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大学生手机依赖现象、成因与对策

【摘要】随着现代化技术的推进,手机越来越成为大学生不可或缺的工具。文章主要从手机依赖的现状、成因和对策三个方面,对手机依赖现象进行详细阐述。文章提出,手机依赖现象的成因有现实应用需求、人格因素、非制度化的群体规范以及情绪宣泄。针对于此,手机依赖的对策可以从提升个人素养,加强人际沟通,学校、社会制度引导,寻求专业心理援助四方面着手解决。

【关键词】大学生 手机依赖现象 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手机已成为人们交流联系的基本工具,根据中国工信部统计数据,截止到2015年2月,我国移动电话用户已经超过12.9亿户。大学生群体喜欢接触新鲜事物,手机本身的信息交流功能强大,因而成为大学生的新宠。但若使用不当,严重的容易形成手机依赖综合征。

手机依赖综合征,又称手机综合征,是指个体因为使用手机行为失控,导致其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明显受损的痴迷状态①。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享受现代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手机依赖现象,并且数量在逐年增长,甚至严重影响到了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因此,深入探讨手机依赖的成因及解决对策,将对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大学生手机依赖的现状

在我国,手机依赖现象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国内调查得出的总体的手机依赖率为15%~30%②,但各个地区标准不同,导致检出率不同③。例如,根据台湾的一项研究表明,近七成学生有手机依赖现象;另外,据江苏省的一项调查发现,40%的学生若忘记带手机,则会觉得很不舒服,没带手机就无法忍受的占到了37%④;天津市的一项研究表明,虽然明知道没有来电或者短信,还是有73.2%的学生无意间翻看手机,并且一旦忘记携带手机,心理上就会觉得紧张或者空虚,甚至出现幻听或拇指自觉颤动等症状。

国外研究中发现,手机依赖率得出的结果超过28%⑤,但也会由于检测标准的不同,而导致检出率不同,如一项韩国的研究显示,75%的本国大学生出现了“手机中毒症候群”;36%的英国学生报告说自己无法离开手机;西班牙近四成的年轻人,每天用在手机上的时间超过4个小时;新加坡的一项研究表明,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个患上手机依赖综合征,93%的人会在用餐时用手机,近60%的人报告说,即使是如厕时也会使用手机打电话或发信息。美国一项研究现实,智能手机用户每天查看手机的次数高达34次,甚至阶段性的频率可以高至每十分钟一次,这样的频率大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态。

大学生手机依赖的成因

现实应用需求。从现实上讲,手机已经渗透到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如网店购买衣服便宜又方便;可以用手机订外卖;外出旅行预定酒店住宿,价格合适又省事;火车票飞机票等也可以不用再去火车站或机场排队购买了,这种手机智能化在给大众带来更多选择和方便的同时,也让大众不知不觉被“囚禁”其中。手机的娱乐功能,如手机游戏、音乐、影视、社交等等,让大学生们沉浸其中、无法自拔。此外,当手机成为工作和学习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后,如老师在班级QQ群或者微信群中发布的重要消息,不得不及时查看,久而久之,用不用手机已经无关个人选择,而是被工作学习所迫、被科技所绑架。

人格因素。通过对手机依赖与五大人格的关系调查研究发现,手机依赖的大学生在神经质和社交焦虑上的得分明显高于非手机依赖的大学生,而在严谨性、宜人性、外向性、开放性四个维度上,手机依赖的大学生得分明显更低。这说明手机依赖的个体在人格上可能会表现出情绪敏感、易紧张、内向、多疑和自律性差等特点,并且在人际交往时容易紧张与害怕⑥。另外,通过对手机依赖与艾森克人格量表的关系调查研究发现,高精神质的大学生手机依赖倾向强。也就是说具有难以适应外部环境,与别人不友好,孤独、不关心他人等特质的人更容易产生手机依赖,他们内心有想和他人交往的动机,但羞于开口,因此会通过手机来与他人进行交流,或通过手机来缓解焦虑,从而形成手机依赖的特质,但手机依赖行为又强化了神经质特质,因此更加无法适应环境⑦。秦曙的研究发现,不自信、低自尊及孤僻的个体,容易形成手机依赖。但也有研究者认为,手机依赖的程度与个体社交能力成正比,即为人越热情好客、越愿意与人接触的个体,手机依赖现象越严重。

另外,国外研究者也对造成手机依赖现象的人格方面原因有一定研究,例如澳大利亚的研究者在调查中发现,内外向、神经质、自尊水平是影响手机使用的主要因素,内向性格的被试者更容易表现出手机依赖倾向。Bianchi的研究发现,外向型低自尊个体手机依赖现象较严重。另外,日本的一项研究表明,影响手机使用的主要社会因素包括:与家人、社会公共场合、同伴的接触。

综上所述,内向并且自我评价较低的个体更容易回避现实,容易出现手机依赖现象;若个体虽然是外向性格,但如果属于低自尊,也会通过手机的方式过度与他人建立联系,寻求他人认可,导致手机依赖现象的出现。

非制度化的群体规范。高校中正在形成一种“手机文化”,大学生拥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易于接受新鲜事物,手机软件的使用也在无形中将学生“绑”到了手机上,形成了虚拟的社区群体,面对面的两个人都可能会放弃交流的机会,而转向手机通讯工具。另外,手机社区的虚拟性和片段性,可以使自己有选择地向他人展示自己,形成自己的公众印象,加之大学生注重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为了经营自己的形象,会花大量的时间在手机网络上,导致形成手机依赖。

另外,除了课下用手机交流和娱乐外,大学生上课使用手机也成为了群体的一种非制度化共识。课堂上,若学生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就会拿出手机来玩,这虽然并没有违反学生守则中有关逃课的说明,但无意间构成了一种新式的“旷课”行为,还会带动其他同学加入这一队伍。因此手机依赖的学生越来越多也就不足为奇了⑧。

情绪宣泄。手机交往的本质就是运用工具与熟悉或者陌生的人表达自己,包括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或价值观等,手机交往与面对面表达最大的区别是具有隐蔽性。大学生情感丰富,容易多愁善感,思想容易偏执,因此会遇到更多的压力,如爱情、家庭、友情、学业、工作等。大学生遇到挫折事件往往更多的是选择与人交流,当他们羞于面对面交流时,手机交往的优势便成了最恰当的交流方式。另外,手机的易携带性使其成为完全私密化的交流工具,不管遇到任何困惑,他们都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与自己的朋友交流,使自己的情感及时得到倾诉,并且这种倾诉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他们的隐私。正是由于这种隐秘性,使得大学生在用手机交流时,可以忽视原本的角色而敞开自己,情绪更容易得到宣泄,从交流中得到满足,这种交流过程对于前文所述的那些具有难以适应外部环境,与别人不友好,孤独、不关心他人等特质的个体来讲,有较强的吸引力,因此极易导致手机依赖。这也为此类大学生未来适应社会,埋下了隐患⑨。

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对策

手机是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有利工具,但使用不当就会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造成负面影响。大学时代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大学生取得学业成就的时期,处理好手机使用和学习生活的关系至关重要。因此,我们要从多个方面入手,积极努力减少手机依赖现象。

提升个人素养,自觉抵制手机依赖。手机传递的信息丰富多彩,既有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又有可以互动的软件应用,另外,手机交流方便自由,随时随地进行讨论和分享知识,但也正是由于这种特性,导致信息大量重复,其中不乏垃圾信息、不健康的资讯和歪曲事实的描述等,这就加大了信息选择的难度,导致学生们无法在手机上受到知识的熏陶。另外,由于微博、微信的兴起,信息传递的方式较之以前出现了片段化的特点,大学生读书的时间大大减少,学生无法静下心来读一本书,更多的是喜欢刷微博、刷微信,而过度摄取手机的片段化信息不但会影响到学生的注意力,还可能导致大学生思想的片面化,一方面使得大学生懒于思考信息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另一方面也使大学生缺少了连贯的思考能力。因此,大学生更应该在利用手机带给他们的便利、享受自由表达的同时,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多读书读好书,建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信息筛查的能力,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侵蚀,不做“低头族”。

加强人际沟通,着眼外部精彩世界。大学生应多接触现实,学习一些沟通的技巧,进而改善手机依赖现象。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首先,参加社团、郊游、健身等活动,在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团体中分享彼此的兴趣、情绪,增强社会支持,在此过程中发现现实交流的益处,将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生活中去。另外,适当增加社会实践活动也是一种不错的方法,大学生时代拥有较多的自由支配时间,因此增加社会实践,走出校门,将自己的生活充实起来,不仅可以排除对手机的依赖,还可以增加实践经验和未来的生存技能。其次,家长要鼓励大学生接触现实。虽然大学生已经成人,但是家庭在大学生的生活中仍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家庭是大学生成长的基地,家庭塑造了大学生的人格,家长应在尊重大学生的前提下与他们平等沟通,鼓励学生自由思考,鼓励学生在保证学习成绩的前提下发展其他兴趣特长,积极引导大学生在保证人身安全的前提下接触外界新鲜事物,给大学生安全的心理氛围,培养大学生积极的心态,使大学生将注意力从手机的小屏幕转换到精彩的外界环境中。

学校、社会制度引导,优化学生所处环境。首先,学校方面应鼓励学生正面面对困难,多举行宣传活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手机的作用,正确使用手机,学校可以组织相关的活动,如讲座及团日活动,推荐给学生一些实用的手机学习工具以及对他们未来有帮助的理念,变限制学生使用手机为引导其正确使用手机,在不影响学习和生活的前提下,用手机做一些有益的事情。大学期间的世界观、价值观还未定格,容易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手机的不良信息就是其中之一,因此学校应引导学生多关注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积极信息,教师或辅导员可以将有益的微信平台、微博等推荐给学生。另外,由于课堂教学是一个有组织有系统的学习过程,课堂上使用手机是不利于授课的,这也可以制定一定措施,保证学生使用手机的规范性。例如某学院新学期开学第二周,推出了“手机入袋”的规定。学生上课时都需要将手机交至讲台处的手机袋中,袋子平时由班干部保管,袋上标有学生姓名,若手机没入袋,则将被记为“旷课”。从反馈效果来看,学生上课积极性有所提高。

其次,社会方面小到衣食住行,大到国家的规章制度,都可以为减轻手机依赖现象提供解决方案。例如意大利某饭店规定,用餐前先交电话,并且这一规定受到了越来越多餐馆的响应,他们认为用餐是一种很惬意的事情,但是由于手机的存在,使得原本和谐的用餐场合变得匆匆忙忙、心不在焉。这一规定使得人们把注意力重新拉回到美食上。另外,韩国的多个部门联合制定了《2014互联网中毒预防及缓解推进计划》,并将义务对韩国714万名小学、初中、高中生进行网瘾预防教育。这项教育非常严格,在训练中严禁学生用手机上网。除此之外还要参加各项团体活动,如跑步和赛马等,甚至有些学校还会让父母陪同。这样不仅增加了孩子们与他人接触的机会,也增进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流,使孩子不再用手机的方式与他们进行倾诉,或用逃避的方式面对问题。在法国也刮起了一股“断网”热潮,他们纷纷将智能手机换回老式手机,他们认为智能的现代手机虽然将丰富的信息呈现给了人们,但导致的结果却是人们陷在手机里无法自拔,因此他们用这种形式重新找回生活的乐趣。美国的金伯利教授是治疗网瘾的专家,他认为治疗孩子的网瘾,要从五个方面综合入手:第一,学校方面应明确网瘾的现实危害,并约束学生的网络使用情况,规范管理学生上网。第二,以课堂的形式,宣传网瘾的危害。第三,防患于未然,若发现学生有网瘾的倾向,教师与家长应该及时进行干预。第四,积极引导学生与外界多进行交流,发展学生多方面的爱好,并鼓励学生参加集体活动。第五,与学生共同探讨有关网瘾的问题,从学生中寻求正确对待网瘾的方法。

寻求专业心理援助,探索解决根本问题。手机依赖综合征若得不到及时处理,将会出现如精神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失眠等症状,有时也会出现抑郁及毫无征兆的心理低落现象,这时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适当对他们使用手机进行限制,避免把心思集中在玩手机上。必要时,可运用专业的心理咨询或治疗。其实,较多的手机依赖综合征患者深层原因并非是喜欢玩手机,很有可能是生活中的适应问题、情感问题、学业问题等的延伸。因此,通过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将深层原因找出并解决后,手机依赖现象也将随之消失。具体的治疗方法可以有多种,如系统脱敏法,学生为自己使用手机的时长制定计划,每天在固定时间段内不使用手机,随后,可以每次适当延长不使用手机的时间。必要时配合一些抗焦虑、抗抑郁的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