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为守护“光明”矢志不渝

张铭志施行手术中。

6年来,张铭志(左二)14次进藏开展培训。

张铭志(左)于今年初获“亚太眼科学会学术成就奖”。

张铭志率队参加援非“布隆迪”光明行。

4月7日至13日,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常务副院长张铭志再赴西藏支援。这是6年来,张铭志第14次进藏。

这两个数字,正是这位眼科教授医者生涯的一个小小的缩影——38年来,她倾尽芳华,将自己的全部精力和心血投入到中国眼科医疗事业中。作为我国眼科界最早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和最早开展白内障屈光手术的医生,张铭志至今成功施行各类白内障、青光眼和准分子激光矫治近视手术3万多例。

在担任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常务副院长一职的14年来,她更是在处理好日常行政事务的同时,坚持临床诊疗、科研和教学,并带领团队不断创新、拓展,实现了多项造福眼疾患者的善举。

为什么这么拼?面对这个问题,这位年近花甲的眼科教授答得质朴:“当医生、当老师是我的特长,如果我不做手术、不带学生,不就浪费了一身好手艺吗?”

凭借这一身“好手艺”,她为许许多多人带去了光明的希望,也以她的理念和实践,为汕头眼科医疗事业带来了喜人的变化。

●文/图:南方日报记者 宋芾 通讯员 邓丹丹 梅一帆

“人才引进”和“自我培养”并举

上世纪90年代末,国际眼科技术设备飞速发展,新技术需要领头人。1998年,张铭志受新加坡著名眼科专家林少明教授的邀请,到新加坡眼科研究所做访问学者。

在此期间,她孜孜不倦地学习钻研,吸纳国际最前沿的眼科技术,积累大量新加坡的高端临床经验,还多次出席世界各大国际性眼科学术会议,并代表中国眼科界作主题演讲。

在国外崭露头角的张铭志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世界眼外科医师学会更是委以重任,让其负责中国区的白内障防盲工作,为此,她收获了“新加坡眼科研究贡献奖”。

可以说,这段曾经的经历,为张铭志日后在中国眼科医院的建设和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国际经验。

2005年,张铭志教授作为专业人才被引进到汕头国际眼科中心,正式接过常务副院长的接力棒。作为新任“掌门人”,她心中早已暗下决心:要在自己这一任上,让这家年轻的眼科医院跻身国内领先行列。

张铭志敏锐地意识到,早期医院引进的人才流动性过大,势必造成人才队伍建设后继乏力,不利长远发展。她深知,人才是关键,想改变现状,就必须另辟新径。于是,一个因地制宜的人才兴院战略就这样提上了议事日程。

考虑到医院地处省尾国角,张铭志首先提出“人才引进”和“自我培养”并举的发展思路。她认为,唯有自己培养出能够根植于汕头这片热土的医生,才能长久地服务于当地百姓。于是,她亲自担任白内障专科和青光眼专科的学科带头人,走上讲台授课传技。

没过几年,随着各大专科的发展,好消息接踵而来:医院先后被教育部定为眼科学博士授予单位;中国白内障培训学校;全国ICO(国际眼科医师)考点;广东省眼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广东省白内障区域性防盲培训基地……

14年来,张铭志教授及其团队业已培养出本科生2959名,硕士及博士研究生164名,他们中有不少人已成为院内人才队伍的中坚力量。

人才兴则院兴,人才强则院强。短短几年内,一方面引进人才,一方面自主培养,该院已逐步打造出一支业务素质过硬、创新拓展能力较强的“明星专家”团队,既解决了人才队伍建设难题,也为医院带来一派生机勃勃新气象。

亲自为科研人才“跑”课题

张铭志上任后主抓的第二项工作是科研。

第一年,张铭志教授就带头让医院实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研立项课题“零的突破”。在她的带动下,医院的科研学术氛围日益浓厚。医院打破等级观念,推行“One Doctor,One Project”理念,鼓励年青医生积极开展临床研究,探索新技术、新项目。她常常身体力行,为渴望做科研的人才“跑”课题,创造条件支持年青医生参加各类国内国际学术交流。

就这样,“人才”和“科研”犹如强劲有力的两翼,助推着汕头国际眼科中心飞速发展。

此外,视野、思维开阔的张铭志教授通过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破除积弊,不断创新,率先实行从上而下的全员聘用制,使汕头国际眼科中心成为全国公立医院医疗改革创新和科学管理的一面旗帜。她大胆借鉴国际标准,在医院运营上建立SOP模式(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并采用PDCA(Plan,Do,Check,Action)循环管理方法,做到凡事言必行、行必果。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速,张铭志教授敏锐地察觉到汕港眼科学合作将会迎来更广阔的空间,她及时调整发展策略,力促汕头国际眼科中心与香港中文大学双方团队在医疗、科研、教学、培训等多领域的深度合作,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并以香港为纽带开展国际间的多方合作。

医院先后与美国普渡大学合作,成立眼科学联合实验室,并与诺贝尔奖获得者安德鲁·沙利教授合作,开展眼科学多项研究;同时,与冰岛、瑞典、英国、澳大利亚、美国、香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医疗及研究机构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时时捕捉眼科学研究国际最前沿的信息,为未来建立粤港联合眼科实验室和联合临床研究中心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基层留下“不走”的医疗人才

2017年3月3日,在世界最大的区域性学术组织——亚太眼科学会(APAO)年会颁奖现场,当张铭志从学会主席手中接过个人荣获的“2017年度亚太地区眼科学会防盲杰出贡献奖”的证书时,全场响起热烈掌声。

据悉,亚太地区眼科学会防盲杰出贡献奖设立于2001年,旨在表彰亚太地区为防盲扶贫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各国眼科医生。2019年,张铭志教授再获“亚太眼科学会(APAO)学术成就奖”,两次殊荣可谓实至名归。

14年来,她去过偏僻贫穷的基层乡村,也到过人迹罕至的雪域高原。她带领的医院团队承担了“关心是潮流”、“中华健康快车”、“援藏光明行”等八大防盲培训项目的医疗工作,防盲扶贫足迹遍及全国22省、5个自治区、3个直辖市、119个地区,开展扶贫白内障手术累计达21.7万例,居全国首位。

张铭志始终认为,防盲治盲的根本在于提升基层医院医护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在没有任何可借鉴经验的情况下,张院长创建了一套新型的以“授人以渔、助人自助”为核心的三级精准医疗防盲扶持模式,创新基层医生白内障显微手术培训体系,将研究生、住院医师、基层医生全部纳入培训体系,并开通了覆盖全国21省49个点的远程医学教育网络,使汕头国际眼科中心一跃成为中国基层眼科医师重要的培训基地之一。

“如果以我自己的力量去帮助患者,我可能只能帮助1000名患者,但是如果有十个人和我一起去帮助患者,就能帮助1万名患者。”张铭志说。

2008年,海南省政府启动打造无白内障省的规划,但按照该省当时的医疗技术和医生力量并没法做好该项工作。

当时,相关部门通过公益慈善组织辗转找到张铭志教授,提出援助请求。张铭志随即调集了最强的专家团队赶赴海南,在当地建立了3个医疗点,在做好全省白内障患者摸查的基础上,施行了近3万例白内障复明手术,同时,还为海南省各市培训出多名能够独立开展手术的基层医疗骨干,留下一支“不走”的眼专科技术队伍,助推海南无白内障规划全面实施,既获得海南省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又造福一方百姓。

最让她欣慰的是,许多经过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培训的学员回到当地医院后,都成为技术骨干。而且,这些经过培训的学员并没有把技术垄断,而是继续帮扶下级医生,带动基层医院整体发展,将技术传承、播撒到更多地方生根、开花、结果。

■关注

6年来14次

进藏培训

2013年,张铭志教授偶然从一个国际NGO组织的西藏视觉项目办公室主任贡嘎扎西处得知,西藏的眼科医生竟然要远赴尼泊尔和印度培训,而内地医生援藏帮扶多以一次性手术为主,无法解决当地眼专科医疗技术匮乏的现状。

面对这一情况,张铭志教授不顾自己年近花甲,毅然踏上“世界屋脊”,为西藏培养出多位可以独立开展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医生。在她的感召下,全国越来越多的眼科界同行响应张教授的提议,纷纷加入扶持西藏志愿者行列。

六年来,张铭志亲自带队,先后14次进藏,为西藏培养出一批又一批能独立开展眼科手术的藏族医生,并搭建起可远程会诊和培训的网络平台,使西藏这个因高原导致白内障多发的地区彻底改变了眼专科技术匮乏的问题。

■链接

防盲扶贫足迹

走出国门

2017年11月和2018年6月,张铭志的“防盲扶贫地图”再添新迹,她率队走出国门先后参加“巴基斯坦光明行”和“非洲布隆迪光明行”医疗援外任务。其中“援巴光明行”是“一带一路”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开通以来第一次有国际眼科医疗队走到巴基斯坦,张铭志教授则是第一位在那里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中国医生。

援巴期间,来自中国的眼科专家团队诊疗当地眼疾患者300多人次,并完成了125例眼科手术。最后一个手术日,原本预约了32台手术,一直加到40台,医生们在操作时尽量节省耗材,以便在当地有限的条件下,帮助尽量多的患者。

当时,最后一台手术是为一名16岁患有先天性双眼白内障的巴基斯坦女孩而加。女孩是个孤儿,从小就失去了双亲,16年来一直活在黑暗中,生活无法自理。出于医生的天职,张铭志决定帮一帮这个女孩。

张铭志坦言,当时答应给那个小女孩做手术,其风险只能由她个人承担,“如果出现感染,对于整个团队都是有影响的。此外,小女孩本就患有先天性白内障,如果她的眼底也有问题,我们即便做了手术,她还是看不见的。”术后,小女孩用微弱的声音说“看见了”的时候,整个医疗队都如释重负,激动不已。

防盲扶贫之路任重而道远,张铭志说,只要她还在任一天,就会坚定地将扶贫扶技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