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菲佣简史|菲佣为什么能成为一个品牌?

媒体爆出,拟批准进入大陆的菲佣月薪达13000元。若果真如此,这个收入水平已经可以轻松碾压北京白领。那么菲佣何以身价腾贵,菲律宾又何以特产女佣呢?

常州阿姨绍兴婆

帮佣行业一向看重籍贯出身,中外皆然,并非菲佣所独有。

与今日家政界推崇菲佣相似,旧上海公馆之家用人,也讲究“常州阿姨绍兴婆”。

原因好懂:江南多耕读之家,女孩细致识大体,用起来合心顺手。年轻女佣被呼作“小大姐”,年长者则叫“李妈”、“王妈”,亲切熟络如同家人。寄居上海滩的洋人之家,不似本地人那样讲究腔调,用人只看输出能力,朴实耐劳的苏北农村妇女反而更受欢迎。

相较上海滩女佣,广东顺德的“自梳女”跟菲佣则有着更多的共同点。

最后一批自梳女

图片来源:视觉佛山

自梳女在百年之前就已走出国门,进入马来西亚、新加坡的雇主家庭。她们常将头发梳起,以示终身不嫁,自梳女也因此得名。

曾服务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家族的欧阳焕燕,就是来自顺德的自梳女。14岁跟随姐姐下南洋的她,在李家一做就是40年。2015年李光耀去世时,98岁的欧阳焕燕仍然健在,还成为媒体争相采访的对象,颇有几分“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的味道。

无论“常州阿姨”还是“顺德妈姐”,她们之所以能在旧时家政界闯出名声,并没有太多窍门。一无所有的她们,能够打动东家的不外乎忠诚、勤快、任劳任怨很多时候,双方并无确切可靠的契约,主人的尊重和慷慨,只能靠自己数十年如一日的勤勉服务换取。

自梳女

林永康 绘

菲律宾女佣之所以被称为为“世界最强保姆”,在世界范围内享有声誉,除了上述与中国女佣类似的原因外,还有着更加深刻的文化和历史根源。

都怪麦哲伦

1521年,由于航线跑偏,航海王麦哲伦登上了菲律宾群岛。虽然一个多月后就被岛民砍死。但麦哲伦的这次到访,还是开启了菲律宾群岛作为列强殖民地的数百年历史:从西班牙到美国,从美国到日本,从日本再到美国。

其中,美国殖民者对菲律宾的影响最大。1901年,当局通过第74号法令,规定从美国聘请1000名教师来菲律宾,所有公立学校以英语为教学语言。二战结束后,美国窃取了菲律宾抗日武装的胜利果实,对菲律宾的农产品、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进行了掠夺,并完全控制了菲律宾的财政和金融。

这些历史给菲律宾造成了巨大的苦难,但也间接为菲佣产业奠定了基础。

美国殖民者实行英文教学的教育政策,让菲律宾人的英语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以致后来英语也成为菲律宾的国语

与此同时,美国的“排华法案”也让大批华人劳工中断了工作,美国的劳工市场一度紧缺。此时,具备种植园技术和英语基础的菲律宾人,第一次抵达美国夏威夷的种植园,成为菲律宾第一批海外劳工。

上世纪70年代,菲律宾经济急剧衰退,本地就业岗位稀缺、薪水低下,菲律宾人对海外就业的渴望达到峰值。与菲律宾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此时,中国香港地区、中东诸国经济起飞,对廉价外劳的需求也水涨船高。

因缘际会,菲律宾人海外就业潮,就此掀起。

菲佣旋风

汉语“菲佣”这个称呼最早起源于香港,也有称“宾妹”的,但流传不广。早年的香港女佣,也多信赖拖着长辫子的“顺德自梳女”,但上世纪70年代初,菲佣开始批量涌入,被称为“菲佣旋风”。

据统计,登陆香港的菲佣,1977年有2400人,1983年增至25000人,1990年达到76000人。由于菲律宾国内和香港薪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因此每当一个菲佣在香港站稳脚跟,便会介绍同乡亲友来港,直接造成了香港菲佣的爆发增长。

香港街头的菲佣

图片来源:world.huanqiu

那么,来港菲劳为何不从事园艺、建筑、销售等其他行业,而偏偏选择从事佣工呢?其实,菲劳的工作领域,并非他们自己所能决定。出于对本地就业权的保护,当局规定外劳仅能从事家庭事务工作,否则视为违法行为。

实际上,即便是家务领域,菲佣的行动也是被严格规定的。一份由菲佣派遣机构出具的名为《菲佣守则》的文件,更是通过70多个条目,对菲佣的服务标准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在常人看来,有些条目颇为严苛:

第13条:在雇主的生活区域,保持个人形象低调。

第15条,在抵达中国前,必须把头发剪短。之后,如果想留长发,可接受的长度是齐肩长,且工作时必须扎起来。

第25条,你没有固定的房间,因此只允许有一个小行李箱。必须时时减少你的个人物品,移走不必要的东西。

第42条,你冲凉的时间应不超过15-20分钟。(包括清洁和擦干浴室的时间)。

第72条,接受中国文化,享受你的工作,例如喝中国茶,吃中国食物,有兴趣烹调中国食物,有必要要记下来。

李治廷家中菲佣(左)

上世纪90年代初,刚刚加盟香港凤凰卫视的主持人陈鲁豫,就在香港雇佣过菲佣。相较于本地女佣,菲佣态度更好,也更加专业。鲁豫的第一个女佣,香港本地的“曹太”不仅干活不够干净,且“神情中有一丝不容质疑的味道”。作为对比,曹太的继任,菲律宾女佣Nanette则“长得纤细,讲话轻柔,一口一个‘Yes,Mam’”,让鲁豫“非常受用”,生活也开始了“新天地”。

国家英雄

菲佣大军,每年从香港带回超过10亿港元外汇。实际上,全球菲佣往国内的汇款,已经成为菲律宾最重要的外汇来源之一,每年光是海外汇款就占了菲律宾 GDP的10%以上。菲律宾第一任女总统科拉松曾亲自访港,接见菲佣代表,称赞她们为“对祖国有贡献的英雄”,让菲佣代表热泪盈眶。

“菲佣”和“英雄”结合起来,颇有悲壮的意味。

漂泊海外的佣工们,权益很难得到保障,菲佣遭到虐待及性骚扰的事件并不罕见。

英剧《哈里与保罗》中,菲佣被要求与邻居发生不正当关系

2015年,一位菲佣遭到其新加坡雇主夫妇虐待,食物剥夺及严格的人身控制,导致菲佣体重瘦到只剩29公斤。在阿拉伯地区,女佣所遭遇的虐待更加常见,烟头烫伤、殴打和性侵,往往不期而至。

不同的风俗和特殊法律,也让在异国工作的菲佣饱受其苦。据澳大利亚《每日电讯报》报道,一名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工作的菲律宾女佣仅仅因为与未婚男友发生性关系,被当地法庭判处100下鞭刑,并驱逐出境。

种种危险,在可观的薪水面前,都是“可以忍受”的职业风险。在菲律宾当局一次次的抗议声中,菲佣的处境并未得到本质改善,但这不影响一批又一批女佣继续走进中东家庭。在阿联酋,来自菲律宾或印尼的女佣,业已成为当地家庭的标配。

家庭至上

据一本家政教材描述,菲佣热情友善,工作态度非常积极:她们往往凌晨4、5点就要起床,提前打扫、准备早饭、擦拭车辆,一切都要在主人醒来前准备就绪。繁琐细碎的家务劳动,她们却乐在其中,时不时还哼上几句,感染给主人以快乐的情绪……

一方面,细心、温和的个性,使得菲律宾女性不但乐意,也很擅长处理自己家庭的家务工作。另一方面,菲律宾经济困境的影响下,许多菲律宾家庭度日维艰。这时,菲佣寄回的外汇,就显得弥足珍贵。事实上,海外劳工的汇款,也是很多菲律宾家庭唯一的经济来源。而以自己的劳动照顾家庭,对菲律宾女性而言,则是值得自豪的事情。

菲律宾女性这种“隐忍”、“顾家”、“重义”的特点,很可能自古而然。据成书元代的《岛夷志略》载,在麻逸(菲律宾群岛古国之一)“凡妇丧夫,则削其发,绝食七日,与夫同寝,多濒于死;七日之外不死,则亲戚劝以饮食,或可全生……”

正是抱着家庭至上之理念,为了比国内高十倍甚至数十倍的薪水,菲律宾女性往往孤注一掷、远走他乡。今日菲佣成为世界高端家政品牌,其背后的辛酸无奈,又有多少人了解呢?菲佣的丈夫们读此,又会不会汗颜呢?

早已心动的大陆雇主

尽管我国还没有正式引进菲佣,但经由种种渠道,至少十年之前,菲佣即已像卧底一样,抵达中国大陆,并进入大陆雇主的家庭。

资料显示,2007年,北京普通菲佣的月薪为2800到3200元,雇主还需额外支付包括国际机票、培训费、体检费、保险费、签证费在内的一笔前期费用,约8500元。2008年,20多名菲律宾女佣未到深圳,便被预订一空,待遇水准也不低:吃住之外,月薪3000元。

今天大陆的菲佣仍然通过“商务签证”或“非法滞留”的方式服务着雇主。根据中青报的调查,一位叫Lisa的菲佣已经因为签证问题,在中国黑了5年。按照不成文的规则,“黑户”菲佣会要求更高的月薪,在今天的北京,这个价格是6500元,刚好是传闻中“月薪一万三”的一半。

英语流利、经过专业培训、大都受过本科教育、服务水平高……菲佣身上的这些优点,让许多家庭心动不已,尤其是英语能力,更击中了中国家长心底的“性价比”之弦:请了位世界级的保姆,还送一位外教,怎么看都划算。

菲佣的品牌力量,也给了中国一些劳务输出大省以启发。比如,四川省从2004年起就已启动“川妹子”战略,旨在以中高级“川妹子”家政服务品牌为切入点,打造“川妹子”综合劳务品牌。黑龙江省之前推出的“龙哥龙妹”,也一度成为代表该省外出务工农民整体形象的劳务品牌。

只不过这两个品牌,今天听起来,颇有恍如隔世的感觉。

结语

中国宋元时,航海家到达菲律宾群岛,看到的还是酋长部落式的社会形态。然而到了近现代,中国的情况却比菲律宾也好不了多少,列强横行,民不聊生,苦难深重。

穷苦的普罗大众自然用不起佣人,旧上海那些有佣人的都是“公馆之家”。著名主持人蔡康永被媒体称为“贵族”。何“贵”之有?他家最富的时候,“曾有6个佣人”。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菲佣纷纷涌入香港,而非北京。论其原因,观察家都说是生活习惯、文化隔阂问题,而在我看来,这种说法都是为了强行护着自己那点儿尊严。

不来,没别的原因,就是因为咱们穷。

由于薪水上的优势,目前北京的菲佣,有不少都是从新加坡和中国香港跳槽而来——严格来说,还是非法务工。

菲佣的火爆除了让人感觉“中国人越来越有钱了”,以及“中国人很重视英语教学”之外,其实还有一个地方,值得我们思考。那就是:中国家庭中,长期以来,都是妈妈或主妇无条件从事的琐碎家务,如果放在市场上,都是价值不菲的劳务产品。她们从事的,其实是一份比你认为的更有价值的工作。

家务和生活这事儿,往往琐碎不堪,但它或许比我们之前想象的更重要。

参考资料:

李涛《菲律宾概论》

陈鲁豫《我爱菲佣》

庄义逊《港澳台七十三行》

四川省编《家政服务员培训教程》

观点流

有价值的观点在流动中聚合

微信ID:Guandianliu

观点 · 聚合 · 价值

主编 | 刘 昆

副主编 | 龚孟关

撰文 | 周白之白

责编 | 侯楠楠

※本微信号内容专属于

光明日报 · 观澜工作室

转载请联系授权

zhengzh@gm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