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潘立纲先生的“德才望”

潘立纲先生的“德才望”

文|赵德润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光明日报原副总编辑)

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主席提议成立中央文史研究馆,亲自命名馆名,推荐在湖南读书时的恩师符定一先生出任馆长。当时馆员虽为名士,生活多为拮据。在毛主席举行的家宴上,符先生以“文史馆无非文、老、贫”婉拒,毛主席笑着说:“不光文、老、贫,还有德、才、望,这件事还需要先生这样有学问又德高望重的人担当啊!”在毛主席的恳求下,符先生欣然领命。从此,“德、才、望”成为遴选文史馆员的标准。

按照这一标准,目前中央和各省、市文史研究馆共有2000余名馆员,他们或为学界翘首,或为一方之望。安徽省文史馆潘立纲先生,便是其中一员。

​​

随缘鉴辨为何事

潘立纲先生“随缘鉴辨”讲的是随缘,其实我和安徽参事室、文史馆及立纲先生很有缘。2008年8月,我从光明日报社到国务院参事室工作,12月第一次出差即到安徽采写《政府参事的楷模——郭崇毅》。郭崇毅1979年三次上书中央,最早反映安徽农村包产到户,为中央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郭崇毅事迹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发表后,国务院参事室党组做出了向郭崇毅先生学习的决定,全国参事室文史馆工作会议在合肥召开。2009年7月,中央文史研究馆举行捐赠仪式,接受安徽省文史馆《现代书画家常用印章·潘立纲集印选》。安徽文史馆馆员、资深编辑、艺术家潘立纲,历时十多年征集20多个省市、200多位著名篆刻家、书画家的常用印章,从中遴选99人、1400多方制作成宣纸长卷图谱。我当时出席了捐赠仪式,见到这幅高36厘米、长33米的长卷,以为“方寸之间,气象万千”集大成者,堪称传世之作,为研究篆刻史、书画史和文字学、史学提供了不可多得的重要资料。

我主编的《国是咨询》报道了这次捐赠,并在两年内刊登潘立纲先生三篇文章:一篇反映传统民族文化独特魅力的散文《又到义写春联时》;一篇针对社会谣言的杂文《“亲眼见”与“有人说”》;一篇论述履职责任的《馆员是荣誉更是责任》。立纲先生的文章,观点鲜明、文风朴实,有见地、有新意。

然而,我与立纲先生第一次见面却是在2012年7月。经《国是咨询》编辑徐文清联系,我们在办公室有一次倾谈。他对当时中央文史研究馆举办的《道德的力量——全国书法名家楹联大展》很有兴趣,特别是各种书体楹联282幅,作者排列以年龄为序,体现了文史馆“序齿不序爵”的传统。我把刚送我的样书题上“以笔墨之灵动,显道德之光辉”送给了立纲先生。后来他在文章中引用《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的典故,比喻文史馆中一见如故:“谚曰‘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于我,何尝不是如此!

甘为他人做嫁衣

立纲先生曾经长期在《合肥晚报》担任美术编辑,日复一日地组织稿件、周复一周地设计版面,刊发了大量的书画作品,以其鲜明特色在全国报纸副刊崭露头角。难能可贵的是,虽然有“近水楼台先得月”之便利,除了应急需要绘制题图、插图外,他从不发表自己的书画作品。对此,他并不惋惜:“作为美术编辑,善待作者、甘做嫁衣;情系读者、忘我奉献,这是一个报人最基本的职业道德。”
我自己也有这样体会。我们一辈子从事新闻工作,必须有“写作不倦”“改文不倦”的精神,要经常“自己给自己出难题”,过去是“爬格子”,现在是在电脑上一边思考、一边一字一字地敲。这些文字中就包括推介佳作和作者。“改文不倦”,主要是对别人的稿子,要视如己出、下真功夫,“挑灯熬夜压金线”,精心加工修改使之更加精彩。这样的新闻之路能够走多远?当代著名记者穆青80岁以后还在写文章、改文章、拍照片。采访过邓小平的美国著名记者华莱士,85岁以后还在主持《60分钟》节目,有人问他:“记者要当到什么时候?”他回答说:“两腿一蹬的时候!”这就是新闻职业精神!
立纲先生在《合肥晚报》工作近30年,2005年退休后曾编辑出版书画评论文集《艺苑掠影》《书缘百家》以及《中国合肥旅游手册》等。1993年起,他应邀担任《中日书法名家作品精鉴》《20世纪世界书法作品鉴赏》《国际现代书法篆刻名家作品荟萃》《国际现代书画集》《当代书画篆刻家大辞典》等20多部专著的主编、副主编,为其中800多人的书画作品撰写序言或评析短文。几十年的案头工作,并未使年逾古稀的立纲先生显得衰老,看上去依然精神矍铄,这和他的精神状态有直接关系。这使我想起和新华社前总编辑南振中一次关于案头工作的谈话。他引用但丁的话说:“你把工作当作快乐,你就生活在天堂;你把工作当作义务,你就生活在地狱。”立纲先生就是把工作当作快乐,编辑一个版面得到读者的认可,为朋友写一幅书法,撰写一篇序言或书画评论,都能获得一种愉悦。以这种精神状态去工作,“有案牍而无劳形”,职业青春自然就会长久。

诗书画印皆修养

潘立纲出身于书香门第,家学功底深厚。受其父亲影响,他自幼喜好读书和书法。作为无党派知名人士,他虽经历了各种坎坷,却始终热爱党的新闻工作和文化事业。他崇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长期致力于书法的研究和创作;一有机会,他就观摩书法展览,寻访碑林碑刻,拜访书画名家。他深入研习秦篆、汉隶,临摹各朝碑帖,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书法风格。我尤其欣赏他的隶书和行书。人常说“书如其人”,看立纲书法,其学识、修养如在其中,朴实无华、清淡疏朗之中,蕴含着鲜明的艺术个性。

​​

立纲先生的书法作品,在国内外各类书法展览和比赛中都获得广泛认可和好评。1993年获得北京国际书画大赛书法金奖;1995年被中国文联等单位联合授予书法特别等级认定证书;1997年获全国职工书法一等奖;1998年获红岩杯全国书画大展特等奖;2000年获“世界华人优秀艺术家”荣誉称号,吴冠中等在人民大会堂为其颁发证书;2006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暨庆祝建党85周年全国书画大赛获书法组特别金奖;2009年获中国国学研究会“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中国诗词书画大赛”书法一等奖。他的作品被人民大会堂、国家博物馆、安徽省博物馆、澳门博物馆、齐白石艺术研究院以及美国、意大利、日本、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众多机构和友人收藏。
敬畏经典,尊大家为师,是立纲先生艺术修养之根源。他与书法大家沈鹏先生的交往始于1990年秋,三年后,他去京城看望沈先生,得到沈先生醍醐灌顶的真传。如广采碑帖之长熔炼独家风范,草书求神采不求形迹乃书法界浮躁风气等。2002年,他接到北京国际中国书画博览会组委会发来通知,与沈鹏、靳尚谊、刘艺等书坛画苑巨擘一道出访,十多天耳濡目染,受益匪浅。
诗、书、画、印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国文人引为骄傲的“看家本领”。立纲先生一专多能,对这些“看家本领”皆有较深的研究。在我看来,这些看似与经济社会发展没有直接关系的“看家本领”,却是我们以文化自信迈向民族复兴不可或缺的内容。

​​

大爱无疆亦无期
20世纪90年代初,潘立纲求得了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著名诗人书法家赵朴初题写“赵朴初书印”和亲自布局钤盖14方常用章的印谱,“当代书画家常用印章集”题签并落款加两方姓名章。赵老的印谱和题签,潘立纲一直视为珍宝。2009年6月19日,已过花甲之年的潘立纲,来到安庆市赵朴初故居,捐出一件弥足珍贵的礼物——由赵朴初先生题签的“当代书画家常用印章集”墨宝。

​​

“这些书画作品属于社会、属于大众,己藏不如共有,独赏莫若众享。”立纲先生的收藏理念,反映了他的赤子之心和高风亮节。他能够不惜代价耗费心血地收藏,也能够义无反顾地捐赠。2013年4月10日,六安市皖西博物馆举行潘立纲捐赠书画作品展暨作品集捐赠仪式,他无偿捐赠141幅书画佳作,这批捐赠作品仅绘画作品,其价值保守估计也要超过数百万元。他把博物馆颁发的3万元奖金全部捐赠给老家寿县的希望工程。2006年,他将珍藏多年的2000多册图书悉数捐给肥东一中,校方再三表示要送奖金和请媒体宣传,皆被他谢绝。
立纲先生的大爱之心,源于一种无我的淡定和无私的境界。2012年秋天,赵朴初故居邀请潘立纲审订《赵朴初手迹选》书稿。赶时间付印这部桑皮宣纸线订盒装图书,需要到杭州富阳一家中国古代造纸印刷文化村的华宝斋书社,为此他有缘去富春江畔元代画家黄公望的隐居地,探访《富春山居图》作者的结庐胜迹。蜚声海内外的《富春山居图》山水画长卷,是黄公望晚年山水画的代表作。此画黄公望自70多岁动笔至85岁临终前才完成,距今已有660余年历史。

​​

伫立在黄公望当年创作的陋室“南楼”前,潘立纲陷入深思:中国山水画的巅峰之作《富春山居图》的创作地,其实是不足20平方米的三开间陋室。尽管陋室面南而阳光明媚,心境也许淡泊宁静,但黄公望毕竟穷困潦倒,苦心绘画也只是守信他人。潘立纲反问自己,耄耋之年还能像黄公望先生那么豁达、乐观、追求尽善尽美吗?他在同古代先贤的比照中,衡量和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发出向当代书画家乃至更多的人学习借鉴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