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设计师把破房子玩出了大花样!

旧房改造,是中国当下的热点,毕竟地价太高,新房太贵,不管是自住,还是商用,利用旧房做设计上的升级,都是最现实的选择。不过改造老建筑,最大的挑战和最有价值的点,都在于如何保留建筑历史,同时又融入现代美学的设计和创意

本期Major精选的这10处改造空间,便是保留身份符号又将质感升级的典范。曾经有句很流行的话叫old is new,翻译成贴合我们这个主题的中文应该就是,老房子更摩登

【 01 】

Clerkenwell Grind @伦敦

by Biasol

自古红蓝出CP:遗产仓库→餐厅酒吧

伦敦的Clerkenwell Grind是咖啡连锁品牌Grind & Co.的第八家店,全店260平米的空间设计由Biasol工作室承担。这个墨尔本工作室之前也多次参与Grind分店的设计,Clerkenwell的这家运用大理石和天鹅绒元素,将一个19世纪的仓库改造为餐厅和酒吧。

用于改造的仓库可追溯至1870年,目前属于二级遗产,改造后的空间包括两层鸡尾酒酒吧、用餐区和办夜场活动的地下酒吧。多元空间、非标准化,是Grind惯有的标签,Biasol打掉了现有的隔墙,创建两个互连的空间,酒吧和私人餐厅各占一半的面积,另一侧是主餐厅。

主餐厅破旧的木地板、有质感的天鹅绒座椅、光滑的大理石台、黄铜材质的照明灯组合恰当,海军蓝与玫瑰粉的CP颜色组合形成了奇妙的美学对比。地下室的酒吧有着粉色的天花板,吧台的氛围稍显女性化。设计师说:“主餐厅开放而优雅,地下室酒吧则更有趣和偏女性化,其中材料、颜色和照明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长长的镜子、弯曲的黄铜架、五颜六色的鸡尾酒瓶,各种各样的物件陈列其中,为海军蓝色调的空间增加了温暖。地下室酒吧的拼花地板衔接雪佛龙的墙,旁边浅色的瓷砖环绕着酒吧。

设计师说:“在错综复杂的图案砖和红陶土门背后,我们想造一个多彩而优雅的室内空间,与老建筑形成对比的同时也尊重这份建筑遗产。”

【 02 】

The Warehouse Hotel @新加坡

by Asylum

精致的混搭风:香料仓库→文化酒店

The Warehouse Hotel是新加坡知名餐饮集团The Lo & Behold Group的首个精品酒店,酒店位于新加坡河沿岸,临近罗伯逊码头(Robertson Quay)。其前身是一座建于1895年的货仓,在新加坡香料贸易高峰时期用来储存香料。

设计公司Asylum以工业历史和国家文化为主题,完整保留了整座带山墙的联排建筑。经白漆粉饰,再打上灯光,很少有人会将它与货仓联系在一起,而更少有人会记起它所在的片区,一度是滋生秘密团体、地下交易与非法制酒的温床。

酒店的室内设计在保留旧有建筑风貌的同时,将工业风和复古风混搭得典雅又别致。天花板上的桁架和一侧的砖墙,代表着过去的历史,其余的部分则进行了再设计。悬挂在半空中的黑色车轮与靠墙的黑色铁梯,有种机械的感觉。两侧的白色墙面用凸起的方格装饰,内嵌的灯光在四棱锥状的浮雕上,营造出了柔和优雅的光影效果。中世纪风格的几排皮质沙发,则彰显出一种年代感,映衬着酒店建筑的悠久历史。

这种混搭的风格也沿用到了37间客房的设计中。天花板上的黑色桁架仍被保留了下来,搭配大理石墙面和深棕色木地板。家具则在材质上进行了随性的混搭:支架用的是黄铜,桌面用的是花岗岩,而柜面用的则是木料。

在新加坡,这样的旧货仓已很罕见。集团创始人黄鼎文(Wee Teng Wen)认为,这样一座拥有黑暗叛逆历史的遗产建筑,“周围的一切都改变了,却没有人改变它”,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于是在这个独特的地点,“为顾客创造难忘体验”便成了一件很自然的事情。

【 03 】

Dash @都灵

by Fabio Fantolino

工业野兽派:废弃印刷厂→工业风餐厅

位于都灵市中心的Dash餐厅,原本是San Salvario区一家废弃的印刷厂,经建筑设计师Fabio Fantolino改造设计后重获新生。改造后的空间体现了工业野兽派与70年代风格巧妙重新诠释的完美结合。

一组垂直布置的铬合金管将第一休息室与餐厅分隔开来,这些带有金属的光泽的垂直元素搭配黑色长皮革沙发以及华丽天鹅绒、Alcantara以及皮革材质的扶手椅,最后饰以70年代感的 Phanto灯具。

大厅内的通道口为抛光工业水泥铺装,装饰以rosso levanto大理石,将顾客引向餐厅内更为亲密的区域。明亮的红丝天鹅绒扶手椅和Fabbian品牌的彩色玻璃Beluga吊灯与黑色的砖墙形成鲜明的对比,Phanto品牌的Tango射灯的光线加强了餐厅的氛围。

抛光钢板材质的Dash餐厅标志在餐厅后部光线幽暗的休息室中闪着银色光泽,与由Phanto出品的Bidone灯一起,营造出温馨亲密的氛围。由建筑师 Fabio Fantolino为Dash 餐厅特别设计,并由Falegnameria Fiore制作的木构件不仅柔和了建筑本身的刚性,同时还温暖了整个空间,使餐厅达到了感官上的平衡。

Dash餐厅的改造设计体现了工业元素与70年代标识的共存,在一个完美平衡和精致的空间内强烈的融合为一体。

【 04 】

Tehnikum Bistro @莫斯科

by FORM

怀旧又现代:画具店→餐厅

Tehnikum餐厅位于莫斯科市中心,是White Rabit Family餐饮公司旗下的新店,其名字来自于原先位于此处的一家画具店。餐厅气氛轻松,提供的菜品也充满创意,由店长Boris Zarkov,主厨Vladimir Mukhin和美食家Mikhail Druyan执掌,共同创造了一个充满活力的餐饮空间。

餐馆室内由不同的设计主题构成,艺术家Dmitry Aske绘制的壁画富有苏维埃风情,繁复的马赛克和壁饰与简洁实用的空间形成对比,成为了空间的焦点。

以勒柯布西耶设计的台灯为代表,家具和灯光的细节反映了这里曾经是画具店的历史。空间中部悬挂的定制吊灯仿照莫斯科六七十年代地铁中的灯架设计,酝酿出独特的氛围。

△ 通往地下层的楼梯和楼梯边的洗手间

【 05 】

酒文化博物馆 @上海

by godolphin

地下神秘世界:军事防空洞→酒博物馆

上海市郊的辰山植物园山脚下,有一个建于80多年前的军事防空洞,当年主要用于战争期间物资的安全保管,由于洞穴内部有淡水湖,所以还被作为一个战备地堡。经过一场复古的空间改造,这儿成了一家私人拥有的酒文化博物馆。

改造后的空间包括保税仓、葡萄酒零售店、Rothschild俱乐部、私人酒窖和集中展示1500件藏品的博物馆。防空洞被尽可能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空气陈旧潮湿,脚步声回音阵阵。在防空洞每走一小段路,墙上的老旧应急灯就点亮一次,可以看出已经被废弃了很久。

博物馆的内部设计独到且实用,悬空而挂的吊灯照亮了地堡幽长的拱形走廊,在视觉上营造出一种绵延之感采用多排条板箱、瓶子和橡木桶的元素组合,增加了空间的交错感,鼓励着游人们进一步探索葡萄酒的世界。

通过一套重金属门便能够进入私人酒窖区,对于摆放于其中葡萄酒而言,这里就像一个私密的家。位于中间的大理石桌子营造了一种哥特式的氛围,蜡烛悬挂在浮动玻璃架子上,周围被高背木制椅所围绕。木墙板与白色石头墙的组合为这个空间增添了一丝柔软,也增强了整体的排他性。

【 06 】

Kanarie Club @阿姆斯特丹

by Studio Modijefsky

700平米的大车站:电车仓库→咖啡俱乐部

如果你是电车文化爱好者,一定会喜欢荷兰阿姆斯特丹西区的 Kanarie Club。这间俱乐部的前身是一处有轨电车仓库,用于停放及修理有轨电车,改造后的它既用作人们工作或休憩的场所,也可以灵活地转变为餐厅、咖啡馆和酒吧。

负责设计的Studio Modijefsky团队由六名女设计师组成的团队,她们善用各类灯饰点缀空间,在颜色的运用上也非常大胆。俱乐部就像一个大车站,电车元素无处不在。配合地面遗留的电车铁轨凹槽,设计师特意制作了带有滚轮的座位,顶端的拱形结构,营造了一种坐在车厢内部的感觉。黄铜仿制的铁轨装饰上圆形灯泡,搭在了吧台的顶部,很好地削弱了空间的空旷感

面积近700平米的仓库提供了足够的场地来发挥创意,设计师将方形吧台置于仓库正中央,围绕着它来布置不同的功能区

她们用色泽和品种不同的木材以及漆成不同颜色的铁板,搭起了高高低低的台子。靠墙的两侧相对静谧,在白天主要作为工作区。休憩区和餐饮区被设置在中部,高脚凳、皮沙发、各式木椅及各类绿植放置在其中,给人一种度假的舒适感。

整个区域中海拔最高的区域是另一片天地。沿着木梯往上走,你会发现一个“游泳池”,里面像模像样地扔了几个“救生圈”。

这片区域主打夏日泳池派对风,水蓝色瓷砖、带水波纹的金属墙面以及煞有介事的游泳池设计,的确会给人一种身处清凉夏日的错觉。顾客可以坐在躺椅或吧台边,也可走进泳池,坐在救生圈上畅饮一杯。

【 07 】

STOCK Share Office @东京

by 尾行良树 & 渡濑育马

货柜铁门后:五层楼仓库→联合办公空间

联合办公空间STOCK Share Office位于日本东京,由尾形良树与渡濑育马共同设计。原有的五层楼仓库转换成多重运用的空间,使得染尘的老仓库再次充满生机,吸引了各式食物相关产业公司进驻。

海运货柜打造的大门漆上大大的“STOCK”,点出建筑原有的背景;门廊仿照停车场的设计,列出空间中的四大功能:活动、仓库、厨房与办公空间,简单明了又不失设计感

原先的仓库天花板偏低且没有窗户,加上周遭环绕着各种金属材料,透着一股无人气的冰冷氛围。因此设计师首先为空间带来了“光”,大面积玻璃与木造窗框正对着街道。

门口的红杉于斜坡顶端依续向下,成为这个位于半山腰斜坡的仓库的地标。小小的巧思,让使用者从窗户看出去,便能感受窗外的绿意生机。

负责平面与视觉设计的UMA design farm,趣味地将文件夹图形运用到空间划分的识别符号里;从每个座位的号码、楼层图与方向指示,到房间门口的收信夹,皆以一致的文件夹呈现。

STOCK的承租客户多为烹饪或食物相关产业公司,空间采用了乐高积木般的家具,每一件都能拆散与重组,满足不同的活动与工作需求。

【 08 】

办公“车库” @北京

by 如恩设计

重温汽车工业:导弹工厂→办公室和咖啡馆

设计师运用金属楼梯、网状笼子和彩绘砌砖等元素,将曾经的北京导弹工厂设计改造成工业风格的汽车服务体验中心和办公室。在尽可能多地保留原始建筑的基础上,设计师试图打破空间类型的传统定义,为工业的环境中注入温暖与沉静,让用户重温汽车工业曾经的造物魅力。

工厂原有的三面灰色砖墙保持不变,并加入新的暴露在外的黑钢结构,在其西面延伸创建一个新的楼层。办公室、咖啡馆和汽车电梯参考工业仓储设施风格,被放置在单独的钢筋和网模框中。“项目作为一个整体被设计成一个车间空间,一部分保持原貌,另一部分则进行精细的新建,将工业革命的能量和精神贯穿其中。”设计师说。

一个新的黑色金属镶板楼梯连接了三层空间,带着混凝土柜台的咖啡馆和开放式办公室占据了前两层的扩展空间。

“咖啡馆和汽车车间放到一起,”设计师说,“喝咖啡的顾客可以隐约瞥见汽车和技工们。” 作为两个功能迥异的空间,咖啡馆和汽车服务体验区并置,制造出一种超现实的错觉。空间放置着定制家具的组合,包括咖啡馆中黄铜腿的木制桌椅,办公室的长款木质书桌,以及混凝土材质搭配着黑色皮革坐垫的长椅。

工业风格的金属制品、灰色油漆的胡桃木料,以及刷铜元素的运用,唤起人们对于古典车制造工艺的回忆。

【 09 】

La Fabrica @巴塞罗那

by Ricardo Bofill

植物与混凝土共生:废弃水泥厂→工作室、画廊、花园和住宅

La Fabrica是位于巴塞罗那附近的一个3100平方米的水泥工厂,被西班牙“鬼才”建筑师Ricardo Bofill改成了自己的工作室和家。工厂首建于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战后工业革命进程而不断翻修。这也使得整间工厂的建筑风格非常混乱,光是解构整栋建筑,就花了Bofill一年半的时间

整个建筑群里遍布着花园,处处沉浸于绿植之中。以工业风格为主调,从野兽派风格到超现实主义,改造后的空间被赋予全新的功能定义,成为一个集工作室、画廊、花园和住宅为一体的地方。

对跨度如此广的建筑群进行改造,第一步便是利用风钻和炸药定点进行精准爆破。像发掘一个雕塑的隐藏空间那样,创造建筑不同部分间的新关系,将靠近危险或无用部分的通道截断,如装水泥的筒仓。

Bofill的下一步是种植物,在房屋内修建一系列花园,如屋顶绿洲和植物景观节点。随着时间推移,这些植物慢慢包围建筑物,模糊自然和建筑之间的界限,最后形成新的空间关系,用以修复破旧的混凝土结构。在展示其独特的结构特征的同时,每个元素都有被重新利用。

最终,La Fabrica成了工业风格、花园和改造空间的结合体,而三者间又有距离地独立存在。工厂像堡垒般伫立,半隐于植物屏障后,工作室的理念由此此诞生。

△ 拆除工厂主要空间的多面墙壁,将不同空间连接形成视觉通廊。

△ 休息区和藏书区在工厂主要空间的一角,有充足的自然光和长窗帘。

△ 筒仓的楼梯间被稍稍改造并重新涂漆,阳光从新天窗照进,缩短了这一戏剧性空间的深度。

【 10 】

Allmendli游泳池 @苏黎世

by Illiz Architektur

空旷而明亮:救援避难所→室内游泳池

位于Erlenbach校园角落废弃的救援部队避难所,这些年一直隐藏于一座杂草丛生的小山坡和运动场当中。外面唯一的标记只有山坡上挖开的两个入口,改造后的它如今重生为苏黎世湖的儿童室内游泳池。

建筑师完整保留了山顶的旧混凝土设施,将游泳池造在其下方。这使得泳池水面与周围地形相平,从而能欣赏苏黎世湖广阔的景观视野。

“不去挖掘前坯来适应泳池的巨大体积,而是将池子悬挂于地下空间的现有体块之上。”与之合作的当地工程师PöyrySchweiz AG说道。

实际的洗浴大厅被设计成充满阳光的场馆,位于新的游泳池上方,标志着学校的城市尽头。在一根根混凝土柱之间,银灰色的地板被用作围绕泳池的长凳。深绿色调的墙砖向外辐射,让人不自觉联想到阴凉清澈的湖泊。更衣室也是类似的风格,储物柜与门均为深绿色。

当一个人浮出水面,并通过狭长的楼梯进入沐浴大厅时,墙面设计变得更加轻盈明亮——水面看起来就像阳光下的海岸,透着银绿色和精致的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