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常说,跟着牛市买涨,跟着熊市卖空是最轻松的玩法,关键不在于是否抄底或逃顶,而在于时机对:随着跌势做空,随着涨势做多。做空时,我会一路做空,随着价格下跌一路买跌;做多时,我会一路买多,随着价格的上涨一路买涨。 ——杰西·利弗莫尔
前几天,有媒体报道称“新任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表示2019年主要工作是推行做空机制”,很快证监会迅速辟谣:
“易会满主席近日并未召开任何记者招待会,上述消息纯属谣言。希望媒体朋友准确客观报道,大家不信谣不传谣,共同营造健康的资本市场舆论环境。”
不得不承认,这则谣言相当有杀伤力,当天市场恐慌情绪立刻蔓延,早盘各大股指突然跳水。
那到底什么是做空呢?为什么市场会如此紧张?
坤鹏论今明两天就来详细聊聊做空,其实本来想今天就说完,结果一写却发现它是个相当值得研究的事,而且不像我们表面看的那么简单,所以就分了个上下集。
做空的历史相当悠久,早在股市出现前的数百年,做空其实就已经存在,一直以来,大家对于做空没什么好评价。
所以,从英国“南海泡沫”、法国“密西西比泡沫”、1929年大萧条、2008年金融危机,做空者都被视为罪魁祸首,害群之马。
其实,世界上凡事都有正反两面,福祸相依,同一件事,有人看到的是积极和阳光,还有人则满眼消极和阴暗。
而人类就是这样一种生物,大多数人的本性崇尚好的一面,但也有人只盯着事物的阴暗面——所有那些有可能将人们引向灾难的误判、欺诈和愚蠢行为。
究其本源,做空的本意就是押注于事物或产品的失败和崩溃。
一、什么叫做空
我们购买股票的行为,被称为“做多”,意味着我们期待股价上涨,然后以更高的价格卖出。
相反,”做空“就是指期待股价下跌的股票买卖行为。
那么期待下跌要如何赚钱呢?
很简单,借!
做空者会找到机构或个人,从这样的第三方手中借得股票,以当前的股价卖出。
如果之后股票价格下跌,做空者可以用低价买回并归还股票,获取利润。
如果股票价格上涨,做空者就不得不以高价买回,从而产生亏损。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支付一些租借股票的利息。
也就是说,这是一场借出方和借入方的对赌。
一般正规的做空市场是有一个第三方券商提供借货的平台,通俗来说就是类似赊货交易。
做空的常见作法包括投机、融资和对冲。
投机是指预期未来行情下跌,则卖高买低,获取差价利润。
融资是在债券市场上做空,将来归还,这可以作为一种借钱的方式。
对冲是指当交易商手里的资产风险较高时,可以通过做空风险资产,减少其风险暴露。
大部分做空行为是对冲基金或投资机构做的,为的是对冲股价下跌风险,或者因为他们觉得股票价格虚高了。
得益于社交媒体促进了对相关分析和理论的传播,做空者的队伍在近几年日益壮大。
根据Activist Insight Ltd的数据显示,2017年,做空机构共向全球186家公司开战,2013年是130家。
做空者的战场也在蔓延,他们把目光转向了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和南非。
许多权威人士都不喜欢做空行为,纽交所前主席说做空“令人作呕、毫不符合美国作风”。
但是,在大多数股票市场,做空行为是合法的,但不借股票直接做空的无担保卖空行为则视为非法。
遇上市场不景气,政府和监管机构可能会为了遏制下跌而限制卖空行为,比如:英国、日本、德国都曾限制过做空,美国在大萧条时期也曾限制过,而2008年金融危机时更是完全禁止做空。
二、历史上第一次股票做空
有史可查的人类历史中第一次股票做空行为发生在1609年的荷兰,当时正是咱们的大明万历年间。
众所周知,荷兰是现代金融的祖师爷,现代股市源于荷兰,那是1602年3月20日,总部设在阿姆斯特丹的荷兰东印度公司首次发行股票,共有1143人认购,其中还有德国人、比利时人和卢森堡人等不少外国人,该股票在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交易,而这个交易所当时有且只有这一只股票。
小知识
荷兰东印度公司被荷兰议院授予各种特权,拥有军事、司法、审判、与外国统治者签订条约、发行自己的货币、建立殖民地等权力。
到1669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拥有150条商船,40艘战舰,5万雇员,15000个分支机构,还养着一支1万人的军队,这一年公司为股民分红股息率高达40%,该公司成为当时人类历史上最富有的私人公司。
在整个17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从它在亚洲的垄断专营中获得了巨额利润,连续200年向股东以18%上下的股息率分红。
它的贸易额占到全世界总贸易额的一半,荷兰东印度公司甚至成为海上贸易的代名词。
而第一个有史料记载的做空者名叫以撒·勒梅尔,他是一名荷兰商人,是挺个有钱的主儿,曾担任过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董事,据说后来不知什么原因,被踢出了董事会。
怀恨在心的以撒·勒梅尔准备恶意做空荷兰东印度公司,他在建了做空仓位后,开始散布谣言,比如:荷兰东印度公司快不行啦,船队在好望角被海妖吃了等等。
马克·吐温说过,当真理还正在穿鞋的时候,谎言就能走遍半个世界。
而谎言重复一百次就会成为真理。
当时也没个电报、电话和手机,而且一船货来回怎么也得一两年时间,这中间基本是音讯皆无,再加上以撒·勒梅尔有钱任性,钱多话语权也大,所以这样的流言蜚语很容易地把荷兰股民搞得人心惶惶。
心理导致行动,股价应声而跌!
但以撒·勒梅尔忘记了一件事,在钱和权面前,权永远要高于钱。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政府关系那是杠杠的强,人家可是具有国家职能、向东方进行殖民掠夺和垄断东方贸易的政府第一掘金小能手。
所以,它一看大事不好,赶紧向政府求救,理由是保护公众利益,宣称当时大多股东都是孤儿寡妇,于是守信爱民的荷兰政府直接出台法令禁止卖空,并把以撒·勒梅尔的仓位冻结。
而该法令直至80年后才被取消。
据说,这一笔以撒·勒梅尔亏掉了价值现在一千到两千万美元的财富,并被驱逐出阿姆斯特丹。
其实,那时候的荷兰股市本来就相当混乱,做空、洗盘、对敲、坐庄根本就是家常便饭,坤鹏论甚至相信,以撒·勒梅尔并不是第一个做空者,也不是唯一一个做空者。
网上很多文章说,自这之后以撒·勒梅尔陷入了穷困潦倒,一直到死都没有翻身。
但在查阅了资料后,坤鹏论认为这里面有点以讹传讹了。
其实,以撒·勒梅尔在做空失败后,并没有气馁,而是选择了直接和东印度公司对着干。
他很清楚地知道香料中的暴利,准备单干,但当时荷兰东印度公司垄断了香料贸易航线,所以要想发财,必须要寻找到通往香料群岛的不同通道。
这哥们儿为此成立了澳大利亚公司(Australische Compagnie,也称为南方公司),目标是寻找未知南方大陆(Terra Australis),以及从荷兰经太平洋到达香料群岛的新航道。
1615年,以撒·勒梅尔赞助荷兰航海家威廉·柯那利·斯豪滕为他寻找新航线,并叫自己的儿子贾各·勒梅尔直接跟着上船一起参与这次环球航行。
1616年,船队穿过一条后来以副指挥雅各布·勒梅尔名字命名的水道,成功绕过合恩角。
合恩角实际上并不是一个岬角,而是一个小岛。但当时绕行此处进入太平洋时,气候不佳,大家都没有看清楚它其实是个小岛,误以为是一个与大陆相连的岬角,故以斯豪滕的家乡荷恩命名为合恩角。
自此,一条绕过合恩角驶进太平洋的新航道被发现了,也打破了荷兰东印度公司对香料贸易航线的垄断。
虽然,新航线有了,但是,这直接动了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奶酪,该公司指控斯豪滕侵犯了自己在香料群岛的独占贸易权,动用自己的武装力量在爪哇岛逮捕了他,并没收其船队。
后来,荷兰东印度公司还释放了斯豪滕,并委托其带领船队回到荷兰。
1625年,斯豪滕在马达加斯加岛沿岸去世。
最后船队由贾各·勒梅尔继续带领,回到了荷兰。
这前前后后10多年过去了,最终以撒·勒梅尔空有新航线却斗不过荷兰东印度公司,钱财散尽。
他的墓志铭这样写道:
“以撒·勒梅尔……从商三十年,赚了很多钱,但也全部都失去了,除了他的尊严。”
这是历史记载的第一位做空者,也是第一位做空而被人唾弃的人,还是第一个做空亏掉裤衩的人。
三、拿破仑说,做空者根本就是卖国贼
前不久,罗辑思维的罗胖在其跨年演讲PPT上,鲜明地打出了一句“巴菲特名言”:“没有一个人可以靠做空自己的祖国成功。”
结果,有好事者在详查了巴菲特过往的名言后,表示巴老从来没有说过这句话。
坤鹏论早就说过,历史上许许多多所谓的名人名言,要不是编的,要不就是改编的,没必要太较真,只要道理没错,对自己有启迪,就挺好。
不过,在历史上真有位大名人表达过类似观点,那就是拿破仑一世,他曾直斥,一切做空者根本就是卖国贼。
所以,法国在拿破仑的统治时期,就出现过把做空者判刑入狱的极端法律。
1997年,亚洲发生金融危机,被涉及国家的政府官员,也纷纷发表斥责言论,特别是马来西亚总理哈第尔,更公开发起一项反对做空区域型货币交易员的活动,将矛头直指索罗斯,就像当年索罗斯和其他做空者打赌英镑将脱离欧洲货币机制,而被英国政客视为眼中钉一样。
现在,就让我们看一个做空国家的案例,这是发生在咱们建国初期的真事。
1949年5月28日,也就是上海解放的10多天后,人民政府宣布,人民币为统一流通的合法货币,禁止以金银计价、流通使用和私相买卖。
但是,当时上海的投机商人却很嚣张,扬言:解放军进得了上海,人民币进不了上海,并大肆进行金银投机,恶意做空国家。
在向上海市场抛出10万枚银元意图打压银元价格未果后,中共中央发出明确指令,要求采取政治手段,坚决打击银元投机活动,这被后人总结为“不陪你下棋,我直接掀翻桌子。”
6月10日,上海市军管会派出军警力量实施“掀翻桌子”行动。
行动开始,参与战斗的几百名士兵多数事前不知情,行动前每人收到一只布袋,要求到时掏空兜内的所有东西,将写有名字的字条投入后,上缴部队。
在前往资本家的大本营——上海证券大楼途中,行动者被告知具体目的地,同时一条严厉的指令被传达:遭遇现场顽强抵抗的,可就地正法。
上午10时,上海证券大楼被查封,整个行动一直持续到午夜,主要时间都用来清点收缴之财物,计有:黄金3642两、银元39747枚,美元62769元,港元1304元,人民币1545多万元和囤积的呢绒、布匹、颜料、肥皂等商品以及手枪2支。
在一名资深证券经纪人处,军方起获了黄金17斤。
参与战斗者每人获得一元钱以及一斤肉票的奖励,此外,所有参与者还获得了一项特别奖励:允许打开收缴财物的箱子,一饱眼福。
事后彻底搜查证券大楼,还能发现不少桌子的垫脚物是白花花的银洋,在一些房间的隔层中搜出了大量美钞。
后来,证券大楼被政府分给部队居住后,有战士更在地板内起获了数量超过百根的金条。
1949年6月13日的 《解放日报》报道《银元投机嫌疑犯,昨已解地方法院 238名均将受审》。
史料记载,事件中被扣的投机倒把者,首恶分子都被判处有期徒刑,但出于经济惩诫的目的,他们被允许以金钱抵扣刑期。
其实,建国初期除了银元投机外,投机商通过囤积人民必需的粮食、棉纱、煤炭等物资,哄抬物价,扰乱市场,同样属于恶意做空行为,有兴趣的老铁可以看坤鹏论之前写的《货币的本质是信心 建国初期咱们的金融战力老外跪了》。
有人这样评价道,新中国当年的金融战能力之霸气让全世界的经济学家都跪了!
四、一定要看的做空经典电影——《大空头》
想要地更轻松地看懂做空,坤鹏论推荐看看电影《大空头》,如果想更深入地了解,那就再去看一下《大空头》这本原著。
在这部电影中,几位做空者被描述为正面人物,这在媒体宣传中相当少见,也正是从次贷危机之后,人们对做空的偏见开始慢慢松动。
首先普及一下美国次贷危机的罪魁祸首——CDO,不懂它,你就对这次危机难以全面理解。
CDO是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的缩写,中文意思是担保债务凭证。
简单说,CDO就是贷款机构把房贷打包,组成债券卖给投资人,如果贷款机构有1000块,贷给了10个人,每人100块,加上利息后,几十年后就可以收回2000,但是贷款机构不想等几十年那么久,于是他们,或者说投资银行把房贷做成债券投向市场,能一下子要回1200,之后的风险就由买了这些债券的投资者来承担。
关键的问题在于这些房贷的质量,如果房贷能及时收回,投资者自然不会有什么损失,但是如果贷款人一再逾期,贷款要不回来,那样投资者就会有损失!
而讽刺的是,因为这种投机取巧的金融手段,大大刺激了金融行业和房地产行业,让贷款机构陷入了贷出款越多,就越能赚钱的赚快钱怪圈,于是,这些贷款机构根本不管贷款人的资质就敢把钱贷给他们,因为只要把钱贷出去,他们就能把这些贷款打包组成债券卖给投资银行获利。
而美国又是个移民国家,很多人移民过去后都迫不及待地想要买房子安居乐业,于是他们也不管贷款的风险就听信贷款公司的鬼话跑去贷款。
更可怕的还不是移民,还有更多的是炒房客和低收入者,他们都因为宽松的房贷政策而不断贷款买房。
而他们每带一笔款,都会被信用机构评估,被会计师计算,接着被银行打包成债券投向市场,这就是CDO!
电影《大空头》讲的是华尔街几位眼光独到的投资人在2007年美国信贷风暴前就看穿了泡沫,通过一款天才般的工具——CDS,做空次级抵押贷款而大幅获益,成为少数在金融灾难中获得巨利的枭雄。
坤鹏论再来大致解释一下什么是CDS,它是信用违约互换(credit default swap)英文缩写。
用一个简单的类似更利于大家理解:假设A银行给某个相对落后的省放了100亿房贷,但A银行比较担心该省的居民会还不起房贷,于是就在B保险公司买了一份保险,该保险的内容就是假设某省的居民不还房贷了,B保险公司就要赔给A银行,而这份保险就叫做CDS。
《大空头》电影浓缩地讲述了这几位投资人从假设、考察、论证、筹资、下注、收割,这一系列惊心动魄的做空操作的全过程。
电影中有四路投资团队:
一是基金经理迈克尔·伯利,现实中的人物原型是Scion Capital的同名对冲基金经理,他是从医师转行金融的。
伯利是当之无愧的CDS价值发现者,他用最笨但最有效的办法,分析了无数份抵押贷款数据,现实中该基金规模6亿,在2007年为投资者赚取了7.5亿美元。
二是投资银行家贾瑞德·韦内特,人物原型为德意志银行的交易员雷格·李普曼。
他是做空工具CDS的头员鼓吹手,李普曼的赚钱方式是向投资者推荐CDS,以此赚取佣金,2007年他领取了4700万美元的奖金。
三是小型私募掌门人马克·鲍姆,人物原型是对冲基金FrontPoint Partners LLC的史蒂夫·艾斯曼。
艾斯曼实际赚了多少并没有具体披露,他的基金最大规模有15亿美元,收益应该和一号伯利差不多。
电影中鲍姆直接带队去楼市调研,甚至亲临亲临夜店,发现连一个脱衣舞娘都花5%首付买了五套房子,终于相信楼市存在巨大泡沫。
四是草根投资机构Cornwall Capital的加米·麦、查理·莱德利和本·霍克特。
他们实际获利8000万美元,考虑到他们只有3000万本金,回报可谓相当可观。
四个团队一共赚了不到20亿美元,很厉害吧?
但是,和现实中另一位真正的大空头相比,他们还是小巫见大巫。
这个大巫就是私募基金公司Paulson&Co.的老板约翰·保尔森,他在2007年通过做空CDO,赚了120亿美元,该基金在这一年共计盈利150亿美元,高过玻利维亚、洪都拉斯、巴拉圭这三个加起来人口超过1200万的南美国家的GDP之和。
他的个人收入将近40亿美元,日赚超过1000万美元。
2008年保尔森又通过做空银行,赚了超过80亿美元,共计200亿!
这是史上最大的做空!牛到了让人感觉那么的不真实,近乎梦幻。
自此寂寂无名的保尔森登上了对冲基金之王的宝座,与华尔街交易神殿中的巴菲特、索罗斯、伯纳德·巴鲁克和杰西·利弗莫尔齐名。
保尔森的事迹还被写入了《史上最伟大的交易》一书。
坤鹏论建议你看一下这本书,因为里面详细地记载着假设、考察、论证、筹资、下注、收割整套过程,这是做空的经典运作流程。
而保尔森恰恰是一位保守的投资者,在华尔街被视为老古董,他谨慎小心,而且坚持长期、深入地研究,甚至要眼见为实,这在流行用高性能电脑模型来决定行动的华尔街,显得是那么格格不入。
保尔森向我们充分证明了一个人生大道理,做什么都别投机取巧,只要认真做事,一丝不苟地干,肯定会有更大回报。
(未完待续)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转载请保留本信息
请您关注本头条号,坤鹏论自2016年初成立至今,是包括今日头条、雪球、搜狐、网易、新浪等多家著名网站或自媒体平台的特约专家或特约专栏作者,目前已累计发表原创文章与问答5000余篇,文章传播被转载量超过500余万次,文章总阅读量近6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