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上海的第一|中国首台电子模拟计算机在复旦诞生“大家伙”每秒运算近万次

复旦校史馆一角,摆放着两张有点发黄的老照片。照片里,一台巨大的、类似老式仪表的“大家伙”矗立眼前,取名“复旦601型电子积分机”。1946年,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发明人类第一台计算机。相隔10年后,1956年5月,复旦大学数学系和物理系师生合作研究、设计,成功研制中国第一台大型电子模拟计算机——复旦601型电子积分机,它能解四阶常系数微分方程等问题。

1958年毕业于复旦物理系的何永保教授,不仅见证了最早计算机的研制,也是复旦计算机科学系的第一代系主任,他说,“复旦,不仅是中国第一台电子模拟计算机诞生地,也是中国系列计算机策源地之一。”

从第一台电子模拟计算机之后,复旦计算机研制的步伐便一发而不可收:1964年,复旦602型电子数字计算机研制亮相,该机用机器语言编程,运算速度每秒近万次。这是我国第一批自行研制的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也是我国高校系统最早研制成功的电子数字计算机之一。1971年,复旦师生又着手改进了719电子计算机,该机采用小规模集成电路为基本元件,运算速度达到了每秒13.5万次。之后,ALGOL—60高级语言编译系统、753大型通用分时计算机系统等标志性成果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

图说:1956年 复旦601型电子积分机 来源/上海档案馆

1024这个数字,是每个复旦计算机人心中的一个神圣的代码。学过计算机的人大都知道“1024”的蕴意:2的10次方,1024MB=1GB,谐音“一级棒”。1975年9月,在数学系和物理系相关专业的基础上,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组建成立,这是中国高校最早的计算机系之一。有了属于自己的学科,复旦计算机继续书写“中国第一”:“石油勘探地震资料数字处理系统”、“富春江水库调度系统”等7项成果在1978年首届全国科学大会上获奖;“数控线切割机及其自动化语言”等5项成果获得1978年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奖。此外,还相继完成“905工程丁机”、“DJS413计算机”、“浦江一号银行计算机软件硬件系统”等一批影响较大的科研项目。“1024”,于老一辈复旦计算机人而言,是探究计算机科学的核心技术。

而于复旦计算机求学的学子而言,“1024”不仅代表了计算机最基本的记忆和存储方式,更是铭记复旦的科学情怀。1984年2月16日,对复旦计算机老教师鲍振东来说,是难忘的纪念日。这一天,上海所有已经立项的计算机应用项目在上海展览馆展示。早上10点多,小平同志来到现场展示点,仔细看操作员的表演和结果。当小平同志看到两个市少年宫小朋友演示用高级语言编程、输入、打印时,小平意味深长地说:“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邓小平的这句话,指引了中国计算机发展近30年,也引发了复旦计算机人更深的育人情怀。

图说:复旦大学计算机楼 来源/学校供图

上世纪80年代,复旦已经构建起从本科生到博士生的完善的计算机人才培养体系,同时,大力倡导计算机技术的普及。1986年,复旦计算机科学系率先在上海建立计算机应用软件人员水平考试制度,之后普及全国,并于1989年在复旦设立了中国计算机应用软件人员水平考试中心的实施部和命题部。这项最终由国家人事部(现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信息产业部(现为工业和信息化部)领导下的国家级考试,为我国各类IT人才的培养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

进入新时代,年轻的复旦计算机人秉承老一辈优秀传统,继续开拓创新。2008年,复旦建立独立建制的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2009年,学院成功申报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14年,复旦计算机在国际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为55位。2015年7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新加坡总统陈庆炎在人民大会堂见证,复旦大学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签署谅解备忘录:支持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与南洋理工大学百合研究中心在宜居智能城市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支持两校科研人员和学生的研究、教育合作及交流。

从“中国第一”一路走来,当下,复旦计算机的目标是迈向世界一流。如今,国际上研究的计算机已包含了人工智能计算机、生物分子计算机等全新计算机概念,期待年轻一代的努力,让新的“中国第一”“世界第一”出现在复旦,出现在上海。

新民晚报记者 张炯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