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国际博物馆日。上午,“第十八届(2020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终评结果在北京揭晓,上海博物馆“宝历风物——黑石号沉船出水珍品展”从来自全国105个展览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进入28个入围终评项目,最终荣膺唯一一个“国际及港澳台合作奖”。同一天,该展览还荣获“2020年度上海市博物馆陈列展览推介精品奖”。
2020年初至今,全球都处于新冠疫情的阴霾之下,不少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只能艰难进行。去年9月15日,由上海博物馆和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宝历风物——黑石号沉船出水珍品展”在上海博物馆揭幕——这是上海博物馆受疫情影响恢复开放后首个国际合作展。展览策划历时三年,因疫情四度调整,在持续101天的展期内,尽管博物馆限流,参观人数几近25万人次,超过2020年度总体参观人数的三分之一。
这次展览为何如此吸引人?据介绍,黑石号沉船出水珍品是海外收藏最精美、体量最大的一批中国唐代文物遗存,品类极为丰富,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共收藏53000余件黑石号文物。为了此次展览,上海博物馆与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一同从中甄选了168件/组珍品,包括完整的唐青花、独一无二的江心镜、精美的金银器,以及国内看不到的白釉绿彩器和长沙窑外销瓷。
“黑石号”出水的完整唐青花
“筹备这次展览好像走钢丝。”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曾这样形容筹备过程。原定于当年4月揭幕的展览,在筹备阶段就因疫情打乱了原定的脚步。展览时间从原定的4月推迟到5月,再推迟到6月、7月,最后定在9月,“尽管受国际疫情影响,变数很多,但办好这次国际合作展的初心没有变过。”
疫情阴霾之下举办这样一场展览,是勇气,也是专业。杨志刚特别感谢两位当时未能到场的人——负责押运这批文物前来的两名新加坡的文物专家。经过中国和新加坡两国相关政府部门的反复沟通,两位专家押运文物到达上海后,一下飞机即进入防疫的“闭环管理”,清点交接后直接按上海防疫相关规定进行隔离。
黑石号的布展陈列别具匠心。步入展厅,大屏幕上一段短片再现“黑石号”当年的海上际遇,屏幕一侧是“黑石号”模型浮雕,模型根据真实的“黑石号”制作,船身没有钉子和榫卯,以棕榈绳缠绕连结,这样的造船工艺常见于阿拉伯国家的船只。
展览现场的“船”元素(图片来源:上海博物馆)
绕过模型,数十只“黑石号”出水的“长沙窑”陶瓷碗陈列在一起,除了鸟、鱼、行书汉字等图案外,还有一只碗描绘了高鼻卷发的西方人物头像。上海博物馆陶瓷研究部副主任彭涛介绍,“黑石号”上这批出水陶瓷物,很可能是专为阿拉伯国家和地区生产的:“很多碗口处四个褐斑,是比较典型的中东纹样。”
展览中有一个细节:展出的文物说明卡分两种款式,小鸟纹样背景是为从新加坡前来的文物设计,藤蔓花纹背景则是国内收藏的文物,展出的248件/组文物,来自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邱德拔展厅的“黑石号”沉船出水文物168件,剩下的则来自上海博物馆馆藏及国内9家文博场馆借展的陶瓷、金银器、铜镜等各类文物。
在此次展览最重要的展品之一——“黑石号”出水的巩义窑唐青花花卉纹盘一侧,摆着另一只同样来自巩义窑、花纹相似的瓷盘,这只瓷盘于2002年出土自扬州一处工地,现在被扬州博物馆收藏。杨志刚表示,正是希望通过将“黑石号”文物与同时期国内其他文物对比展出的方式,让参观者们了解唐代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感受中外沟通交流的悠远历史。
这些巧思,受疫情影响成了办展要解决的一大难题——每次展览时间变动,上海博物馆策展团队不仅要和新加坡方面紧急联络,还要和国内借展的文博单位重新协调时间。“每次调整计划,我们就要跟所有博物馆沟通,重新签署合作协议、保险条例、运输协议等。我这段时间就在不停地签字,这是过去从来没遇到过的情况。”当时开幕式上,杨志刚还感谢了出借文物并到场的陕西历史博物馆馆长侯宁彬和扬州博物馆馆长束家平:“每次我都跟他们说,请他们一定要留出时间到上海,结果他们调整了四次行程。”
“黑石号”出水瓷器上卷发高笔的“胡人”
“黑石号”为证,千年前古丝绸之路上,人类商业和文明沟通互鉴已具规模。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提到了这艘在印度尼西亚发现的千年沉船。2018年,在新加坡召开的中新双边合作联合委员会第14次会议上,“黑石号”沉船文物展览作为一项重要的文化外交项目被首次提出。
去年时逢中国和新加坡建交30周年,上海博物馆与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联合举办“黑石号”沉船文物展,被视为继2019年上海与新加坡开启全面合作新机制之后,进一步深化人文艺术方面的互通互鉴。杨志刚坦言,博物馆受到疫情的冲击跟其他行业不同,尤其是国际化程度高的博物馆。“面对疫情,我们仍然坚持国际文化交流,坚持博物馆间的联合力量,只要一点可能性就继续推动合作。”
顺着布展的走向,参观者会回到“黑石号”模型处。旁边的海洋布景上,用中英文写着一行小字:“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惠互鉴,因互鉴而共荣发展。”
“千年历史已经证明,没有什么能阻挡人类文明互鉴的步伐,疫情不会,某些人也不能。”一些参观者感慨,近年来国际上单边主义有抬头之势,这一展览再现的千年前人类交往,恰似一次无声的证明。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简工博 题图来源:上海博物馆
图片摄影:除署名外 蒋迪雯 摄
来源:作者:简工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