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专访万国数据黄伟:平台化策略奏效,「前店后厂」模式出海东南亚

昨日,万国数据发布首份ESG报告,成为国内首家承诺2030年同时实现100% 可再生能源使用和碳中和的数据中心企业。

2020年,万国数据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达22.6%,为了实现100%使用可再生能源的目标,万国数据将通过积极参与绿色电力交易、加强新能源投资与新兴技术探索等组合模式来降低数据中心的碳排放。

万国数据为何有如期实现碳中和的底气?赴港二次上市一周年,万国数据业务又发生了哪些变化?近日,投中网与万国数据创始人兼CEO黄伟聊了聊。

一、季报亮眼:前三季度新增签约面积10万方,讲规模的时代来了!

2021年的IDC市场仍然延续了2020年的热度。这个被称之为“新型基础设施”的赛道持续吸引多路资本争相涌入。

一方面,凯德、普洛斯、华平等非专业选手试图通过收购打入IDC市场,另一方面,万国数据、世纪互联、秦淮数据等专业IDC选手继续通过收购横向拓展规模。

近日,国内最大的第三方IDC运营商万国数据发布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

翻阅万国数据三季报,我们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数据。先来看Q3里的几组数字:

第一,万国数据前三季度营收和利润赶超2020年全年。

财报显示,万国数据第三季度净收入约为20.61亿元,同比增长35.2%;调整后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为9.62亿元,同比增长34.2%。

前三季度,万国数据累计净收入约56.30亿元(2020年全年约57.40亿元),累计调整后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约26.76亿元(2020年全年约26.81亿元),两个指标均已经接近2020年全年水平。

第二,万国数据销售势头高涨,前三季度新增签约面积超10万方。

第三季度,万国数据数据中心新增签约面积约2.67万方,总签约面积增至约53.2万方,同比增长32.1%。

而截至2020年底,万国数据数据中心总签约面积刚超40万方,也就是说万国数据前三季度新增签约面积超10万方,这一规模相当于万国数据总体量的20%。

10万方是什么概念?按一个机柜占地2.5平方米估算,10万方意味着未来将有4万个机柜投入运营。

第三,万国数据客户结构进一步优化。

截至2021年三季度,万国数据的客户结构按签约面积虽然仍以云计算(73.8%)和大型互联网公司(15.5%)为主,但金融机构和政企客户(10.7%)占比持续提升。

今年以来,万国数据短视频、新能源汽车、健康医疗领域的客户数量显著增加。三季度,万国数据新获得了5笔超大规模订单,再添1个超大规模客户。

第四,万国数据正式进军东南亚市场并落下重要一子。

今年7月,万国数据在马来西亚柔佛州努沙再也科技园购买一块绿地用于数据中心建设,建成后净机房面积约2.25万平方米,总IT容量达54兆瓦,一期工程(约18兆瓦IT容量)预计于2024年上半年完工。

在三季报发布前一天,万国数据宣布已完成对印度尼西亚峇淡岛农萨数码工业园绿地的收购协议。万国数据计划在此建设两座数据中心,总净机房面积约1万平方米,可支持28MW的IT负载量,并将使用可再生能源。

万国数据规模激增以及客户结构调整都非常好理解,但东南亚布子是看到了什么趋势?

二、出海东南亚:6.5亿人口红利,东南亚小阿里小腾讯需求旺盛

作为国内第一家出海的第三方IDC公司,万国数据“出海”的第一站为何选在了东南亚?东南亚市场为什么值得布局?

东南亚市场我们并不陌生,这个市场拥有6.5亿人口,3.6亿互联网用户,互联网覆盖率达75%,2025年数字经济市场规模预估3000亿美元。小米、OPPO、字节跳动等手机厂商与互联网公司早在几年前就掀起了一阵“淘金东南亚”的浪潮。如今,东南亚正处在人口红利时期。

过去4-5年,万国数据一直有接到中国企业的出海需求,但直到今年,万国数据才选择亲自下场。

据了解,万国数据进入东南亚市场主要从市场需求的角度出发。“我们今天去东南亚最大的逻辑是认为未来的机会来了,也就是中国公司在海外部署的需求。” 万国数据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黄伟称。

其中,一个很明显的信号是中国企业出海东南亚的总订单规模和单笔订单规模均大幅上升。

此前出海东南亚的客户对数据中心的需求单量少且零散,万国数据更多以借助自身在这些地区的合作伙伴的资源帮助客户落地,而目前中国公司在东南亚市场对数据中心的年需求量已达到几十兆瓦,这个体量在万国数据看来已经非常值得亲自下场。

万国数据出海东南亚,首站为何选择了马来西亚和印尼?

众所周知,新加坡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又是东南亚乃至整个亚洲地区重要的网络枢纽,数据中心市场需求旺盛。但由于数据中心是耗电耗水大户,出于节能环保考虑,今年5月新加坡政府暂停建设新的数据中心。

虽然自身的资源禀赋不适合建设数据中心,但新加坡政府高度认可数据中心的战略价值。为此,今年年初,新加坡政府提出“新加坡+1”战略,计划充分运用东南亚地区的资源实现与邻国的优势互补。

而万国数据出海第一站所选择的马来西亚和印尼距离新加坡很近,土地价格便宜,通过海底光缆可以跟新加坡实现直连,建设数据中心也不需要能评申请。

据了解,目前万国数据和新加坡政府合作共建数据中心,由新加坡政府主导,万国数据也是“新加坡+1”战略中第一个数据中心企业。也就是说万国数据在东南亚布局数据中心实行的是“前店后厂”模式。“前店”位于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尼的数据中心扮演“后厂”的角色。

图/万国数据未来将与当地运营商合作,把这三个节点通过海缆和陆缆、光缆连接起来

至于东南亚数据中心市场,黄伟指出,东南亚数据中心市场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目前数据中心供需还比较平衡,但是未来供给会远远不够,因为中国和美国的大型互联网公司在东南亚的布局都很激进。

而东南亚客户在选择数据中心时,主要考虑两点,首先看运营商的专业能力,其次考虑沟通成本。东南亚属于亚洲文化圈,文化相近,双方也比较容易做生意。

未来万国数据还会跟随客户的需求布局马来西亚的吉隆坡和雅加达,泰国的曼谷,甚至菲律宾、越南等市场。目前万国数据在马来西亚和印尼的两块绿地都是自己购买的,未来可能会引进一些本地战略股东。

作为国内第一家在东南亚自建数据中心的第三方IDC企业,万国数据目前在东南亚市场只有国际上的竞争对手。

除了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万国数据在内地市场也持续通过收购来扩大业务规模,规模扩张的背后是万国数据独有的平台化战略。

三、IDC并购大:万国数据年内完成超10起并购,“平台化战略”优势凸显

IDC行业经过前几年跑马圈地的疯狂扩张后,2021年行业正式迎来并购潮,行业大额交易频现:凯德36.6亿元收购上海超大规模数据中心,正式入局中国数据中心市场,物流地产之王普洛斯60亿收购上海珑睿51%股份,宝能创展16.5亿收购鹏博士旗下5个数据中心。早年拿下能评指标但缺乏运维能力的玩家正在逐步退出市场。

万国数据在并购市场也不甘示弱。2021年以来,万国数据先后收购了北京、天津、深圳、香港、印尼等地10多个数据中心项目。

作为国内第三方数据中心龙头,万国数据并购项目的标准有哪些?估值主要处于哪个区间?

从并购类型来看,万国数据目前主要并购两类项目。第一类是资源类收购。万国数据资源类收购的目的是为了填补部分区域数据中心供给不足,以及储备一些优质地段的好项目。第二类是直接收购成熟的数据中心项目。

从区域来看,万国数据一直实行聚焦一线市场及周边地区战略。但眼下一线城市均出台对数据中心能耗限制的政策,未来在一线市场获得新项目批准和能源配额将变得更加困难。除了一线城市,还有哪些二线城市的数据中心值得入手?

对于成都、武汉、合肥等二线城市,万国数据认为短期内市场需求量不大,但中长期具有增长潜力。因为市场短期需求量不大,了解客户业务方向和未来需求就变得格外重要,单纯抢占点位、但无法前瞻性地预判客户需求的项目是没有价值的。

从单个并购标的来看,万国数据收购标准主要有四点。首先要看资产质量,第二要看客户质量,第三要看标的的财务表现,最后还要考虑标的的战略价值。

关于第二条“客户质量”,万国数据不仅关注签约客户是谁,还会关注客户具体从事什么业务,以及客户的续约能力。在万国数据看来,提前预判行业发展趋势才能避免业务的波动。

当并购市场变得火热起来,竞争就在所难免。

去年以来,不少数据中心玩家为了抢占市场,低价拿项目跑马圈地。

从财务模型来看,数据中心属于长周期业务,一个项目的生命周期基本在20年左右万国数据在做项目评估时,会把未来业务线的改造成本纳入总成本中。

截至目前,万国数据的数据中心业务已布局辐射全国四大核心经济区域,在环京区,长三角,西南和大湾区已完成均衡布局。

如果一家互联网公司想在全国进行数据中心扩展,单看国内第三方IDC服务商,万国数据是最好的选择,也就是说万国数据是唯一具备全国性布局的第三方IDC服务商,其余的第三方IDC公司几乎都是区域级玩家,不具备全国资源部署和匹配的能力。

全国布局使得万国数据可以满足同一客户在多地部署的需求。对客户来说,这不仅降低了商务管理和运营管理成本,也解决了全国各地数据中心标准不一致的问题。

早在十年前,万国数据就意识到全国布局的重要性。平台化公司不仅要求基础设施的点位分布足够广,所交付的产品也得是标准化的,并同时满足多层次和多样性。

万国数据平台化布局其实早已超越了基础设施层面,而是完整覆盖了数据中心、网络及云资源,对于客户来讲,这势必将会带来更大的价值。以覆盖全国的超过70座数据中心为基础,借助全面涵盖三大运营商的网络资源,及几乎所有主流公有云的云资源,万国数据能够为企业级用户从IT基础设施到网络通路和云资源池的完整解决方案,不但能够实现数据中心之间的互联互通,满足更多客户异地、多地、乃至海外部署的需求,还能够让客户更灵活地实现多云、近云连接,搭建更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混合云架构,并利用高速网络服务达成低延时的数据传输与存储,时刻保障业务的可持续性。

按照万国数据的平台化战略,当平台能够全面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并且提供客户可靠标准的一致性体验,客户黏性就会增加,而海外拓展也是平台化战略的一部分。当下,中国企业已经不满足于国内发展,万国数据在海外布局数据中心才能给客户提供一站式的服务体验。

四、“双碳”背景下,IDC企业如何应对?

去年以来,字节跳动、快手等互联网大厂纷纷下场自建数据中心,这是否会对第三方IDC公司的业务造成挤压?

黄伟指出,大厂的数据中心通常是以自建和委托运营两种模式同时存在,参考美国市场,目前云厂商自建和委托运营的数据中心比例各占一半左右。目前来看,互联网大厂在一线和一线半城市还是以委托运营为主,其他城市可能采取自建和委托运营相混合的模式。

除了借助平台化战略横向拓展业务规模,是否沿着产业链进行纵向拓展是摆在万国数据面前的一个“新”问题。去年以来,边缘计算赛道融资火热,创业公司猛增,万国数据如何看待边缘计算,在该领域有何规划?

黄伟认为,边缘计算的爆发节点还没到,现有的边缘节点点位分散,单个点位规模不大,管理成本高。目前万国数据对边缘计算还在持续观望中,未来不排除通过投资和收购进场。“边缘节点就像连锁超市,布局是一方面,最后拼的还是产品能力。”

2020年中国IDC业务市场总体规模达到2238.7亿元,同比增长43.3%。与此同时,2020年,国内数据中心年耗电量约为2045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2.7%,数据中心行业面临巨大能源压力。

在“碳中和、碳达峰”背景下,降低碳排放量成为IDC公司最为棘手的难题。

对此,黄伟指出,数据中心行业实现“双碳”目标无非有以下三条路径。

第一, 改变能源结构,尽可能使用可再生的低碳能源,比如考虑氢能发电。

第二, 持续提高数据中心能源效率,也就是降低数据中心的PUE值。

第三, 采用新能源直接投资、绿电(证)交易。

11月30日,万国数据发布了公司首份ESG报告,宣布将于2030年实现碳中和及100%可再生能源使用,并提出了“绿色智能基础设施平台连接可持续未来”的愿景。

在刚刚过去的9月,万国数据与中广核新能源签署绿电采购协议,万国数据计划在未来10年内向中广核新能源采购不低于20 亿千瓦时的绿色电力。

财报显示,万国数据从2019年开始参与绿电交易,绿电使用比例从2019年低于10%,提高至2020年超过20%,预计2021年将达到30%,2025年将超过50%。

对于明年的数据中心市场, 在黄伟看来,目前万国数据所要做的就是继续提升平台价值,产品价值,以及运营能力。“目前客户更多看的是你的成本,但是运营价值未来也会被重视。”(文/Ellie 来源/投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