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西域传下》中曾记载:“及载肴粮于路,丐施贫民。”这句话的“丐施”意为像施舍乞丐那样布施于贫寒百姓,这从侧面说明乞丐作为一种身份,古已有之。乞丐,民间俗称叫花子,是指以乞讨为生的人。“乞”在古时候作乞求、求讨之义,也可作给予之义。乞丐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代,而用这一词来形容乞讨之人是从宋代开始的。向别人乞求施舍本是出于无奈之举,后来渐渐竟也发展成为了一种职业,出现了许多职业乞丐,比如靠行乞攒下千万身家的宋天福。
在人类结束了蒙昧原始的部落时期之后,贫富差距就开始出现,无论是当时还是现代,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有富裕就必然有贫穷,这种贫富差距一直是客观存在的。自身学识、观念、心态、家境的不同,收入自然不同。有人富裕到普通人无法想象,也就有人贫穷到出乎意料。
▲晚清时期乞丐旧照
确实走投无路之下,有些人便会选择以乞讨为生。现在我们也时常会在街头巷尾看到一些身有残疾的乞讨之人,有的是真的因为贫穷而乞讨,而个别则是骗子,利用他人的善良谋取利益。
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生的宋天福,是一个不同于其他乞讨者的乞丐,他被称为“中国最牛乞丐”,住着别墅、坐着豪车,还攒下千万身家。几十年来,宋天福一直把乞丐当作一份职业来用心经营。
01
在安徽太和县旧县镇,有一户贫寒的农民家庭,共养育了七个孩子,由于家里人多,日子过得十分艰辛,而这就是宋天福的家。12岁那年,宋天福的父亲因病去世,家里的主要收入来源没了,这让本就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由于宋天福右腿有残疾,基本没有什么劳动力,非但帮不了家里,还要忍受别人的嘲笑,这一直让宋天福心里十分痛苦。
▲太和县旧县镇农村民居旧照
一次偶然的机会,宋天福结识了一个靠说唱乞讨的乞丐。这人并没有直接向别人乞讨金钱,而是在街头表演说唱,如果喜欢听可以驻足欣赏,并适当给一点打赏。这让宋天福发现了一条新的出路,他只是腿有残疾,这并不影响他唱歌。宋天福觉得这也是门手艺,也是凭本事赚钱,他坚信别人能做到的事他也可以做到。
同样历经磨难而有所成就的西汉太史令司马迁,在《史记·李斯列传》中有这样一句至理名言:“断而敢行,鬼神避之,后有成功。”宋天福就是这样一个敢想敢为的人,当他下定决心从事乞讨这个职业后,便不顾家人的反对,孤身一人踏上了去山东拜师学艺的路。
▲宋天福旧照
谁也没想到,这一去就是4年。4年来,宋天福没有写过一封家书,家里人都以为他已经遭遇不幸。然而,他比所有人想的都要坚强,没有家人朋友的帮助,宋天福每天一边忍受别人异样的眼光,一边刻苦学习唱歌和莲花落的表演技巧。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宋天福最终成功出师。
02
从此,宋天福拜别师傅,开启了自己的以表演行乞的生活。说起来宋天福也算颇有天赋,他擅长现场即兴表演,靠着两块碗片和一副竹板,到1988年就已经有了两三万元的存款了。在那个年代,“万元户”已经是相当了不得的人家了。
▲表演莲花落所用到的竹板
北宋文学家苏辙在《和子瞻雪浪斋》中写道:“窗中缟练舒眼界,枕上雷霆惊耳门。”不得不说,眼界决定高度,宋天福多年来走南闯北,也算得上是眼界宽广,颇有见识。他敏锐地发现录有民间小调的磁带在农村流行起来了,他便以低价采购一批空白磁带,录上自己的说唱再卖出去,就这样,三四年时间,宋天福就赚了十几万。
不过,宋天福并不满足于此,随后他带着全部存款前往河南商丘,与当地的一家唱片公司合作发行了自己第一张说唱专辑《宋天福专辑》,一时间火遍大街小巷。宋天福趁热打铁,接着发行了多张专辑。火起来的宋天福,开始受到多方邀请演出,甚至还曾前往日本、新加坡等地表演。身有残疾的宋天福,就这样依靠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摆脱贫困成为了人生赢家。
▲坐在车中的宋天福
宋天福在参加综艺节目《我是大明星》的录制时,仍旧还是那一身破旧的衣服,配上两块碗片和一副竹板。观众们可能很难想象,这样一个穷苦形象的人已经是一个千万富翁了。宋天福向主持人表示,他是将行乞看作一份工作的,而他正是勤勤恳恳努力用心地工作,才有了如今一番天地的。如今的宋天福,膝下儿女双全,而且还开了一家店铺,专门出售自己的专辑,出入有专门的司机豪车接送,住的也是豪宅了,称他是“中国最牛乞丐”,也可以说是实至名归了。
▲街头卖唱的残疾夫妇
宋天福曾经说过:“谈乞讨,不靠施舍靠才艺 。”虽然宋天福自称乞丐,但实际上他是凭借自己的聪明勤奋,付出劳动一步一步攒下一番家业的。宋天福腿有残疾,也曾迷茫彷徨,但是他身残志坚,没有被苦厄所击败,靠着自己的努力拥有了如今的幸福生活。与其说宋天福是乞丐,不如说他是一个创业者,而且还是一个另辟蹊径的创业者。
结语
《警世贤文》中写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宋天福不是第一个依靠自身的努力拼搏苦尽甘来的人,自然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在漫长的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所遇到的困难不过都是考验,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只要坚持过去,就终将达到幸福的彼岸。
参考资料:
《汉书·西域传下》
《史记·李斯列传》
《警世贤文》
《和子瞻雪浪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