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新媒:水资源匮乏 新加坡永无止境的挑战

从一个前途茫茫的小岛到一个机遇处处的国际都市,新加坡在国家建设上取得了无数成就,让“小红点”享誉国际。但经历了这53载,岛国再次来到历史转捩点。人口结构变化、国际竞争、气候转变、基础建设显老态……如何应对这种种挑战,将决定在建国百年之际新加坡是否还能立于高点。

新加坡公用事业局总裁黄裕喜指出,新加坡与柔佛在1962年签署的水供协定将在2061年到期,之后我国每天所需的用水,除了靠上天赐予雨水之外,主要只能依赖海水淡化与新生水来自给自足。他说:“放眼未来,无论是2030年还是2060年,我们最大的挑战始终不变……我们得永不停歇地努力以确保水喉不会干枯,永无止境地追求新水源以满足不断增加的需求。”

淡化海水所需的能源消耗是处理污水的三倍多,更比雨水处理多出约17倍。到2061年柔佛水供合约到期后,除了雨水,海水与新生水将是新加坡主要水供来源,政府须在未来40多年显著降低淡化海水的能源耗量,以继续提供人人负担得起的食水。

新加坡公用事业局总裁黄裕喜日前接受《联合早报》专访,谈论新加坡到2030年前水务方面的最大挑战。他提醒说,水资源缺乏不仅是我国独立初期最大的挑战,时至今日,甚至在新加坡独立100年后,也会继续成为我国水务上的头号挑战,一个“让我们彻夜难眠的大问题”。

新加坡目前的每日用水需求量为4亿3000万加仑,到2030年,预料将增至5亿3000万加仑,并在2060年时达到8亿6000万加仑。

黄裕喜指出,新加坡与柔佛在1962年签署的水供协定将在2061年到期,之后新加坡每天所需的用水,除了靠上天赐予雨水之外,主要只能依赖海水淡化与新生水来自给自足。

他说:“放眼未来,无论是2030年还是2060年,我们最大的挑战始终不变……我们得永不停歇地努力以确保水喉不会干枯,永无止境地追求新水源以满足不断增加的需求。”

“迎接2030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2061年做准备,建造海水淡化厂、新生水厂等,便是在为未来的水供投保,也是为万一马来西亚水供突然受天气或污染等影响时,我国不至于手足无措。”

气候变化威胁不容忽视 

通过各种方案应对“先天不足”的同时,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威胁也不容忽视。

环境及水源部长马善高通过电邮受访时强调:“新加坡和许多国家一样,必须应对极端天气,确保干旱时我国能有足够的水供,暴雨时能应对淹水的可能。”

“我们没法控制天气,所以这些年来通过投资新生水厂与海水淡化厂,来加强我国的水供安全。”

目前,新生水和淡化海水可满足我国65%的总体水供需求,到2060年,新生水和淡化海水将分别占我国总水供的最多55%和30%。我国目前已设有五个新生水厂和两个海水淡化厂,2020年前还会再设两座新海水淡化厂。

与此同时,2013年发表的《土地资源规划书》显示,我国建造发电厂、污水处理厂等公用事业设施上的土地,将从目前的1850公顷增加至2600公顷,所增加的土地中,与水务相关的都将用在兴建包括新生水厂与海水淡化厂在内的水务产业上。

然而,无论是经淡化的海水,还是获净化的新生水,其处理过程都比处理雨水来得昂贵。

黄裕喜透露,每1000公升的海水需耗上3.5千瓦时(kWh)的电能才能除盐,而每1000公升的污水需1千瓦时的电能才能净化成新生水,反观处理雨水所需的电能仅0.2千瓦时。

因此当局正积极展开各种研究,包括效仿自然界的鱼儿和红树林通过水通道蛋白(aquaporin)有效阻隔盐分并让水分子通过等方式,希望能将海水淡化的能源用量削减一半。

回收循环每一滴污水  

在确保海水淡化能成为国人可负担得起的水喉同时,当局也不忘通过各种方案回收循环每一滴污水。

黄裕喜说:“新生水是我国未来主要食水来源,因为污水比海水容易处理,所需的能源也比海水来得少。

他强调,我国所产的每一滴新生水都符合卫生及安全水平,适合直接饮用,但当局理解一些国人心理上可能还无法完全接受,所以并没让人们直接饮用新生水,而是将其注入蓄水池与雨水混合,经历第二次净化后,才输送至住户的水喉。

“这无疑是个费钱费时的方法,但为了让国人较安心,我们也只能这么做。”

展开水道改进工程

强化抗洪能力

公用事业局已在过去六年完成约290公里的水道改进工程,并着手进行或筹备另95项、总长度达115公里的改进工程,以便更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所造成的极端天气。

包括沟渠、水道与大小河流在内,我国的排水系统总长度达近8000公里。公用事业局自2010年乌节路淹水事故后,于2012年起开始对全岛各处的淹水“热区”,如低洼地区的水渠或那些较为老旧的水渠展开改进工程。

公用事业局总裁黄裕喜说:“建造水渠需要很多钱,一个水渠的寿命一般可达50年,我们不可能因为发生极端天气使得一些才20年的水渠不胜负荷,就将它们挖出来。这实在是太浪费了,因此我们选择展开各种改进工作。”

但改进水渠绝不是,也不能是应对极端天气的唯一方案。

环境及水源部长马善高通过电邮受访时就指出:“过去我们视这个方案为解决淹水问题的办法,但最大的挑战是,我们到底能扩建水渠应对淹水到什么地步,毕竟宝贵的土地也需用在其他方面。”

“有鉴于未来可能出现更猛烈的暴雨,要想长久、全面地减少淹水风险,我们就需妥善管理暴雨时流入水道的雨量、为一些建筑安装防水闸等。只有建筑发展商与业主共同配合与努力,我们才能在气候变化的威胁下,继续强化抗洪能力。”

土地虽有限

政府不放弃任何集水方案

因气候变化和国土资源的局限,政府若要扩建储水设施和集水区将有可能面临不少阻碍。但公用事业局总裁黄裕喜强调,政府不会放弃任何集水方案,确保不浪费任何一滴雨水。

收集雨水是我国四大水喉策略之一,黄裕喜直言,我国幅员小,没有空间收集和储存所有的雨水,他也认为建造地下储水库的做法似乎有些不切实际。

他说:“我们是有能力建造更多,甚至朝地下空间发展,但那将会十分昂贵。而且,单是用这类地下设施储水值得吗?”

黄裕喜解释,与原油相比,水的价值要低廉得多,用高成本设施来储存低价格的物品,不符合经济效益。但他同时强调,政府不会放弃任何可增加储水量的做法。

未来降雨量或减少  

他也指出,本地未来的降雨量或因全球气候变暖而减少,更多用水必须来自海水淡化和新生水。

其实,新加坡一直以来都在为应对水供协定到期做准备。政府在规划国土使用方案时,水资源一直都是重要考量之一。

市区重建局在2013年推出的发展总蓝图中,就曾提出善用南部地区水资源的做法——在丹戎巴葛和布拉尼岛(Pulau Brani)之间建造蓄水池,并打造连接附近街市的蜿蜒水道。

构想中的新蓄水池,可汇集和贮存南部濒水地区的雨水,也可贮存毗邻滨海蓄水池的多余储水。

据本报之前报道,在2000年至2015年,政府在水资源基础设施上投入70亿元,相当于每年约4亿3000万元。从去年起至2021年,这个数目几乎倍增至每年8亿元。

目前,新加坡三分之二的土地总面积是集水区。黄裕喜指出,为能收集每一滴落在国土上的雨水,政府从未排除增加集水区面积的可能性,但剩余三分之一的土地包括工业地带,水质未必理想。

他说:“如果在这些地方集水,我们可能需要更多成本去处理低质量的水,如果与生产新生水相比,是否会不划算呢?我认为目前三分之二的集水区规划还算足够。”

改变国人生活习惯 降低人均用水量

新加坡前年的人均用水量为每天148公升,公用事业局总裁黄裕喜有信心国人能在2030年时,把用水量降至140公升的目标,他也认为我们应向那些人均用水量已降至每天约100公升的国家看齐。

根据媒体之前报道,一些欧洲城市如丹麦哥本哈根的人均用水量为104公升,西班牙巴塞罗那已低至102公升,爱沙尼亚首都塔林(Tallinn)更降至仅96公升。

黄裕喜说:“我个人认为将国人每日的用水量降至100公升,是能够在不牺牲生活品质的情况下做到的。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面对的最大挑战便是如何改变国人的生活习惯,劝请大家珍惜水。”

除了各种宣导工作,政府也希望通过逐步为国人住家安装智慧型浴室用水量监测器的方式,让大家洗澡时,实时观察用水量,养成节省用水的好习惯。

来源:联合早报

编辑:陈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