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来看,2017年三季度QFII以增持为主,新进十大股东和继续增持的个股数量较上个季度均有明显增加。
李立峰/文
2002年,QFII制度开始在中国实施,15年以来,对QFII的限制不断放宽。截至2017年10月,311家QFII获批944.94亿美元的投资额度。
作为长期价值投资者,QFII“抱团持股”现象较为明显。2014年以来,两家以上QFII持股公司数量占所有持股公司数量比重平均为22.13%。2017年三季度,QFII共持有273家公司,其中有64家公司同时被两家以上QFII持有,占比达23.44%。由于统计数据来自于上市公司披露的十大股东信息,所以该比例同样存在低估的情形。此外,2016年以来,贵州茅台、水井坊、苏泊尔、上海机场等个股连续七个季度被三家以上QFII持有。
根据上市公司披露的十大(流通)股东数据,截至2017年三季度,以9月30日价格计算,QFII持股市值达1342.7亿元(二季度为1144.7亿元),占A股流通市值的0.30%(二季度为0.28%)。作为重要的海外机构投资者,QFII在A股市场的话语权日益增加。此外,2018年6月,A股将正式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随着A股纳入MSCI,外资进入A股的渠道陆续开拓,资金规模日益壮大,QFII投资风格将成为影响A股市场风格的重要因子之一。
从QFII的类型来看,银行类QFII持股市值最大,2017年三季度共持有632.1亿元市值(二季度为572.4亿元),占比为47.1%(二季度为50%),其中,荷兰安智银行、法国巴黎银行和新加坡华侨银行分别是北京银行、南京银行、宁波银行的原始股东,三季度持股市值合计达394.9亿元。第二梯队中,投资公司类(包括证券、资管、基金公司等)三季度持股市值为412.6亿元(二季度为320.3亿元),占比为30.7%(二季度为28%)。政府机构投资机构类(包括主权财富基金、央行等)三季度持股市值为243.9亿元(二季度为204.3亿元),占比为18.2%(二季度为17.8%)。
持股市值前十大的QFII分别是:荷兰安智银行(185.7亿元)、瑞士联合银行集团(145.1亿元)、法国巴黎银行(109.3亿元)、新加坡华侨银行(108.9亿元)、易方达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75.6亿元)、挪威中央银行(70.7亿元)、高瓴资本(69.4亿元)、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66.5亿元)、奥本海默基金公司(55.1亿元)、德意志银行(51.3亿元)。
QFII持股集中在大消费(食品饮料、家电、消费电子、医药和汽车等),2017年三季度持有大消费行业市值占比高达65.86%(二季度为67.71%)。剔除荷兰安智银行、法国巴黎银行、新加坡华侨银行分别对北京银行、南京银行、宁波银行的持股数据后,QFII持股行业集中在消费类行业。这行业是中国具有本土优势的行业,同时白酒等细分行业还具有一定的全球稀缺性,配置消费类行业契合QFII的全球资产配置策略。
截至2017年三季度,QFII持有食品饮料、家电、电子、医药和汽车行业市值分别为251.16、157.29亿元、74.22亿元、91.82亿元、49.77亿元,占比分别为26.50%、16.60%、7.83%、9.69%、5.25%。个股方面,QFII持股规模较大(持股市值均超过20亿元)的消费类个股有:贵州茅台、美的集团、五粮液、洋河股份、海康威视、格力电器、恒瑞药业、上汽集团等行业龙头公司。
2017年三季度QFII新进十大股东的公司有143家(二季度为50家)、继续增持的公司有64家(二季度为45家)、继续减持的公司有26家(二季度43家)、退出十大股东的公司有52家(二季度85家)。
行业分布方面,三季度QFII增持的行业分布较为分散,减持行业主要有银行和有色。
此外,三季度QFII对重仓的消费类行业龙头公司进行了明显的增持,这是近几个季度以来的首次大规模增持。
QFII历来重仓配置大消费类行业,主要聚焦“稀缺、绩优、具备超级品牌价值”的公司。随着QFII在A股市场的话语权日益增加,A股国际化加速,建议继续聚焦“超级品牌”价值股。
作者为国金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