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潮汕许珍时:侨批故事系列你知道哪些?

从古至今,春节期间总有许多人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无法与家人团聚。在春节这个特殊的节点,旅居海外的潮籍华侨身在异乡,只能通过联系家乡亲朋好友的侨批,以特有的年俗方式向他们送上浓浓的节日祝福与问候。

  一到年关,旅居海外的潮籍华侨在寄批信回乡时,通常会一改往常使用淡褐色的的信笺和批封,而是选用“恭贺新春”蕴意的红色信笺、红色封皮。为迎合寄批者的需要,批局会适时地印制一些用红色纸做信封,正面印有吉祥字样、“仁寿”“鹤书”等祝贺用语或祥瑞花草图案的批封,免费提供给寄批者使用,以增添吉祥喜庆的新年氛围。在20世纪20年代从新加坡寄往潮安的一封侨批中,就使用了印制有象征吉祥如意、祥瑞喜庆的雏菊瑞草图案的红色批封。

潮汕人过春节有送压岁钱的习俗,俗称“压腰”。每年春节到来之际,旅居海外的潮籍华侨只要有经济能力,有的甚至是借钱或赊账,多有专寄一批压岁钱给长幼亲人分发,对长辈表示敬意,祝愿健康长寿;给儿孙辈则是希望他们能健康成长、聪明伶俐……他们对于压岁钱的分配,侨批当中无一例外地都会详细写明所寄批款以及赠送压岁钱的具体人、具体数目。一般是按亲疏厚薄来分配侨批款,从血统亲属到姻亲系列,以至乡邻朋友。旅居马来西亚麻坡华侨郑裕潮在写于1961年1月20日的致母亲的批信中这样写道:“兹邮上港币一百八十元请分送与下列亲戚作为腰金:全盛兄港币叁拾元;有松叔港币叁拾元;三姨母港币叁拾元;姑母港币拾元;作木老婶港币肆元;芳骏叔港币肆元;二嫒婶港币肆元;另外六十八元请大人收为家用。”有的旅居海外的潮籍华侨,因为手头紧缺无法多寄批银回乡给亲朋好友“压腰”,内心觉得愧对他们但又无能为力,只好在侨批末尾补上“腰金无多,代为道歉也”的自责语。也有的潮籍华侨在春节前因没有钱无法寄压岁钱给外甥们,等到过年后仍然进行了补寄。1956年2月17日旅居寮国(现老挝)华侨林炳林寄侨批给胞妹贞兰,信中就提到“兹寄上香港币伍拾元,计交母亲拾元,拾元分与各贤甥儿女,聊补作年关之果资。”

  祖先信仰是家族社会的精神核心,旅居海外的潮籍华侨认为自己身上始终流淌着祖先的血液,不管身在何处,血浓于水的情怀永远不能割舍;对祖先的祭拜,就是尽礼尽孝,不忘与追思先人的养育之恩,并祈求得到祖先的保佑、赐福,一年里顺利吉祥。由于长年在外未能回乡祭拜祖先,在春节来临之际,他们经常会寄回家乡一笔钱,指定为祭拜祖先的费用。新加坡华侨黄阿清在1981年十二月初寄给锡睦二婶、崇贤五叔100元叻币,并写道:“兹届岁聿云暮、新春将至,谨奉上叻币壹佰元,作为过年拜祖之敬,拜后之物诸人均分。”

  在潮汕传统习俗中,过年穿新衣是节日喜庆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多姿多彩的新年新衣,能把节日的气氛烘托得更加浓烈、更加美好,也蕴含送旧迎新之意。许多旅居海外的潮籍华侨会专门寄来布料或专款给亲朋好友用于穿新衣之用。林展开在民国卅七年(1948)元月初四写批信给妻子妙椒:“廿九日接到东凤阿姆来信及长颂之信,内中言及吾所寄大孙丈各物经全收到,唯被宪关取去呢布一包或二包全无尚不知,其实使余及汝母两人听之不胜痛惜,二包布并吾婶之羽裤,共计叻银着七八拾元之度,又是次送大孙丈顺风银捌元,若是完全损失,岂不惜哉,况又您等正月头,又无布可做衣,岂不气也。”由于当时政府腐败成风,林展开寄来的布料和羽裤被宪关扣押拿走,损失多达七八十元叻币,令他心痛不已。考虑到潮汕过年有穿新衣的风俗,能够为家人在新的一年带来瑞气。故而他在这封批信中又吩咐妻子说:“或者可叫大孙丈去宪关纳税取回否?若干银钱无要紧。”由此看出,林展开宁愿多花点钱,也想让家人过年穿上新衣,在新的一年给家中带来好运气。

透过潮汕侨批里那些年俗背后的感人故事,体现的是旅居海外的潮籍华侨艰苦拼搏的良苦用心,反映的是他们始终心系家人和对家人良好祝愿的情怀,蕴含的是他们对家乡故土深入骨髓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作者:黄素龙)

潮汕许珍时:出自侨批的潮汕俗语

侨批,堪称是潮汕华侨文化的一朵奇葩。潮汕地区作为著名的侨乡,众多海外潮人刻苦拼搏,想方设法将赚到的钱以及家信寄回家乡,赡养父母,关心妻小。侨批是侨眷的安家之费,牵动着当时广大潮汕人民的喜怒哀乐。

一旦碰到战争或社会动荡,侨批断绝,很多侨眷生活陷入困境,百事哀愁,饿殍载道。侨批正常运转,则侨眷日用充裕,老小闲乐,旧时潮汕“每年入超甚大,所以能繁荣不衰者,无非赖批款之挹注。”侨眷收到批信时,“或读信而泪下,或接款而大喜”,有的甚至“因深切思念亲人,竟忘情地抱住水客,埋头痛哭起来”,由此产生了不少的趣闻轶事,久而久之则演变为潮汕俗谚。

这些潮汕俗谚说来鲜活风趣,也富有深刻的教化寓意,让人不禁感慨潮汕人的文化创造力。下面就列举几则与侨批相关的俗谚,不知你曾听过吗?

九月尾,铜锣撑撑叫

旧时侨批多由水客乘船从国外带回潮汕。水客往返,每年计分六期:正月、五月、九月三期为大帮;二月、七月、十月为小帮”,其中尤以每年农历九月以后少台风,水客乘船带批回乡者甚众。

与此同时,侨乡的港口则有专人打望,见船进港就立即鸣锣通知迎接,暗示批款到了,喜事临门!民谚“九月尾,铜锣撑撑叫”就源出于此。此俗语比喻喜事临门。

月尾出初十五六,宽宽等

从前有一妇人,丈夫前往南洋谋生,音信渺茫。她天天盼望能收到丈夫寄来的侨批,可惜愿望总是落空。有一天,她到镇上找了一位算命先生推算她的丈夫什么时候才有寄批回家。那算命先生装模作样地推算了一会,说:“你丈夫迟早会寄番批回来的,不是月底就是出初,要么就是十五六,你回家耐心等待吧。”

这条俗语包含两个意思,一是说事情迟早会发生,肯定会有结果,要慢慢等待,不能焦急;二是讥笑、讽刺一些人被愚弄了还不清不楚。

戆过阿网伊阿媛

阿网的父亲早年到南洋谋生,一去杳无音信。阿网的母亲天天盼着丈夫寄来批信,以解挂念。一天傍晚,阿网带来一位从南洋带批回来的水客,刚一到家门口就大声喊到:“娘啊!喜事来了,阿爸托人寄来番批了!”其时正在家中洗浴的阿网母亲被这喜讯冲昏了头脑,竟然忘记自己正在洗澡,立即开门走出来收批。水客见状,不好意思地转过身,阿网母亲惊醒过来,急忙跑回房穿衣。

这条俗语的意思是讥笑人装得糊里糊涂,其实是心怀贪念,只管收入而不付出。(作者:陈友义)

潮汕许珍时:侨批里的年味

在没有互联网、交通和通讯都相对落后的年代,远隔重洋的人们总能在祖国报年钟声响起时,勾起浓浓的乡愁。于是,侨批这种信、汇合一的特殊邮传载体便扮演起了海外潮人与家乡联系的纽带角色,海外潮人通过“侨批”这种特有的方式,将感情通过笔墨沉淀在批信上、糅合进批款中,并一起折叠进了侨批的信封之中,寄给国内的亲属除了批款和慰问外,还有一颗赤子思乡之心。

据悉,旧时除夕夜或岁首,长辈给儿女的钱物称“压岁钱”。晚清文人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压岁钱》中就有如此记载:“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之压岁钱。”

潮汕人将压岁钱称之为“腰金”,而更通俗的叫法则是“压腰”,在实际操作中潮汕人已将其适用范围扩大,凡春节给红包,无论老少都叫“压腰”。

汕头侨批文物馆收藏的逾11万封侨批中,便有不少“过年批”——在每年春节到来之际,在海外打拼的华侨总会通过“侨批”给家乡的亲朋寄回“压腰钱”,并送上美好的祝愿。

其中,汕头侨批研究会副会长、侨批文物馆顾问、广东省档案馆民间档案征集鉴定专家张美生,珍藏有晚清新加坡林炳和寄给潮安大寨上官路乡内新厝“家有若兄台”的新春批信:“是天火轮顺便付去大银壹元,以为贤若木声三人腰金之需,幸得二地均安喜之胜也,余无别言,手书并请近安。林炳和辛巳完月初四书”。

纵使相隔千万里,依然不能忘记家乡亲朋,虽然只是大银壹元,也要三分到人,这份难得的情义,蕴含的是海外儿女那份对家乡难得的牵挂,而随“腰金”而来的只言片语读来更是令人动容。

1970年春节前夕,在旅居马来亚华侨王益成先生寄给东溪村女儿王惠贤的批信中,王益成还交代了批款的分配方式:“兹值年关已届,顺寄去港币捌拾元正,至时查收,内中抹出港币二十元与你外祖母,十元与冠山你老妗,余伍十元充作家用可也。专此顺询平安。”

王益成先生寄回的侨批虽未能像在国内一样专备红笺、红封亲手送达,聊表迎春祝福,但其对家人亲属的关心慰问,还是体现出了满满的责任与担当。如此春节“压腰”,尊老爱幼,皆大欢喜。

据“振盛兴”批局的经营者后人曾益奋回忆,当时批局最忙碌的季节就是在春节前后,考虑到运输时间等关系,许多华侨都会将贺年侨批提前半个月或一个月写好,以期在家乡的亲属能够及时收到钱款过年。对于批局存在的时代,国内的侨属一般经济都会比较困难,这些来自远洋的“压腰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甚至有些人如果没收到批款就无法过年。因此,每年年关将至之时,批局和送批的批脚们都有这种共识,加班加点也要尽力保证收批人在大年三十甚至大年初一的凌晨能拿到“压腰钱”。(来源:羊城晚报)

潮汕许珍时:“暗批”中的别样智慧

“兹付去烟纸壹佰块”、“兹付去烟纸柒拾片查收”、“门牌柒拾伍号”、“外付饼干捌拾斤”这些侨批内容看似平常,但其实另有乾坤:信中的“烟纸”、“门牌”、“饼干”等代指的是钱的数目,是华侨华人寄送侨批使用的“暗语”。

二战期间,日寇侵占东南亚各地后,制定了限制华侨华人汇款的各项条款;二战结束后,出于对巨额侨汇的不安,南洋当局延续了限制华侨华人汇款的政策;而在新中国成立后,部分南洋国家配合西方反华势力,对中国进行政治与经济金融封锁,禁止或限制当地华侨华人汇款回国。

为保证侨批顺利送达,海内外的侨批业者发明了“暗语”。侨胞们对侨批中随信汇寄银钱的数目等信息进行隐藏,只有懂相关隐语的人才能破解。而侨批局为了广大侨眷的利益,也竭力在华侨华人、侨眷和海外联号批局之间进行沟通。

特殊时期,批信到达汕头时,联号批局在侨批封上加贴了写批注意宣传条,提醒与指导侨眷如何正确书写回批以保护海外批局人员和寄批侨胞的安全。如宣传条内容为“写批注意:为使海外侨胞安全,回批切勿写寄款人地址及批局名称,也勿写收到银额,可用代名词。如收到港币伍拾元,可写成此次家中分配或供应米、麦、豆、番薯伍拾斤。余类推。”这一招,用的正是“孙子兵法”中的“偷梁换柱”。

有趣的是,各个地方的侨民,约定的“暗语”也不同。比如新加坡侨民多用“烟纸”、“氛”、“熏”等代替,而越南、泰国、马来西亚侨民喜欢以“米”代替,印尼则是“饼干”、“门牌号”等,砂拉越用“木雕”、“饲料”,柬埔寨侨民用过“酸梅”代替,同时,一些日产品、农产品、农作物等名词也被当时各地侨民采用过。

“暗语批”其实只是暗批中的一种。比如有一封1948年的侨批,上写‘金银券一万两千元’,实际是‘十二万’。来到国内后,侨批局会重新抄回‘12万’上去。这一招是孙子兵法‘瞒天过海’。”还有一招“化整为零”,比如当汇两百多元港币给家人时,一封为75港币(限额汇款坡币45元,相当于港币80元),超过的部分,再以别人名字寄给自己家人,所以出现两百多元分成三次寄的情况。

在南洋当局禁止侨汇,但仍未强拆批信时,侨民采用表面看不出来的方式,侨批封没有提到汇款,信中再说明汇款,国内联号侨批局收到后再重新抄送侨汇通知书。这一招是孙子兵法中的“暗渡陈仓”。另外还有一招“金蝉脱壳”,则是国外侨批局用邮票和航空签条贴住汇款金额,到了国内后再撕开。

“暗批”是特殊时期,侨批局采取的特殊方式。是侨批局、侨民和侨眷之间形成的一种约定和默契,承载着浓厚的情感。正如国学大师饶宗颐所喻,侨批为“海邦剩馥”,其中蕴含的海外华侨浓厚的家国情怀与不畏艰辛的精神。这些泛着历史陈旧感的侨批,记载了当时的社会状况,见证了海外侨胞的拼搏历程,更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