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缘缘堂,弘一法师弟子、著名漫画家丰子恺的故居

京杭大运河从杭州往桐乡上溯,在石门镇这一折,形成一个大湾,运河就此折向东北方向而去。而在这转弯附近有一座叫缘缘堂的宅院,便是我国著名的画家、文学家、音乐美术教育家丰子恺的故居。

石门镇因紧靠古运河,是当年乾隆数次南巡的必到之地。明清时商业繁盛,也孕育了不少文化名人。值得一提的是明末清初杰出思想家吕留良,他本是明末秀才,清朝入关后就不再致仕,一心闭门读书,学问上堪称大家。他把反清的思想诉诸笔端,留下了一些著作,颇能倾动士林。吕留良是在死后49年时,受湖南秀才曾静反清一案牵连,被雍正剖棺戮尸,子孙及门人等也广受牵连,惨烈情形为清代文字狱之首。民间广为流传有吕留良的孙女吕四娘为报雍正杀祖之仇,学得武艺,设计潜入乾清宫刺杀雍正,割下头颅而去的野史传说,塑造了一个秉性刚强的侠女形象。

缘缘堂在抗战期间曾被侵华日军炮火炸毁,建国后才在其生前好友,新加坡佛教总会副主席广洽法师捐资悉依原貌重建,两人都是弘一法师的弟子。丰子恺曾在《缘缘堂随笔》的一篇文章中记述了“缘缘堂”名称的由来。那是在1927年,丰子恺的恩师弘一法师来到上海住在他当时的家里,某日丰子恺请恩师为自己的寓所命名,弘一法师就叫他在纸片上写下众多喜欢的字,团成小纸球,撒在佛像前的供桌上。丰子恺连着抓了两次,拿起来的都是“缘”字,于是就定其堂名为“缘缘堂”,并请弘一法师写了一副匾额挂起来。

丰子恺后来回到石门镇老家建造了一幢三开间的高楼,是为他的精神家园“缘缘堂”,丰子恺一直在这里创作、生活,直至抗战中被毁。现在的缘缘堂展出丰子恺作品及其生平介绍,是三开间两层建筑,有前后院子,具有江南园林般的清秀雅致之美。

丰子恺是我国漫画的开拓者,画风独特,喜爱描绘儿童的纯真浪漫。在上世纪三十至五十年代,丰子恺的漫画深受人们的喜爱,影响很大。他的作品充满幽默,同时富有哲理,寥寥几笔就能勾勒世间百态、人间趣味,还带着淡淡的温情。丰子恺在给林语堂的信中谈论绘画时说:“我不喜欢纯粹的风景画和静物画,我也不喜欢钻进古人堆里不出来,画那些小桥流水,烟村泛家,我希望我的绘画中有人情味和社会问题,我希望我的绘画是文学方式的另一种表态。”现在微博上比较火的老树画画,就是模仿丰子恺的这种风格。

丰子恺还是一位“随笔大师”,他的随笔喜欢用日常琐碎生活为题材,行笔平易自然。作品集有《缘缘堂随笔》、《子恺小品集》、《随笔二十篇》、《子恺近作散文集》等。

走进丰子恺故居,小院里栽着桂花树,墙角处种有芭蕉数株,绿意嫣然。缘缘堂正厅的门楣上是叶圣陶手书的“丰子恺故居”匾。

从东边进院,墙门里面上方“欣及旧栖”四个大字,语出陶渊明的诗句。旁边展示着斑驳焦黑的两扇大门,是从炮火中抢救出来的原缘缘堂遗物。

厅中“缘缘堂”匾额是马一浮大师所书。堂额下一幅红梅中堂,是著名画家唐云仿吴昌硕的画作。中堂两边内联是“欲为诸法本,心如工画师”,为弘一法师手迹制成。

楼上东西两间前楼原为丰子恺家人卧室,现改为陈列室,陈列着丰子恺子女情况的介绍。

中间前楼原为丰子恺的卧室兼画室,窗口放着一张九斗写字台和一把藤椅。

后面还有一排房屋,楼上陈列着丰子恺字画外,书橱中陈列有他的著作和译作,此外还展出一些丰子恺的手稿、照片、信札等。

在漫画馆还陈列有丰子恺各个时期的生平事迹以及用过的文房四宝和遗物。

丰子恺跟李叔同(弘一法师)学习绘画、音乐,也深受其佛学思想影响,总是以悲悯童真的心来看待人世,也促成了他温情纯朴、隽永含蓄的画风。在居住缘缘堂期间,是他创作生涯的黄金时代。

现在的丰子恺故居已经成为当地的人文景点,在这里可以了解丰子恺卓越的艺术成就和他淡泊高尚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