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潮汕姓氏的基本特点

我们谈了潮汕人的先祖是如何从中原大地一路南迁进入潮汕地区,又谈了客家人的来龙去脉,知道潮客原本同根同源。又谈了潮客之间的融合交汇,几百年来在这块南方的沃土上和睦相处。如果我们把扎根在潮汕大地一个个姓氏比作一朵朵花朵,那么,从第一朵儿在这里的沃土绽放开始,流年似水,一千年过去,几千年年过去,今天,这座大花园已经是百花齐放,百花争妍,春色满园了。如果我们把闪耀在潮汕上空的一个个姓氏比作一颗颗星星,那么,从第一颗星冉冉升上潮汕的苍穹开始,星移斗转,一千年过去,几千年年过去,今天,潮汕的姓氏星空,可以说是繁星似锦,众星闪耀,群星灿烂了。如果我们把潮汕的天和地比作一个最适合人类演出的大舞台,今天,在这个大舞台上,每个演出者正以自己的舞姿跳出了各具特色舞姿,为自己的家乡潮汕增添光彩.

每一颗星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个性的,潮汕的姓氏之星有什么特点呢?`
第一 姓氏数多逐年增多 几个常见姓占半壁江山_
潮汕姓氏的第一个特点就是总体数量高于全国同类地区。表面上看,一个地区有多少个姓氏,好象无关大局,太氏太多说明该地区人员复杂,只增加户籍管理的难度。其实不然,试想一个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的地区,人员静止不动,外人进不来,本地人出不去或不愿出去,一百年前是一百个姓,一百年后仍是一百个姓,那一个地区的经济会是一个什么类型的经济?必然是个封闭或半封闭的小农经济,不单经济缺少活力,居民人体素质也必然受到影响。反之,从一个地区姓氏流动的频率,便可以知道这个地区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的活跃程度。姓氏的流动就是人员的流动,其实实际上也就是经济和文化流动的直接结果。我们都知道,城市的姓氏数量一定比农村高了许多。有关部门曾于1980年前后对北京、上海、沈阳、重庆、武汉、成都、广州七个大城市的姓氏作过统计,统计结果显示:北京有姓氏2225个,上海有姓氏1640个,沈阳有姓氏1270个,重庆有姓氏1245个,武汉有姓氏1574个,成都有姓氏1631个,广州有姓氏1802个。北京是首都,所以人口虽然比上海少,但姓氏却多达2220多个,广州市人口也比上海少,但姓氏却比多出100多个,可见1980年的上海市,比起广州市来说改革开放的程度要比广州市为低。不过那是20多年前的统计数字,假如现在对上述城市的姓氏状况再作一次调查统计,相信结果会大不一样。
我们潮汕地区的姓氏状况如何呢?汕头、潮州、揭阳——整个潮汕地区现在共有多少个姓氏呢?好象没有人进行过调查统计,笔者只有澄海、潮阳(原潮阳县)的统计数字。1964年澄海有姓氏152个,同年,潮阳姓氏170个,说明当时澄海、潮阳以至整个潮汕地区都处于一个半封闭的状况,人口的流动基本处于一个静止的状态。这种状况持续到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上世纪80年代初才打破了这种一潭死水的局面。1985年,澄海姓氏已增至217个,至2002年,澄海的姓氏又接近300个。潮阳的情况也类似,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1998年潮阳有姓氏246个,手头没有2002年最近的一次人口普查的数字,相信也会继续增加。北京市1980年有姓氏2000多个,潮阳到了80年代末才达到200多个,相差10倍以上。但我们不要忘记,北京是首都,潮阳和澄海是县级建制的区、市,不在同一个等量级,没有可比性。但和全国其它县市比较,潮汕地区不单人口密度居全国首位,其姓氏数量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已高于全国其它地区,特别是内陆地区的县市。
相信潮汕地区姓氏呈现逐年增多的状况一定不可逆转,而且其速度会加快。但最少是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潮汕地区,尤其是广大城镇,也不可能象深圳一样成为南北融合,众姓汇聚的移民城市,仍不可能摆脱聚族而居的形态。
几个或十几个姓氏点居姓氏排行榜半壁江山,几乎是存在于全国范围内的普遍现象,有的地方,姓李人家占多数,有的地方姓张的居首位,有的地方王、李共分天下,有的地方张李王三国鼎立,可以说比比皆是。如北京市,王姓占城市常住户口的10•6%,李姓、张姓各占9•6%,再加上赵、陈、徐、孙、马、吴、高这排在前面的12个姓氏,那么这15个姓氏就占了北京市常住人口的一半左右,其余的2215个姓氏只能去分享另外的一半了。15个与2215个共分秋色,这就是中国姓氏的最大特色!要分析中国姓氏虽多,但各个姓氏之间的人口比例却是几乎是不成比例的明显悬殊的原因,说起来话长,我们且不管它,我们只来看看我们潮由地区那几全姓氏位居排行榜首位和前10位。这个问题似乎不存在多大的悬念。相信许多人会马上在自己的心中排出潮汕的姓氏座次,而且首先想到的便是陈和林,然后是王、李、张、黄、郑、吴、谢、刘或王、李、张、黄、杨、马、周,或王、李、张、黄、杨、蔡、谢,等等,各人排出的结果虽小出入,但八九不离十,而且排在第一位的肯定是惊人的一致,谁也不会把陈和林两姓排在前两位之外,陈林半天下嘛,陈林蔡,天下得一半嘛,这样的顺口溜耳熟能详。《潮阳姓氏丛谈》一书中列出的潮阳前十位姓氏是:陈、郑、林、黄、吴、马、熟、周、刘、蔡。《澄海百家姓》排出的前十位是:陈、林、王、谢、蔡、李、黄、张、杜、余。整个潮汕地区的情况如何?还没有这方面的资料,各县市可能小有不同,但上面的排列大致可以反映出潮汕地区的姓氏情况,唯一让人感觉到意外的是,潮阳林氏没有坐稳老二交椅,而是退到了第三的位置上。潮阳郑姓人口位居第二,这个情况可能是个特例。就总体而言,在潮汕地区,“陈林半天下”的提法不会有人提异议,也符合其实际情况。从上面的排列中我们发现,根据历次统计,在全国轮流坐头把交椅的李、张二姓,已分别退到五位以后,占北京常住人口10%以上,在整个北方地区也位居一二位的王氏,来到潮汕地区,虽位置仍然靠前,但已未能独占鳌头。在北方居前三位的王、张、李三姓,在流动来到了南方和潮汕地区之后,让位给了陈、林二姓,“陈林半天下”几乎成了耳熟能详的口头阐。其原因,我们将在后面再进行分析。)
第二 形成聚族而居与集群式居住带l?
聚族而居,一个村落一个姓氏或几个姓氏占居主导地位是潮汕地区又一个显著特点。本来,聚族而居是构成中国古代宗法社会的要素,没有族,何来宗,哪来法?但是我们发现,把这种聚族而居的模式推向极致的不是在中华民族的发祥地而是在福建、广东等南方省份。我们只要到黄河流域去采风或旅游,就会发现,那里的村庄多以小村落为主,一般是十几户几十户上百户,千人以上的村庄已属大村。究其原因,是这些地区自古代直至现代,长期成为兵家争夺之地,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灾荒之苦所造成的,百姓很难较长期的和较安定的居住于同一个地方,同一座村落,逃难与处迁成为家常便饭。因此,形成村庄虽古老人口却稀少,且村民来自四面八方,多姓杂居。潮汕地区虽也有多姓杂居的村庄,但其主体还是一姓聚族而居,或以一姓为主,伴住其它姓氏。潮汕地区聚族而居现象更甚于中原地区,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明代以后,潮汕农村相对而言,比较安定;
二,南迁移民有宗族认同感,到了某一迁移地,习惯于靠拢同宗同族;
三,人口少的姓氏改姓依附人口多的姓氏,希冀得到庇护;
四,潮汕地区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易于生存,人口发展较快。
这样,一正一反,就造成了潮汕地区广大农村,尤其是平原地区,大多是聚族而居的居住模式,而且不是小村小寨,而是动辄上千人几千人甚至上万人的大村落,而且这上千人几千人上万人的大乡村同姓聚居是普遍现象。因此,在潮汕地区,人们提起某个地区时,往往会在地名的上面再冠上某个姓氏,如说东津刘、溪口刘、深田丁、秋溪陈(皆为潮州)、洪阳方(普宁)周田黄(惠来)溪南陈、南洋王、新溪谢,坝头王(皆为澄海)、谷饶张、沙陇郑、三饶黄(、官田钱、上饶詹、高堂吴(皆为饶平)、京岗孙、桂林刘、乔林林、高美林、华清林(皆为揭阳县),和“揭阳林半县”等等,还流传着“刘陇刘,郭陇郭,薛陇薛”之类的口头禅。有趣的是,一姓占主导地位的大乡村,对居住村里的弱小群体,反没有恃强凌弱的现象。不单没有,对居住在村子里间或有一两户三几户外姓人居住,反受到诸多照顾。如人口超万人的澄海隆城张氏,就长期居住着一两户姓杨的,他们的祠堂里,既崇祀张氏入潮始祖,同时也有杨姓人的祖宗神主。同样也是万人乡的涂城杜氏,也长期居住着一两户史氏。这杨氏和史氏,就长期受到照顾,有时,眼看他们人口太过稀少,有绝继之虞,还设法为他们寻丁绍续。据传说,这是取吉祥和谐之意。往深层次分析,却是体现了中国人“不欺弱小”的传统美德和古求人追求和谐合一的哲理观念。
我们说潮汕地区的各个姓氏把聚族而居的传统观念推向了极致,是说在潮汕地区,由于它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环境,在以聚族而居的村落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向外扩张了,发展了,形成集群式的居住带,这种形态实在值得一书。我们的中原先民一路南迁,渡黄河,过长江,进江西,入福建,而后入粤入潮。一路上有的零星四散,有的集体顺利到达,零星四散的到达目的地之后又想方设法重新团聚,集体到达的又欢欢喜喜分散,各各分头创业创乡,一切看起来是那样井然有序。相对的团聚与相对的分散,是潮汕姓氏的基本布局,只要你手头有一页潮汕姓氏图册,你就可以发现,那一带,大部份是黄姓人聚族而居的村落,这一片,则是林姓人的居住区域……但他们又不是密密麻麻挤在一起,而是错落有致如棋局……这一切,是长期的,在有意识与无意识之间形成的,这一切,靠的就是就是氏族内部那种已经成为潜意识的凝聚力在起作用。这种精神,这种凝聚力,恐怕世界上恐怕只有中华民族才能做到。这种现象不能说仅存在于潮汕,但由于潮汕地区人口密度相当的高,1987年达到884人/平方公里,(现在已不只这个数字)为全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因此,在全国其它几个村落皆为一姓,加起来也不过几百人、千把人,超过万人的极为罕见。而在潮汕地区,尤其是在潮汕的平原地区,万人村已不成为新闻。如在澄海,万人以上的自然村就有十个以上,由于一村人口过多,不得不不一分为二,分为三,甚至更多。如潮州磷溪镇的溪口村,原来是个大自然村,全自然村人口皆姓刘。由于人多村大,现在已分析为溪口一村、溪口二村、溪口三村、溪口四村、溪口五村、溪口六村、溪口七村、溪口八村,共八个行政村,整个溪口自然村人口达二2万以上。这还不奇,更奇的是潮阳的金浦街道,是个郑姓人家集中居住的地域,其中居住着1万人以上的管理区就有5个,它们分别是三堡、寨外、南门、梅东、梅西,还有几个管理区或居委会(其实就是自然村)姓郑人家也是6、7千,3、5千不等。沙陇镇也有3个自然村居住着1万以上的郑姓人,还有5千人以下,1千人以上的村落也近10个。难怪潮阳郑姓人家取代了林氏,位居潮阳第二。这种情况比比皆是。澄海有个溪南镇,1985年进行人口普查时,全镇总人口6万多人,而姓陈的却近5万之众!原因是在全镇的21个自然村中,有13个自然村是陈姓人聚族而居的村落,俗称“13乡陈氏”,其它的村落也不少陈姓人和他姓混居。在饶平的三饶镇一带,有30多个黄姓人聚族而居的村落,错落有致的铺开在山山岭岭和平洋之间,连成一个黄姓人集中居住的片区,每个村落虽人数不等,但这个集团式居住带的总面积在潮汕地区却可堪称首位,其总人数也在10万人以上。在揭阳,素有“林半县”之称,说明揭阳林姓人口众多,1984年的统计是近16万,占全县总人口的12%,其林姓人聚聚族而居的村落不单同样众多,共有几十个村在揭阳这块“卧鲤形”的地域上创乡立籍,繁衍后代,形成了一个林姓人密集的居住带,而且历史悠久,古谚有“未有揭阳县,先有高美林”的说法。
对这种文化现象,不知在全国可否称之为“绝无仅有”?最少也是极为罕见。这种十几个村、几十十个村、几万人、十几万人集群式的中居住于某一地域,其形成的原因,有其宗法的,有其经济的,也跟潮汕地区的人口密度过高有关。应该承认,这种一村一姓聚族而居,世世代代生于斯,长于斯,歌于斯也哭于斯的现象,是一把双刃剑,有其利也有其弊,这里不作过多剖析。
第三 名门著姓再创辉煌
相信有不少人熟读这样的诗句:昔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说的就是王、谢二姓的兴衰荣枯。先说王姓。发祥于山西太原的中国王氏,于汉代时移到山东琅琊居住,由于注重教育,对子弟要求非常严格,因此居住在琅琊的这一支王氏人马,人材济济,一代更比一代强,形成了一个让人钦羡和刮目相看的“琅琊王氏”人才网络。晋室南渡之后,和朝廷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琅琊王氏不愿在胡骑铁蹄生活,也纷纷来到首都金陵,他们文武兼备,出将入相,成为朝廷栋梁。再说谢氏。谢氏系出源出姜姓,属于炎帝系统。在汉代开始崭露头角。到了西晋末年,出了一位谢安。这位谢安有远见,见皇室内部争权夺利,势必导致国家危亡,当时还是位卑言轻的他,采取了中国知识分子“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策略,到绍兴附近的东山隐居,以局外人的眼光观察时局的变化。隐居东山的谢安以优游闲雅,风度翩翩著称。他的这种生活方式和谈吐举止,甚至影响了东晋六朝知识分子的风气习俗!西晋在内忧外患中灭亡了,一个新的皇朝在长江南岸建立起来了,谢安出山了,来到金陵投靠新主,表示愿为国家出力。“东山之隐”是如此的成功,千百年来成为中国知识份子们研究和效仿的典型案例,连蒋介石先生也不能例外。著名的淝水之战使谢安一举成名,也使整个谢氏家族声名鹊起。王谢二姓,成为东晋皇朝的左膀右臂,共同管理朝纲。大概是吸取了西晋因内哄而灭亡的教训吧,皇帝的左膀右臂,殿堂上的两大政治势力并没有互相攻讦,互相排挤,而是互相尊重,互相标榜,互为姻亲。两家子弟,今日我请你斗鸡,明日我邀你射猎,要不就是一起饮酒吟诗,简直是抱成一团,这在古代中国,堪称罕见,东晋王谢两大家族没有犯中国贵族集团最容易犯的老毛病。
他们也真的抱成一团,两家子弟都居住在朱鹊桥边的乌衣巷。王氏集团的领袖是王导,王导之后有王悦、王洽、王僧绰、王僧虔、王俭等等;谢氏家族的领袖不用说是谢安,谢安之后有谢石、谢琰、谢玄等等。在晋室南迁后的近300年间,总共换了5位皇帝,但任何政权的更替,都对王谢两大家族的地位造成任何影响,王导和谢安的子孙们仍然显达如常。被后人称为“不倒翁”。
但是,世上哪有永远的不倒翁?这个道理早在比王导、谢安一千多年之前就有智者说过: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中央政权这张皮在内外交困中腐烂了,附在皮上的毛便随风飘逝了。王、谢二姓享的荣华富贵超过了五代,已是很难得了。随着东晋皇朝的倒台,乌衣巷里的豪宅,倒塌的倒塌,易主的易主,人去宅空,王谢堂前的燕子,飞入寻常百姓之家,势在必然。到了唐朝,王谢才重新抬头,只是已没有东晋六朝时代的辉煌和气势。到了唐末五代初,河南固始籍人王潮、王审知兄弟统辖八闽数十年,王氏才又在历史舞台上再次上场,在南方又辉煌了一阵子。王氏原来不属于“永嘉之乱,衣冠南渡”中的林、黄、陈、郑、詹、邱、何、胡士族八大姓,因为出了个闽王王审知,很快成为闽中盛族著姓,余辉照及潮汕。可惜王审知的子孙们忘记了先祖王导的教诲,也忘记了王审知关心百姓疾苦的美德,而是诸王为争夺王位互相残杀,手段极其残忍,王审知苦心经营的福建政权,在他死后不久便宣告垮台。“昔作座上宾,今为阶下囚”,他的后代子孙四处逃窜避祸,五世孙王坦七逃八逃,最后进入潮州。
焉知幸与非幸,经历了荣华又饱尝了苦难的闽王王审知后代,却又在潮汕地区重铸辉煌,潮汕王氏为从太原王氏到琅琊王氏到福建王氏的发展史增添浓墨重彩,其中最辉煌的一笔便是王坦的4传至王国昌,生有四子:长子大宝,字元龟,南宋高宗建炎年间廷试榜眼及第,授南雄州教授,兼崇政殿说书。考宗即位,出任礼部侍郎,又任兵部侍郎,后升礼部尚书。次子大鼎,登进士第,叙承事郎。三子大奎,登进士第,叙承务郎,。四大纲,官东莞令。王国昌以子贵,获赠礼部尚书正议大夫。王大宝是四兄弟中的皎皎者,他以敢言直谏著称,力主抗金,提倡务本抑末,提倡与民生自己,鼓励发展生产,增强国力。年才老致仕后,居住于县城南柳巷,享年70。为潮州前七贤之一。王坦12传至王天佐,字仲舒,元朝延佑年间进士,被任用为承事郎,后转为大理事平判由海阳迁普宁(时属潮阳)。其后世子孙散布于潮安、普宁、澄海、潮阳、揭阳一带,盛极一时。
以潮汕为跳板,自明末清初开始,潮汕王氏即向海外移民,先播迁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各国,继又向世界各国发展。至今,潮汕王氏的足迹,几乎遍布全世界四大洋五大洲。东南亚各国仍是王氏的大本营,据有关部门统计,东南亚各国的华侨华裔,姓王的人数几乎占据一半,以王氏一姓而位坐了东南亚各国华人华裔百家姓的半壁江山,其中还不乏商界俊彦,科技精英,政坛强人,不能不让人叹为观止。而其中,又以福建王氏和潮汕王氏为主体。说太原王氏、琅琊王氏在潮汕地区重铸辉煌,完全不是过誉之言,而是恰如其分。
潮汕谢氏在未入潮之前也是历尽了坎坷。潮汕谢氏的两位入潮始祖谢枋和谢翱,两人皆是抗元义士,有凛烈气节的民族英雄。
谢枋得(1226-1289),南宋诗人,江西弋阳人。宋宝佑四年(公元12560)与文天祥同科中进士。他为人豪爽,刚直不阿,出任建康(今南京)考官时,曾以“贾似道政事为问”作考题,直指权奸,令考生答对。遂遭斥罢,谪居兴国军(今湖北武汉)。德佑元年(1275年)遇赦,起用为江东提刑、江西招谕使、知信州(今江西上饶)。时元兵已经大举南下,直逼江西,信州被围。谢枋得虽知敌我力量悬殊,仍亲率全城兵士民众,极力抵抗围城元军,终因矢尽粮绝,兵败城陷。慌乱中,谢枋得与家人离散,子然一身,改变姓名流亡于福建建宁一带的崇山峻岭之中,他身着麻衣草鞋,以卖卜教书度日,其实是在寻找抗元力量,伺机再起。他在武夷山中辗转近10年,一直未知家人消息。在愁苦烦闷和饥寒交逼之际,他以诗抒情言志:“万里乾坤双革屐,百年身世一麻衣” 、“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天地寂寥山水歇,几生修得到梅花”。后来,其行踪被元朝统治者发觉,几次遣人邀他下山出仕,但皆被他严加拒绝,并以程婴、公孙杵臼自勉。至元二十六年(1289),谢枋得被福建省参政魏天佑强逼北上,途中,始知妻李氏及大儿子熙之、小儿子申之,自信州离散之后,于江西炎溪被元兵拘捕,在建康牢狱中,母子3人;深明大义,誓不降元,为保全名节而自缢殉难。闻此死讯,谢枋得心中在痛苦之中却又感受到莫大慰藉,他为有这样的妻子,这样的儿子是他的光荣,也是谢氏家族以至整个民族的光荣。他现在已无所牵挂了,他现已解脱了,他仰望苍天祭告:“此生必不负国,也不负妻。”还赋诗一首明志。这首《北行感怀》,被后人誉为又一篇《正气歌》:
雪中松柏愈青青,扶植纲常在此行。
天下久无龚胜哲,人间何独伯夷清。
义高便觉生堪舍,礼重方知死甚轻。
南八男儿终不屈,皇天上帝眼分明。
谢枋得被押到元大都(今北京)坚贞不屈,绝食而死。死前还作《崇真院绝粒》诗以明其志,死后由其次子谢定之扶柩归葬信州。其门人私谥他为“文节”,把他和文天祥并称为“江西二节士”。
谢枋得死后,其后裔为避元朝迫害,离赣人闽,辗转流徙,至其派衍苇7代孙谢福全,于元末明初间,再从福建漳州小靖迁移海阳(今之饶平)之横溪,经过600多年的艰难创业,节俭兴家。谢枋得的子孙后代,已在潮汕站稳脚跟,成为盛族。子孙除部分定居于今饶平新丰一带外,在潮汕地区,属福全派下的潮汕谢氏还有饶平黄冈、联饶、樟溪、新圩、钱东、高堂、大埕;潮安有庵埠、白水湖;澄海有外砂、新溪;潮阳有谷饶屯巷屯内村;普宁有南径青洋、流沙溪尾、军埠的军新、新厝;丰顺有砂田、南溪、留隍等处。另有福全之四弟敦南派下潮安文洞石坑、大路下、圆墩、坪坑;福全之叔父派下潮安文祠紫桥、庵边等处谢氏,也仍皆尊枋得为始祖。
谢枋得本人并没有入潮,但谢翱本人却曾在潮汕生活过战斗过,经历过九死一生。
谢翱(1⒉9~1295) 字皋羽,出身于福建长溪殷实世家,以文章与忠义著于世。宋景炎元年(1276)七月,文天祥开府南剑州(江西)重组抗元,谢翱毁家纾难,自带数百乡兵名,赴江西应召勤工,被授为督府咨议参军。翌年八月空坑兵败,谢翱随陈龙复等受命入粤组建行府分司,于九月直航潮阳,驻扎于潮阳后溪,与驻军浅湾的张世杰遥相呼应。翱抵潮阳后,即着手组建行府分司,发动潮州各地官民勤王抗元,史志称他:“治兵积粮,应接诸路,四方豪杰。翕然响应”,为文丞相率南宋小朝廷顺利人潮打下发群众基础和物质基础。祥兴元年(1278)十一月,为了进击和平陈懿、刘兴的反叛,谢翱将妻儿(在行军途中,妻毋氏四月十三日在潮阳后溪船中产子,取名怀壶)寄居海口白土村(今海门湾闸坝附近),毅然出征。又随文天祥移屯海丰。祥兴元年十二月二十日,文天祥在海丰五坡岭与元军交战,兵败。文丞相被俘,谢翱机智逃回潮阳白土村家中,改姓埋名潜居。祥兴二年二月十六日,谢翱在潮阳海滨召集残部,假借拜“风雨圣者”(潮汕地方神)名义,实为庆祝长春节(宋太祖诞辰),并密谋起事,。由于叛徒告密,致白土村被剿毁,谢翱逃脱至海口,将妻儿寄于一农民家,星夜潜渡福建,以后游于浙江,对外谎称“自韬至死”。但抗元复国之念未泯灭,继续联络宋遗民志士,组织“汐社”、“月泉吟社”等秘密团体,从事活动。但事与愿违,元朝的统治逐步巩固,复国希望更加茫然,遂自己埋名隐姓,所作诗文,只能暑以“粤人”,而远在广东潮阳的妻儿音信全无。国仇家恨集于一身,谢翱最后忧忿而死,仅活了47岁。在这其间,他以隐语写了大量诗文,抒发对元朝野蛮统治的痛恨及亡国的怆痛,在中国文学史上,与谢枋得并称“南宋二谢”。其中悼念文丞相的《登西台恸哭记》等篇尤为千古绝唱。死前,嘱挚友于墓碑上书“粤谢翱墓”,以志其不忘妻儿与故土。
谢翱从行府受命到潜渡闽浙,在潮汕生活战半的时间有一年半,时间虽短,但潮汕地区是他生命的转折点,在这里他经历了生与死,团聚与离散的残酷考验,让永远他刻骨铭心。
谢翱的三个儿子都留在潮汕,几百年过去,现在其裔孙散布潮汕各地。
同样的,潮汕也是谢姓人向海外播迁的桥梁和踏板。
谢姓人可谓多才多艺,和平时期,他们玉树临风,温和儒雅,文彩风流。民族危亡之时,他们淋漓尽致抒唱天地英雄气。到了海外,潮汕谢氏玉树家风依故,赤子心,爱国情弥坚。“术非儒不精”,重视文化,重视教育的谢姓人,既会角逐政治,也会吟诗写赋,既会潜心科研,也会袖里乾坤。在新的环境里,新的条件下,潮籍海外谢姓人遨游于商海,一批批谢姓人经营的企业公司脱颖而出,为中国人争了脸。谢慧如、谢易初和他的“正大中国”四个儿子便是潮汕谢姓人的光荣和杰出代表。
现在居住在潮汕地区,他们的先祖也都有过辉煌的历史,但同样的,也大都经历了兴衰浮沉,王谢二谢,不过中比较典型罢了,
第四 罕见小姓也风流
潮汕的姓氏是几个常见姓占据总人口的半壁江山,但又存在若干既稀少又稀罕的姓氏。中国当代收录姓氏最广的工具书是北京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姓氏大全》,共收录姓氏5千6百多条,分为《百家姓》有收、常见姓、较常见姓、罕见姓、较罕见姓、极罕见姓和历史上曾出现过6大类。虽然收录了5千6百多个姓氏,但仍可以肯定有许多的姓氏没有收进去,如潮州就有“陈林”和“黄方”两个复姓没有出现在该书的条目中。“陈林”和“黄方”两个复姓都是因为先人嗣外祖而将本人之姓和外祖之姓联合起来使用,成为复姓,这是极个别的特殊现象现。该书还收录了蚁姓和辜姓,均注明为“较罕见姓”,可见这两个姓氏在全国范围内都是少之又少的。但在我们潮汕,许多人对这两个姓氏却并不陌生。潮汕人对蚁姓和辜姓不陌生并不是因为这两个姓氏在潮汕地区人口众多,在潮汕,他们也属于人口比较少的姓氏,潮汕人对他们熟悉,是因为他们的姓氏富有传奇性和出有名人。
在潮汕地区,只有澄海有蚁姓人聚族而居的村落,两村人口约6千多人,还有若干零星居住点,全潮汕估计上1万人。它的来源也十分迷离扑朔,象明代人凌迪编撰的《万姓通谱》这种搜罗颇广的古代姓氏书也无载蚁氏,可见这个姓不单稀罕,而且年轻。
蚁姓来源说法不一,在其发源地福建莆田,对蚁姓来源有3种说法:(1),源出李姓,因避祸改姓“蚁”;(2),“蚁”蛾”同源,郡望河东;(3),福建古闽族土著有雷、蓝、车、蚁四个族姓,蚁姓属闽越土著遗裔。这三种说法各有依据,但都不够充分。因“文革“期间,蚁姓的发源地莆田市涵江区塘头乡和市内城厢区这两处蚁姓聚居地保留的族谱均遭焚毁,故无法进一步考证。
在莆田,还有另一部份人姓 豈。 豈是古代蚁字的写法,音与义相同。蚁改为 豈始于明代后期。蚁氏原本居于涵江区塘头,以务农烧窑为业。明代,始有蚁读书人迁入城区居住。在应试场上,宗师讶其姓不雅,提笔改蚁为 豈。至今,莆田仍有以 豈为姓的。并有人迁移台湾。其中以 豈 廷禧家族名最著。豈 廷禧为清同治元年举人,其孙豈硕,1949年迁台,曾任同民党中央监察院秘书长(已故)。
在潮汕蚁氏的发祥地福建莆田,蚁姓的基本情况就是这些。
澄海是蚁氏人潮之后主要甚至也可以说是唯一的聚居地,入潮始祖蚁兴田,主要居住于溪南和东里两镇。蚁氏移居海外的历史也很早,主要侨居泰国和越南。关于蚁姓的来龙去脉,我们可以学学国民党元老老吴稚辉和于佑任先生两人的达观态度。爱国侨领、原泰圈中华总商会主席蚁光炎遇刺后,国民党元老吴稚辉和于佑任先生两人为蚁光炎合写墓表,吴稚辉撰文,于佑任书丹。该墓现立于西碑林,文、书、事俱佳,堪称“现代三绝碑”。表云:“蚁之先,有高节君子,耻事二姓,乃隐遁而托姓微物,籍以自晦。如西汉功臣曲成侯虫达,魏平东将军蛾青,为春秋晋大夫蛾析之后,意者亦皆生当乱世,托微物为姓,藉以自晦乎!蚁有明德,其后必有达人……”
写墓表当然要按一定模式和格式,先从主人公的里籍开始,一代代叙述下去,这是墓表墓志铭的传统写法,两位老先生深谙此道,先说主人公先祖本姓蛾,后改姓蚁。吴、于两人高明之处就是在蚁姓是否氏于蛾氏上不作微枝细节考究,而是从大处着眼,从弘扬民族精神着眼,大笔一挥,用蛾青、虫达来比况蚁氏和蚁光炎,故用了个别有深意的“如”字。在两位老先生看来,其先人姓蚁姓蛾蝼还是姓李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中国人,你是炎黄子孙。老先生先引古证今,最后落笔在“蚁有明德,其后必有达人!”从历史回到现实,盛赞蚁光炎的民族气节。
潮汕蚁氏不单出了个爱国侨领蚁光炎原全国侨联副主席蚁美厚,还出了一位在国内因某种原因鲜为人知的越南华裔蚁传。蚁传祖籍个祖籍东里镇南畔洲,是该村蚁氏家族旅居越南的第三代。早期参加越南南方民族解放运动,曾当选取为越共中央委员,南北越统一后曾出任胡志明市市长。在沉寂了好多年之后,近年复出,担任如我国对外贸易促进会这种性质的机构负责人。
辜氏在潮汕的遭遇也跟蚁氏差不多。在潮汕,关于辜姓的来源被讹传得绘声绘色,颇有故事性和传奇色彩。说潮汕姓辜的原本姓辛,跟潮汕辛氏原是一家。只因某朝某代,一位在朝为官的辛氏先祖,他犯了弥天大罪,面临灭族之灾,便乔装打扮,怆惶南逃到了潮汕隐居下来,但朝廷仍在到处缉拿。许多年过去了,这位逃到潮汕隐匿起来的朝廷钦犯,已经娶妻生子,他既不敢说自己姓辛,生怕引起怀疑,但又不愿意舍弃先祖之姓,思来想去,便在辛的上头安了个古字,据说辛头安古意思有三:一,对本姓的怀念,意在告诉别人,他们的先祖本来姓辛。二,意在昭告世人,那位朝廷缉拿的钦犯,已经作古了,亡故了,他本人所犯之罪与后代无关。三,有向朝廷忏悔的意思,说他自己人负朝廷,“辜负”了皇恩。这个传说的杜撰人,可能是有几分文墨的农村闲人,对着字典,再加发挥自己想象力,有榜有眼的来演绎辜姓来历,奇怪的是不知什么原因,多年以来,潮汕辜氏人并没有有人公开站出来对这种说法进行澄清,以正视听,于是由辛变辜的说法在潮汕流传颇广,甚至发生过辜姓人因为受到人家有意或无意的奚落之后一时性起和人家闹翻脸的事。从这件事也间接说明普及姓氏知识其实民很有必要的。
这种说法当然是没有根据的,凭空想象的。不错,辜姓历史较短并且是由另外一个姓氏演变而来的,但不是来源于辛,而是来源于林。更重要的是,它的得姓不是由于犯罪改姓,恰恰相反,它的得姓,有一段让潮汕辜氏人自豪的历史。中国辜氏的开姓始祖是林正,字达中。他是林氏开闽始祖(也是潮汕林氏的始祖)林禄的八世裔孙,生于唐初,世居福建莆田,唐太宗贞观八年中进士,曾任江西观察使之职。在任期间,为改清正廉洁,平反冤狱,整肃吏治,颇得百姓拥戴,却因此得罪了当地豪绅。适逢江西岁旱遭荒,林正悯民饥苦,不及禀秦朝廷,便毅然下令开官仓放粮赈济饥民。当地豪绅乘机构陷,事闻于朝,唐太宗起初大怒,诏令将林正逮捕下狱法办。江西百姓闻讯,不忍林正蒙受冤屈,联名上书朝廷,代其辩冤。唐太宗派人调查,方知林正真的是个清官,是坏人对他逻缉受构陷。即下诏放林正出狱,并传他上京陛见。陛见之后,李世民先对林正进行一番抚慰,又自我检讨,说:“卿乃无辜受罪,今赐卿姓为‘辜’。”唐大宗虽然贤明,但仍脱不了封建社会那一套,他有个动不动就给给臣属赐姓的习惯,不过以往都是对有功之臣赐以李姓以表示亲近。这一次,因为林正差一点无辜丧命,因此就赐他以辜为姓。那位林正也真是,顾不得思想这个辜字含意如何,马上受宠若惊,立即下跪:“谢主隆恩。”,当然,皇帝赐姓,能由得你说不吗?总之,辜是由皇帝赐姓是事实,林正如何反应且不管,反正从此中国就有了“辜”姓。不过,在起初,大家还是以“辜林”称呼这个新生的姓氏,对林正也是以“辜林正”称呼之,别扭得很。慢慢的,就干脆把林字去掉了。林正成为辜正,成为辜氏得姓始祖。他告老后无回莆田老家,继续定居于江西,死后当地百姓为其建嘉德祠以表怀念。关于他的事迹,福建地方志书和《南昌府志》均有载。
那么,辜姓又是如何从福建迁徒人潮呢?据潮州市金石镇辜厝村村史记载,云其辜氏先租于南宋淳熙元年(1174)从福建莆田迁徙人潮。先居于桑浦山工埔肚,建村立寨,称辜厝村。后因嫌桑浦山地解人稀,不利子孙今后发展,乃迁移至海阳之隆津都,仍沿用原村名至今。海阳辜氏是同姓中最先由福建迁徙人潮者。此系村中口碑相传,未见族谱记载,是否直接迁自莆田?值得商榷。今据手头福建辜氏谱及其它文章资料,提供参考:辜(林)正传至四世,有辜源、辜澜两兄弟,均为唐开元进士。兄弟皆曾来福建为官,以闽中乃其祖籍,相约回闽定居。辜源居南安罗溪,辜澜居漳州磁窑乡。辜源传子辜桓,死后葬同安县白礁文圃山。辜桓有子四人,分四个房系,统称白礁辜。二房、三房先后向永春、泉州、惠安等地播迁,又于清代康熙年间迁台湾。迁泉州的是二房派下,辜(林)正十五世裔孙辜志明,居泉州打锡巷。时间是南宋初。谱云:其后子孙向潮州、台湾彰化等地播迁。莆田从事地方志和姓氏研究工作的同志认为,宋时莆田并无辜氏迁入记载,也无辜姓聚居村落,至今仍人口数甚少。而福建泉州却是辜姓人的主要居住地,许多辜姓名人,都是从泉州走出去的。如清末民初北京大学的名教授怪教授辜鸿铭、现在仍在台湾政坛和商界十分活跃的辜振甫、辜伟甫兄弟的祖籍就皆是福建泉州,辜振甫曾任台湾海基会主席,辜伟甫是台湾数家大公司的董事长。辜氏兄弟是辜(林)正的第31代裔孙。所以,潮汕辜氏应该是迁自泉州而非迁自莆田。潮汕辜氏与台湾辜氏是同根同源,因为天下就只有这一支辜氏。
为什么会有辜氏先祖“迁自莆田”的说法呢,可能是:一,潮州先民大多迁自莆田,而莆田曾属泉州;二,辜姓源于林氏,而莆田是林氏的重要发祥地;三,潮汕辜氏人数较少,资料缺佚。当然,由于辜姓源出于林姓,说辜氏迁自莆田,在广义上似可以这样说,就是欠准确。
同蚁氏一样,辜氏人数虽少,但也知名度甚高,辜朝荐是潮州后八贤之一。
辜朝荐,字端敬,号在公,海阳县大寨(今潮州市金石辜厝村)人,登明崇祯元年(1628)进士,授安徽柚城县知县,后任山东道御史、户科给事中、礼部给事中等职,崇祯十二年因督饷有功,受赐御宴7次。北京被清兵攻陷后,辜朝荐潜;回故里。闻郑成功在厦门进行反清复明活动,他前往投奔郑氏。永历十五年(1661)郑成功渡台,命辜朝荐留守厦门。郑成功死后,他渡海到了台湾,于康熙七年(1668)病故,终年70岁。这里注意到一个问题,即是辜朝荐是积极的反清复明份子,他辞却永历帝委以御史高官,豪然投奔郑成功。郑成功率师收复台湾,他被委以留守重任,可见郑氏对他十分信任。在郑成功死后,他也渡海来到台湾,于台湾居住多年。在台湾,曾有一种说法,说辜朝荐在台湾彰化留有后代。此说是否属实?和辜振甫、辜伟甫兄弟的辜氏家族有没有关系?这一切皆迷离扑朔。比如,现在许多的资料都说辜氏兄弟是从泉州迁移台湾的,泉州是辜氏兄弟的祖籍,这绝对正确的。但辜氏兄弟并不是随国民党迁台的,而是上一代移居台湾的。值得注意的是,辜氏兄弟对自己的籍贯含糊其辞,自称“台湾彰化”。
当然,辜振甫在台湾有没有后代,辜氏兄弟和辜朝荐有没有关系,在这里也不敢断定,留待辜氏后人继续探讨和研究吧。
潮汕蚁氏因为出了个为国舍身的侨领蚁光炎而受到世人的尊重和关注。国民党两位元老为他写墓表和书丹,对蚁光炎和蚁氏大加赞扬:“蚁有明德,其后必有达人!”潮汕辜氏在拭去了蒙在身上的多年迷雾,还其本来面目,人们知道这个姓氏的光荣只之后,也对其倍加关注。最近,中央电视台的《天涯共此时》节目组还专门拍了《辜姓来历》的专辑,向海内外介绍这个人数不多,但名人却出了不少的传奇姓氏。2001年月12月,还在潮汕辜氏的主要聚族而居地,辜朝荐的故乡潮州市潮安县金石镇辜厝村,召开全国性的辜氏源流研讨会,来自全国和香港的80多位辜姓人欢聚一堂,进行了学术探讨和交流。
通过对以上两个人口虽少,名人却不少的典型姓氏的介绍,我们完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潮汕苍穹上,每一颗姓氏之星都是同样的光光芒四射,都是同样的灿烂辉煌;在潮汕的大舞台上,大姓小联袂演出,珠联譬合;在历史的江河里,大姓小姓都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和痕迹,都同样的风流倜傥,
第四 荣辱、劫数与回归平淡
并不是所有的姓氏来到潮汕之后就一帆风顺,有不少的姓氏是历尽世态炎凉,坎坷荣辱。这在封建社会并不奇怪,一人得道,可以九族升天,反之,一人犯罪(其实这个字在很多情况下都应该打个问号),不知多少人要跟着受累,这叫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甚至会受到灭族以至灭姓的惩罚。好象李姓,自它得姓开始就坎坎坷坷。这个系出高阳氏颛顼帝的姓氏,在舜帝在位时,任命个名叫咎繇的当他的“大理”,也就是断案理狱的法官。这个职位是世袭的,有如18、19世纪英、法两国的“穿袍贵族”,也就是专门从事司法工作折家族。由于当时有以官职为姓的习惯,当法官的便以“理”为姓。法官要秉公执法,势必得罪人,甚至是得罪帝王。果真,传到了商纣时代,人个叫理徵的便被纣王处死,理徵妻子契和氏带着儿子得贞逃难到伊侯之墟,藏匿到山中。山中无粮,母子摘树上野果充饥。利贞脱险之后,再也不敢说自己是姓“理”的后代,想起是树上野果救活了他,就取姓“木子”。后来嫌木子不好听,就把两个字组合起来成“李”字,仍读为“理”。从此中国就有泱泱大姓木子氏——李。到了随末,李渊建立了唐朝,李氏已是帝王之姓,受皇帝赐姓的,自己想法子攀附的,外族冒姓的,数量翻了又翻,李氏便成为天下第一姓。可惜荣华富贵三春梦,天下没有不散筵席,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李唐说垮台就垮台了,李氏从辉煌的顶峰跌到灾难深渊,天下李氏,跟着一起倒霉。于是在姓氏上,就上演了一出荣附败隐的人生悲喜剧。原来那些依附李氏的外姓,纷纷改了回本姓。而那些李氏皇朝的直系子孙呢,当然没有办法公开声明改回原姓,只有逃难保命,只有悄悄的改姓。中国胡姓中的一支,也就是出了位“红顶商人”胡雪岩的那一支“庆余堂”胡氏,原本是皇唐李姓,被朱温关押起来,准备满门抄斩,亏得位姓胡狱卒放他们出来,并和他们一起逃到江西婺源隐居,为报答胡狱卒的救命之恩,李氏遂改姓为胡,并认狱卒为父。到了宋代,本来他们可以改回本姓,但为了不忘救恩人,再也不愿改来改去了。直到现在,他们的祠堂里仍供着两位祖宗像,一是李渊,一那位狱卒。潮汕胡氏其迁潮始祖胡道夫,乃于唐初曾任潮州刺史的胡用宾的第7代裔孙,早在南宋绍兴年间为避祸落籍潮阳荆陇(今惠来京陇),这一支派脉络清楚。但在澄海,就有少量从江西经福建迁入的,以“庆余堂”姓胡人家。
说完李氏说赵氏。周朝时,周穆王手下有个技艺超群的“好把式”,他善于驯马善马,为周天子挑选了八匹能日行千里的神骏,周天子高兴极了,命造父驾着造得十分华丽的马车,由八匹神骏拖着,从京城出发要游遍天下。一直游到西域与西皇母幽会,在瑶池里颇觉寂寞的西皇母,见到了周朝的风流天子,自然十分高兴。皇母娘娘设宴热情款待,席间饮酒唱歌跳舞,好不快乐。怎奈乐极生悲,国内有诸侯徐偃王见天子游乐未归,乘机作乱。消息传到西皇母那儿,她也不敢再逗留周天子,天子命造父快马架鞭,日行千里的神骏很快就赶回京城,徐偃王猝不及防,叛乱很快平息。周天子一高兴,论功行赏造父,把赵城赐给了他。传了好几代之后,赵国被灭,造父的后裔就以国为姓,从此中国就有姓赵人家。到了五代末,赵匡胤建立了宋朝,姓赵的又一下子成了天下第一姓,我们平时说姓氏,开口就是赵钱孙李,赵排在第一位。可惜,赵宋传国300多年,蒙古人打进来,赵宋就遭殃了。远的不说,单说与潮汕有关的。在王室中,有一位赵若和郡王,在崖山之役,宋军溃败,少帝沉海之际,他带了16条战船夺港逃出,来到福建漳浦隐居,改姓为黄,终其一生,不敢暴露自己身份。只在族谱中记载了自己的身势和经历,后来,这一支“赵黄氏”有一部份移居潮阳,一部份移居江西,直到明朝建立,赵宋的后裔才公开了自己身份,改回本性。这一事件,被郑重的记入《赵氏族谱》中。
历尽坎坷与荣辱的典型案例,要算潮汕魏氏。
潮汕魏氏始祖魏杞,宋末自京城临安移居莆田。魏杞生有4子,次子魏廷壁字景玉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进士。宋理宗室庆元年(1225)任潮州通判。其时已近宋元易代之秋,魏杞辞官来潮,与次子同住。后病逝潮州。魏廷壁通判任满,因元兵大举入侵,无法携眷同行,故将家眷寄居潮州,初居府学前。魏廷壁回莆田葬母后再回潮州,举家迁居揭阳渔湖。魏廷壁生有四子,之后子孙散居潮汕各地。潮汕魏氏尊魏廷壁为一世祖。时间是宋绍定六年(1233)前后。魏杞四子魏廷弼,字景瑞,登宋理宗嘉定十六年癸未科{1223}进士,潮州府志有传。不过排行与族谱有出人。关于魏廷弼落籍潮汕经过,府志是这样记载的:“嘉熙元年,擢潮州军知事,……民爱之,因入籍潮阳,再迂澄海蓬州富砂乡。有墓在焉。”魏廷弼也生有四子,长子魏元,据族谱记载,随父居澄海冠山乡。总之,潮油魏氏,基本上就是迁自福建莆田的魏筵壁、魏廷弼兄弟后代,还有一部分是魏杞长子魏承三之后代,魏承三没有出仕,留在莆田守祖业,宋元交替之际,为逃避兵祸,承三携子迁长乐(今之五华)。后有一部分再迂潮汕,但为数较少。
潮汕魏氏所经历的灾难主要有三次:
一,拒降元遭残酷镇压:
这魏筵弼、魏廷壁虽不是南宋小朝筵的最后一任潮州军知事,但赵宋日子已屈指可数,他们一方面“为子孙计”,及早安排退路,各自择地安居,不回莆田原籍。另一方面,作为大宋臣民,他们又不愿投降事元,于是当元兵压潮境之时,不愿投降者只有抵抗,据魏氏谱载:魏廷弼的子孙曾于冠山渡口率族人及家丁阻击元军过江,定居揭阳的魏廷壁后代,也在境内抗元,由此受到元朝统治者的残酷镇压和屠杀。仅冠山一乡就损失魏氏子孙40多人,家丁人数更多。村落被剿散。廷弼次子一家六口被杀害,揭阳魏氏也遭受相同命运。这是潮汕魏姓人的第一次劫难,但应该说,这次劫难不单是只降临到魏姓人头上,元蒙对潮汕人民的镇压带有普遍性。当然,身为宋朝旧臣,其程度可能更严重一些。
二,远航贸易被株连
明代中期是潮汕魏氏最辉煌的时期,不单元气得到恢复,人口有了快速增长,现今揭阳、澄海、潮州的魏姓人居住村落,大多在那个时期形成。潮州得地利之便,在明代对外贸易已初具规模。魏姓人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并形成一个颇具影响的航海航运家族。仅居住澄海富砂的魏西蒂一家,便拥有可直驶南洋诸国的大船18艘,他的后代称他为“航海公”。定居庵埠的魏姓人还自建了码头、仓库。揭阳、澄海、潮州三地魏氏,皆因从事航海成为当地首富。3IrE
但是,海禁是明代的基本国策,“片板不得下海,点货不准与蕃”,是皇帝下的死命令。初期地方官员还睁一眼闭一眼,魏姓人也有所顾忌,久了也把朝廷禁令抛到脑后,与南洋往来越来越频繁。明宪宗成化六年(1470)朝廷派钦差大臣到潮州查办海禁事宜。事业方兴未艾的潮汕魏氏航运家族,又受到一次沉重打击。人被抓,被扣,被杀头。船只被烧,货物被充公,澄海的沈洲、潮州庵埠的姓厝埕曾在那次航海案中遭到重创,沈洲魏氏散乡,庵埠魏厝埕被抓去魏姓好多人,比较坚固的房屋铺户被焚烧。揭阳、澄海有好几个魏姓聚族而居的村庄在这次事件中散乡。魏姓人称这次事件为“航海案”。
三,受魏忠贤案株连。继航海案之后,潮汕魏氏又受魏忠贤案株连。本来潮汕魏姓与魏忠贤八竿子打不着,但是魏忠贤倒台之后,朝中有些大臣“左”了起来,声称要杀尽天下魏姓人才解恨。消息传到潮汕,官军未动手,有些挟私仇者开始动手“除魏党”。还未从航海案中喘息过来的潮汕魏姓人,如惊弓之鸟,离家出走,四处逃避。这次事件中,又有几个魏姓人居住的村落散乡。幸而这次事件并没有持续多久,有正直大臣面奏皇帝,皇帝下令禁止在全国范围内诛杀魏姓人的做法,才未造成更大祸害。潮汕魏姓人鼗这次事件称为“魏忠贤案”。
如此的大起大落,谁受得了?他们称这案那案是“劫数”,大劫难逃呀。
其实,在封建社会,一个人“得道”了,真正能捞到好处的也不过是他周围的少数人,他真的能惠及全乡、全族、全姓?不可能的。我们小百姓就是小百姓,该干嘛还得继续干嘛,说不定我们小百姓中的弱小群体要受到“同宗”欺侮呢,要为他做“贡献”呢。既然荣与我无干,那就损与我无涉。本来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可就是有些人不这样看,就是喜欢无限扩大化,要拿“同字画”的小百姓出出气,要那些默默无闻的一群为此承担责任,充当替罪羊,真是匪夷所思!
好在历史已翻开新的一页,我们先人所渴望所追求的“日出而作,日落而自己”的平淡生活已成为我们每个人的权利。回归平淡好,这是时代的进步。不管你姓赵、钱、孙、李,还是周、王、吴郑,我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小百姓,小百姓就应该过小百姓的日子,为柴米油盐操心,为兴家置业操心。唯有有允许大多数人平淡过日子的环境,才能铸出新的辉煌,平淡是辉煌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