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中国银行:调动多方面力量 举全行之力推进定点扶贫工作

这是掷地有声的庄严承诺——绝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让中国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立下愚公志,啃下硬骨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打响了一场脱贫攻坚战,迎来了历史性的跨越和巨变。

中国银行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扶贫开发的重大战略部署,连续17年在陕西咸阳永寿、长武、旬邑、淳化(以下简称“北四县”)开展定点扶贫工作,累计无偿投入扶贫资金2亿元,实施超过300个扶贫项目,直接受益群众超过20万人,为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促进群众脱贫致富提供了必要支持。中国银行注重发挥自身全球化优势,充分运用境内境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广泛发动各种力量,坚持引资引技引智相结合,将贫困地区的需求与外部资源有效对接,探索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定点扶贫之路。

从产业扶贫入手,让帮扶有“质量”

发展产业是实现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的主要途径和长久之策。中国银行在定点扶贫工作中,提出围绕精准,聚焦产业扶贫、聚焦民生领域扶贫、聚焦深度贫困村的工作思路,把产业扶贫作为重中之重,牵住产业扶贫这个牛鼻子。

咸阳市长武县洪家镇山兴村、高家山村等5个贫困村,基础条件差,长期无村级集体经济,群众收入来源少,一直找不到脱贫的好路子。中国银行经过调研论证,认为帮助村里建设产业项目是脱贫的关键,决定投资建设一个占地25亩、装机容量500KW的光伏农场项目。中国银行扶贫干部在设计方案中还提出建议,提高光伏组件离地距离,下面种植中药材、蔬菜,散养鸡,实现多元化发展。2018年5月,该项目完成施工,实现并网发电。项目所有收益划归村集体和贫困户,374户贫困户每年每户可保底收益800元,5个村集体稳定收益5万元,贫困群众脱贫有了保障。

中国银行援建深度贫困村光伏扶贫产业园

脱贫是为了致富,巩固脱贫成果的最好方式也是致富。在推动产业扶贫项目落地的同时,中国银行扶贫干部将目光进一步放远——如何确保扶贫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让贫困群众持续受益?

产业扶贫,政府引导是关键,市场参与是基础。贫困地区发展产业最缺的是市场、技术、模式,急需优质龙头企业带动。为此,中国银行积极发挥金融媒介作用,坚持把贫困人口、贫困地区政府和企业等不同主体的需求与客户资源有效对接,增强当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016年,中国银行与陕西省政府共同举办咸阳“北四县”精准扶贫跨境撮合洽谈会,来自法国、意大利等7个国家以及国内8个省份的龙头企业与咸阳地区80家企业举办285场洽谈会;2017年,中国银行与咸阳市委市政府携手在南京、苏州举办“产业扶贫项目推介会”,260余家优质企业参加活动,签约项目36个,计划总投资265.7亿元,为“北四县”增强造血功能,引入源头活水。2018年,中国银行牵线搭桥,特别邀请河北企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邯郸市兆辉生物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来咸考察合作。这样的“撮合”既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又实现贫困地区自然资源和各方资金技术优势互补,也延伸了贫困地区农业产业链,加快产业融合,让扶贫产业项目更多分享全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值收益,不断为贫困地区积累客户资源、技术资源、市场资源。在中国银行的撮合下,陆续有蒙驴牧业、绿平果业、鹏远肠衣等公司在咸阳投资建厂。

撮合来咸考察的河北企美公司第一时间取回当地土壤和水样进行了专业检测,令人惊喜的是,各项指标完全符合有机标准!中国银行正在想方设法引领当地向着经营可持续、生态可持续、盈利可持续的有机农业方向进发,让农民群众干着老本行、守着故土也能致富。

与此同时,中国银行借助遍布全球的优质客户资源,致力打造扶贫共同体。面向海内外中高端客户募集善款3000余万元,联合香港知名基金会和企业设立2000万港币基金,专项用于“北四县”定点扶贫事业。

中国银行联合香港爱心企业、慈善团体,设立2000万港币奖教助学基金

养殖业是农业生产的两大支柱之一,更是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天然优势。咸阳“北四县”养殖业大多还处于家庭散养阶段,没有形成规模化养殖,受市场波动影响严重,农民收入难以保障。为此,中国银行积极推动国际农牧食品龙头企业泰国正大集团在当地建厂。目前投资6亿元的一期3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已经启动,其中中国银行投入资本金5400万元。通过该项目的实施,能精准带动约1.5万名贫困人口实现增收脱贫,有效促进当地农作物销售、果木种植及其它农业产业升级,助推咸阳成为陕西省绿色肉食品和绿色农产品重要供应基地。交通物流闭塞是贫困地区较为突出的矛盾,导致大量农产品不能与市场有效对接,卖不出好价钱。为此,中国银行联合亚洲最大、全球第二大的物流设施提供商新加坡普洛斯集团,共同设立中银西部物流基金。帮助咸阳引进现代物流企业,建立冷链物流,有效解决当地果品销售半径小、时间短、价格低的问题,推动果品种植业的全产业链发展,带动贫困群众增收和就业。

抓大不放小,让全球扶贫资源走入“北四县”的乡村和农户。中国银行积极利用遍布全球的客户资源,让全球化优势在脱贫攻坚战中持续发力。

“村里来了洋专家”。今年5月,永寿县常宁镇安德村一下热闹起来,村民听说来了两个外国专家,大家都纷纷围拢过来。中国银行卢森堡分行把国外肉牛养殖的先进经验带到了这里,不仅捐赠建设肉牛养殖场,还把卢森堡农业协会的养殖专家请过来,向合作社传授养殖技术。该项目将建设标准化牛舍4栋,肉牛存栏260头,吸收周边15个村201户贫困户入股,每年都可实现稳定分红。2018年4月咸阳地区发生大规模霜冻灾害,中国银行法兰克福分行立即行动,捐资帮助群众开展生产自救,支持果树下种植螺丝菜等替代产业,尽可能把损失降到最低。7月,澳门分行募集了50万澳门元,投入到旬邑县养殖项目中。

从金融扶贫入手,让帮扶有“力度”

金融是扶贫的主力军。“举全行之力推进定点扶贫工作”是中国银行扶贫工作的决心和定位。中国银行党委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把定点扶贫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扛在肩上,依托集团多元化优势,持续加大金融扶贫力度,设机构、推产品、增人员,用实际行动履行中央金融企业的政治担当和社会责任。

中国银行充分利用金融优势,在“北四县”每县设立一家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并于2018年10月16日全部正式营业,累计投入资本金1.2亿元。四家村镇银行将坚持“立足县域、支农支小”的目标市场与客户定位,专注发展普惠金融、精准扶贫工作方向,采取贷款本地化、税收本地化、员工本地化,大力向县域涉农中小微企业、农户投放贷款,提供优质金融服务。积极推进授信项目差异化审批流程,提高县域授信项目的受理效率,为扶贫产业的生产、渠道、销售各个环节提供金融服务,激活产业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在金融产品方面,结合“北四县”的产业特点,推出了“苹果贷”和“扶贫贴息果商贷”,精准帮扶当地种植业发展。

中国银行在定点扶贫县建立四家中银富登村镇银行

“以前‘北四县’没有中国银行的分支机构,现在有了中银富登村镇银行,中国银行将更加有效地为中小微企业和农户提供金融服务,支持贫困群众生产经营,同时开展农业生产大讲堂、金融知识下乡等活动,真正把金融服务延伸到最后一公里”。在旬邑县挂职的中国银行扶贫干部张勇这样说。

从教育扶贫入手,让帮扶有“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要同扶智、扶志结合起来。智和志就是内力、内因。”中国银行积极发挥金融人才优势,依托金融专家队伍和培训资源,连续三年举办咸阳市县处级领导干部金融研修班,采用集中面授、实地参观等方式重点讲授普惠金融体系、政府融资模式等方面经济金融知识,培训干部近200人,帮助当地干部掌握现代金融理念、运用金融工具发展经济的管理思路。组织贫困村党支部书记、创业致富带头人、实用科技人才等各类培训30余场,参训人员超过4000人次。同时为咸阳市跨境并购意向提供顾问服务,为咸阳第一个“一带一路”走出去项目提供专业、全面的跨境资金管理方案。

拔穷根,教育就业扶贫为脱贫攻坚添砖加瓦。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掌握一技之长,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拔掉穷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中国银行携手复旦大学、上海大学,走进咸阳“北四县”开展招生政策宣讲活动,两校结合本年度高考录取分数线,给予贫困学生一定政策优惠,并在学生资助方面进行倾斜,开启了银校携手推动教育扶贫的新模式。此外,中国银行与国内第一所全免费公益职业学校–百年职校积极协调,连续三年在当地招生,累计录取59名贫困学生,“零”费用帮助贫困学生赴学校学习工程维修、烹饪、口腔修复等热门专业,从根源上解决贫困之“困”。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家住长武县丁家镇十里铺村的贫困学生韩璐,2017年8月通过中国银行定点扶贫招聘进入中银金融商务有限公司,从电话银行客服坐席员干起。她踏实勤奋工作,综合表现突出。2018年7月,经过考试,成为江苏省分行的一名正式员工。良好的就业环境,稳定的收入来源,既成就贫困学生的就业梦,也圆了全家的脱贫梦。

韩璐只是中国银行就业扶贫的一个缩影。近两年来,中国银行通过中银商务等附属机构的专项招聘计划,累计录用“北四县”优秀贫困毕业生超过百人。

全员开展消费扶贫,让帮扶有“温度”

“我们农民自家产的土鸡蛋和苹果,终于卖到了城里,还卖上了好价钱。”长武县洪家镇孔头村村民申俊超说,“有了中国银行搭建的这个平台,我们农民致富终于有了盼头,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中国银行!”

通过长期的定点帮扶工作实践,中国银行着眼于解决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2017年4月20日,中国银行在北京举行“公益中行”精准扶贫平台发布仪式,正式向社会推出“互联网+公益”的扶贫工作新模式,帮助更多的贫困户走上自力更生之路,实现脱贫致富。该平台充分运用互联网特点,贫困户农副产品直接销往城市,减少中间环节,增加贫困户收入,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销路难,曾是老乡们脱贫路上最大的’拦路虎’。”咸阳地处黄土高原,土地肥沃,结出的苹果又大又甜,出产的油桃营养美味。然而,每到收获的季节,村民就开始犯愁,因为价格合适买家难找,优质的农产品销路却不好,也买不上好价钱。

如今,“公益中行”平台供给侧对接咸阳“北四县”贫困人口,需求侧对接中国银行境内员工和客户。中国银行员工和客户下载安装平台APP,进行实名注册,只需手指轻轻一点,购买贫困群众的农副产品,就能帮助他们增收,做到精准帮扶、长期帮扶。

“公益中行”运行一年多来,购买端员工及客户注册150万人,在平台自营的贫困户251户,上线农副产品1900余种,累计消费扶贫金额超过1亿元。2017年底,积累的616万扶贫公益金,精准发放至“北四县”贫困群众手中。

随着平台的推广,消费扶贫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助力脱贫攻坚的作用更加显著,中国银行员工不但自己购买农产品,还发动亲戚朋友买,积极献出爱心。平台让很多贫困户学会了如何赚钱、如何经商,足不出户就可以实现增收。除此之外,平台更注重帮助贫困群众转变思想,慢慢培养他们的网品意识、市场意识、商品意识,从短期赚钱实现长期脱贫。

大国大战略,大行大担当。中国银行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坚持定点扶贫工作“上水平、上台阶、上格局”,坚定不移支持咸阳“北四县”打赢脱贫攻坚战。

编辑校对:张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