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请把电信业的尊严与信心重拾回来

2000年,我走出校门踏入电信业。时值2G大规模建设,我和工程队一路颠簸驶进全国最贫困县,翻山越岭,摸爬滚打,在一座座山头架起了基站。

我们天不亮就带着干粮上山,天黑才摸路下山,随便找一户农家吃晚饭。啤酒加腊肉,那是一天中最美好的时刻。我们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笑谈着干这行的人都有胃病。我至今还清晰的记得那块肥腊肉一口溅得我满嘴是油。

那时候的我们,激情燃烧,不辞辛劳,不惧未来。无论是在山区里建基站,闹市里做路测,还是跟着大院里的阿姨去相亲,我们处处能感受到这个行业的尊严和自信。

然而,如今的电信业,墙内吐槽一片,墙外骂声四起,这种尊严与自信已然不再。

资费大幅下降,却无人理解

曾经的电信业,价格高不可攀,电话一路难求,这是事实。但几十年来,电信业经历了多轮资费下调和日益激烈的竞争之后,今天的资费真的还高吗?

用数据说话吧。

根据三大运营商财报以及工信部公开数据,2014至2017的四年中,三大运营商流量资费逐年大幅下降,均价分别为134.7元/GB、78.1元/GB、47.88元/GB、26元/GB,近三年的降幅平均达40%。

随着三大运营商不限流量套餐推出,价格战越演越烈。截至2018年7月底,国内流量资费降幅已经超过50%,远高于国家提出的降费30%目标,与欧洲28国和新加坡的年均20%温和下降,以及韩国连续三年资费不下降,我国的电信资费降幅已居全球前列。

在通信资费比较上,通常参照覆盖80%用户的资费水平更具可比性,结合我国当前移动用户月均DOU(数据使用量)5GB的现状,对比一下各国数据流量在10GB套餐,或是不限量套餐的限速门限为10GB左右的套餐。

如上表,资费最低的是英国和意大利,分别为9.4元/GB和9.5元/GB,而我国三大运营商资费仅在6.8~8元/GB之间,彰显了我国极低的资费水平。

再以限速门限40GB的不限流量套餐为例,我国的资费水平大概在199元/月左右。对比英国、意大利(大致价格在人民币220 元/月)要便宜近10%以上。芬兰、美国等国运营商推出的按速率计费(不限流量)和按内容计费等不同的套餐设定,费率在人民币220~500元 /月之间,虽资费水平显著高于我国,但用户的使用体验非常好。

而法国SFR针对重度用户推出了20欧元不限量限速门限50GB的套餐,折合人民币仅150元/月,约合3元/GB,这是针对细分的高流量需求消费人群进行的商业模式设计。对比看,法国SFR似乎要比我国运营商在商业创新上更激进,对用户较多的实惠。事实上,这是针对极少数细分人群的套餐,并没有普适性。

中国电信业资费下降幅度已居全球前列,但“资费高”的烙印已深深的刻在了消费者的心里,根本无人理解中国电信业的用心良苦。

8月9日,中国移动发布了2018年上半年业绩报告,营收同比增幅不到3%,连续第二年增速放缓。中国移动ARPU(每用户平均收入)为58.1元,较去年同期的66.4元,降幅达到12.5%。在财报会议上,中国移动董事长尚冰表示,中国移动的用户增长和流量份额正处于一个下行的区间,最大的压力来自于不限流量的资费套餐。

没有利润,哪来服务?

在流量时代,运营商的服务质量无非主要体现在覆盖好、网速快。首先我们应该看到,我国运营商在提升服务质量上多年来所取得的显著成绩。

我国的4G网络覆盖广泛, 4G基站总数截至2018年Q1超过336.9万物理站,超过全球所有4G基站总数的50%,实现了所有城区、主要道路、旅游景点及大部分重点区域的覆盖。

如果以每百万人口对应LTE基站数来衡量各国运营商在覆盖上的投入情况,我国远高于全球大部分国家的多数运营商。其中,中国移动以683位居第四,仅落后于芬兰Elisa、美国Verizon、韩国SKT。

▲各国每百万人口对应LTE基站数

在4G下载速率上,根据中国宽带发展联盟发布了第20期《中国宽带速率状况报告》(2018年第二季度)显示,截止至2018年第二季度,我国移动宽带用户使用4G网络访问互联网时的平均下载速率达到20.22Mbps,同比2017年第二季度提升50.2%,相比部分发达国家仍有差距。

但相比大多数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中国4G网速表现出色。尤其是在网络覆盖程度方面,中国4G名列全球前茅。要知道,很多国家空有较高的4G下载速度,但没有很好的覆盖,仅在城市地区能体验到高速4G。

▲国外平均下载速率数据,来源:Speetest官方公布的2018年6月众测结果

可是,如果运营商一味竞争,一味降低资费,收入在下降,网络流量需求却不断攀升,运营商没有足够的动力和资金对网络进行再投资,最终受伤害的还是消费者。

以典型的印度市场为例,印度新晋运营商RJIO自2016年进入市场以后,依靠免费语音和超低廉的流量资费,仅靠一张4G网络,仅用170天就发展了1.2亿用户,如一条鲶鱼般将印度市场搅得天翻地覆。

2016年9月-2017年6月,在RJIO的猛烈进攻下,印度运营商市场整体收入大幅下滑,下滑幅度高达26%。

这哪里是竞争,明明是杀戮。最终导致的结果是,行业重新洗牌,玩不起的运营商退出了,以前多家运营商的竞争格局回到少数几家运营商独霸天下的局面。

RJIO这家运营商,仅拥有20余万4G基站,百万人口站点数仅为107,网络覆盖其实很一般。伴随着低价策略和网络流量激增,RJIO网络拥塞严重,平均下载速率在9Mbps以下,仅为国际平均水平的40%不到,仅为中国平均下载速率的45%,且很多地方根本无法获得4G信号。

印度管制机构宣布从2017年10月1日起网间结算费用降低57%,极大降低了RJIO的网间结算成本,这让RJIO更加没有动力进行基础网络的建设。

RJIO这种玩法,更像是个搅局者。从用户角度看,并未提升网络体验;从整个社会角度看,如果不持续推动基础网络建设,也不是推动数字化社会发展的长久之计。

与之相反,我们参考电信业强国韩国的发展历程,当初韩国运营商与政府达成共识在网络能力提升与资费下降之间寻求平衡,通过不断提升网络能力、推出差异化业务来改善用户体验,与此同时韩国政府监管部门(MSIP)例行发布网络质量评估报告给公众,督促运营商提升用户体验。韩国运营商通过灵活的资费策略和精准的业务推荐,推动了移动视频、物联网(IoT)等创新业务,促成了今天韩国电信行业的繁荣和整个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

未来:拿什么数字化转型?

“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如今全球基本形成的共识是,传统工业经济正在向数字经济转型,“对于电信运营商而言,这是个美好的未来。”中国电信前总裁刘爱力在2018世界移动大会上海站的主题演讲上表示,在这场以数字技术为标志和驱动力的转型浪潮中,“成为综合业务提供商和‘管道+平台+内容’运营商已逐渐成为全球主流运营商的共同战略选择。”

前段时间看到一家德国研究机构的文章,叫《为什么德国公司的数字化创新失败了》。

文中指出,德国是欧盟的经济强国,拥有优秀的工程师和全球最具价值的10大品牌,德国制造就是“品质”的代名词,但德国却正在错过数字化创新这趟高速列车。

为什么汽车行业的颠覆性创新不是来自德国?为什么德国制造不包含领先的数字化产品?为什么德国创新指数全球仅排名第九?

文中尖锐的提出,德国陈旧的通信基础设施严重拖了数字化创新的后腿。

在物理世界里,德国拥有全球最快的高速公路。但在数字世界里,截止2016年底,德国光纤宽带普及率仅为2%。陈旧的通信基础设施和缓慢的网络接入成为了德国数字化创新的瓶颈。

这些年来,我国通信基础设施不断扩建升级,空前推动了整个社会数字化创新,这是有目共睹的。但对于电信业本身,运营商间的竞争打得慷慨激烈,设备和服务供应商的价格打到骨折,从业人员的收入越来越“感人”,毫不夸张的讲,整个行业内部已是哀鸿一片。

运营商是整个通信产业链,乃至整个数字化社会的关键环节,如果在网络能力提升与资费下降方面找不到平衡点,全行业的动力与信心尽失,不禁让人担忧像德国一样会拖慢数字化创新这趟高速列车。

面向5G未来,我们还有什么力气去吹响了“改变社会”的号角?

所以,请先把电信业的尊严和信心重拾回来!

转自网优雇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