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能在新加坡上市吗?

新加坡上市

在亚洲,内地股市和香港股市的重要竞争对手是新加坡,因为它正在努力塑造成为一个中小型公司上市的良好场所。以全球标准衡量,新加坡交易所充其量只不过是个二流股市,它在2005年8月的总市值为3,000亿美元,是三年多来的最高点,只占世界资本市值的0.5%,世界排名第24位。即使与同地区市场相比较,新加坡也落后于日本、中国香港、澳大利亚、中国大陆、中国台湾、韩国和印度。

不过,这并不妨碍新加坡吸引海外尤其是中国内地公司去那里上市。2003年有58家公司在新加坡IPO,融资总额达到19亿元,其中49%是外国公司,中国公司有15家,占26%。

令人感兴趣的是,新加坡市场的再融资能力相当不错,2003年高达21.3亿新元。2004年,新加坡的IPO规模36亿新元,与2003年相比几乎翻了一番,新上市公司有82家,其中中国公司有35家。但自2005年1月起的7个月里有34家公司在新加坡上市,其中只有12家来自中国内地,数量明显有所下降。

截至2005年8月,在新加坡上市的中国内地公司共有83家,在境外市场上可能仅次于香港的280家,但如果再加上中国香港的52家和中国台湾的12家,新加坡市场上共有150多家来自大中华地区的上市公司。2005年6月,新加坡交易所的上市公司总共659家,其中本土公司459家,占了70%。

投资新加坡股市新股的效益一般不佳。2004年,《海峡时报》指数有13%的升幅,而购买100新元新股却要亏损3.2新元。2005年上半年,《海峡时报》指数上涨了7%,购买新股的投资者却亏损了20%。例外的是中国内地公司,2004年的34只中国内地新股为投资者平均提供了高于首发价17.7%的回报,而另外48家非中国内地新股的绩效却是16%的亏损;中国新上市公司能胜出33.7个百分点,质量之优由此可见一斑。

2004年首发上市的中国公司,在第一天交易收盘时的股价平均高出开盘价30%,如麦达斯(Midas)控股公司(为中国运输业和基础设施业生产压制型铅合金产品和聚乙烯管)2004年3月23日上市,从每股23分的开盘价上升到收盘时的71分,涨幅达204%。

2005年的前6个月中,中国新股在新加坡股市的上市状况有好有坏,最佳者是经营大豆产品的山松生物科技公司,2005年5月的股价为每股57分,到了6月底,已达到每股72.5分,上涨了26%。另一家华地控股(China Great Land,海南的建筑公司)2005年2月上市时为每股21分,几个月后却跌了43%,每股只有12分。

到2005年年底,新加坡的《海峡时报》指数有45只成分股,包括4家中国内地公司,分别是市值为27亿新元的中远航运、12亿新元的冠捷科技(电脑显示器生产厂家)、生产食品的大众食品和旺旺控股,后两家公司的市值分别为10亿新元和15亿新元。与同时期由33只成分股组成的香港恒生成分股指数中有9家中国内地公司相比,新加坡股市中的中国公司的影响力要差得多。

新加坡股市中83家中国内地上市公司的市值总共约150亿新元,在5,000亿新元总市值中仅占3%,如果把香港和台湾包括在内,中国公司在新加坡交易所的资本市值中约占19%。截至2006年7月底,共有351家中国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内地企业的市值约为44,203亿港元,占了港股总市值的44%。

本篇图片源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