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武汉已启动新冠疫苗紧急接种

28日下午,武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浴火重生英雄城感恩奋进新征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在武汉”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七场,主题聚焦 “坚定不移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

新闻发布会上,武汉市疾控中心副主任何振宇介绍,我市正在对重点人群进行新冠疫苗的紧急接种工作。

我市已启动

新冠疫苗紧急接种工作

何振宇介绍,我国目前新冠疫苗的接种策略是按照“两步走”方案:

第一步,主要针对部分重点人群开展接种,包括从事进口冷链、口岸检疫、船舶引航、航空空勤、生鲜市场、医疗疾控等感染风险比较高的工作人员,以及前往中高风险国家或地区工作、学习的人员;

第二步,随着疫苗获批上市,或者疫苗产量的逐步提高,将会有更多疫苗投入使用。

我市已于12月24日启动新冠疫苗的紧急接种工作。在全市15个区、48家指定的预防接种门诊,对部分重点人群陆续开始进行新冠疫苗紧急接种。

我市本次紧急使用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全程共需接种2针,每针间隔时间为4周。此次紧急接种对象的年龄范围是18-59岁。

对于疫苗的安全性,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发布的信息,今年7月以来,我国对高风险暴露人群进行了紧急接种,目前累计已经完成100多万剂次的新冠疫苗紧急接种工作,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其中有6万多人赴境外高风险地区,也没有出现严重感染的病例报告。

我市对中高风险区人员

进行落地排查

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彭厚鹏在发布会上介绍,我市对中高风险区人员进行落地排查。

在“四站一场”设置专用通道,对中高风险区人员进行落地排查,“点对点”转运至集中隔离点;

根据省指挥部推送的中高风险区人员名单,对不能确定位置的人员进行及时排查;

通过新闻媒体发布温馨提示,开展社区排查;

严格实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和社区健康管理。

彭厚鹏介绍,我市根据中高风险区疫情防控形势变化,动态调整相关人员返(来)汉政策。

购买进口冷链食品时

扫码查验“三证明一报告”

发布会上,武汉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胡艺介绍了“鄂冷链”平台在武汉市的推广应用情况,截至28日,全市有911家企业已登录应用平台,录入19559吨进口食品核酸检测和消毒的防疫信息,已成功赋码22.26万张,12月31日前将全面完成我市存量进口冷链食品赋码工作。

“鄂冷链”

“鄂冷链”平台利用区块链技术,对进入我市进口冷链食品货、库、车、人的商品信息、核酸检测和消毒等防疫信息进行全录入,实施首站赋码、进出扫码、一码到底,在流通环节接触的人和物的信息不断完善,实现人物同防,做到来源可追、去向可查。

“鄂冷链”平台将于2021年1月1日起在武汉市全面应用。届时,冷链食品没有“鄂冷链”码的一律不得出库、不得运输、不得采购、不得生产加工、不得销售。

胡艺呼吁,广大消费者购买进口冷链食品时,要主动查验“三证明一报告”(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海关进口货物报关证明、冷链食品消毒证明以及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报告),扫“鄂冷链”码。对无“三证明一报告”、“鄂冷链”码的进口冷链食品,不予购买,并拨打12345进行举报。

双节能否出行?

疾控专家:减少不必要出行

新闻发布会上,武汉市疾控中心副主任何振宇建议,双节临近,市民最好减少不必要的出行,鼓励春运期间错峰返乡返岗。

何振宇说,如果市民要跨地区旅行,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及时了解目的地疫情情况,不建议去有高、中风险地区的地方旅行,鼓励春运期间错峰返乡返岗;

去低风险地区旅行,也鼓励错峰出行,同时在旅途中做好个人防护;

像老人、孕产妇、慢性病患者、其他基础性疾病患者这类人群,不建议安排出行。

他建议,节日期间要减少聚集,非必要不举办聚集性活动,不邀请外地客人来汉。企事业单位要举办聚集性活动,一定要控制人数,50人以上的应有完整的防控方案,要有防控措施。对于个人家庭的聚集,也最好控制在10人以下。

织密人员入境“防护网”强化国际航班风险研判

市委外办副主任喻峰在发布会上介绍,自3月5日至12月26日,我市累计接收境外返来汉人员37226人。

当期全球疫情形势严峻,我市做实境外来汉人员数据信息和全流程管理两个闭环,强化国际航班风险研判。目前,我市已恢复开通的从国外直接入境武汉的航班有三条,分别来自韩国首尔、巴基斯坦伊斯兰堡和新加坡,每周抵汉的国际旅客约400人。

我市强化入境人员远端防控,通过防疫健康码国际版、登机前“双阴性”证明等举措织密人员入境“防护网”,为疫情防控筑起前端“防火墙”。

同时,我市强化入境人员转运流程。入境人员在机场检测正常后,各区工作专班通过专用车辆,将入境人员“点对点”封闭转运至隔离点,进行14天的医学观察。

记者 | 黄琪 李杏吴曈

摄影| 詹松

来源: 武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