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在梧林,穿越时代的季风

“来一份Kaya套餐。抹上厚厚牛油和绿咖椰酱的现烤吐司,蘸两下混合了酱油胡椒的半熟蛋,吐司微焦、绿咖椰酱清甜、牛油微化,伴着微烫的南洋咖啡kopi C,浓郁、明丽、丰满,就此完成一次味蕾上的新加坡之旅。”

从闽地出发:定居新加坡的华人

从福建出发,穿越南海向海而行,就来到了明清时被称为南洋的地方。郑观应《盛世危言·海防上》记,“南洋起厦门,包汕头、台湾、潮阳、甲子门、四澳、虎门、老万山、七洲洋,直抵雷环为一截。”也即是如今的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东南亚地区,及其所处海域。

华人最早是何时来到南洋已然无从考证,有部分学者认为,到明清时期,南洋的华人数量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清朝中期以后,越来越多的华人主动选择向东南亚发展。当时下南洋的华人,主要来自福建的福州、泉州、晋江、金门,广东的潮汕、清远,海南的文昌、琼海等地。

图源 | 纪录片《下南洋》

“与我们当代的认知相反,在达·伽马与麦哲伦的伟大航行之前,在欧亚大陆和广袤的印度洋上,各主要古老的中心文明已经通过陆路与海路形成了一个共生圈际,这种经济贸易、文化与政治上的交流,是一种古典版本的全球化。”英国历史学家A.G.霍普金斯的《世界历史中的全球化》如此描述中国与阿拉伯、印度所形成的贸易圈层——大量中国的丝绸、瓷器和茶叶被运往欧洲和中东,绵延出一条纵横数百年的海上丝路。

这段贸易历史中,在作为中转站的南洋岛屿上,华人越来越多。并在往后百年间,华人凭借聪明、勤劳与拼搏精神,积累到了初始财富。

与此同时,南洋岛屿的华人与当地女性通婚,逐渐形成一个独特的族群。在新加坡,中国人和马来女性所生的后代,男性被称为“峇峇(Baba)”,女性称为“娘惹(Nonya)”,族群整体被称为“土生华人”。

峇峇与娘惹:尊重,借鉴,保留

1860年,《北京条约》之下,华工出洋合法化。新加坡作为马六甲的门户,成为亚欧经商重要的根据地,在大量劳动力需求下,华人人口激增。时至今日,新加坡的华人依然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三之多。

新加坡城市地标:鱼尾狮

席卷而来的西方文化甚嚣尘上,土生华人如何维系数百年而不被完全同化?

美国学者道格拉斯•雷伯克在《华侨华人历史研究》中做了这样的描述,“华人社区中的人们,善于在前台采用当地的穿戴、食品、语言、礼仪规范甚至建筑风格,同时在幕后保留华人本身的社会组织形式、食品、祖宗祭祀及语言。”尊重,借鉴,吸纳,丰富自身形式,但保留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核,对祖先、对家族的赤子之心。

“文化感染力来源于世代相传的教养。”在新加坡,从未中断过华文学校的创办。据《教育大辞书》,到了20 世纪末,60 所独立的华文中学共有学生约有 4.5 万人,华文中学是当地最大规模的一类私立中学。

坚守中华传统文化内核的同时,峇峇娘惹又拥有融合的魅力,在丰富的形态中迸发出瑰丽的色彩。

从小如中国古代大家闺秀般居家的娘惹,娴熟地掌握着女工和烹饪。所制作的传统娘惹服饰卡巴雅,在适宜东南亚气候的同时,保留了马来服饰的优雅,又被极具中华特色的鸟兽、花卉、凤凰等绣花图案装点得明丽动人。新加坡航空公司空姐的标准服饰,亦深受土生华人娘惹服饰启发。

20世纪初期,土生华人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服饰便是蕾丝卡巴雅,它是一种敞口外套。

到了50年代,渴求新设计的人们开始用鱼鳞和龙的花纹替代蕾丝花边的效果,并不断进行融合创新。

南洋盛产的香料与中华料理的碰撞产生的娘惹食饮,则具有内敛又奔放的独特气质。

在新加坡,娘惹菜之一的叻沙,以洋葱、南姜、黄姜、香茅、红辣椒等香料烹炒出香后,加入极具南洋风情的椰浆炖煮成汤,吃的时候煮上虾、鱼饼和粗米粉等主料,撒上姜花、酸柑汁等,高超的中华料理技巧加上本地食材,甜、咸、辣,几乎一吃难忘。

新加坡人的一餐

南洋的小楼,将中式的琉璃瓦、马来风格的百叶窗和古希腊科林斯式的壁柱,融合在一起,形成独一无二的风格。

语言上,由于马来妻子不通汉语,峇峇娘惹家庭开始以马来语作为交流语言,久而久之,语言出现融合。反映在词句之上,比如“娘惹”,据考证与闽南话“娘娘”(Nio-nio)相关,又和马来语中Nonya(夫人)或 Nona(小姐)的发音相似。在新加坡,土生华人(峇峇娘惹)所使用的独特语言,都结合了两种语言和文化。

南洋咖啡馆:“倘有时生意好,茶客满座之际,就要忙得头昏眼花。

人类学家张光直说过:“到达一个文化的核心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通过它的肠胃。”食饮,从时间和空间上,构筑起一地一城的生活方式。

在新加坡,娘惹菜满足味蕾的同时,改变了炒豆工艺、价格实惠的南洋咖啡迅速风靡。

不同于强依赖于原料的欧式咖啡,南洋咖啡更加注重炒豆过程中调料的运用,结合中式烹饪技巧达到风味的丰富。制作南洋咖啡豆,往往先将咖啡豆炒至八分熟,而后在其中加入白糖、菜油或牛油、盐,最后炒熟。如此一来,不再需要苛求咖啡豆达到极高的品质,创造出一种全新风味的同时,也让咖啡价格降低,走向平民化。

新加坡街头展现南洋咖啡制作现场的艺术涂鸦

在冲泡时,南洋咖啡结合中国传统饮食习惯中,以沸腾的汤底激荡出食材香气的做法,先在咖啡杯中放上炼乳和砂糖,而后倒进滚烫的咖啡。对比先冲咖啡,再加入淡奶、糖等辅料的欧式咖啡,南洋咖啡更浓郁,也更香醇。

而南洋咖啡在表述上也融合进了马来本土文化。如当地称咖啡为Kopi,是马来语及闽南语混合后的发音;不加奶、糖的黑咖啡为Kopi O Kosong,“O”同闽南语中的“黑”,Kosong在马来语中则有着“空虚、乌有”的意思。

“食物不仅可以满足个人的需求或喜好,更具有展现认同和象征权力的关系意蕴。”在咖啡文化认同的大前提下,南洋咖啡馆强势扩张,更为亲近华人口感的南洋咖啡迅速成为新加坡移民的黏合剂。

云石桌椅、雕花柜台,在中式茶馆形态混搭西式设计的南洋咖啡馆里,来消费的客人,也常被华人店主习惯性的称为“茶客”。1948年《南侨日报》所登“咖啡店员的生活”中写,“倘有时生意好,茶客满座之际,就要忙得头昏眼花。”

伴咖啡的餐点,也几乎是取当地食材、以中式烹饪方法制作的糕点。其中颇为著名的咖椰,便是结合娘惹菜中的食物,以鸭蛋黄、椰糖、椰奶、面粉、牛油、香兰叶等一起炖煮成酱,用来涂抹炭烤面包。

正在涂抹咖椰酱的烤吐司

自此,一间间坐落在新加坡的南洋咖啡馆,成为移民从繁重、漫长的工作中放松下来的方式之一,在香浓的咖啡中,获得温暖和亲近的力量。而南洋咖啡也已成为新加坡高密度美食文化的符号之一。

娘惹文化季:在梧林,穿越时代的季风

就像中国茶叶深入英国各个阶层,成为必不可少的饮品一样,南洋咖啡也成为了东南亚华人、华裔不可或缺的生活部分。

当一部分东南亚华人、华裔回到名为“故乡”的福建泉州梧林,将对南洋咖啡的想念落于实处——“因为当时的受困于环境的限制,买不到咖啡,他们就把黄豆做了烘焙,烘出来,研磨之后作为咖啡的替代品”——于是在梧林本土化食材的演绎之下,一种被转化的奇妙风味诞生了,这就是娘惹咖啡。在物资流通不畅的过去,娘惹咖啡成为了许多下南洋后回到故里的人们一种生活方式的延续。

青普(Tsingpu )梧林传统村落中的咖啡

这个故事给了正在恢复侨村建筑、挖掘侨乡文化的青普(Tsingpu )以灵感。最终,青普T-coffee的研发团队将坚果和豆类烘焙之后和咖啡结合在一起,青普·娘惹咖啡就此产生。也以此来纪念华侨生活状态、以及闽南文化与西方饮食文化结合的当地特色。

了解一种文化,当然可以依靠味蕾。在娘惹咖啡被热水激荡出的浓郁里,一代代土生华人的故事变幻着投下踪影,“他们和我们生活相联或不同,他们和我们命运相似或不同,他们和我们信仰相近或不同,他们和我们血缘相融或不同,在凝视的这一瞬间,他们和我们在此刻相遇。”

峇峇娘惹的生活美学始于鱼尾狮的故乡新加坡,但体验南洋风情却可以从一杯娘惹咖啡、一次青普·梧林闽南侨文化古村落之旅开始。

新加坡旅游局联合青普·梧林传统村落、三联生活周刊,将于3月8日共同开启为期14天的“新加坡娘惹文化季”。并在开幕式后,由三方发起“穿越时代的季风”娘惹文化季圆桌论坛直播,将在村内独具特色的红砖古厝、洋楼、番仔楼的建筑风貌为场景下开启。

梧林传统村落内错落的古厝洋楼

梧林传统村落内的“8小时南洋主题游”和“24小时新加坡娘惹文化体验”之外,娘惹风情演绎、娘惹风味市集、南洋风物展示、篝火狂欢夜、梧林春日花海游……都将渐次开展。让南洋文化、峇峇娘惹文化的想象转换成让你沉浸其中的实景。

梧林传统村落内的生活空间

穿行于错落的132栋古厝洋楼间,流连峇峇娘惹文化串联起的南洋美食、梧林美景,参与小娘惹诸多艺文体验,留宿红砖洋楼,度过南洋式的一天。

梧林传统村落往期活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