚姻的比例不到20%,女性则不到10%。而在1990-1995年出生的群体中,2018年时已经有一半男性和四分之三的女性进入了婚姻。对于“95后”和“00后”,还需要持续的观察。

澎湃网友“神田川”:请问现在的年轻人真的都比较自私自我、没有家庭责任感吗?

於嘉:我认为现在的年轻人依然对家庭有很高的重视。调查中我们询问了受访者对“家庭幸福”“配偶关系亲密”“生活有乐趣”和“有成就感”这些方面的重视程度,可以看出,即便是最年轻、很多尚未进入婚姻的“90后”群体,依然对于“家庭幸福”有着很高的重视程度,高于“生活有乐趣”和“有成就感”这两个更侧重于个体实现指标的测量。

此外,人们有时候会把自私和自我实现相混淆。年轻人并不一定是更自私,只是更加追求个体在婚姻生育等方面的自由,不被传统观念和集体所束缚,个人的意愿和想法更被重视,对自己人生目标的追求也被放在更优先的位置。

房子、车子、彩礼……什么才是婚育友好型社会?

澎湃网友“WZZZZZZZZZZZZ”:许多年轻人因为房子的问题谈崩了,导致结婚失败。这是否是一个主要原因呢?

於嘉:房子现在确实成为阻碍很多年轻人进入婚姻的重要因素,但是具体是否是人们不婚或者推迟进入婚姻的主要原因,还需要有代表性的数据来进行实证的分析。

但是我可以提供一些关于房子与婚姻的参考数据。在我和新加坡管理大学助理教授程成的一个研究中,我们分析了不同年代进入婚姻的群体,有多少比例是在婚前购买房屋的。我们看到,在2000-2011年进入婚姻的夫妻中,有51.48%是婚前就购买了房屋的,而在2012-2016年进入婚姻的夫妻中,有89.58%都在婚前购买了房屋。这也意味着,那些无法承担在婚前买房的群体,可能短期内没有办法进入婚姻。当然,房子的问题不光体现在购买决策上,更体现夫妻双方如何出资、如何分配房屋的产权等多个方面。

澎湃网友“从现在开始种树”:我觉得生育率低下的原因有一个主要原因是房价太高,导致生活压力太大,您觉得这个是正确的吗?

於嘉:我觉得房价太高确实是抑制生育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房价对于生育的影响在不同群体中间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并且具体有多大的影响还值得商榷。

首先,我国不同地区的房价差异很大,你提到的房价太高,主要可能是在一线和二线城市中,那么对于那些房价没有那么高的城市,房价就不是影响他们生育意愿和行为的重要原因。

其次,房价高的压力,可能更多的作用于还没有拥有住房的群体。对于已经购买了房屋的群体,房价走高可能会使得他们的财产增值,并不一定会抑制他们的生育意愿与行为。

最后,如果横向比较来看,房价可能不是造成低生育率最重要的原因。中国的很多周边国家也面临着低生育率的问题,以新加坡为例,房子并不是新加坡居民面临很大压力的问题,公共房屋政策实行得很好,房价相比于居民收入也并不是很高,但是最近十几年新加坡的生育率一直是在全球最低水平,2019年总和生育率只有1.14。这样来看,低生育率可能不仅仅是高房价压力所带来的。

澎湃网友六月花盏:大部分独身的都是被迫的,只有极少一部分是自愿的。年轻人无力购买婚房、婚车、彩礼的情况下,如何发起裸婚运动?让更多年轻人不因经济而独身。

於嘉:在目前我国确实如此,大部分独身都是非自愿的。是否有必要发起裸婚运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人们对婚姻的经济基础要求越来越高,很大程度是因为社会竞争激烈、消费主义兴起和社会不平等的扩大而带来的。而想要降低对婚姻经济基础的要求,其根本在于社会层面的改变,而非从道德或者其他层面对个人提出要求。

我们现在观察到年轻人持续推迟进入婚姻的时间,一方面是不想那么早进入家庭和为人父母,另一方面,则是现在的年轻人需要更长的时间积累进入婚姻的经济基础,想要在刚出校园就完成婚姻经济基础的积累对很多年轻人是不现实的,所以待事业有所发展后再进入婚姻,也是一种选择。此外,不进入婚姻并不意味着独身,很多人可能会维持更长的恋爱或者同居时间,这样可以部分满足人们对于亲密关系的需求。

澎湃网友西瓜可乐味:常说的婚恋友好型社会究竟怎样算友好呢?

於嘉:关于怎么定义婚恋友好型社会,我觉得主要体现在大众观念与政策支持两方面。从观念角度讲,最主要的是大众对多种家庭行为都有着较高的接受度。无论是单身、同居、进入婚姻还是离婚,其实都是个人行为,旁人不应该指责、干预和价值判断。从政策角度讲,应该帮助个体满足在婚恋上的意愿与需求,比如对同居进行相应的法律保护,对单身群体的医疗与养老提供支持等等。

终身不婚会怎样?不生孩子是自私吗?

澎湃网友“子非鱼啊”:有时候我们这辈人不想生孩子,在父母眼中就觉得很自私、没责任感。两代人之间怎么达成一致呢?

於嘉:我觉得达成一致其实是很困难的。当下很多年轻人和父母会在婚姻、生育等家庭行为上产生冲突,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社会经济的变化太快了,导致家庭行为也出现了很大的变迁,短短一代人就可能出现极大的变化。

从数据来看,在您父母那一代,不生孩子的比例是极低的,甚至不到1%,是一个非常少见的现象。他们如果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理解子女的生活,自然是不能理解的。但是从全球范围来看,无孩(childlessness)已经并不是一个罕见的现象了,是伴随着经济发展、第二次人口转变、个体主义的兴起而越来越常见的现象。

在很多欧洲国家,即便您父母那一辈,即“50后”“60后”中,无孩女性的比例就已经超过了10%,在一些北欧和德语区国家甚至超过了20%。不知道拓宽一下比较的范围,是否能让您的父母感觉到不生育并不是一个离经叛道的行为。

澎湃网友“改个名字还挺难的”:一辈子不结婚的话会面临哪些困难?又会有哪些好处?

於嘉:每个人的生活轨迹都不尽相同,所以遇到的困难和可能获得的好处都会多种多样。我只能从研究的角度总结一些终身不婚可能面临的困难与好处。

从困难的角度来说,晚年的生理与心理健康是一个主要的方面。以往大量基于西方的研究发现,婚姻整体对人们的健康有保护作用,尤其是在老年阶段,相比于未婚的群体,有配偶的群体身体健康更好、预期寿命更长、心理状况也更良好。

但是在不婚群体内部,可能存在很大的异质性:一是主动不婚与被动不婚,研究也发现,不婚对健康、孤独感、生活质量等多方面的影响主要作用于被动/非自愿不婚的群体,对于主动不婚的群体并没有非常负面的影响;二是对男性和女性的影响略有差异,一些研究发现不婚对男性的负面影响大于女性,但这可能是因为女性有更多的社交活动,缓解了不婚带来的孤独感等负面情绪。

此外,不婚带来的负面影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的社会经济状况。很多研究发现,当收入、教育或财富等指标上具有同等水平时,不婚与已婚群体在精神健康、幸福感等方面的差异就消失了。

除此之外,一些困境能体现在养老与患病的照料方面很多不婚群体虽然没有正式进入婚姻,但可能有长期的同居伴侣或者生育过子女,但是对于不婚且没有配偶与子女的群体而言,晚年的照料可能会成为一个不得不面临的现实问题。

不婚也可能带来相对积极的一面。大量研究发现,进入婚姻和生育会对女性的职场发展有着负面影响,或是退出劳动力市场,或是抑制了收入的增长。因此,相比于已婚已育的女性,不婚不育的女性往往可能有更高的就业率、更高的收入,晚年也可能有更多的养老积蓄。

还有一些研究发现,不婚群体会有相对更广的社交网络,与朋友、邻居和亲戚有着更加紧密的关系,当然这一定程度上是对于配偶亲密关系的某种补偿。由于保持着更广泛的社交网络或是能够承受孤独的能力,所以当步入老年时,相比于丧偶老年人,不婚的老年人可以更好地应对老年生活。

澎湃网友“p_xx”:如果一辈子没有孩子,老了以后会后悔吗?没有孩子会孤单吗?

於嘉:对于无孩的人群,很多研究都在探讨他们的晚年生活。确实有相当一部分人会在晚年时后悔,但大部分是因为种种原因错过了生育的群体,而非始终坚定不生育子女的群体。从孤独或者生活满意度的角度来看,无孩群体并不一定会比有孩子的群体更孤独、或者更不快乐。

相当一部分无孩群体,在年轻时候已经做好准备,在交往与亲密关系方面,他们一方面更重视与配偶关系的维系,另一方面也积极拓展自己的社交网络,这都对老年生活的幸福感有着很大的帮助。相比于没有孩子,从老年人生理与心理健康的角度讲,没有配偶(婚姻或者同居的配偶)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能是更大的。

责任编辑:钟煜豪 图片编辑:乐浴峰

校对: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