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数年来最强降雨……近日,河南省刚从历史罕见的极端降雨天气灾害中走出,湖北等省市又开启了暴雨模式。此前有网友按照公开资料简单换算,1个小时内,150个西湖的水被倒进了郑州。暴雨带来的城市内涝,成为城市不可承受之重。当暴雨来临,我们的房子和城市如何面对?
目前单体民用建筑不会涉及到防洪排涝的要求,但是在其选址批复时,都有“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说明城市规划部门已经对建筑所在地块的情况有了总体的把控。36氪采访多名资深建筑专业人士,对方表示除个别项目会考虑防洪排涝要求进行高造价的综合处理外,一般只会考虑应对在标准规范规定下的降雨,而且要依赖城市市政配套的排水条件。近年随着海绵城市理念的推广,对于新开发项目地块内都有源头减排雨水系统的建设要求。
在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白伟岚看来,“以水定城”的理念随着洪涝灾害的频发,应该有更深入的解读。其内涵通常为按城市所在区域水资源状况确定城市的人口规模和产业配置。但是当前应扩展为针对城市内涝灾害设防标准下评估城市内涝风险,核查城市布局的合理性。内涝风险评估应成为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依据,也应成为“以水定城”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白伟岚指出针对雨洪行泄通道和内涝风险区中存在的医院、学校、供配电站等城市生命线保障系统必须采取措施避免可能造成的重大损失。以水定城应系统解决包括洪涝灾害防治、水资源综合利用、城市竖向空间关系、水系周边蓝绿空间布局、城市生命线等基础设施合理布设等问题,而非“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营城理水
「水中有城,城中有水」是中国古代两千多年的城市建设经验。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俞孔坚曾指出,城市要给水留出足够的空间,从选址开始,就应该回避跟洪水争空间。
每当暴雨来袭,六百多年的故宫总是安然无恙,其秘密在于为了防洪故宫建在了高台之上。
故宫利用地势高差,通过高大石基的「九龙吐水」,雨水顺势流向沟渠,之后通过下水道排到护城河、什刹海等水域。换言之,整个城市上下游的排水系统连通,促使高处的水顺地形排向低处的水系。
而南方建筑的传统是吊脚楼和高门槛,给水留出了足够的空间。从每家每户的天井,再到村庄的冲水塘,都是为了调蓄雨涝。
苏州工业园区是凝聚古人智慧的现代典型。1999年苏州连降暴雨,周围大量乡镇遭遇水淹,只有苏州工业园区安然无恙。
二十多年前,开发之初为了防止内涝,设计人员坚持参照苏州历史水文资料中记录的最高水位,将园区地势抬高了95厘米,意味着抬到承受百年一遇洪水的高度。同时,原河道全部保留并进行了拓宽和疏浚,保证了水系自然流动,提升了排水和通航能力。
如何「治水」,全世界的「大禹」都在思考
城市雨洪,是全世界的问题。近些年,地下排水系统建设比较好的国家,如日本、德国等国,在暴雨的冲击下,也没有躲过内涝的侵袭,全世界至今都在找寻解决之道。
「城市雨洪末端防御是城市雨洪防御不可缺少的一环。」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副教授李云燕对36氪指出,除了末端排水,现在城市都希望能在前端消减雨水,减轻城市雨水汇流的速度和量,以致减轻灾害发生的可能。
20世纪80年代,美国提出雨洪最佳管理措施(BMPs),提出了不仅要关注末端措施,更要找到产生雨洪灾害的源头。之后相继提出低影响开发(LID)、绿色基础设施(GI)、雨水管理措施(GSI)等,都为了从源头上找到治理雨洪灾害的方案。
上世纪末,英国提出可持续城市水系统(SUDS),关键性技术包括源头控制设施、渗透性铺装、雨水滞留池、雨水渗透沟渠和绿地屋顶、过滤植被带、地下储水设施等,目的是促进雨水渗入地下,或者在源头控制雨水进入雨水设施,以模仿自然式的排水方式。
几乎与此同时,澳大利亚提出了水敏感性城市设计(WSUD)的理念,将城市水循环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力图实现雨洪管理、饮用水供应和污水管理的一体化。
新加坡则给出“源头-过程-建筑及设施”(Source-Pathway-Receptor)综合解决措施。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新加坡模式进行过分析,发现其不单关注了排水管线、运河,同时关注那些产生降雨径流的区域,以及洪水可能会流经的区域及建筑。
李云燕在其论文中将这些分成源头控制为主、末端快排为主和介于二者之间的源头末端综合模式三类,指出不同的治理方式具有不同的优缺点和适用地域范围。
高密度城市区域,通常会形成巨大的末端排水系统。但末端治理不能彻底解决雨洪灾害威胁,且一次性投入较大。如巴黎的地下排水系统,纵横交错,直径大约5米。这些水道网便于将城市雨水快速排入郊外或塞纳河。
低密度城市区域,如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和美国的低密度城市,城市建设产生的硬质下垫面还未彻底改变区域水文环境,按照低冲击设计等可以恢复健康水循环,从源头上降低出现雨洪灾害的可能。然而这类模式需要各个环节的广泛配合和统筹考虑。
海绵城市
近年来,海绵城市,也称为“水弹性城市”在多地得到推广和建设。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河北省迁安市曾经“逢雨必涝”,2015年,迁安作为县级市纳入全国海绵城市建设首批试点。
据报道,几年时间内,迁安累计实施城市低影响开发、内涝防治、水质改善、供水保障与能力建设五大类189项工程,完成21.5平方公里试点区建设,试点区内实现了“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
像迁安这样的试点城市还有很多。2015年至2016年,财政部、住建部、水利部共确定两批共30个海绵城市试点名单,给予试点城市专项资金补助,补助金额按城市规模确定,每年4亿至6亿元不等。今年已经确认了首批20个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的示范城市,包括唐山市、长治市、四平市、无锡市、宿迁市、杭州市、马鞍山市、龙岩市、南平市、鹰潭市、潍坊市、信阳市、孝感市、岳阳市、广州市、汕头市、泸州市、铜川市、天水市、乌鲁木齐市。
白伟岚认为,海绵城市是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践行生态文明理念,改变城市建设方式的重要举措,其中一项核心工作就是完善“源头减排、管网排放、蓄排并举、超标应急”的蓝、绿、灰相结合的城市排水系统。
李云燕对36氪指出,「海绵城市在一定暴雨等级下的设计范围内可以轻松应对,但当降雨大大超过海绵措施和排水管网承受范围,必然出现灾害。」
他着重提出应把研究视野放在灾害之前,「比如可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结合国家生态文明战略、公园城市理念等,降低城市热岛、雨岛效应,从大区域改善气候基础条件,尽量避免出现极端暴雨天气,是避免或减轻灾害很重要的一条思路。」
不可缺席的科技力量
暴雨、洪水带来难以估计的灾害,现代科技的力量或许可以避免灾害的发生或者持续扩大化。
当前提出的智慧城市的策略是信息技术纳入到城市管理的重要手段。在海绵城市试点建设中不少城市设立了雨水系统排放信息化管控平台。在此基础上统筹共享气象、水务、交通、住建、供电多个部门的信息,耦合城市的排水管网、涉水基础设施信息,结合城市降雨数据,城市地形竖向,评估城市内涝风险,并进行验证,发生灾害时及时预警防范,从而更好的化解城市洪涝给城市带来的安全隐患。
新加坡针对主要沟渠、河道以及积水风险大的区域,均进行实时监测。新加坡公共事业局在新加坡各地拥有201个水位传感器和49台CCTV,用于监测排水系统和积水情况。这些水位传感器能够实时提供排水沟渠和河道的水位数据,反映强降雨期间的现场状况。
灾害发生后,互联网技术在救援方面也发挥了自己的优势,纷纷驰援灾区。
高德地图上线了河南暴雨信息互助通道功能。在河南当地的用户,只要直接点击地图上的”积水”图标,就能进入互助通道,可以查询救援队电话、附近避难场所信息、或者发布求助信息。
阿里健康医鹿App联动全国3000位执业医师在线,为汛情中不便出门的河南市民免费提供专业咨询问诊。
无形中救援之手还有云计算。7月21日,阿里宣布,阿里云“郑州城市大脑”医疗120急救系统全力支持当地救护车调度保障,“郑州政务钉钉”系统紧急扩容保障郑州市救援相关政务联络需求。
菜鸟物流也已调动郑州及周边地区的运输配送力量,全天24小时响应,全力支援抢险救援和居民生活物资的配送,并动员郑州当地有条件的菜鸟驿站和社区对接,为社区居民提供避雨、饮用水等支持。
「未来雨洪应对研究和实践中,尽可能利用智慧技术,通过智能预警、智能交通管控等方式,在可能出现灾情区域提前实现管制,停运地铁、公交,限制人的活动,是可以避免人员伤亡的。」李云燕称。
尊重自然,道法自然应该成为我们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遵循的法则。工程技术的进步能够使人类的生活更加便利,但是盲目崇尚工程手段,认为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最终都被证明在大自然的威力下不堪一击。人类唯有顺应自然规律,建设天人合一、生态宜居,安全韧性的城市,才能找到自身理想的栖居场所。
(特别感谢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白伟岚、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副教授李云燕及中关村海绵城市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