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019年12月3日下午,经合组织(OECD)公布了2018 PISA测试结果,在参与测试的79个国家和地区中, 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组成的中国部分地区联合体(B-S-J-Z)以阅读555分、数学591分,科学素养590分,包揽了三项第一。上一次测试(2015 PISA)的总分第一新加坡紧随其后,获得三项第二名。中国澳门获得数学和科学项目的第三名。有7个国家在所有三个主题的平均表现都在下降:澳大利亚,芬兰,冰岛,韩国,荷兰,新西兰和斯洛伐克(如下图所示)。
▲图说:测试结果 来源/OECD网
与此同时,数据也显示,中国学生用于学习上的时间也最多,约为57小时,OECD平均用时为44小时。
业内人士分析,从2009年、2012年连续两年排名第一,到2015年的排名第十,再到如今的回归第一,对于中国教育界人士来说,这份报告具有特别的意义。
本轮PISA测试中,有一个数据值得深思,中国四省市学生中仅有55.6%具有成长心态,即他们相信自身才华是可以随着努力而改变的。
▲中国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四地PISA 2018成绩问鼎全球
最弱势的学生阅读能力
超过OECD国家学生平均水平
PISA,即“国际学生能力测试”(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每三年进行一次,是目前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学生学习评价项目之一。主要对接近完成基础教育的15岁学生进行评估,测试学生们能否掌握参与社会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
其中,阅读素养被定义为学生理解、使用、评估和反思文本的能力,以便实现目标,发展知识水平、激发潜力并参与社会活动。数学素养是指学生在各种情况下制定,运用和解释数学的能力。包括数学推理以及使用数学概念、过程、事实和工具来描述,解释和预测某一个现象。科学素养被定义为处理与科学有关的问题和科学观念的能力,是一种反思能力,具有科学知识的人愿意就科学和技术进行理性的论述,需要能够科学查询以及分析数据和证据。
PISA测试评估主要分为三个领域:阅读素养、数学素养及科学素养。在PISA2018测试中,测试重点放在了学生在数字环境下的阅读能力,同时将阅读素养定义为对文本的理解、使用、评估、反思和参与,以实现目标,扩大知识面,发掘潜力并参与社会实践。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上海、江苏和浙江联合体中,成绩靠后10%的学生也显示出比OECD平均水平更好的阅读能力。“PISA测试之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教育和技能部部长Andreas Schleicher表示,虽然来自中国东部地区的四个省市远不能代表整个中国,但每个省市的规模相当于或者超过了一个典型的经合组织国家,四省市加起来的总人口超过1.8亿,而这四个中国地区的平均收入水平则低于经合组织的平均水平。
比对数据,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上海PISA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王湖滨分析,从学生阅读上的精熟度水平看,四省市低表现(2级以下)学生的比例为5.2%、高表现(5级和6级)学生比例为21.7%,其中6级学生比例为4.2%。“在所有参与的国家和地区中,四省市的低表现学生比例是最低的。”王湖滨表示,这意味着,即使是代表中国大陆参与测试的这四个省市中最弱势的学生,其阅读能力都超过了OECD国家/地区的平均学生水平。
为何中国四省市学生能在此轮PISA中表现如此优异?王湖滨认为,这与中国近几年持续推进的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和优质均衡发展不无关系。
中国学生积极的成长心态亟待培育
与上一轮PISA相比,本轮PISA测试新增了学生全球胜任力测试;新增了全面、多维度了解学生身心健康,主观幸福感状况的学生问卷,包括身体的健康和人际关系的和谐等。
有一个数据值得深思,中国四省市学生中仅有55.6%具有成长心态,即他们相信自身才华是可以随着努力而改变的。对此,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朱雁认为,成长心态不仅与学科素养成就有关,还与很多其他因素有紧密的联系,例如学生完成复杂任务的动机,他们对教育的重视以及他们对未来的期望等。“因此,我们也应当鼓励更多学生拥有积极的成长心态”。
朱雁的观点也与OECD秘书长安赫尔·古里亚不谋而合。他表示,积极的成长心态能让学生认识到只要通过努力,他们是可以提高自身智力的。“我们应当帮助学生将挫折视为学习和成长的自然组成部分,并建设性地其视为学习和成长的机会,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尝试新事物并从经验进行学习,从而为他们在面对未来的挑战时提供更好的准备”。
张民选表示,2021年的PISA测试会增加创新能力测试,中国学生能否拔得头筹,值得期待。
对于此次中国四省市学生获得的好成绩,OECD教育与技能司司长安德烈亚斯·施莱歇尔在与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副教授徐瑾劼交流时,夸赞道,中国四省市向全世界展示了教育质量和均衡是可以兼得的。学生的卓越表现得益于中国政府实施的有效教育政策,尤其是在打造卓越师资队伍上,中国上海地区堪称实践典范。
“上海利用各种途径吸引优秀的青年加入教师队伍,鼓励优秀教师或校长到最具挑战的学校,通过师资流动、委托管理和学校结对等机制实现教师资源的均衡发展。”安德烈亚斯·施莱歇尔表示,表现最好的教育制度,不在班级规模而是教师质量,上海正致力于培养具有高质量和奉献精神与热情的师资队伍。
作者 | 文汇报记者李晨琰、新民晚报记者陆梓华
编辑| 江远
图片来源| 摄图网
内容来源| 文汇报、新民晚报;“京城教育圈”进行整合编辑