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建筑二代,他们如今都在干什么?

建二代,TA们如今都在干什么?

在建筑业,随着“创一代”陆续步入50岁、60岁、70岁,越来越多的“建二代”登上历史舞台。“建二代”多数是年轻的群体,他们是富二代,有些是海龟、有些从基层开始打拼,因为头顶“老爸的光环”而备受关注。父辈创下的家业,在当下建筑业的大背景下,走到企业的转型升级的十字路口,要不要接班?如何接班?是“建二代”面临的重要抉择。

本文为大家扒一扒十家民营建筑企业“建二代”他们如今都在干什么,看看这些年轻的接班人是如何让传统建筑业再次焕发生机的,“富二代”接班过程中遇到了有哪些酸甜苦辣?他们实力如何?

一、广厦控股:长子接班、兄弟共处

左:楼明,右:楼忠福

广厦控股集团成立于1992年,创始人楼忠福,1954年生,楼忠福有2子,长子楼明、次子楼江跃。

除控股公司之外,广厦系最重要的经营平台分别是广厦建设和广厦房产两大直属集团。原来,他们分别由楼明、楼江跃主攻,2010年,随着楼江跃的辞职,这种平衡被打破,楼明走上接班道路。

先说说楼江跃,1974年生,毕业后在基层锻炼了一年,楼忠福就开始把他带在身边,上东北,下海南,跑华北、西北,如何考察市场,如何待人接物,如何拿捏分寸,如何当机立断,如何舍小利保大局,所谓言传身教。1998年,广厦房地产开发集团成立,楼江跃任董事长,显示出极强的经营天赋,他较早进入到父亲楼忠福的商业版图,2002年12月开始,年仅29岁的楼江跃就任浙江广厦董事长一职,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他的任职时间应该到2011年底,但离这一期限还差一年半的时间,担任董事长达8年之久的楼江跃便突然提出辞职。2010年之后,广厦旗下上市公司浙江广厦的主要操盘者,将从楼江跃,变成楼明。而楼江跃至今仍任广厦房产集团董事长。

1973年出生的楼明,与大多董事长动辄本科或者海归的身份不同,他曾在浙江武警总队服役近10年,从部队转业后,去了公安局,但他很快发现自己并不适合走仕途,回到家族企业广厦集团后,楼明先是做了父亲的助理,后来他发现建筑业可以通过整合一些上游的材料供应来做利润增长点,于是跟父亲楼忠福提出组建一个材料公司。2000年3月,楼明创建了广厦首家建材企业——浙江万福建材有限公司。浙江万福是楼明的创业起点,创办之初只有5、6名员工,但3年之后,每年的销售增长率都保持在100%以上,业务量达到了十个亿,销售对象也从集团内部拓展到了集团外部,迅速成为集团的骨干企业之一。

2002年,在楼忠福萌生退意时,28岁的长子楼明首次担任浙江广厦控股总裁,参与主持广厦的全局工作,然而,他的接班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四年后又下基层“回炉”锻炼,即在2006年,楼明将总裁职位交还楼忠福,专任广厦建设董事长,之后的几年与弟弟楼江跃分别主攻广厦建设、广厦房产,维持平衡局面。

2010年,楼江跃辞去浙江广厦董事长一职,楼明上调广厦控股,再次出任总裁及董事局副主席,至此,楼明基本接管了家族企业。

2011年底,广厦能源项目在足足努力了8年后终于瓜熟蒂落,借着黄泽山石油中转储运工程项目正式开工的机会,广厦正式宣布领导班子的调整:楼忠福长子楼明接替退隐的楼忠福,出任董事局主席;小儿子楼江跃出任董事局副主席。

接班的这几年,楼明让广厦实现了楼忠福提出的“跳出建筑做建筑”,在建筑、房产、能源、传媒、养老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不错的成绩,他提出的大建筑、大房产、大能源、大金融、大文化、大健康的产业发展构想,让广厦告别相对传统的发展模式,延伸到“楼明时代”。

二、太平洋建设:第一狂人的儿子、“建二代”中佼佼者

左:严介和,右:严昊

太平洋建设集团始建于1995年,创始人严介和,1960年生,有“全球华人第一狂人”之称,其子严昊,1986年生。

在父亲严介和“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教导下,对于学习,严昊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有所为有所不为,即“可听可不听的课不听,可做可不做的作业不做”。大学期间,当身边的同学都在为考试、学分而整日埋头啃书本的时候,严昊却在父亲的教诲下,有选择性地学习,“可听可不听的课不听,可做可不做的作业不做。”经常不听课、不做作业的他把大量时间用在了社会实践上。大学四年,严昊90%的时间都是在父亲的企业中历练学习。凭借良好的工作表现,他从最初的下属企业办公室副主任,一直做到了总经理一职。正是有了几年的实践经验,大学毕业后,他被委以重任,接手管理苏辰集团(一家刚刚被收购的国企),上任一年,他就让这个连年亏损的老国企盈利了8000万元,第二年盈利过亿。

凭借着出色的管理才能和优秀的经营业绩,2011年,年仅25岁的严昊正式接下父亲手中的权杖,担任太平洋建设新的掌门人,成为二代企业家中的佼佼者。2012年,随着太平洋建设“五化”人才建设的实施和“无缝”对接经营的实行,严昊率领太平洋建设人朝着实现“拓、守、延”战略目标而阔步前行。俗话说,虎父无犬子,严昊确如其父做说的“我教育出来的儿子,能力是年龄的20倍”!

《2016胡润富豪榜》,严昊财富1000亿元位列第六,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千亿富豪。

三、中南建设

左:陈锦石,右:陈昱含

中南建设创建于1984年,创始人陈锦石,1962年生,有两个女儿,小女陈昱含,1985年生。

陈昱含曾任总经理助理兼总经理办公室主任

2009年至今任江苏中南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2010年8月起担任上市公司中南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曾任中南建设下属商业酒店管理公司董事长、吴江房地产公司董事长

2014年3月起,任中南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下属房地产事业部董事长

中南建设目前的主营业务是房地产开发、建筑施工,其中房地产开发业务始于2005年开发的300万m2的南通CBD项目,近三年来房地产开发业务发展迅猛。2015年,房地产总体供需失衡、库存高居不下和盈利空间不断萎缩的现状并未出现明显改观,在这种大背景下,中南顺应形势发展、及时调整策略,继续保持稳定发展态势,全年累计签约225亿元,签约额、回款额同比分别增长11.4%、14%。在拿地方面,中南则采用兼并收购、招拍挂、合资合作等多元化方式相继布局上海、深圳、北京等一线城市。2016年中南建设位列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500强第24位、2016年中国房地产公司品牌价值TOP20、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A股10强。将房地产事业部的“家当”都交给陈昱含打理,中南建设在接班人继承准备上动作加快。

四、金螳螂

左:朱兴良,右:朱明

金螳螂成立于1993年,创始人朱兴良,1959年生,如今作为企业的实际控制人。在传统的民营企业,职业经理人的天花板是总经理乃至副总经理,但是在金螳螂,长期以来实际控制人在企业经营中是“配角”,职业经理人负责经营,任职没有天花板,可以就任最高领导即董事长、总经理,2000年前后,金螳螂的职业经理人团队建设基本完成。2003年朱兴良离职董事长、留任董事,不参与具体事务,2015年4月,朱兴良辞去金螳螂董事,正式退居幕后。

朱兴良之子,朱明,美国国籍,1985年生,2009年毕业于佐治亚理工学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获工业工程学士,2015年起30岁的朱明任金螳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朱明同样不参与具体事务。

在任金螳螂董事之前,朱明任苏州朗捷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该公司是金螳螂集团控股子公司,专业从事建筑智能化设计与施工。朱明现任头衔众多,因为我们也经常能从金螳螂有关的新闻报道中看到朱明的身影:

金螳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苏州金螳螂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

朱明还在金螳螂旗下的这些公司任董事:

苏州朗捷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苏州金螳螂怡和科技有限公司、苏州美瑞德建筑装饰有限公司、苏州金螳螂幕墙有限公司、苏州工业园区金螳螂家具设计制造有限公司、苏州金螳螂园林绿化景观有限公司、金螳螂家居电子商务(苏州)有限公司、苏州金螳螂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新加坡金螳螂有限公司、金螳螂家装电子商务(苏州)有限公司、金螳螂精装科技(苏州)有限公司、金螳螂供应链管理(苏州)有限公司。

五、龙元建设

左:赖振元,右:赖朝辉

龙元建设始创于1980年,创始人赖振元,1940年生,目前仍为龙元建设的董事长、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赖振元有3女1子,其子赖朝辉,1970年生,现为龙元建设副董事长兼总裁。

龙元建设前身为象山二建,是典型的子承父业的家族企业。

1984-1993年赖振元任象山二建上海分公司经理期间,赖朝辉在:

1991-1992年任象山二建办公室主任

1992-1993年任象山二建工程部经理助理

1993-1996年赖振元任象山二建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期间,赖朝辉在:

1993-1994年任象山二建经营部经理助理

1994-1996年任象山二建温州分公司总经理

1996年后赖振元任龙元建设董事长、党委书记,赖朝辉则开始担任龙元建设总经理。

除了在龙元建设担任副董事长兼总裁外,赖振元还在4家企业担任董事长(宁波龙元投资有限公司、杭州青山湖森林硅谷开发有限公司、宁波圣贝投资有限公司、龙元明城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在1家企业单位副董事长(上海市房屋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在2家企业担任董事。

赖朝辉虽然是子承父业,但与父辈不同的是,赖朝晖对于资本市场和金融更具经验,在他的努力下,龙元建设于2004年成功上市。得益于赖朝辉对金融市场的经验,龙元建设能快速抓住PPP建设的机会,2014年底,国家关于PPP政策出台,赖朝辉欣喜发现,民营企业可以参与到本来不能参与的领域,相当于多出了一个发展空间,拿到一个项目也是增量,于是龙元明城顺势而生,龙元明城是龙元建设投资设立的、专门负责开拓PPP项目的全资子公司,赖朝辉任董事长,龙元明城建立之初的确非常艰难,赖朝晖用“孤独和艰辛”来形容当时的艰难,从成立之初的几个人,到如今全体业务人员出差总行程超过300万公里,足迹遍及全国几百个城市,2014年度和2015年度公司的“差旅冠军”行程分别长达13万公里和16万公里,2015-2016年龙元承接了近20个PPP项目,中标项目投资额超200亿元,这些成就得益于龙元明城董事长赖朝辉的苦心经营与开拓创新。

六、宏润建设

左:郑宏舫,右上:郑恩辉,右下:郑恩海

宏润建设成立于1994年,创始人郑宏舫,1950年生,现任董事长,为公司实际控制人。郑宏舫有2子,大儿子郑恩辉,为浙江宏润控股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浙江宏润控股有限公司为宏润建设的母公司,成立于2001年。

郑宏舫小儿子郑恩海,1978年生,2004年进入宏润建设工作,现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

郑恩海从2010年至今任宏润建设经营总监,主抓经营工作的第二年,就带领团队完成总产值91亿元,承接建筑业务量80亿元,宏润建设近5年来每年都能保持有10亿元产值的增长,连续入围建筑百强和中国企业500强,这些成绩都离不开郑恩海的苦心经营,他主抓经营管理,针对公司的发展现状,提出重点发展轨道交通施工的计划,使宏润建设成为国内第一家进入轨道交通施工领域的民营企业。

目前,郑恩海的主要工作内容是负责公司经营管理,如建设项目招投标,BT项目前期沟通,政府部门关系维护等。他对宏润建设的未来进行了清晰的规划,未来几年宏润建设将继续做大、做精、做强轨道交通业务,重点加强地下空间建设的技术和革新,而房产方面则以提升品质为主。

除了宏润建设董事、副总经理、经营总监这些头衔外,郑恩海还先后获得“中国工程建设高级职业经理人”,“浙江建筑业十大青年创业之星”称号,目前他还是上海徐汇工商会会长、徐汇区工商联青年创业者联谊会会长,2016年青创联在准备和第一财经公益基金会合作,力争做成几个微公益及大型公益活动,郑恩海也希望通过青创联能多为社会做一些事情。

七、亚厦股份

左:丁欣欣,右:丁泽成

亚厦股份成立于1995年,创始人丁欣欣,1958年生,亚厦股份实际控制人,现任公司董事,除此之外,现任亚厦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浙江亚厦房产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亚厦股份现任董事长丁海富,为职业经理人,加盟亚厦时负责生产技术工作,后成为亚厦的金牌项目经理,当年是从项目经理的位置上直接被提拔为装饰公司总经理。

丁欣欣之子,丁泽成,1989年生,本科学历,毕业于美国 The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Boston,现任亚厦股份董事,浙江未来加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浙江蘑菇加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董事和总经理。

丁泽成在2009年还在美国念书时,就已经在思考回国创业的方向问题了,那时候就对互联网家装产生了兴趣,2014年,亚厦股份相继收购了炫维网络、万安智能、盈创科技等企业,涉足智能家居、3D打印、BIM等新兴领域,亚厦关于互联网家装的战略图景逐步清晰,当年10月设立浙江亚厦未来加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创立了“蘑菇+”品牌,由丁泽成领衔亚厦旗下新拓展的互联网家装平台“蘑菇+”。

丁泽成坦言,父辈成功的创业经历会给二代接班人带来一定的压力。是循着旧有的盈利模式继续做大做强,还是另辟一片蓝海重新起步?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问题。年轻的丁泽成,选择了与亚厦主业相关却又迥然不同的互联网家装“试水”,也直言“我与亚厦现有业务的高管团队有过约定,‘蘑菇+’会保持很大的独立性和自由度”。

八、腾达建设

左:叶洋友,右:叶林富

腾达建设创建于1972年,创始人叶洋友,1943年生,1995-2013年任腾达建设董事长、党委书记,2013年,70岁的叶洋友才从董事长位上退下,仍任董事、党委书记。

叶洋友之子,叶林富,1967年生,1995-1998年任腾达建设副总经理,1998-2013年任公司董事、总经理,2013年起顺利接班、任腾达建设董事长。

2015年腾达建设非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2.8亿股,至此,叶林富持有的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6.9%,为腾达建设第一大股东,实际控制人由叶洋友变更为叶林富,本次实际控制人的变更实现了家族内部的父子传承。

虽出生家境优渥,叶林富却一直是一个刻苦、努力的人,他在腾达建设从一个小小的施工员做起,先后到宁波的建筑技术学校、杭州商学院等院校接受管理和施工技术的学习和培训,回到企业一边学习一边参与施工业务。上世纪80年代末,腾达建设立足上海时,就派20多岁的叶林富常驻上海参与管理工作。90年代初,当时获得世界银行贷款的上海当时最大工程——合流污水部分工程,因技术困难,核工业部下属的一家大公司中止合同退出,腾达建设派出叶林富团队接手该工程,仅用短短的100天就完成了工程任务,让叶林富和腾达赢得了上海市政界的美誉。

1995年叶林富就被提拔到腾达建设担任副总经理,之后,叶林富大胆提出“公司应从资本市场募资,规范壮大发展自己”,带领腾达走向资本市场,叶林富坚信“民营企业能否做强做大,走资本市场是关键”。2002年底,腾达集团在上海成功发行6000万股票,成为台州民营企业中第一个上市公司。2004年,叶林富大胆推进资本运作,在台州第一个以BOT模式建起了造福台州一方的路泽太一级公路。正是因为较早就积累了丰富了资本运作的经验,腾达建设在此轮PPP大潮中抓住发展机遇,在行业下行、民营企业生存艰难的2016年,腾达建设的业绩却出现了大反转,2016年公司订单同比增长超100%,轨交订单占比超80%,PPP订单毛利率有望超20%(传统施工订单仅12%左右),盈利能力将大幅提升。

九、歌山建设

左:何品苏,右:何向全

歌山建设成立于1964年,创始人何品苏,1945年生,2015年7月因急性肺炎抢救无效去世。何品苏有2个女儿和一对双胞胎儿子,何老坚持“让孩子在艰苦的环境里锻炼意志,让他们感受到赚钱的不易和生活的艰难”,据何老的生平简介“大学毕业后,学财务的大儿子被安排到重庆,何品苏只给他买了一张机票,让他独自去报到;小儿子到温州工地上班时,一手拿着一张草席,一手拎着一袋衣服,和普通工人没什么两样”。后来接班的是何品苏的小儿子何向全,1979年生,1999年参加工作,2007年取得浙江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现为歌山建设集团董事长、总裁。

1999-2000年,20岁刚参加工作的何向全在浙江省东阳第四建筑工程公司温州分公司做施工员,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去温州的工地打工”,与工友们同吃同住,从未享受特殊照顾,一步步从施工员做到质检员,到歌山集团一地区分部的副总经理,到歌山集团杭州、东阳等地任项目经理,直到2003年才开始在歌山建设集团任副总经理,2005年开始任歌山建设集团总裁,2013年开始任集团总经理,顺利接班。

多年来,何向全勇于接收新事物,用心经营,把公司打造成为以建设为主导的现代服务型企业,成为不少“创二代”的榜样。对于传承,他认为,最重要保证企业健康持续发展,为员工、社会、客户负责。在他的带领下,歌山建设2015年新承接业务126亿元,其中合同额超亿元的大型项目有36个,完成产值128亿元,同比增长3%,创出了历史新高、向“百年歌山”的目标努力前行。

值得关注的是,歌山建设出生基层的“创二代”董事长何向全,具有高级经济师职称、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资格,也担选了第十三届东阳市人大代表、浙江省建筑行业协会副会长等头衔。

PS:前面讲到的都是江浙一带的建二代,接下来的这位建二代出自湖北。

十、新八建设集团

左:刘先成,右:刘扬

新八建设集团,组建于1961年,现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刘先成,1960年生。1978年,刘先成跟着做建筑已经小有名气的哥哥,一边做学徒,一边学习建筑的理论知识,从泥瓦工做到了工程预算员。1985年,25岁的刘先成接管马河二建,成为了企业法人。1987年,刘先成接管辛冲建筑公司(新八建设集团的前身)成为公司法定代表人,直到现在。

刘先成之子,刘扬,1984年生,虽然没有接班,但在业内和当地小有名气。

刘扬高中毕业后,去加拿大的西安大略学院学工商管理,2007年回国后,来到父亲刘先成所在的新八建设集团当总经理助理兼一个项目部的经理,一年后,经父亲刘先成介绍到一家房地产公司担任副总经理,2009年创办了自任法人的置业公司——武汉欣诚开置业有限公司,2011年左右开发的阳逻某项目500多套房售罄,让他也赚得“第一桶金”。

虽创业不久,但刘扬已经挂上了多个慈善“履历牌”,刚赚取“第一桶金”的他就拿出10万元,资助革命老区新洲徐古镇50名贫困大学生入学;还和新八建设集团一起,定向捐助湖北美术学院40名贫困生20万元;2010年他曾捐出个人积蓄3万元,资助徐古镇中小学贫困生上学;2011年底,他响应新洲民营企业家“挖塘扩堰”的号召,捐资10万元,在新洲区徐古镇克昌湾村“认养”一口当家塘。

除此之外,刘杨还当选为武汉市第十三届人大代表,当年27岁的刘扬被称为“最年轻市人大代表”,是第十三届武汉市人大代表3名“80后”中年纪最小的一个。

作者|蔡敏,上海攀成德公司研究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